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汉月山河 >

第7章

汉月山河-第7章

小说: 汉月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学武之事不能急于求成,这个我是懂的,不过……,我其实还有别的事想问你!”难得娄胖子也有说话扭捏的时候,弄得陈宇和一旁的李虎都很好奇。

    “有屁快放!我还着急走呢。”陈宇故意不耐烦说道。

    “哈哈!也不是什么大事!”娄胖子挠挠头,也学陈宇刚才咳嗽下,清了下嗓子后说道:“宇哥!你会算命给我也算一个吧。”

    “就这事?”陈宇没想到这胖子也想算命,觉得好笑之余便好奇问道:“你想算什么?”

    娄胖子整理下衣服,一本正经道:“当然也是姻缘了!”

第十章 切磋武艺

    告别了娄胖子和李虎,陈宇见天色还早并没有急着回到住处,至于见高欢当然也省了,现在已经见了娄昭君,把该说的都说的差不多了,这时候再见高欢反而会弄巧成拙,如今自己等着高欢上门道谢就行了。但是令陈宇头疼的事情还有一件,就是自己带着个受伤的便宜爹该如何营生,凭借自己后世的知识,趁着年纪小,刻苦读书,将来弄个功名?

    陈宇随即摇了摇头,自己就给这个主意否定了,先不说读了十几年的书,陈宇他早就厌倦了,就算他有心也有能力真弄了个功名也没用。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门阀的观念早就根深蒂固,血统和父祖的官爵高低,先祖的名位等等,这些才是做官的主要依据,至于才能,基本已经不占比例了。

    北魏初期虽然重视的主要是原始氏族的血统,当时中正官员大多都是显官兼任,这时候中正选官还不只是以门第取人,还是比较重视才能的。

    在冯太后和孝文帝掌政改革之后,九品中正制才开始全面实施,这时候中正官才广泛建立,中正选官制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同时,也走上了汉化的道路和门阀士族化的道路,慢慢更是成为了巩固门阀士族地位的工具,这也是少数民族政权汉化的必然结果。

    在此等大环境之下,又适逢乱世,朝政**不堪,寒门子弟靠着读书出头就更不现实了。

    陈宇知道整个北方被战火烧红的日子不远了,近的就说这六镇以及河北一带,就先后有破六韩拔陵、鲜于修礼、杜洛周和葛荣之徒,这些人哪个不是手下十几二十万的凶悍之辈。

    那关中的胡琛、万俟丑奴,莫折天生等贼人尚且不提,后来这代表朝廷出征的萧宝演更是自立为王,使得关中局势愈发糜烂不堪。

    就连那首都洛阳都被尔朱家蹂躏好几次,朝廷中枢的大员被屠戮的就有几千人之多,要说安全可能就南方可靠些,不过自己如今想去南方恐怕也难于登天了,而且南方将来也会遭遇坡脚狼王侯景的霍乱,连梁武帝都被活活饿死,江南的百姓就更不用说了。

    “你小子怎么又愁眉苦脸的!”一声喊话传来,把陈宇从沉思中拉回现实,只见贺拔岳大步走了过来道:“你小子年纪不大怎么总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你爹不是没有大碍吗,做人开心也是一天,烦心也是一天,有什么好愁的!”

    “开心也是一天,烦心也是一天!”陈宇念叨两遍突然感觉心里也释然了,六镇起义也好,天下大乱也好,该来的自己烦心也没用,这些都是无法改变的,自己不过浮尘中的一颗微粒而已,随风飘扬,随遇而安也就罢了,想得这么多又有何用呢?

    “三哥说得对,所谓百密一疏,再精打细算,也抵不过命运安排,何必为将来的不确定而操心操力呢!”陈宇深吸一口,感觉心里的郁结一扫而空,心里顿时有说不出来的痛快。

    贺拔岳只道这孩子担心父亲和生计而已,见陈宇重拾信心,又微笑道:“你小子就是年纪太小,心眼太多,和你三哥我学学,什么事情想不通就不要去想,对了!你这是去哪了?”

    “去了趟娄家,娄家少爷想和我学拳!”陈宇随后回答道,至于和娄昭君的对话,他觉得和贺拔岳就没必要提了。

    “娄家那个小胖子?就他长的跟球似的还学武术呢?”贺拔岳不屑说道:“这帮有钱家的子弟,也就图个新鲜,哪会认真学武!”

    “不过话回来,你这套拳法确实不错!”贺拔岳由衷的赞叹了一句。

    “三哥!我师父说过,武学不能敝帚自珍,否则没法进步,三哥你要是感兴趣,我可以教你!”陈宇觉得以贺拔兄弟的武艺,如果再练习八极拳,将来他们兄弟在武艺上,就真是难有人争锋了。

    当然陈宇也有私心,如今这乱世学文不成,陈宇便有了学武的打算,这武可不是简单的拳脚功夫,而是上阵杀敌的技能,自己教了贺拔岳拳法,再想从他那学习战场的技巧还会难吗?

    “你这小子,我贺拔岳也是自幼练武的,你这拳法虽然精妙,但也不至于让我动心吧!”贺拔岳说罢,便拉着陈宇快步往自己家走。

    “三哥你突然这般着急是?”陈宇见贺拔岳突然着急回家,还以为对方突然闹肚子了。

    “赶紧回家看你练拳啊!今天一上午就琢磨你的拳法了,干什么都没心情,这可是你主动要教我的,我大哥也反对不了!”贺拔岳虽然没他二哥贺拔胜那般武痴,但是对武艺也很热爱,他其实就等着陈宇开口呢。

    看着贺拔岳口不对心的样子,陈宇顿觉好笑,想了一想,陈宇突然开口问道:“三哥!你不是当值吗,你难道擅离职守了?”

    “呸!你把我贺拔岳当什么人了。”贺拔岳扭头一脸正气的说道,“我可不是工作时候偷懒,我是在偷懒的时候工作,学武是为了保卫国家,当然也算工作了!”

    贺拔岳对这套拳法早就心里痒痒的不行,陈宇也正希望能得到高手指点,两人一拍即合,回到家里立即练了起来。

    这二人对武术都很钟爱,又能各需所需,想不打成一片都难,等贺拔胜回来的时候,发现他们正在相互切磋讲解,这武痴性格高傲,开始还有些矜持,不过终究是耐不住寂寞,也加入了讨论的行列。

    贺拔允回来正好看见几人一边讨论一边操练,忙的不亦乐乎,见自己这两个以武力出众闻名的兄弟竟和一个半大孩子一起讨论武学,这场面让贺拔允也倍感有趣。

    “你们几个还吃不吃晚饭了,再过一会就该吃早饭了!”贺拔允打趣说道。

    “不吃了,正在兴头上呢!”贺拔岳见大哥来了,也不在意,头都没抬,继续练着新学的拳法。

    “哦,好吧,我去告诉父亲,你不吃了饭了。”贺拔允转身刚走几步仿佛又想起了什么,便停下说道:“对了,父亲要是问起来,我就说你因为下午偷懒没去值勤,所以现在不饿吧,你看怎么样!”

    “突然感觉好饿,我先吃饭去了!”贺拔岳顾不上陈宇等人,一马当先的向饭厅跑去。

    贺拔胜见了也没言语,迈着大步,慢慢的也向着饭厅走去。

    “小家伙,一起过去吧!”贺拔允笑着对陈宇招呼道。

    “贺拔二哥真有关二爷风范啊!”看着前面走起路来四平八稳的贺拔胜,陈宇心想如果把贺拔胜的武器换成青龙偃月刀,脸在涂红些,粘个长胡子,那就真和关羽一样了。

    “关二爷是谁?”听见陈宇的话,贺拔允好奇问道。

    “额,就是关羽啊!”陈宇纳闷贺拔允怎么可能不知道关二爷呢?

    “关羽还有个兄长吗?为什么叫二爷呢?”贺拔允继续问道,贺拔胜好像也听到了陈宇所言,他也放慢脚步等着陈宇解释。

    对了!三国演义如今还没写出来,桃园三结义的典故也没被世人所知,关张这二爷三爷的名头如今还没有定位,陈宇干笑一声,心中暗自恼恨自己嘴快……

十一章 天大的事

    “这个说来话长了,我们还是先去吃饭吧!”陈宇一时也不知道如何解释,只能先转移话题,好在贺拔允和贺拔胜也没太在意,被他蒙混了过去,等到三人来到饭厅的时候却发现只有贺拔岳在,贺拔度拔不知何时已经离开了。

    “父亲人呢?”贺拔允疑惑问道。

    “刚才镇将大人派人把父亲叫走了,看样子还很着急,恐怕出了什么大事了。”贺拔岳眉头紧皱,神色也显得有些紧张了。

    大事?陈宇闻言,也开始思索起来,按照自己前世的记忆,此时应该是个相对平稳的时期,并没有什么大事,难不成自己的穿越造成了蝴蝶效应,如果真是那样的话,自己熟知未来的优势可就完犊子了……

    “都别瞎想了,最大的事情也不过是需要我们上阵杀敌,你们赶紧吃饭,填饱了肚子再说!”贺拔大哥这时候依然还是最为冷静的,知道现在着急也没用,不如先补充体力,有备无患。

    “少爷!门口有位军爷说是老爷派来传话的。”老管家走到饭厅后,小声对三兄弟说道。

    三兄弟听完哪里还会让管家请人家进来,直接跑到了门口,询问情况。

    果然出事了!陈宇顿时心中一紧,那贺拔度拔派人给儿子们传话,那他自己肯定是脱不开身,如此情况应该是已经去军营了,陈宇也来不及细想,跟着三兄弟一起跑到了门口。

    门口站着一名年轻军人,只见他甲胄在身,明显是要打仗的模样,他发现一个小孩也一脸紧张的看着自己,只当是贺拔家的亲戚也没在意,便一本正经的说道:“我是镇将大人的亲卫,贺拔度拔大人派我来传话,要你兄弟三人立即去军营集合!”

    “敢问阁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贺拔允焦急的追问道。

    “柔然人入侵,现在大军已经围了沃野镇!情况紧急无法细说,我还要通知其他人,先告辞了。”年轻军官说罢翻身上马,立即离去。

    三兄弟顾不上多说,立即各自骑马向军营奔去,看着三人离去的背影,陈宇叹气道:“哎!不是蝴蝶效应,就是史书记载不全,打仗吗,到真想看看啊,算了,反正帮不上忙,不如回去继续吃饭。”

    陈宇刚走两步突然想到一件事,于夫人现在应该还在路上,沃野镇被围的消息刚刚传来,恐怕被围困已经是几天前的事情了,如果这时候于景夫妇去沃野镇,那还不是羊入虎口吗?

    不对,只有一条路,于夫人的马车定会碰上这个传令兵,凭着于景胆小如鼠的性格,肯定回折返回来,安全情况应该不用担心,道理是这么个道理,但是陈宇却还是心里忐忑,放心不下……

    镇将府里,杨均刚安排完相关事宜,如今他也顾不上休息,准备先去军营看下,也当是鼓舞士气,还有城防等情况需要检查,杨均想着便准备起身,却见府里管事李福来报:“大人,门外有一小孩,说有天大的事情要同大人您说!”

    “天大事情?现在都火烧眉毛了,还能有什么大事情比柔然围困沃野镇更大的吗!赶走!赶紧给我撵走!”听了管事的话,杨均不耐烦的摆了摆手。

    杨均说完却见李福未动,李福面色还有些犹豫,似乎心里还颇有挣扎,这李福仿佛是下了很大的决心,才开口道:“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恩?”杨均见管事不执行自己的命令,竟然念起了诗,心里更是纳闷,不过略微一琢磨这诗,顿时震惊不已,“哪来的诗?何人所写?”

    “回禀老爷,这正是那小孩拿来的诗,他说他有天大的事情,如果你不见他的话,就让我把这诗拿给你,说你看了诗一定会见他!”李福说罢掏出一张纸递给了杨均,本来李福认为这小孩可笑,根本没打算帮他传话,不过李福也是认识字,当他看见这首诗之后,才下了传话的决心。

    杨均接过纸张,眼球一下子先被纸上的字吸引住了,杨家乃是名门望族,这杨均也算博学多才,平时常以儒将自居,眼前这楷书结体方正茂密,笔画横轻竖重,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这磅礴的气势仿佛要从纸中钻出一样。

    稳定了下心神,杨均才看向诗的内容: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先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并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悲壮气氛和战斗的残酷;再写部队夜袭和浴血奋战的场面;最后表达了将士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这诗正好贴合如今六镇的情形,看的杨均也是血脉喷张!

    “好诗,好诗啊!”杨均直接激动的起身喊道:“这字也写得妙,我自负博学,这字体却也是闻所未闻!”

    “你还愣着干什么,赶紧请人家过来!”杨均见李福还杵在一旁,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