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崇祯七年 >

第205章

崇祯七年-第205章

小说: 崇祯七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官出仕了。

    什么都为他筹划好了,摊上这个堂伯,真真是杨子方的福分,生生少奋斗几十年。

    作为老爷颇为看重的表少爷,他在府上也是颇有地位,有自己的一处院子,堂伯母还拨了四个丫鬟伺候,另有书童一个,长随一个,杂役三个,厨娘两个,很是齐全。

    眼前这女子名叫嬛娘,是四个伺候丫鬟中姿容最为姝丽秀美的一个,已经给他破了身子,业已禀告了伯母伯父以及家中高堂,以后是要纳为妾的。

    他对嬛娘很是疼爱,一般也不在她面前发火儿,深深吸了几口气,骂道:“还不是那侯朝宗……”

    一边往屋里走一边说,嬛娘听完便是扑哧一声笑,踮起脚尖儿在他脸上亲了一口,一双大眼睛里满是迷恋:“还朝中尚书家的公子呢,放荡无形,哪里比得上我家阿郎?”

    杨子方本就有和侯方域攀比的心态,听完顿时心情大好,哈哈一笑:“嬛嬛呦,你这张小嘴儿,可是甜的要跟蜜一般了。”

    嬛娘眼中有些润润的春意,瞧着他抿嘴一笑:“你尝了么?怎的便知道是跟蜜一样甜的?”

    “你这小妖精。”杨子方忍不住咽了口口水,手在她丰盈的屁股上重重的捏了一下,嬛娘发出一声充满了魅惑的低叫,杨子方嘿嘿笑道:“得先去见过伯父大人,待会儿回来,再收拾你。这一次,我那小兄弟儿也想吃蜜,倒是得瞧瞧,是你那小嘴儿甜,还是我那阳精香。”

    嬛娘嗔怪的瞪了他一眼,想起闺房中那羞人的事儿,脸上已经是通红了。

    她伺候杨子方换好了衣服,杨子方闻着身上还是有股子臭味儿,便又弄了些花粉香精扑在身上,好歹才算是把味道给遮掩过去。

    然后便赶紧去见伯父。

    “送走了?”精舍中还有一人,正是那把妖媚和清纯,熟美和青春完美的结合在一起的,唤作兰娘的女子。

    杨嗣昌靠在罗汉床上,却是枕着兰娘的大腿,她靠在后面的一摞锦被上,轻轻的揉捏着杨嗣昌颈部和头部的肌肉。应该是摁的很舒服,杨嗣昌都舒服的眯起了眼睛。

    其实身为最顶尖的士大夫的一员,这样放浪形骸是有些失礼,但是毕竟内宅之中,又是自家子侄辈,倒也无需太过讲究。这一幕杨子方显然也是见多了,他低眉垂眼,恭敬道:“走了,侄儿吩咐宋大,宋二兄弟俩跟着去的。”

    “嗯,当是如此。”杨嗣昌点点头,道:“临走前,他说什么了没有?”

    “说,改日约侄儿再把酒言欢。”

    “还有么?”

    “额,”杨子方顿了顿,尴尬道:“他吐了侄儿一身。”

    杨嗣昌不由得一怔,兰娘手上不停,嘴角却是勾出一抹微微上翘的弧线。

    “呵呵……”杨嗣昌轻笑一声,心中暗道:“倒是个小狐狸。”

    他瞧了兀自懵懵懂懂的侄子一眼,心中暗叹了一口气,心道:“怕是你是瞧不上侯朝宗的,认为他不过是个酒囊饭袋而已,实则今日,只你一个糊涂人。”

    不过他并不打算点醒他,有些事儿,只靠着别人说终归是不行,还得自己领悟才是。

    他吩咐道:“你去把杨尘叫来。”

    杨尘,便是府中的二管事,专管的是外宅的一些事务,以及杨嗣昌名下的田庄,店面等一些产业,府下的产业,八成都是兰娘在打理,剩下的两成则是他在管着。而杨墨主要管的是内宅,整日是和杨嗣昌打交道的,因此他和杨墨这个大管事,权力孰轻孰重,还真是不大好说。不过若是说在杨嗣昌面前得宠和受信任的程度,肯定是杨墨了。

    杨子方心里暗叹一声,心道就因为你侯方域那一句酒后无心之言,怕是杨尘就得倒霉。那家店面,也得换了主人,可惜了,杨尘每月送给自己的那五十两进项……

    他有些肉疼。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应了,自退下。大约半盏茶的时间,外面便响起了一阵脚步声,然后杨尘恭敬的声音传来:“小的见过老爷,不知道老爷有何吩咐。”过了一会儿,屋里才传出了一个声音:“外面跪着说话。”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零五 吾欲练鸳鸯阵!

    杨尘顿时心里一哆嗦,这大冷的天儿,背上却是出了一身白毛儿冷汗,心脏剧烈的跳动了起来,脑子里面把这段时间做过的事儿都过了一遍,不知道是哪里触怒了大老爷。d…m杨子方知道他要倒霉,直接把他做了弃子,哪里还会给他交代到底是什么事儿?是以到现在他还不知道到底是为何。

    噗通一声,他重重的跪在地上,带着哭腔儿道:“老爷,小的冤枉啊!”

    “老夫说什么了你就冤枉?”

    杨嗣昌的冷笑声传来:“你手里的活计,都先交给杨墨,去柴房劈上三个月的柴。还有,那什么劳什子的谢记粮店,赶紧关了,别给老夫在外面丢人!”

    杨尘听到前半句的时候,脑海中一片空白,但是听到最后一句,顿时是一起都明白了。

    原来是那件事儿发了!

    还好,还好,他心中一阵庆幸。这厮倒也是个机灵人物,老爷只是让他去柴房劈柴,却没有把他扫地出门,这本身就是代表了一层意思:老爷只是想要惩罚惩罚自己,却不是要彻底弄死自己。

    他就像是抱住一根救命稻草的溺水者,跪在地上,脑袋一下一下,重重的磕在门前的青石上,大叫道:“小的多谢老爷恩德,老爷慈悲恩德。”

    “滚吧,别弄脏了老夫门前。”

    杨嗣昌冷哼一声。

    杨尘又是哭着磕了一阵儿的头,这才灰头土脸顶着个鲜血淋漓的额头走了。

    在他走后,院子拐角的阴暗处走出一个人影,脸上全都是得意的冷笑。

    “这厮,倒是还没无可救药。”

    杨尘走后,杨嗣昌轻轻吁了口气,淡淡道。

    “虽然没直接撵出去,但是柴房三个月……也够他受得了。”兰娘轻轻道。

    杨尘会做人,受过他孝敬的人不少,她也不例外。

    “那间店面的事儿,我找杨墨问过了。竟然是杨尘瞒着我偷偷拿下来的,这个狗奴才,竟然忘了他主子是谁么?上下打点关系,瞒的严严实实,滴水不漏,连你,连老夫都不知道!嗯?区区家奴,勾连官员,他真是手眼通天啊!今日背着老夫胡搞,明日不知道要弄出什么花头来!此风,决不可长!”

    “这店面,老夫本来是不打算给那董汉臣的,五千两,一个指挥佥事的告身也够了。那粮店拿下来,直接就作为府中产业岂不是更好?”

    “不过一来是冀北道刘若宰的面子,二来是今日这姓侯的小狐狸又来说了一通,虽然多半是他自作主张,但这样一来,吃香就不能太难看了。给他便给他了吧!”

    “哼,你说的轻巧!”兰娘忽然不满的哼了一声,道:“一个店面,又是那般好的地段,每日生发,得多少银子?你一句话便扔了出去,却知道背后出入么?大明第一藏家,商鼎周鐏,件件都是无价之宝!喝,那无价之宝还不都是拿银子换来的?那银子哪来的?还不都是我一个子儿一个子儿的挣来,俭省出来的?你人前倒是风光了,也不知道我们人后多为难!”

    说着小嘴儿便是撅了起来,手上的劲儿也大了一些,杨嗣昌顿时疼的哎呦一声,却不生气,陪着笑道:“嗨,好兰娘啊,这个……你也知道的,哈哈,是吧?”

    话语竟是几近无赖求饶。

    若是被外人看见,堂堂的兵部左侍郎,宣大总督大老爷竟然和一个小妾这般软语相求,不知道会惊掉多少眼珠子。

    兰娘哼了一声,不说话了。

    杨嗣昌嘿嘿一笑,自言自语道:“那董策董汉臣,也是个小狐狸,不过么,倒是恭敬,也懂的规矩。”

    …………

    腊月二十五。

    二十五,炸豆腐,今日炸的,又何止是豆腐?煎炸的各种,怕是得有个六七十斤才行,按照此处的规矩,这些煎炸的食物,是要一直吃到出正月的。最不济的,也要吃过八月十五才行。

    今日晚饭吃的便是今日的煎炸,刚刚炸好的丸子,豆腐箱子,鲅鱼,耦合,又香又脆,鲜美可口。董策不知道这些东西自己吃多久会腻,但是至少现在是不会腻歪的。

    吃过饭,他便踱步出了后宅,来到前厅,让王通去通知李贵,石进等人前来议事。其实让王通去干这个差事,着实是有些不伦不类,董策猛然意识到自己到了需要一个长随的时候了。他不由得很是怀念起现在还是安乡墩里头住着的白忠旗来。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众人纷纷赶来。

    分开落座,关紧大门,大伙儿瞧见桌子上摆着一摞薄薄的线装册子,不由得都是有些诧异,心道大人这是要做什么?

    董策清了清嗓子,道:“征兵的事儿,已范的美利坚花旗国,文官分赃制不也曾臭名昭著百年么?关键是明朝的武将,也是爱命若钱。

    现在的将领,官职官衔基本上都是活动了,送出去银子了之后买来的,能指望这种上任之后好生练兵,练出一直精兵来?他们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便是把辖下的权力都给抓在自己手里,然后开始伙同上下,造假舞弊,虚报兵额,打点关系,开始肆无忌惮的吃空饷,喝兵血。而且武将的**,军队中的**,更是触目惊心,官僚队伍有的**,它都有;官僚队伍里没有的**,它也有。

    一

    %77%77%77%2e%64%75%30%30%2e%63%63/

斯时何时?战乱之时! 三零六 敲打

    像是专门针对训练的一种**方式——“买闲”…所谓买闲,也就是说,你这当兵的不想在训练场上吃苦是吧,那好,你交一笔钱,你就可以不操不练,无须“沙场秋点兵”,天天呆在被窝里睡懒觉可,去玩牌逛窑子也可,没人管你。你既想当兵拿着军饷,同时又想去经商赚钱是吧,那好,你交一笔钱,就可去贩盐去卖布去开五金器具店,而且你再交一笔钱,那军马也可以归你驱遣去搞运输,价格是每马月纳三百余钱。

    朝廷之师是不能搞经营的,一搞经营,那就是“武人都惜命,武人只爱钱”了。而明朝的武将都特别喜欢搞“经营”,其搞经营手法有二,一是给商人当保镖、搞走私。自汉有“盐铁论”以来,食盐作为国家经济命脉所系,一直是由国家搞垄断经营、专买专卖的,后来通过开中把法把权力下放到了下面的盐商手中,按理说,除了他们,是没人有资格贩盐卖盐的,一旦抓获,便是除以重罪。

    但是贩盐卖盐其中利润实在是太高,所以历朝历代,盐贩子根本就是抓不尽,抓不绝的。明朝也不例外,私盐贩子眈眈窥视,四处潜藏奔走。而到了明朝后期,私盐贩子们找到了一顶特别坚固的保护伞,那就是军队。他们花一笔钱送给某军官,然后这军官就派军队“武装护送”,虽说这会儿明朝士兵地位低,武官地位低,但那是和文官相比的,一般小民哪里惹得起?而且车上插着军旗,那就是军车,便是地方官也是生怕惹事,不敢阻拦的。

    是以基本上都是一路通行,时间长了,尝到了甜头儿,这些军官们不但“往往受财故纵”,而且接受盐徒财物,护送私盐出境。

    其二呢,则是自己干脆搞起了“第二职业”。明朝为让军队减轻财政负担,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实行军垦,大兴屯田。屯田在国朝初年是搞得很不错的,太祖年间,一年税粮,米麦豆粟等有三千二百多万,而军屯交上来的子粒粮就多达七百万石。“一军之田,足以赡一军之用”,非常轻松的就解决了军队的粮食供应问题,所以洪武大帝不无自豪的说过:“养兵百万,不费百姓一粒米。”

    不过到了后期,军屯几乎变成了武官家的“私田”,他们侵夺屯田,隐占为业,祖孙相继,盘踞自如。而且利用武官身份,一分钱的税都不纳。明英宗时有名为田礼者,“侵占屯地四千一百余顷,递年不输子粒。”除了武官之外,各地驻守的内监和功臣勋戚也是上来凑热闹,宣德四年,武官与镇守内外官,浙江、江西、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等都司并直隶卫所,多占田地耕种,栽植蔬果,动千百亩,皆无税粮。

    正统元年,镇守太监王贵于陕西占种官田百余顷,侵夺军屯水利,私役军卒九百名。王安、王瑾,于甘肃共占田六百余顷。各地屯田多为内监、军官占夺,法尽坏。弘治八年,太监、总兵等于甘州,屯田肥饶者多为太监、总兵等官占压。镇守太监傅德、副总兵都督周玉,于甘肃盗种屯田三百余顷。弘治九年,镇守太监傅德于甘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