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汉月山河 >

第66章

汉月山河-第66章

小说: 汉月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萧宝夤却依旧不相信吕伯度,面对朝廷征讨的部队,萧宝夤也没啥绝招,他如今也只是派部队在潼关严防死守罢了。

    潼关是关中的东大门,素有天下第一关的美誉,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潼关东面禁谷、南面秦岭,西面靠近华山,北面的渭水和洛水。周围山连山、峰连峰,险要无比,确实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如今朝廷兵力有限,长孙稚没时间也没兵力强攻潼关,不然就算勉强攻下潼关他恐怕也无法继续进兵,长孙稚召集手下询问意见,行台左丞杨侃思考片刻拱手对长孙稚说道:

    “当年魏武帝曹操在潼关面对马超、韩遂的时候就相持了很久,魏武帝的才能是马超、韩遂的千百倍却久攻不下,就因为有这座雄关,如今我们兵少强攻绝对不行!”

    “我们不如向北夺取蒲反城,渡过黄河向西,进入敌人的腹地,置军于必死之地!”杨侃继续分析道:“一旦我军进入后方做出要截去贼军归路的姿态,那潼关守将必然会害怕撤退,到时候不费一兵一卒就能破了潼关,更可轻易肃清周边城镇,那样长安城不也唾手可得了吗!”

    “你的计策虽好,但是现在贼将薛义包围着河东、薛凤贤据守着安邑,我们大军如何顺利通过?”长孙稚继续问道。

    “薛义和薛凤贤这等鼠辈根本不值一提,他们军队士兵不过都是强征当地的老百姓而已,那些百姓的父母兄弟家人都在原来的村里,只要那些士兵听说官军到了,他们必然会惦记家人无心作战,到时候我们大军可轻易取胜!”杨侃信心十足,一副胜券在握的样子继续道:

    “大人我有十成把握,你若同意我的计划,我愿当大军的先锋,我只需三千兵马即可成事!”

    杨侃的从兄正是之前入京举报萧宝夤图谋不轨的杨昱,杨昱已经把关中的情况早就告诉过杨侃,所以他现在才如此心定神闲,不过他的计策倒也十分高明,长孙稚当即让自己儿子长孙子彦跟随杨侃一起率骑兵从恒农北渡黄河,曲线进攻敌军。

    等二人渡过黄河后,长孙子彦建议趁敌人不备全军急行军然后立即发动进攻。

    杨侃微笑道:“对付这帮贼寇强攻当然也能取胜,不过我们作为客军并不了解当地的情况,想全歼他们却很难,一旦让他们跑掉藏起了,等我们走后恐怕他们又会闹事!”

    “况且现在朝廷的情况……,我们兵力本来就少,能省一点是一点,如今我有一计不费一兵一卒就能让敌将丧胆,到时候他们必定主动来降!”杨侃说罢又神秘一笑,看了看长孙子彦,见对方半天没反应,他才忍不住道:“你怎么不问我是什么计策,你若不问我自己说出了多没意思……”

一一一章 杨侃妙计破潼关

    “呃,敢问大人有什么办法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让敌将束手就擒!”长孙子彦很配合的问道。

    “山人自有妙计,将军不必多问,拭目以待就好!”杨侃微笑道。

    “不是你让我问的吗……”长孙子彦满脸黑线。

    杨侃吩咐士兵四处需找当地百姓,并告诉他们今夜朝廷大军将来进攻,到时候朝廷大军会点起三堆篝火,百姓家里也要点火呼应,但凡不点火呼应的便是贼兵同党,到时候也要格杀勿论。

    这是关系到生死的大事,百姓回到村子后立即奔走相告,到了晚上杨侃命人点起篝火后当地和贼兵无关的百姓立即也跟着点起了火把呼应。

    那些和贼兵有关系的村民,本来还准备暗中抵抗朝廷兵马,不过见大家都点起了火把,他们害怕被朝廷攻击,只好也跟着点起了火把。

    贼将薛义并不知道这些原由,听说朝廷兵马前来,他本来做好了迎敌的准备,但却面前这烽火联营的场面给吓破了胆,薛义还以为村民都被朝廷收买了,他赶紧找到自己兄弟薛凤贤,二人犹豫片刻,谈论了一番后便一起向朝廷投降……

    果如杨侃所言,潼关守将知道后方不保后便仓惶撤兵,长孙稚毫不费力就占据了潼关,随后杨侃与长孙稚合并一处,入关之后朝廷大军更是势如破竹,很快便将萧宝夤手下大将郭子恢击败并活捉,抓住郭子恢后杨侃亲手挖出了郭子恢的心肝,杨侃动作很快这郭子恢被挖了心肝竟然没立即死去……

    “杨大人!你出征以来虽然也曾身先士卒但却一直表现的像个儒将,今日为何……”长孙稚好奇问道。

    “郦道元大人就是被这厮害死的!”杨侃愤恨说道:“我从兄杨昱揭发萧宝夤有谋反迹象,朝廷便派了郦道元大人出使关中,不想竟被这厮残忍杀害,如今郦道元大人尸骨都找不到了……”

    “朝廷官员要说刚正不阿的,如今除了元顺大人以外也就郦道元大人了!”长孙稚也叹道:“郦道元大人博学多才,更撰《水经注》四十卷传诵于世,没想到竟落得如此下场,不过如今杀了郭子恢也算告慰郦大人在天之灵了……”

    杨侃沉声道:“还得生擒萧宝夤才算,我建议大军稍作休整便直逼长安,我愿作为大军先锋,斩杀萧宝夤为国除害……”

    ……………………………………………………………

    此时萧宝夤还不知道潼关已破,这位当年朝廷入关平叛的主帅现在却变成了被朝廷讨伐的对象,萧宝夤这个南齐皇子一直都想回南方复国,如今回南方已是无望,他便决心在关中称帝来完成自己的梦想。

    萧宝夤手下将士对朝廷也是失望透顶,如今他们在关中已经难有作为,还不如跟着萧宝夤起事求一场富贵,萧宝夤见军心可用也是倍受鼓舞。

    萧宝夤最看重两名手下分别是河东人柳楷和行台郎中苏湛,其实这二人能力并不比吕伯度强,不过吕伯度这位大军师却又被萧宝夤华丽的无视了……

    萧宝夤先找到柳楷问道:“先生!如今我杀了郦道元,和朝廷已经无法缓和了,请问先生可有良策教我!”说完萧宝夤更是对柳楷深深一揖到底。

    “大王万万不可对老朽作揖”,柳楷知道萧宝夤作秀也不说破,假装惶恐后便立即扶起萧宝夤道:“大王您本来就是皇子,堂堂真龙天子治理关中这个地方还不是手到擒来吗,您若登基那真是上合天意下顺民心啊,当年我听过一首民谣‘鸾生十卵九卵破,一卵不破关中祸。’大王这民谣说的正是您该定鼎关中啊!”

    柳楷拍马屁的功夫可算是登峰造极,不光说的好听还能给你弄几个民谣传说什么的,这一下更增加了不少的可信度,萧宝夤听了之后果然也信以为真,重重的赏赐柳楷一笔后才高高兴兴的离开。

    随后萧宝夤又跑去问苏湛,苏湛听闻萧宝夤之言便嚎啕大哭,然而把萧宝夤弄得一头雾水,萧宝夤连忙开口问道:“先生为何如此……”

    “如今我一家百口人都命在旦夕,我又如何能不悲痛!”苏湛说罢继续大哭。

    “先生莫非不同意我起事吗,你我认识多年有话就明着说好了,你也不必哭的死去活来吧?”萧宝夤不耐烦道。

    见萧宝夤语气不善,苏湛也停止了哭泣,“大王当年在南方走投无路之时被朝廷收留,您就好比穷途末路的鸟终于飞入了深林,您依靠朝廷的羽翼才能得到如今的地位,现在国家正值多事之秋,大王你不思报效朝廷却听信小人之言准备造反,百足之虫至死不僵,国家虽然气运已衰但还没到改朝换代的时候,况且大王您的恩义也未遍及于民,如今起事哪有胜算可言。”

    “我没想到先生竟然如此不看好我,我做这些事情没和你商量就是怕你干预,就算先生不支持我又何必又哭又闹呢!”萧宝夤对苏湛的看重就是柳楷也比不上万一,听到苏湛如此言论萧宝夤也觉得有些心灰意冷。

    “我只听说和天下奇才在一起图谋大事的,向大王你这样和一些蝇营狗苟阿谀奉承之辈难道也想图谋大事吗,我如今跟你造反必然难得善终,但是现在拒绝了你,恐怕我这全家百十来口都活不过了今晚了,还请大王看在以往的情意上给我留个全尸,让我能安葬在老家祖坟之中!”

    说到这里苏湛也一改先前哭泣的窝囊模样,只见他已经换上了一脸决然的坚毅表情。

    “罢了!人各有志勉强不来,明天你就带着家人回乡吧。”萧宝夤长叹一声便转身离去……

    深夜,萧宝夤独坐在窗台前,他回忆这些年的经历也是唏嘘不已,自己从南朝的皇子到北朝的封疆大吏,从一个千里逃难的落魄皇子变成了征战多年的老兵油子,这其中的苦痛恐怕也无人能理解。

    记得当初自己带兵配合北魏主力部队进攻南梁之时,萧衍竟然还写信对自己劝降,国破家亡的深仇大恨,自己如何可能投降呢,不过恐怕今生也报仇无望了。

    正当萧宝夤想得入神,一双芊芊玉手却搭在了他的肩上,手的主人虽然没说半句,但萧宝夤却感受到她对自己关心和呵护的深情。

    “我替北魏征战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并未觉得对不起朝廷,如今我只觉得对不起你!”萧宝夤并未回头,他的话明明是对这双玉手主人说的,但语气却又放佛像是在自言自语。

    “百姓家的女子都知道嫁夫从夫,我又如何会不懂得这个道理呢,嫁给你那天我就不在是北魏的南阳公主了,我只是你的妻子,你干什么我都会支持你!”说罢南阳公主已经泪流满面,一面是自己的家族一面是自己的丈夫,此刻公主心里如何能不痛苦。

    萧宝夤起身把公主搂在怀里,轻轻擦拭掉公主脸上的眼泪,其实萧宝夤心里已经默默认同了苏湛的话,甚至可以说萧宝夤一开始也知道自己造反并无胜算。

    只不过浑浑噩噩随波逐流了这么多年,萧宝夤始终一事无成,他觉得如果自己再不干点大事,将来恐怕一生也再无机会了,萧宝夤造反其实何尝不是为了麻痹自己,所以面对柳楷这样的胡扯萧宝夤都愿意去相信……

    翌日,萧宝夤收拾心情,召集手下官员开会宣布自己准备称帝,那些反对之人早就被萧宝夤以各种理由给抓了起来,萧宝夤现在的手下都是他坚定的拥护者,走了过场之后萧宝夤便自称齐帝,改年号为隆绪,然后便设置百官和大赦“天下”。

    都督长史毛遐听说萧宝夤称帝后立即写下檄文大骂萧宝夤,然后同兄长毛鸿宾率领氐、羌部落起兵抗击萧宝夤。

    对于毛遐兄弟的反抗萧宝夤并未放在心上,毛遐手里不过是羌、氐部落的杂兵,而且人数也并不多,萧宝夤派遣手下大将军卢祖迁攻打毛遐兄弟,随后自己便在南郊举行祭天仪式。

    萧宝夤的登基礼仪刚进行了一半,卢祖迁失败被杀的消息就传了过来,萧宝夤怕敌人乘胜杀到自己这里,连部队都来不及整理就狼狈逃回老巢……

一一二章 拜见杀神

    卢祖迁是原径州守将,当年万俟丑奴带兵攻打径州,卢祖迁抵挡不住便向萧宝夤请求援助,那时候萧宝夤刚刚打败莫折天生气势正盛,这萧宝夤名为支援实际却把卢祖迁的兵马给霸占了个彻底。

    卢祖迁一无能力二无人脉,本来就是个碌碌无为之辈,被人家占了兵马他也不敢吱声,他就是那种任谁都能拿捏的老实人,这种人虽然干不成大事,但一般情况下保命却没问题,如今被萧宝夤指派他来征讨毛遐兄弟,卢祖迁这次依然是不求取胜,但求人头不丢而已。

    毛遐兄弟召集的羌、氐部落战士虽然既无纪律人数也不多,但其作战能力却非常凶猛,而卢祖迁本就没有半点斗志,他手下将士就更不用说了,两边一交手卢祖迁就节节败退,不过卢祖迁却也不太着急,在他看来大不了投降也就罢了,他对萧宝夤不但没有没有忠心可言,反而还有些仇恨,哪会拼死卖命,只是老好人这回却失算了。

    毛遐兄弟如今起兵急需鼓舞士兵气势,而鼓舞士气最好的办法莫不如阵斩敌军主帅,卢祖迁是很想投降,但是毛遐兄弟却不想饶他一命,咔嚓一下,一代老实人便人头分家。

    听说卢祖迁被杀,萧宝夤只能尴尬的取消了登基大典谁知道祸不单行,前面潼关被破,大将郭子恢形势危急的消息也正好传了过来。

    萧宝夤这时候还不知道郭子恢已经死了,他立即召集众人商议派兵救援,吕伯度请求带兵却被萧宝夤又一次华丽的无视了,萧宝夤犹豫再三便派手下大将侯终德出征,火速救援郭子恢。

    侯终德走到半路才听说郭子恢已经死了,侯终德知道萧宝夤如今是泥菩萨过河,自己身难保了,心想不如干脆投降朝廷算了,他儿子侯晟却劝道:“父亲,如今我们没有半点功劳,这样投降了绝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