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汉月山河 >

第142章

汉月山河-第142章

小说: 汉月山河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见尔朱兆如此说法,尔朱世隆心里更不是滋味,尔朱荣一项轻狂大意,自己这个在洛阳的地头蛇本就该起到警示的作用,结果自己眼睁睁看着兄长被害却无能为力,而且还错过了营救和报仇的最佳时机,尔朱世隆心里哪能不悔恨,尔朱世隆悲伤之情溢于言表,终于也忍不住痛哭起来。

    尔朱氏勇士皆视尔朱荣为神,主心骨突然没了,他们心里哪能不痛,见两位主子带头痛哭,他们也都跟着哭了起来,一时间萧杀之气充满天际。

    “哀兵必胜,洛阳定然可破!”慕容绍宗也是一脸悲切,低声叹道。

    “师父,这话是没错,不过总这么一直哭个没完也不是个事啊……”破六韩常同样用极低的声音道:“不说好要选立一位天子吗,如今军心可用,进兵迫在眉睫,此时万万拖不得啊!”

    “咳咳!”慕容绍宗当然知道一鼓作气的道理,立即干咳两声,先对尔朱世隆和尔朱兆劝说了几句,接着才提到正题,“如今需要马上再立一位皇帝,然后立即出兵,不知二位大人心中可有人选?”

    “这……”尔朱兆皱眉思索了片刻,才缓缓道:“叔父一直在京城,知道的比我清楚,不知叔父可有人选?”

    “这个我还真的好好思索下!”尔朱世隆扶这下巴,做出一副沉思状,就这样一等就是小半天,等得众人实在有些不耐烦,尔朱世隆才缓缓道:“这元晔乃是元英的侄子,不如立他为帝?”

    “这小子好像血脉并不是很近,为何立他?”尔朱兆思索了下后,疑问道。

    “正因为血脉较远所以他的威望也并不高,将来也不至于像元子悠这样这么不好对付,另外,此人与性格外柔内刚的元子悠不一样,元晔是里外都柔,他若是当天子则更容易被控制!”尔朱世隆小声解释道。

    尔朱兆等人这时才恍然大悟,对尔朱世隆的眼光都佩服不已……

    于是元晔正式被尔朱氏立为天子,改年号为建明,然后当然是老套路大赦天下,随即又任命尔朱兆为大将军,进爵为王;任命尔朱世隆为尚书令,赐爵为乐平王,加封为太傅、司州牧;又任命尔朱荣的堂弟在关中养老的尔朱度律为太尉,赐爵为常山王。

    接着任命尔朱世隆的哥哥天柱长史尔朱彦伯为侍中;任命徐州刺史尔朱仲远为车骑大将军,兼尚书左仆射、三徐州大行台,几路人马立即汇聚,准备兵发洛阳。

    当尔朱兆听说元子悠为了恶心尔朱氏和陈宇,故意封陈宇为太原王之后,尔朱兆来了个更绝的,直接让傀儡皇帝封陈宇为长乐王,这可是元子悠继位之前的爵位,这招真是有够下三滥,弄得陈宇听说后也是苦笑不得,以前陈宇明明想被早日封王,如今两个皇帝都封了,但他却哪个都不能要……(未完待续。)

二三七章 元徽妒忌杀贤才

    冀州的高乾当初和弟弟高敖曹一起为祸乡里,尔朱荣抓捕他们之时,高乾却侥幸逃脱,他和皇帝本就是布衣之交,听闻尔朱荣被诛杀,高乾立即入京请求皇帝释放了自己兄弟。

    皇帝到也爽快,不但立即放了高敖曹还封他为直阁将军,并且封高乾为河北大使,元子攸让这兄弟二人回到冀州召集兵马作为朝廷外援,元子攸更是亲自给二人斟酒送行,这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弄得极重义气的高家兄弟感动得无以复加。

    高乾流着泪发誓道:“吾必将以死报效皇恩!”

    高敖曹也拔剑宣誓,“微臣此生绝不辜负陛下!”

    元子攸立即也做出一副感动得模样,“天下间有像你们二位这样的忠义之士在,朕何愁群寇不灭!”

    “陛下,和我一起关起来的那个宇文洛生,此人确实是旷世奇才,葛荣从末流之辈能发展成当日之气候,全靠此人的筹谋!”高敖曹虽然外表粗犷,但心思却不少,更是会写诗的文武全才,“他本来也是忠于朝廷,走投无路之下才从了贼军,陛下只要诚心相待,不愁得不到他真心相报!”

    “朕会留意此人的!”元子悠对起义军这些人根本瞧不起,对高家兄弟另眼相待完全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旧交,再则高家那是中原世家,宇文家虽然家族势力也算不小,但还入不了元子悠的眼。

    “陛下,陈宇极为忌惮此人!”高敖曹看出皇帝对宇文洛生并不在意,赶紧继续提醒,这些天的相处他对宇文洛生很是佩服,当然希望皇帝得此人为助力了。

    “当真!”元子悠立即眼睛一亮,陈宇是他最担心的人,这宇文洛生若是连陈宇都忌惮,那此人能力定然不差。这回元子悠到是动心了,立即吩咐元徽亲自去把宇文洛生放了,并且把朝廷最近的情况布置都说给宇文洛生,看看他是否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

    元徽对这种贼人根本不当回事,见皇帝都亲口吩咐了,也不好推辞,只好亲自去放了宇文洛生,并且把他最近的布置安排全讲了出来。

    “陛下任命司空杨津为都督并、肆等九州诸军事、骠骑大将军、并州刺史,兼尚书令、北道行台,负责统辖河、汾地区。任命源子恭兼尚仆射大行台、大都督。率步骑一万于太行山筑垒。”

    “以车骑将军郑先护为大都督,与行台杨昱一通讨伐正在攻打西兖州的尔朱仲远,任命中书令魏兰根兼任尚书左仆射,为河北行台。定、相、殷三州都受魏兰根管辖,于定州率募乡曲,安抚山东地方。”

    “至于高家兄弟让他们回冀州了!”元徽根本瞧不起高乾这些贼人,对他们的布置也懒得细说,“怎么样,用不用我派人写出来给你。你有什么意见可以说了!”

    元徽根本没指望一个贼寇能说出什么花样来了,准备赶紧应付完差事算了,见宇文洛生听罢没有言语,他心里更是轻视。刚想继续讽刺几句,却见宇文洛生已经缓缓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启禀大人,我觉得以上的布置全都不妥?”宇文洛生拱手说道。

    “什么!这些安排全不妥?”元徽差点笑了出来,这些安排布置可是朝廷各位大员集体商议的结果。其中元徽的建议更是占了大半,这这任务布置出去后,元徽可是成就感十足。感觉自己比起以前的姜子牙、张子房也不遑多让,结果竟然被面前这个贼军小头目全都否了。

    元徽立即被气笑了,认为对方不过是为了哗众取宠罢了,不但没生意反而耐着性子问道:“你到是给本官说说,这些布置究竟有何不妥?”

    “先说高家兄弟,高敖曹实属当世第一猛将,实在该留下镇守洛阳,如今河北已经都是陈宇的天下,那里早就是铁板一块,虽然高家兄弟是当地的士族,但现在的情况,就算是他们回到河北也起不到任何作用!”宇文洛生开口先说道。

    “我本来也没指望他们能干什么!”宇文洛生分析高家兄弟作用,元徽对此到是也不置可否。

    “郑先护此人善守不善攻,杨家虽然满门军功无数,但行台杨昱更善于治国,带兵打仗其实非他所长,此人攻守皆不擅长!若让他们防守尔朱仲远或许还事有可为,让他们进攻的话,则必败无疑!”宇文洛生被关了这么久,能力只增不减 ,只是这情商依然没上去,说话还是不懂委婉些。

    “哈哈,说的不错,继续说下去!”郑先护乃是天子的布衣之交,皇帝对他极其信任,元徽早就心生嫉妒有些不满,至于朝廷势力极大的杨家,元徽更是看不惯,见宇文洛生将这二人说的如此不堪,元徽心里反而有些高兴。

    “让杨津都督并、肆等九州诸军事,这官职虽大但却是虚有其表,他手上并没多少可用之人,杨司空本人并不知兵,而且他去的还是并州,那里可是尔朱家的老巢,他此去必是无功而返!”宇文洛生说的这里的时候元徽的脸色就有些挂不住了,但是宇文洛生却根本没注意到,依旧自顾自道:

    “源仆射带兵到是有些能耐,只是他此次乃是孤军深入贼军腹地,一旦有所不利,连退路都没有,此乃兵家大忌,决不可为!”宇文洛生顿了顿,又道:“至于魏兰根大人,此人善于谋略却不适合当主帅,派他自领一军前去征讨,无异于让他送死!”

    元徽见自己制定的全盘计划被说得一文不值,心里已经气急,只是表面还不动声色问道:“哈哈,那依你之见该当如何?”

    “依在下之见,如今贼军兵多而我军兵少,我军该一面多募兵召集人马,一面固守黄河以及虎牢关!”宇文洛生轻声道。

    “元颢当初不就是干的吗,结果如何?”元徽没好气说道。

    “大人明鉴,当初朝廷大军不论是尔朱氏部众还是元天穆的手下,他们都是上下一心,但如今众尔朱氏却不然,尔朱家最有实力的尔朱兆和尔朱仲远彼此间关系就极不和睦,根本无法和当年的尔朱荣与元天穆相比,只要稍加挑拨,他们毕定会产生分歧!其他众尔朱氏也是如此,”宇文洛生侃侃而谈,解释道:

    “再则尔朱兆带兵的能耐更是不可与尔朱荣相提并论,此人做事急躁,我们只要严防死守些日子,不愁他不漏破绽,况且尔朱氏本来就凭着一鼓作气进攻,时间久了他们必然军心涣散,到时候可由皇帝下旨招 刘灵助和纥豆陵步蕃进攻尔朱兆老巢,不愁尔朱兆不撤兵,如此一来,尔朱氏军心必然涣散,那时朝廷便可徐徐图谋众他们了!”

    “哈哈说的真好啊!”元徽拍了拍手,随即便对身边随从轻声说道:“此子贼心不死,朝廷本欲宽恕他罪行,却不想他竟暴起伤人,险些连本官都伤了,结果被尔等当场击毙!”

    “赶紧动手啊!”看着一旁疑惑不明所以的手下,元徽立即喝道:“傻愣着干什么,都想死不成……”(未完待续。)

二三八章 不能拖了

    若论武将,陈宇最佩服的除了贺拔兄弟以外那便是天下无敌的高敖曹了,若是治国改革的人才方面,苏绰和宇文泰都是一把好手,但光说军事谋略的话,陈宇最佩服的两个人正是于瑾和宇文洛生,这两个都有逆天才华的人,但他们却也有一样巨大的差别,那就是他们的情商。

    于瑾当初被元徽构陷,就是靠着他过人的智慧和心智才化险为夷,历史上在同为八柱国的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等人纷纷惨死之时,于瑾却依然保持着超然的地位,就足见他的手段和能耐,但宇文洛生明显不具备这些。

    宇文家对朝廷还算忠心,武川怀朔沦陷后,他们依然还准备刺杀卫可孤报效朝廷,最后万般无奈才投靠贼军,如今宇文洛生见皇帝准备启用自己,激动之下瞬间就把自己的见地全部说了出来,事情后来的发展证明了他的意见全中,那会元徽也有了些后悔,不过这些都是后话,此时的元徽根本不允许别人如此质疑自己。

    元徽对皇帝的报告与他和手下的安排完全一致,宇文洛生不服王法,准备暴起伤人劫持朝廷大员,结果被侍卫群起击杀,这个漏洞百出的借口只换来了皇帝一声叹息,元子悠对此并未生疑,他根本不会想到自己最看重的大臣会因为嫉妒而杀死一个贼军降将,宇文洛生这颗才华横溢的将星就此陨落。

    元子悠叹息贤才不愿为自己效力之时,却也得到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尔朱皇后生产了,而且确实生了位健健康康的胖小子,元子悠终于有了儿子,开心之情溢于言表。他借此大赦天下并且进一步试图拉拢尔朱氏,在他看来一个有一半尔朱家血脉的皇子会被众尔朱氏所接受,应该能起到安抚作用,然而事情和他想的却相差甚远。

    尔朱氏对皇子诞生根本不当回事,首先是尔朱仲远大败郑先护和杨昱,郑先护和杨昱虽然都侥幸逃跑。但这路兵马却是全军覆没,徐州兖州都成了尔朱仲远囊中之物,这一切的进程也正在按宇文洛生的分析上演。

    尔朱氏另一位手握重兵的正是尔朱兆,尔朱兆此时已经收服了尔朱荣的全部嫡系人马,可谓兵强马壮一时,他手下更有慕容绍宗、斛律金这些文武双全的猛人,说此时的尔朱兆人才济济也未尝不可。

    尔朱兆这辈子最佩服的人当然是叔父尔朱荣,所以对叔父看重的人,尔朱兆也极为尊重。其中陈宇自不必提,只是如今陈宇实力不在他之下,他当然不会觉得自己能有能力让陈宇效力,但除了陈宇以外,还有一人一直令尔朱兆很重视,那就是陈宇的结拜兄弟,此时在晋州担任刺史的高欢。

    尔朱兆进兵派人请高欢共商大事,高欢却只派手下孙腾前来求见尔朱兆。孙腾乃是最早认识高欢的死党之一,关系密切程度仅次于段荣和蔡俊。比刘贵也不遑多让,孙腾见到尔朱兆立即恭敬言道:“高欢对大王的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