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灯下炽之七州卦事 >

第35章

灯下炽之七州卦事-第35章

小说: 灯下炽之七州卦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只是那贤之倾诉了魏家遭遇,她不相信心内的薛半城眼前的宗伯是如此虎狼之人,算是求一个答案,得到一份印证。

伍拾伍:说客岐王 半路遇刺

    这侯督灵和鹿游园都知对方身在这朔方却未能谋面,没见面的原因是彼此刻意避开了一切能够遇到的机会。

    侯督灵对鹿游园的现状是置之不理,反过来,鹿游园却事事关切着她,只是依旧不敢相见,或是亏欠,或是不安。

    鹤引为了此事在中间委婉地调和了几次未有成效,又担心身为岐王儿媳的侯督灵如今身份特殊,过多与他们这些旧人走动会引得岐王对她从前身份的怀疑,毕竟滑刃右翼的称号太过招摇,便也就搁置了下来。

    太子急于一手剿灭坞檀寺,可东都在安禄山的势力范围内,当务之急就是要集结兵力反攻,但那安兵剽悍不是一朝一夕便可对付得了的。

    正在发愁之际李静忠给太子提了个醒,他让太子命袁淳厚以观星为由,提出登基事宜。

    大唐若想重振势必要顺应天意,这太子摇身变成圣上,权利就足以号令天下了。

    这事贤之和岐王早就打算了,这日,二人便被太子请过去。

    经过宗伯一案,岐王对这位名家之后颇为赏识,听了袁淳厚高谈论阔了两个时辰,二人相视一笑,便纷纷劝谏太子继承大统。

    不过,圣上那一边还是要加以劝慰安抚,这事不用说,自然就落在了岐王身上了。

    贤之为了此事特意见了一次太子,大体意思是大势所趋请太子无需多虑,为了安抚前线将士,号令天下最好劝谏圣上之事和登基事宜同时准备,战时从简从速,不必犹豫再三。

    正赶上这段时间几位心腹大臣一再进言劝谏太子执政,太子联想自己与圣上之间微妙关系,多年谨小慎微的处境。

    上次嵬驿分道扬镳之际,途中百姓的夹到挽留也让他颇为动容,如果自己再一拖再拖,终有一日会不会就走了自己兄弟的老路,圣上一不悦,一句话就让他一命归西。

    至此,天宝十五年七月,李亨在朔方驻地灵州即皇帝位,是为肃宗,遥尊老皇帝为太上皇,改元至德,颁布诏书,大赦天下。

    郭子仪被封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仍兼充朔方节度使;李光弼被封为户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二人奉诏讨伐叛军。

    这边使臣一队在途中突然被人偷袭,岐王的使者身份早就被人盯上了,如若不是李潭临行前执意护送父亲,怕是岐王终究是到不了益州蜀地。

    再说那刺客领头之人在打斗过程中,被利器揭翻了护其面貌的黑布,不是别人,正是洪荒。

    可惜,这一老一少两个主子并不认得这洪荒,只是仓皇逃出,在就近村民的庇护下保住性命,那时岐王只是惊吓不小,而李潭确是生死一线。

    岐王怕是有人针对太子继位一事更不敢耽搁,便狠心舍下病危中的李潭,乔装成商贾继续南下。

    一路小心翼翼总算是见到了圣上,但对途中遭遇之事只字未提,岐王不是糊涂人,如若那些不速之客本就来自蜀中,那么把奄奄一息的儿子至于这番险地岂不必死无疑,如果这一趟圣上不留活口,苍天有眼李潭如若能活下来,也好替他照顾府内一家老小。

    事实证明,岐王的担心是多余的,他把太子力争抗敌不畏艰险之事徐徐道来,又分析了当今天下的势力抗衡,太子登基也是为了收复大唐,解除忧患,振奋军心,最主要的还是为了圣上得以安享太平。

    圣上是什么心思,怕是这世上没有几个皇帝愿意主动禅让皇位的,但今夕不同往日,由不得情愿与否,这登基之事就像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山高水远,两都都深陷水火,他除了寄希望于这个亲生儿子,还能指望哪一个呢?

    原本还在郁郁寡欢的圣上,听了岐王的那句“与其这李唐江山被迫拱手他姓不如让太子一展才干。”

    圣上心想这也就是你岐王敢如此犯上,同我在此这番争辩。

    不过也罢,李亨既是自己的儿子,他深居北地沙场征战,我在南域指点江山,我虽然默许他继位,并不代表我不参与朝政了。“既然是岐王前来进谏,我自然是领你一番情意。”

    没几日,蜀中就颁布了《命皇太子即皇帝位诏》。

    好笑的是此时太子已经昭告天下,明眼人都看的明白,这所谓的进谏不过也就是安抚一下他自己罢了。

    之所以派岐王亲自出马,无非就是趁着那岐王在圣上那里还有一份薄面。

    岐王既然选择了继续站在太子一方,赴汤蹈火自不在话下,这探过了太上皇的心思,也就明白了这路上的劫匪并非他所为之。

    那还会有谁针对太子继位一事呢?反过来想,如果岐王死了,会怎样?

    太子一定会认为这是太上皇下的手,是想阻挠自己称帝,父子反目,那么,太子面临的处境就是内有纷争,外有强敌。

    岐王借着这次机会还回了益州家中,预备把庄夫人接走,刚进府内就召集了多半府兵,他心心念着这伙刺客的主使者不会善罢甘休,“你派兵把病中的小王爷送回朔方,此时不得声张。”

    吩咐完,便和庄夫人谈起了这分别多日的种种,庄夫人第一件事说的就是侯府的来信,这信中说玄夫人病逝,原本是想让女儿赶回去吊唁,怎碍于李潭他二人北上灵武探父。

    这信兜兜转转地传了多日,都还要无音讯,庄夫人自己也多次和岐王失去联系,想核实一下这侯督灵有否归家。

    “潭儿因有公务在身自是身不由己,半月前我便安排了人护送督灵,想是祭奠完她母亲,便也该返回朔方了。”

    岐王倒不担心侯督灵,毕竟她这一路多人照料,反而焦心于自己那生死未卜的儿子,又怕庄夫人忧心过度不敢提及,闷在心内抑郁不得安。

    “那便是最好,太子殿下待你如何,这趟为何事入蜀?”

    “夫人不必挂怀,都很好,这次我是想把你接去团聚。”

    这庄夫人一心向道,对那些争权夺势之举本不挂心,怎碍于信成那一遭说动了岐王的心,又不好出面阻止,如果一家人能远离朝野平安过活岂不更好。

    可如今一父一子连同那名义上的儿媳也都掺和进去了,一说那儿媳妇如今只是名义上的,但凡是有名有实她都不会赞同她抛头露面。

    “潭儿可还安好,那咳疾晨起可还犯过?”庄夫人关切起儿子可谓是周到细致,李潭北上时就给他备足了药剂。

    岐王见他问起儿子怕一时语误打了个哈哈就敷衍过去了,只说待到手边事务处理完,立马赶回朔方。

    熟料想这庄夫人并不情愿同他前去,说是那朔方乃是军事重地,太子如今虽在灵武登基,无论将来战事几何都不是长久驻地,四下奔波定是常事,如今自己心心向道,无力奔走。

    儿子也就托付给岐王看管,自己还是在这益州静养。

    就这样岐王只身一人回到了朔方,回来时正赶上贤之携着许未初给李潭诊伤,岐王府内早就人心浮躁乱作一团,甚至有人背地里担心岐王回不来,这小王爷再救不活,可就麻烦大了。

    太子却不这样想,他收到了岐王提前在益州寄回的信件,途中的遭劫只字未提,只说了太上皇对圣上的殷切厚望,自己不日便动身返程。

    “王爷,可否借一步说话!”许未初陪着岐王出了李潭卧房,“王爷,小王爷的伤……恐怕,恐怕是……“

    “许方士,你大可不必忧虑我的承受力,想我也是半生游走于这朝堂纷争,生死看多了便也就释然了些许,是不是潭儿他熬不住了?”

    嘴上说的轻巧,可谁又能体会他心底的苦楚,如今庄夫人只身益州,还不得知这李潭的伤势,如果他就这么撒手而去,自己又如何跟她交代?

    “小王爷伤及内脏,失血过多,我刚用了止血的药,希望能稳住他的元气,受伤以来已经熬了这多日,老身也是回天乏术,王爷赎罪呀!”许未初刚说完就被贤之叫回到病榻前,看来这李潭伤势着实凶险。

    “王爷如果不打算求助于圣上,便是有话对我说了。”贤之早就猜到了这其中的厉害,也知道岐王是个明智之人。

    岐王带了贤之进到前厅,把一条异域风格湖蓝嵌粹的发带递了过去,“我确定那些刺客不是太上皇派去的。”

    “那是自然,太上皇没有那么糊涂,他还不至于在这个时候打击圣上,助力叛党,如今除了他们没有人有这个胆子。”

    “既然王爷不打算把此事奏报圣上,这条发带可否交予在下?我会给王爷一个交代的。”

    “你一定要替潭儿报仇。”

伍拾陆:故人已至 坞檀暗涌

    老佛爷把匿冥找了来,第一件事就是反复追问他到底有多少事情记不得。

    是受伤昏睡以后,记不起一段年岁的事情,还是关于一些人的记忆丧失殆尽。

    匿冥生性多疑,先是顾左右而言他,实在搪塞不过,就反问了起来。

    “佛爷,你有什么话不妨直说,我已经和你说过很多次,只是记不起贤之。”

    “那你为何此次却如此帮他,甚至不惜把你师父推进鬼门关?”

    要说单纯是为了寻回魏卜还不足以令匿冥彻底站在宗伯的对立面,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鹤引此前找过一次他。

    那次谈话的大概意思就是你处处和贤之对立,把我们都看做是心怀叵测,确实有点恩将仇报了,如果当初不是贤之出手,恐怕你匿冥早就魂归故里了。

    这话说起来不过芸芸几句,但其中的波折只有当事人最清楚,原本匿冥还是将信将疑,直到鹤引把之前魏卜在岐王府密室写下的血衣拿了出来,匿冥便不再质疑什么了。

    这字迹就算时隔多久他也不会不识得,原来他们真的不是什么江湖戏班子,那魏卜也正如那日指正宗伯之际说到的,确实被师父囚禁过,才有如此的诀别血书。

    鹤引道尽此番并非贤之之意,单单是他看不惯匿冥一张冷面,把贤之的无限殷勤打翻一地。

    当然他行事有度只是让他确认了我方为友,过多不该说的一字未提,所以匿冥一直还不知道魏卜的死亡的具体细节。

    经了这么一次“认友归队”,匿冥的确很少再跟贤之暗暗抗衡,也就对贤之多了一分亲近,虽说也是点到为止,但少了在西域时候的敌对。

    匿冥没有急着开口,鹤引告诉了他这一路以来贤之是如何求医问药、历尽艰难、煞费苦心助其恢复。

    听闻他绘声绘色地讲述,匿冥一贯的冷峻神色竟有了一丝动容,就那么一下一闪即过,鹤引是为了借这次谈心拉进他们之间的距离,毕竟这次宗伯之事是个难得的契机。

    “佛爷,我虽记不起这先知过去的种种,单凭他能取得你的信任常伴左右,又把我们带离大漠,我为何要刁难于他?”匿冥掸了掸衣衫,“况且我就算再顾及师徒之情,那些不堪旧事也确实是他所为,我把他送出了这朔方,他逃不逃得走真不是我力所能及之事。”

    老佛爷听闻他这番说辞竟也无言以对,“这么说来,对于之前如何到的玉门关外,你已经释怀不追了?”

    匿冥把这所有的细节串连到一起总觉得要好好质问贤之一番,他的性格就是这般不讨喜,面对救命恩人不是感激涕零,反而是吹毛求疵。

    他这么想着,竟有一点出神,直到老佛爷提到了另外一个人名字,方才如梦惊醒。

    “贤之把须臾找了来,到朔方以后没多久就找到了,这足以见得那贤之背后鹤引以及太子的能力范围之大。”老佛爷缓缓起身,“别人不记得,她你肯定是忘不掉的吧!”

    须臾是何许人也,她正是魏卜和匿冥同时看重的娘子,阡陌的孪生胞姐。

    早在宗伯离府前几年就离开了洛阳,嘴上说是四处游历不过是那深院情事烦扰,成全了自己妹妹的一往情深罢了。

    彼时,魏卜、匿冥、阡陌和须臾四人相熟交好,阡陌的念想自不必说,全都系在魏卜一人身上,她是个活泼的性子,并未洞悉其他三人的心思。

    魏卜是看好须臾的,须臾沉稳端庄,事事隐忍,一副长姐如母的姿态,这骨子里的担当和宽容博得了魏卜的好感,凡天下美好的事物谁人不爱,绝非爱屋及乌,匿冥的身世决定了他对她同样倾心,大抵有一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味道。

    魏卜自知阡陌的主动示好,就算再倾慕须臾依旧是其间作难。

    须臾看在眼里本就隐忍脾性更是踌躇不前了,匿冥的性格他有那点点心意,再看一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