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334章

崇祯七年-第334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对董策来说,不过是兴趣上来随意划了这么一下而已。虽说蒋老三给他留下的不是什么好印象,但终归是留下印象了。

    ……

    今日,大营里头热闹,而霍青桐在城外的院子里头格外的热闹。

    在小院儿外头,聚集了许多人,都是留守在家中的妇人,她们有的手里提着一个挺大的布包袱,看来里面的东西很沉重,以至于不少人都把包袱放在了地上有的人干脆是抱了个木盆过来,里面层层叠叠的不知道放了什么。

    有些相熟便是聚在一起聊天儿,还有的甚至还把自己手里的包袱打开,互相交换着看看对方的作品。

    今日,便是这些妇人们来交青蚨编成的大甲片以及棉片儿的日子。

    她们只负责这一步基础的制作,至于后续的东西,她们没能力完成,只能交给其他人。

    郑氏也端着木盆站在人群中,周围几个相熟的都在小声说着话,只有她怔怔的看着那扇门,神色有些复杂。

    那一日她强忍着心中巨大的羞耻,把甲长孙阿大调戏自己的事儿告诉了霍姑娘,结果霍姑娘当然就把孙阿大给教训了一遍。她本以为这样便是结束了,毕竟孙阿大被如此教训一通,听霍姑娘说怕是肋骨都给打断了。想来有了这一番教训,他日后是不敢再来找自己的了。

    却没想到,这根本不算完。

    第二日,所有的甲长们被招走,过了好久才纷纷回来,而孙阿大却没回来。

    因着这事儿,郑氏对这个消息格外的敏感一些,因此一直偷偷的关注着苏那单家里的情况。那日她窥见李贵李大人带着几个人进了孙阿大的家中,很快出来,而他们出来之后,孙阿大的婆娘便是紧闭大门,里面隐隐传来阵阵哭嚎。

    当然她就觉得不对。

    过了几日,孙阿大的婆娘方才出现,不过神色已经憔悴了许多,整个人都看起来有点儿神神叨叨的了。

    几个相熟的姐妹有事情劝慰又是试探她才说话:“上头的大老爷跟俺说,俺家男人犯了事儿,已经给抓紧大狱里头去了,让俺这辈子,别指望了……”

    然后便是一阵嚎啕大哭。

    听完这个消息,郑氏都不知道自己怎么回家的,整个人都恍恍惚惚的了。、

    这个消息给她带来了巨大的震动,也唯有她心里清楚,怕是孙阿大这辈子都别想回来了,不说是关进大牢还是已经死了。原来,要杀孙阿大,只不过是霍姑娘一句话的事儿么?

    等到神智慢慢恢复过来,她心里的激荡变成了渴望——我也要做这种人,我也要有这样的权势!谁还敢辱我欺我?

    只是,要想成为这样的人,靠着她自己是不成的,在这个时代,女人依附男人而存活,通常拥有巨大权势的女人,不是因为她自身,而是因为她的男人。

    她暗暗下定决心,等自家男人回来,一定要好生劝劝他,要在军中努力表现,当官发财。她甚至已经打算好了,若是钱一川还是那蔫蔫儿的死样儿,自己就给他下一剂猛药!

    身旁凑过一个人来,却是周白香。

    她看了郑氏一眼,神色幽幽道:“孙甲长给抓去了这许久,还不知道是死是活,到现在了,连个信儿都没有。”

    她的眼神中似乎有着一丝说不出的意味,让郑氏听了不由得心里一颤,好在她控制情绪的能力还算是不错,微微一笑,打趣道:“怎么,白香妹子想他想得紧?”

    “净瞎说,咱都是嫁了人的了。”

    周白香口音很软糯,娇娇俏俏的,她忽然看着郑氏,压低了声音道:“那姓孙的整日价胡乱钻别人家的屋子,怕是姐姐你想他想得紧吧。”

    郑氏一哆嗦,脸上的笑容再也维持不出,她正要说什么,忽然小院儿的门轧轧的响动,被打开了。

    霍青桐从门里走出来。

    她今日难得没穿那一身似乎从来不离身的棉甲,而是换了一件儿青色的缎子长袍,这套衣服比较偏男性化,跟一般儒生的长衫没什么区别。虽说是偏男性化的衣服,但是跟她素日里穿着的那一身甲胄相比,这已经是非常女性化的了。她身材高挑,比一般的男人还要高一些,用后世的标准的话差不多一米七多是有了,被这一身衣服衬得身材高挑而窈窕,只是似乎略微瘦了点儿,很是纤细。

    不知道的人断然是想不到其中蕴含的力量和杀伤力的。

    她长长的头发梳成了马尾,在脑后垂着,一晃一晃的。

    “喝,来的都挺早。”霍青桐笑了笑,冲着众人道:“来,都排好队,等到府库的人来了,咱们便把你们手中的甲叶和棉片儿一一验过,当场就发给粮食。”

    大伙儿本来有些心里忐忑的,这会儿一听霍青桐把当初的承诺又重复了一边,便都是放下心来。

    她们在霍青桐的指挥下歪歪扭扭的排了一队,不少人都是想要抢着往前挤,尽早把自家的东西换了粮食,也不用再在这儿站着了。而且粮食早些到了手,拿在自己手里这才安心,万一临到末了儿,这些官儿们变卦了不给咋办?

    女人争斗起来可是丝毫不逊色于男人,很快便有人因为争抢位置而起了冲突,而且冲突还有升级的倾向,两个女人已经纠缠在一起,一个扯着对方的头发的,一个用长长的指甲挠对方的脸,嘴里一边痛呼一边恶毒的咒骂。那骂人的话,句句狠毒粗鲁,听的霍青桐都是不由得有些脸红。

    她走过去,沉着脸喝道:“抢什么抢?老老实实站好,再闹下去,你们两家都不收了,等着烂在手里吧!”

    跟着做了这许多事,和她们接触的时间也不短了,霍青桐已经知道怎么应付这等人。你跟她好声好气的讲道理是不成的,就得强硬一些,威逼胁迫,这才能让她们乖乖听话。

    果然,霍青桐这么一说,那两个妇人顿时就不大了,有一个还摆着笑脸跟霍青桐赔不是,说好话。

    霍青桐哼了一声,没搭理他们,绕着走了一圈儿,让众人排好。

    本来以为挺轻松的,却没想到这个工程还是相当的浩大,现场的几百口子妇人,可不是好整治的。这个年代人的无纪律性和散漫性简直是令人发指,她们每一个人都想着往前头站,推推搡搡的拥挤,结果最后导致的便是,排在前面的大部分都是满脸横头,身材粗壮的悍妇,那些瘦弱的,性子软弱的,不愿意跟人争的,便是只好站在了后头。

    对这个结果霍青桐也是无可奈何,心里想想,大概自己就算是不来干涉,她们最后也会排成这个样子。若是董策在这儿,用后世的一句话说便是,这是事物发展的自然规律。

    等到队伍排好整齐了,从磐石堡南门也出来了一队车队。约莫有二十几辆大车,上面堆满了高高的粮包,车上有车把式,车下面有穿着短打的库丁跟着。车队向着这边过来了,这些妇人瞧见,顿时便是一阵小小的骚动。

    她们自然猜得出来,这些车上运的多半都是粮食。

    这可是粮食啊!让人活下去的东西。

    想到待会儿自己能拿了粮食回家,而且还是足足五斗粮,不少人心下便是激动。等到那车队离得近了,霍青桐起身迎了过去,隔着七八米开外,一个圆滚滚的胖子便是笑呵呵的向她拱手:“见过霍姑娘。”这胖子一张肥肥圆圆的大脸,身上穿着一件儿绸子棉服,让他给撑得颇为紧绷,一走路便是一摇三晃的,肚子腆得老高——正是刘大库。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四九四 交工

    经过了这些日子,霍青桐也不再是那个当初一跟陌生男人说话便脸红,直愣愣什么也不会的傻妞儿了,她学着男人的样子笑吟吟的拱手:“见过刘大使。”

    刘大库只是仓副使,不过除了董策之外,任是谁人见了,也都要称呼一声刘大使的。便是石进周伯这等,也是不例外。毕竟府库的地位实在是太过于重要,他们几乎要和所有的机构打交道——工坊的铜铁火药,大营中需要的武器,衣服,被服,甚至是被褥木板等等,食堂需要的大米白面,油盐酱醋……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因为按照董策定下的规矩,某个机构需要的某些物资采买回来之后,都必须要先入库再说。就拿工坊来说吧,工坊里头用的铜铁,火药,器械工具等等,都是买回来之后要存在库房之中,然后需要的时候,由工坊的人上报到董策那里,拿到了董策批复的条子之后,再去工坊领取物资。

    大致就是这个流程。

    这样做虽然使得整个程序更麻烦,但是用多少领多少,却是有效的避免了浪费,而且有出有入,每一笔都是有迹可循,有帐可查,到时候若是出了岔子,直接就能追到责任。也可以避免有些管事儿的,上下其手。最重要的则是使得董策轻松的把所有的物资供应掐在自己手中,使其被充分的掌控,不至于脱离自己的视线。

    因其地位重要,府库里面的人自然也就水涨船高。

    不过刘大库也知道霍青桐地位有些超然,很受大人信任——在他心里,认为还是用‘宠爱’这个词比较恰当——自然是不敢怠慢托大。两人笑着说了几句,刘大库让这些大车在院子外头停下,一字排开。也亏得霍青桐这小院儿周围空旷,没几户别的人家,若不然的话还真是铺排不开。

    然后他让人在门外摆了一张桌子,一张椅子,又在旁边摆了一张椅子,然后招呼这些库丁车夫们把粮包卸下来,在旁边堆得跟小山也似。

    霍青桐面向众人,大声道:“各位,我手边儿上这些粮食,便是要发给你们的。现在,一个一个的来,把你们手里的棉片儿和编好的甲叶放在桌子上,待我看过,若是无有差错,便可以拿了粮食回家了!”

    下面的妇人们乱糟糟的答应了,说什么的都有,霍青桐也听不真切。

    她往那桌子后面一坐,指着排在最前面的那妇人道:“来,先把你的户贴拿来我看看,再把你的东西摆在桌子上。”

    所谓户贴,其实就是古代的户口本儿。

    不光是后世有人口普查,在古代的时候,人口普查便早就已经存在了。几乎每一朝建立之初,都要进行一次规模极大的,全国性的人口普查。在古代,主要目的是为了收税——清查全国有多少户,多少口,多少亩地,因为古代税收的载体无非就是两种,一种是民户为载体征收的丁口税,一种是土地为载体征收的土地税。所以要保证朝廷的财政,清查户口是必须的。

    先人们早就懂得统计人口的重要性,春秋时期齐国管仲便有言道:“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经于水,险也。”他不仅推行“春曰书比、夏曰日程、秋曰大稽,与民数得亡”的常态人口统计,还注意调查人口素质,譬如每个农民能提供多少人的口粮,有专门技能的男人和女人有多少,鳏夫、寡妇、病人有多少,等等。秦国商鞅,也下令将全国总人口按壮男、壮女、官吏、商人、读书人、残疾人等十三类分别统计,此乃历史上著名的“强国知十三数”。

    清查户口这事儿,早在数千年前的尧舜禹时代就有了,《史记》有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这计民数,实际上就是人口普查,说的乃是大禹治水,天下平定之后,进行过人口调查。

    西汉平帝元始五年,也进行过一次全国性“人口普查”,《汉书·地理志》中言道,当时全国共有居民一千二百二十二万又两千零六十二户,伍仟玖佰伍拾玖万四千九百七十八人,虽说其中肯定有错漏,但是能做到这一步,耗费的人力物力,所下的工夫便可想而知。

    但是户贴这东西,却是个新鲜词儿,乃是本朝太祖洪武年间才出现的。

    洪武三年十一月,太祖朱元璋曾对全国人口进行过一次声势浩大的普查,那时候不叫普查,叫——点闸对比。清查之后,给每户编制户帖,帖上首印“钦奉圣旨”,然后填写户主及家庭成员基本信息,诸如姓名年龄之类的,还备附注“事产”、“户别”等内容,也就是说,上面还记载了这家人的身份、从事的职业,以及经济来源等信息。譬如注明其是“军户”、“民户”抑或“匠户”等等。

    这种户帖,便是有据可查的,全世界上最早的“户口本”。

    自从洪武朝之后,户贴这东西,便是沿用了下来。只是在这个年代,甭管是什么制度,不管一开始的时候多严格,慢慢的也是都会懈怠,乃至于逐渐消亡的。随着时光变迁,百姓们有迁移变化,有的家庭人口增长,子孙兴旺,有的人性稀少,甚至逐渐消亡,有的地变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