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穿越之思源 >

第18章

穿越之思源-第18章

小说: 穿越之思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通风窗离地两米高,如果是村里人从那偷窥自己,必须要踩着东西,可洗浴房后面什么都没有,从别处搬的话也会弄出动静,这么想下来,只有一种可能……

    “赵有钱你给我出来!”孙思媛对着通风窗大喝一声。

    赵有钱的头从窗外冒出来,鼻下鲜血两注,十分显眼……

    那天之后,孙思媛本想把通风窗封死开天窗的,可工程量有些大,就放弃了,孙思媛让赵有钱找木大叔,用木头造百叶窗。孙思媛和木大叔交代了,所有活计必须赵有钱独立完成,不能假手他人。

    可怜这个世界没有电锯,破开木头制造木片什么的,全靠人工手锯……赵有钱也倔,白天去镇上造窗子,晚上摸黑回来,必须得搂着媳妇睡,怎么打怎么骂都不松手……

    地里青粟和黄豆长势都很好,草也不少,孙思媛白天就下地去锄草,日子忙忙碌碌,不知不觉好几天就这么过去了。

    缪晾晾再三尝试,还是没能从马尔内嘴里听到一句自己想听的,不免有些倦怠,就跑到村里找孙思媛。

    “相信我,你家马儿心里有你,只不过现在还在别扭呢,你让他缓缓也好,这叫‘以退为进’,和你当时要送他回南源国一个道理。”孙思媛一个恋爱白痴在这胡说八道。

    缪晾晾一时无言,她当时要送马尔内回南源国可不是什么以退为进,她当时被孙思媛的话弄的心神失守,是真的想要送他回去了。换成现在,怎么也不会说出那样的话的,就算得不到他的心,起码得到他的人啊!

    “我来这是想和你谈谈‘滋味馆’开分店的事的。”缪晾晾另起话头,谈起其他事。

    缪晾晾能追着马尔内满世界的跑,动不动就砸钱,自然是靠缪家丰厚的财力支持。缪家在食之一道成就甚高,名下的客栈不仅开遍新溪国,连南源国和华工国都有不少。

    她之前往滋味馆投了一千两,可不仅仅是为了在这平东镇上捞钱。

    孙思媛撇撇嘴,到底是商人,算计的就是深,旁人只知道她缪晾晾常常为爱一掷千金,又怎会发现那些银子就从没有亏损过!

    三成利啊!孙思媛觉得,开分店的事得好好聊聊了!

    滋味馆开分店不难,小菜都是寻常的料子,面包只要掌握了技术谁都能做,唯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鸡的供应。

    之前没有人大规模养鸡,就是孙思媛养鸡挣钱了之后,也没人跟风,原因只有一个,鸡这个东西,太容易生病生瘟。虽说孙思媛没遇到过,但因为鸡瘟一个村子的鸡鸭鹅都死绝的事,不是没有过。

    “养鸡的事,得靠你,技术我来提供,应付鸡瘟的方子我也有,都可以给你,你看怎么样?”孙思媛看着缪晾晾。缪家钱多,买地办文书什么的,他们办起来也方便,自己只要动动嘴皮子,可能还要写几个字,就能坐吃红利,这么好的事,哪里找去!

    “可以,不过红利的事,我们要重新分配。”缪晾晾也没指望孙思媛去给她养鸡。只要解决了孵化和鸡瘟的事,缪晾晾自然有信心做的比孙思媛更好。

    孙思媛自己的鸡舍没发生过鸡瘟,不是因为什么应付鸡瘟的方子,而是鸡舍生长的菜不同寻常,小鸡吃了自然比别的鸡抵抗力强。当然,她没打算把这些告诉缪晾晾。

    缪晾晾是个行动派,几天后就动身离开了,孙思媛还很坏心的特意去了镇上的滋味馆坐镇,那天马尔内收错钱十三次,写错字十七个。

第三十五章 火柴出现

    孙思媛家屋后的桑树已经挂满了桑葚,孙思媛给村里小孩吃了几颗后,桑树就被孩子们惦记上了,孙思媛又不能一直看着,只能交代孩子们少吃些,吃多了会留鼻血。

    孙思媛自己小时候也爱吃桑葚,每次跟在大孩子后面蹭吃,回到家妈妈问是不是吃桑葚了还要装作没吃,总要被揍一顿,其实吃完桑葚嘴唇都变色了。

    小时候不明白,为什么妈妈不让吃桑葚,现在看了书才明白,儿童不能够多吃桑葚,因为桑椹中含有较多的胰蛋白酶抑制物,会影响到人体对铁、钙、锌等物质的吸收。而且未成熟的桑葚不能吃,因为桑椹中含有溶血性过敏物质及透明质酸,过量食用后容易发生溶血性肠炎。

    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孩子的健康,真的是把每一处都想到了。孙思媛感慨了一下,突然又笑了,其实,自己小时候哪里能吃多少桑葚呢,妈妈是因为自己撒谎才打自己的吧!

    赵有钱已经把窗子改建完了,还给孙思媛亲手打造了一个梳妆匣,里面放了不少小玩意,都是赵有钱给她买的。孙思媛拿到的时候,十分激动:“赵有钱,你又拿家里钱了!”

    对于家里的钱,孙思媛并没有管制,都是放在匣子里的,只有房契地契被她收了起来。家里到底有多少钱,她并不在意,反正她花销也不大。可前些日子,她发现匣子里的钱一下子少了几百两,问了赵有钱才知道是被他拿去了,问他干什么了,怎么也不说。孙思媛把赵有钱上上下下搜了一遍,也没找出钱,只能放弃了。

    小日子过着过着,就这么入了五月。地里庄稼还没成熟,赵有钱有空就去除个草浇个水,但不让孙思媛去,孙思媛也乐得轻松。

    五月中旬,孙思媛在家呆的好好的,周蜜蜜找上门了。

    还是美艳动人,还是未婚夫相伴,只是这一次,周蜜蜜脸上带着明显的愁思。

    “蚕宝宝生病了?”听了周蜜蜜的话,孙思媛在心里冷笑,嘿嘿,现在知道回来找我了?

    周蜜蜜带回去的蚕已经成功育了一期,得了不少蚕丝,她跟着又育了第二期,蚕宝宝却出问题了。

    这还真不怪周蜜蜜,她当时花了一千两买了孙思媛的技术,每一步操作都严格遵循孙思媛的交代,小心又小心的护着这些蚕,怎么知道还能出问题。

    孙思媛手里自然有解决蚕病的书籍,卖出技术的时候也想到了蚕可能生病,可她就是没和周蜜蜜提。

    她也是凡人,有自己的小心眼,当时周蜜蜜蛮横无理的买断,靠着财大气粗,断了她的养蚕梦,她又怎么甘心倾囊相授。

    现在看着周美人一脸焦急的看着自己,孙思媛承认,她心里好受多了!

    “没想到蚕居然生病了,真是没想到啊,唉,我学这手艺的时候,也没想到这些情况,你给我点时间,我帮你想想办法吧!”明明手握万千书籍,看着眼带渴求的周蜜蜜,孙思媛却一脸“我也么办法”的样子,她在心里默默的说:“爽啊!”

    周蜜蜜纵然怀疑她的话,也只能等孙思媛“想到办法”再告诉她了。为了加快孙思媛想办法的速度,周蜜蜜又拿出了一百两银子,孙思媛接下银子,告诉周蜜蜜“有头绪了,你再等两天啊!”

    周蜜蜜还想拿钱砸,却被孙思媛阻止了,她表示“这是最快的了,再给钱也没用”。周蜜蜜无奈,索性在村里住下了。

    拿了一百两,孙思媛心里高兴,好酒好菜的招呼周蜜蜜和仇奇兵。周蜜蜜吃了她家院子里的菜,只觉得和旁处吃到的菜不一样,想问孙思媛有何诀窍。她家虽然做的是织造生意,也不介意多些其他来钱的法子。

    孙思媛只回了两个字:“人品”,周蜜蜜百思不得其解。

    两天后,周蜜蜜和仇奇兵带着孙思媛手写的方子回去了。临走时,孙思媛送了些院里的青菜,还交代了一句“纸太贵了,下次来要方子请自带白纸!”弄的周蜜蜜哭笑不得。

    弄桑养蚕一事,周蜜蜜一向亲力亲为,对于养蚕的了解不比孙思媛少。看了孙思媛给的方子,哪里是两天就能想出来的法子?她明白这是孙思媛故意刁难她,却无可奈何,无力与孙思媛辩驳,蚕宝宝还等着她回去拯救呢!

    送走了周蜜蜜,孙思媛思量着家里得再添些床和被子,不然家里来人了还得借住在别人家。周蜜蜜这样的她不在意,要是以后朋友来了住不下可多尴尬,明明那么大院子、那么多房子!

    “有钱娘子,我给你用个新玩意儿!”大中午的,木大婶来孙思媛家串门。自从顾大娘家搬走后,孙思媛和木大婶的关系越发的好了。

    “我今儿去镇上,发现有人卖这个,这个啥,哦,火柴,可好用了,我就买了几盒,拿一盒给你使使!”木大婶拿出自己带来的“宝贝”,居然是地球十九世纪才出现的火柴!

    孙思媛尝试着划了一下,火苗很微弱,但确实是一下就着了,味道和以前闻过的不一样,大概是成分不同。

    直到吃中饭,孙思媛还在感叹火柴出现的神奇。“没想到居然有人造出了火柴,看来我还是小觑了人类的创造力!”赵有钱听了,没答话,在心里思考着,今天的菜盐放少了,下次要注意。

    嗯,要好好锻炼厨艺,顾大哥说的对,好男人就得疼老婆,现在娘子不用下厨,以后也不用,我要把饭做的越来越好吃!

    想到激动处,赵有钱看着自己娘子“思媛,你有做饭的书吗?给我几本好不好!”

    那眼神,一闪一闪亮晶晶。

    孙思媛见状笑了一下,迷了赵有钱的眼。

    “好,等会儿就给你,你记得收好啊!”对于书,孙思媛不吝啬,只是交代赵有钱一下。

    不得不承认,她享受赵有钱的宠,那些细致入微的宠溺,一点一滴,一寸一厘,蚕食着她对于赵有钱的那点拒绝。她想,她真的快要沦陷了!

    可她,不想叫停!

    吃完饭,赵有钱把碗筷收拾了,和孙思媛一起躺在摇椅上,晃晃悠悠的消食。孙思媛看着天空飘浮的云朵儿,感受着轻抚脸颊的微风,感叹了一句“老年人的生活”,悄然入睡。

    阳光洒满大地。

第三十六章 种植花瓜

    五月末,孙思媛家的青粟和黄豆才收割,这些事赵有钱做的很顺溜,也不需要孙思媛下地,孙思媛就在家研究羊毛纺线。

    羊毛是用鸡和村北的王寡妇家换来的,她养了十几头羊,每年卖些羊换钱。天热的时候,也会剪羊毛,孙思媛用正生产的小母鸡和她换羊毛,她自然愿意。虽说没到六七月,可这天也不算冷了。

    这个世界还没有毛线衣,孙思媛自己也没做过这些,一切全照着书上说的做。

    羊毛杂质很多,也有些脏,孙思媛足足洗了七次才洗清水。把羊毛铺平,慢慢风干。

    没有羊毛梳理机,孙思媛就动手做了一个梳子。等羊毛干了称一下,换来时候二十来斤的羊毛,洗净风干后就剩十斤了。孙思媛一遍一遍的梳毛,直疏到她觉得已经蓬松到最大程度,开始用纺车纺线。

    村里人家大多都有纺车,棉花收成的时候纺些棉线,织布机不是每家都有,顾大娘家却是有的。顾大娘家走的时候没带,孙思媛就出钱买了下来,顾大娘家连地都不种了,留着这些也没用,低价卖给孙思媛了。孙思媛不会用织布机,纯粹是当做给家里添置大件了!

    磕磕绊绊的纺好线,她准备织毛衣了。

    孙思媛大学的时候,也曾经学宿舍里的姑娘,给别人织围巾。她当时喜欢班里的一个同学,就买了毛线一针一线的织,因为不熟练,经常戳的手指通红,可惜,围巾最后没能送出去。

    当时织针是买毛线就送的,现在却要她亲手做了。

    想要金属织针还得去找铁匠,孙思媛嫌烦,索性自己截了木头在家用刀慢慢刻。没有木匠那些齐全的工具,光靠一把刀,很是费功夫。好在她日子过的无聊,且当做是消遣。

    花了几天时间,才弄出了五根长度粗细都满意的织针,可用起来还是嫌糙。赵有钱见她一直鼓着个嘴,就问她怎么了,她和赵有钱说了之后,赵有钱找木大叔要了木匠店里最常用的糙纸,功能和砂纸差不多,就是用来打磨木器的。

    晚上吃完饭,点了灯,赵有钱把织针握在糙纸里,来来回回细细打磨,把织针打磨的圆润光滑。看着赵有钱认真的侧脸,孙思媛越看越觉得,这个男人好帅,我要爱上他了!

    地里的庄稼已经收完了,六亩种上了稻子,提前育的苗,长得好就能赶上八月的税。还有四亩地,孙思媛没让种,她已经打算好要种的东西。

    因为农村种地都是自家留种,蔬菜瓜果种子也大多是村里就有的,镇上没有专门的种子店,只有杂货铺会帮忙带些农民需要的种子。

    孙思媛上一年打听到南方有种“花瓜”,红壤黑子,炎季吃很是清凉解暑,就是个头小,又容易坏,各家客商都没有运到这边卖的。此地人也曾种过,长不成,就放弃了。

    想想这“花瓜”是啥?不就是西瓜吗?刚听到旁人对于“花瓜”的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