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赵氏为王 >

第67章

赵氏为王-第67章

小说: 赵氏为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伸手一抹嘴巴,楼缓大呼道;“痛快。”

    “还是我们赵国的烈酒喝的痛快,那秦人宫中的酒水着实软绵绵的,喝了让人不得其味,这一年多我的嘴巴都快淡出鸟味来了。”

    说完便把酒囊扔回给赵雍。赵雍接过,也不立饮,只是笑着说道;“没想到许久没见,你的喜好一点都没变。”

    楼缓闻言一笑,似有深意的说道;“习惯了一件东西,哪有那么容易轻易就改变。”

    赵雍一笑,顺口问道:“比如身为赵人?”

    楼缓脸上的笑容慢慢凝结,目光望向主父。

    “主父,你既引以我为知己,又何必明知故问。”

    赵雍举起酒囊,“是我失言,该当罚酒。”

    言罢举酒灌喉,一口将剩下半袋喝的滴酒不剩,将酒囊转过往地上摇了摇,笑着看向楼缓,示意喝空了。两人相视大笑起来。

    赵雍从桌下掏出两袋酒,递给了楼缓一袋。两人也不急饮,而是慢慢喝着说话。

    “在那可好?”

    楼缓放下酒囊,苦笑道;“那要看你问的是哪方面了。”

    “如果说的是享受方面,那我身为赵国的代表,秦国怎敢怠慢于我。毕竟主父您的数十万精锐就高悬秦人头上,得罪赵国的蠢事,芈太后还做不出来。所以我在咸阳吃好住好,过的是王侯都比不上的生活,美酒佳肴,金钱女人,只要我想要的,秦人都会满足我,因为谁不知道我就是主父你在秦国的脸,得罪我的话就等于得罪主父您,得罪整个赵国。”

    赵雍“哈哈”一笑,道:“这么说来你在咸阳的日子过得逍遥无比了,想我两年来风餐露饮,南北奔波征战。你这生活过的,连我听了都要嫉妒了。”

    楼缓摇了摇头,神情有些落寞,语气淡淡的说道:“主父你说的轻巧,可真的让你过上了这种生活,恐怕你一天都待不下去。相比较起来,我到更喜欢跟着你四处晒着烈日、顶着狂风,策马在草原上尽情的奔驰。不用穿着这劳什子的衣服,整天装腔作势的拜来拜去。”

    赵雍默然,好一阵子才开口说道;“辛苦你了。”

    楼缓苦笑,“有什么好辛苦不辛苦的,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既效忠于主父你,自然至死不弃。”

    “只是我心中有个疑问一直想当面问你?”

    “哦?”赵雍侧着脑袋,露出感兴趣的神色道:“说来听听,且看看你想什么?”

    楼缓看着赵雍,面色有些凝重,缓缓说道;“主父,我一直想问你,当初你派我前往秦国为相,无非就是想插手秦国的内事,为你通风报信。可这一年多来,我非但没有传回任何对赵国有利的消息,就连秦国对待赵国的态度也是日渐生疏,可你却从未派人质问过我。我心中当真好奇,难道你就没有起半点疑心吗?”

    “有。”赵雍直言不讳的说道。

    “不少人曾经怀疑过你被秦人所诱,心中忘了赵国,忘了我们当年的约定。可是我却知道你楼缓是什么人,你若是会背板赵国,那天下间就再无可信之人了。”

    “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我赵雍向来如此。既用你楼缓,又岂会中途生疑。我想你在秦国定是不得施展,所以才久久未有消息传来。”

    楼缓面色平静,眼神中却不经意的流露出些许感动。

    “主父,你猜的并没有错,自我上任秦相来,手中之权被芈太后完全架空。她心知我是赵国的人,所以根本对我没有半点信任,之所以仍然让我担任秦相,无非就是安抚赵国,不让秦赵的关系破裂。”

    赵雍眼中闪了一丝厉色,沉声道;“芈太后……。我只是草草见过她几面,对她行事的了解并不详细。你说说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此女当为当世奇女子,性情坚忍,杀伐果断,手段之狠辣丝毫不输于任何男子,甚至有过之而不及。为了去除隐患,争位失败的几位公子满门皆被她诛杀,靠着这几百颗人头落地,秦国国内再也没有半点敢反对她的声音了。”

    “杀人并不是件难事。”赵雍目光中露出思虑的模样,手指轻轻的敲着桌面,缓缓说道;“最难得是杀最少的人,却能取得最大的效果。秦国之乱,说到底还是武王暴毙,众公子对王位皆垂涎欲滴。所以这些公子绝对留不得,留下只会是祸害,而大臣将军们却只能选择支持谁而自己不能窥觑王位。这便是芈八子的高明之处了,她将夺王位的公子全部满门抄斩,却没有杀任何一名大臣和将军,如此看来她确实是个聪明人。”

    “正是。”楼缓点头道;“秦国国政多由老秦人世家把持,这些世家大多都卷入了争位之乱,彼此之间藕断丝连,互通姻亲。芈太后若是一一追究,必然牵一发而动全身,引起老秦人的不满,所以她所幸卖这些世家一个面子,不管是否拥兵作乱的,都只是贬为平民夺取兵权,并不赶尽杀绝,这样一来也博得了老秦人的支持。作为交换条件,芈太后其后对老相甘茂和宗室名将樗里疾下手,老秦人也保持而来沉默。”

    赵雍脸上露出感兴趣的神色,沉吟道;“如此说来这个女人确实不简单,到有资格做我赵雍的对手较量一番了。”

    楼缓点头,又道;“芈太后虽然手段高超,但终究是女流之辈,她操纵整个秦国的国政,大多是通过他两个弟弟和两个儿子,其中最为厉害的是其弟穰侯魏冉。”

    “魏冉!”

    赵雍沉吟道;“我也听过此人,在你之前他曾短暂就任过秦相,我们在秦国的细作报来的情报中多次提及到他,说他是芈太后的左臂右膀”

    楼缓却微微躬身道;“不止如此,此人擅长谋略,攻于心计,是芈太后的智囊。他本身又是武将出身,在秦国与许多将军关系良好,为芈太后争取到了秦**方近半支持,芈太后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的功劳居于首位。”

    “主父若是想要图谋秦国,则此人必须要先行出去,否则必然事倍功半。”

第一百零三章 大朝信宫(二十一)

    “魏冉!”

    赵雍沉吟道;“我也听过此人,在你之前他曾短暂就任过秦相,我们在秦国的细作报来的情报中多次提及到他,说他是芈太后的左臂右膀,在秦国位高权重。”

    楼缓却微微躬身道;“不止如此,此人擅长谋略,攻于心计,是芈太后的智囊。他本身又是武将出身,在秦国与许多将军关系良好,为芈太后争取到了秦**方近半支持,芈太后能成为最后的胜利者,他的功劳居于首位。”

    “主父若是想要图谋秦国,则此人必须要先行出去,否则必然事倍功半。”

    “魏冉。”

    赵雍以指蘸酒,在桌面上缓缓写下这两字,点了点头。

    “好,我记住他了,我会让咸阳的细作全力注意此人的一举一动。

    楼缓点头,又道;“魏冉是芈太后的左臂右膀,最为倚重的心腹,此人若去,芈太后在秦国的根基便动摇了大半。”

    “而且芈太后虽然手段高超,却同样也是女人,有些一切女人所共有的弱点。”

    “哦?”赵雍侧过身子,眼神微动。

    “是什么?”

    楼缓沉声说道;“她的偏心。她过于溺爱自己的幼子泾阳君,一心想为他谋夺储君的位子,并且大力提拔自己的亲信。此举无疑极大的触动了秦国国内的老旧势力。”

    赵雍点头,目露沉思之色。摸着下颌,沉吟许久忽然道;“你观赢稷此人如此?”

    “赢稷?”楼缓一愣,旋即笑道;“不过是个纨绔子弟而已,不堪一用。我在秦国近二年,他从未主动过问过半点国政,整日只是纵情酒色,和一些放@荡的贵戚子弟厮混在一起,好几次朝会芈太后都是派人将烂醉如泥的强行架来。”

    “未必。”赵雍反问道;“我且问你,若是赢稷此人表现的勤政能干,对王权紧握不放,那依芈太后之强势,可能弄的下这个精明无比的秦王吗?”

    楼缓目中露出思索之色,讶然道;“你的意思是。。。。。。。”

    赵雍缓缓点头,“赢稷这人我虽然只接触过几次,对他印象却颇为深刻。我当初之所以强迫芈八子改立在燕国为质子的赢稷为王,无非就是看重他年岁已大,而且他和芈八子虽为母子却隔离多年,感情并不深厚。本想此子为秦王,必然会和芈八子为夺权起冲突,而且赢稷感念我赵国拥立之功,必然会对我们太多亲近。”

    “可没想到赢稷为王十余年里,竟然对他的母后维维应诺,从未忤逆过半点意思,这让我大失所望,所以才想通过你来插手秦国的国政。我本以为这赢稷是个中看不中用的草包,但上次随你潜入秦国窥视秦国朝堂,却动摇了我对他的看法。”

    楼缓诧异道;“主父何以这么认为?”

    赵雍低头想了一会,却有摇了摇头道;“我也说不出来,只是感觉而已。从他的眼神中我感觉不到半年的轻浮,而是一种隐藏着的野心。你还记得我之所以连夜逃出秦国,无非就是与他的一番对话中露出了马脚,引起了芈八子的怀疑。”

    赵雍所说的是二年前他化名将军韩说,跟随楼缓使团进入咸阳窥视秦国朝堂。芈太后和秦王设宴款待秦国使团走,宴中秦王嬴稷注意到赵雍这个器宇轩昂的将军,便生出兴趣想要结交一番,交谈之下发现这个将军并不像大多数将军那样粗鄙吗,相反倒是气度不凡,赢稷所问皆是对答如流,举止有度丝毫不见慌乱。这让赢稷心中不免生起怀疑,让人前往赵国使团留宿的驿馆查询这位将军的事情。

    赵雍回到住处后,却感觉出了秦王已经对自己生出了怀疑,所以当机立断下连夜逃出咸阳,持着细作弄到令牌一路快马向西,赶在秦人追捕前逃出了函谷关。此时也让秦国上层大为惶恐,对这个胆大妄为的赵主父忌惮不已。

    此事也让赵雍对赢稷这个秦王高看了许多,隐约觉得此事似乎并非巧合,而是赢稷有心为之。

    还有一点最为重要的,那就是赵雍若是自付自己若是处于赢稷的处境,他所做的必然也是韬光养晦,与芈八子这个强势的太后为了争夺权力起冲突,实属不智。毕竟秦国国内还有那么多不安分的人对王位蠢蠢欲动,赢稷的王位也完全是靠芈八子和魏冉的支持下才勉强坐上,若是自乱阵营,无疑是自掘坟墓。

    待听完赵雍的一番话,楼缓不由陷入思索,若有所思的说道:“如果主父你猜想的并没有错,那这个赢稷的心计未免太深了,竟然能骗过这么多人,让几乎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个浪荡子弟。”

    赵雍微微一笑,身躯靠后依着床榻道;“昔日楚庄王为王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他座下的右司马不解,就隐晦的问他;‘有鸟止于南方之埠,三年无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楚庄王大笑道;‘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不出半年,庄王突然亲自执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而邦大治。不久,遂称霸天下。”

    “所以赢稷他很有耐心的等待,不露半点锋芒。毕竟如今执掌国政的是他的亲生母亲,身为人子他若与之争,无论胜败必然会被天下人唾弃。而芈八子虽然极为揽权,但秦国在她的治理下并没有走下坡路,反而消除了内部的隔阂,逐渐恢复了元气。所以我若是赢稷,也会选择让他母亲自己执掌国政,毕竟他母亲年事已高,早晚会有驾崩的一天,那时候有他两个亲舅舅在,接掌国政并无难度。”

    楼缓面露惊讶之色,道;“主父你竟然如此看重此子,拿楚庄王与他相提并论,未免太过”

    赵雍笑了笑,“楚庄王终其一生不过称霸诸侯而已,势力影响不过限于南地。而秦国不同,秦国国力雄厚,兵甲之盛更居于七国之首,数十年未尝一败。若非武王暴毙无后,秦国陷入内乱无暇对外扩张,我赵国的军力恐怕难以赶超上秦国。”

    “而且秦国的地利得天独厚,西面和北面皆无强敌,东有函谷,南有武关,关中更是号称金城千里,四塞之国,进可攻,退可守,秦国未战已立于不败之地。反观我三晋和齐楚,都是与各国犬牙交错,东向则西边告急,西进则南北危矣。秦国依托兵甲和地利,在国力上已经领先关东六国,若是得几代明主经营,恐怕将来统一天下四海归一的会是秦国。赢稷若胸怀大志,必然不会错过这千载难逢的机会。”

    楼缓神色却有些不以为然的说道;“秦国虽强,但说到有实力统一天下,未免有些言之过早了吧。如今齐国国势鼎盛,并不弱于秦国;楚国虽然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