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文豪 >

第615章

大文豪-第615章

小说: 大文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而现在,却也成了他们失去一切的根源。

    “陛下……”苏芳道:“陛下难道要大兴牢狱吗?只怕……”

    他还想做最后一次努力。

    或许,陈凯之会因为忌惮被人认为过于冷酷无情,而选择轻饶了他们。

    可陈凯之却是笑了。

    大笑。

    陈凯之居高临下的看着这可怜巴巴的苏芳,凛然正色道:“你们尸位素餐,朕可以从宽;你们若是有才而无德,朕也可以体谅,你们倘若是阳奉阴违,倘若是不顾廉耻,竟结交乱党,毫无忠义,竟还想得到朕的宽恕?若是朕宽恕了你们,倘若真令你们阴谋得逞,他日,谁会来宽恕朕,死路,是你们自己选的,朕……不过是遂你们的意罢了。”

第八百九十六章:万物更新

    陈凯之说罢,大袖一挥,那外头的禁卫已是枕戈待旦,呼啦啦的一拥而入,苏芳诸人,俱都被拖拽了出去。

    “陛下,臣是被人迷惑,一时奸佞之人蒙蔽了双眼。”

    然而面对众人的哀求,陈凯之面无表情,平静如水。

    “陛下……”

    这殿中,顿时有无数的嚎哭和求饶的声音,从前还是人人敬畏的庙堂高官,而今,却已是想做人而不可得,犹如丧家犬一样的被人拖出去。

    陈凯之冷着脸,两侧的文武百官俱都心悸,许多人此时心里不禁有些庆幸,幸好自己没有根本他们同流合污。

    不然下场很明显了。

    其实当初在听闻到噩耗的时候,面对这风雨飘摇的处境,也曾有过动摇。

    趋利避害,本就是人的本能。

    只是有的人,当真黑的下心做的出来,而有的人,却敢于贯彻自己的始终,自然,也有许多人,畏首畏尾罢了,不敢真的去做什么选择。

    可现在,看到苏芳这些人的下场,自是再没有人同情,任谁都明白,苏芳等人已是证据确凿,毫无赦免的可能,也纯属是罪有应得。

    许多人后怕起来,庆幸自己坚持了立场,否则,今日被拖出去,灰飞烟灭的便是自己。

    幸好自己有坚持了,不然今日自己也跟着完蛋。

    待一切都归于平静,陈凯之稳坐在御案之后,他现在的心思,倒是急迫的想从那顾明身上,得出一点更重要的讯息。

    只是他面上,依旧没有显露什么,现在一切的障碍都已清除。

    陈凯之反而落了个轻松起来,似乎没什么可担心的,即便那个杨老太公真有什么鬼阴谋,他也有能力对付了。

    他优雅的坐定,一双眼眸环视众人一圈,便徐徐开口说道。

    “明日,令京中勇士营东至函谷关,收服函谷关十万降兵,除留有一批青壮之外,其余之人,统统遣散。”

    “关中各府,暂行使招抚之策,要稳住人心。除此之外,朕今日……”陈凯之说着,左右看了看,最后目光落在陈贽敬身上,淡淡开口说道。

    “赵王……”

    陈贽敬听罢,忙是上前,朝陈凯之缓缓行礼:“臣在。”

    陈凯之看着陈贽敬,清澈的眼眸里满是笑意,下一刻他便淡淡问道:“皇叔的身子,可还好吧?”

    陈贽敬对陈凯之的感情颇为复杂,当初自己儿子的死,其实也是归咎于陈凯之身上,可他不得不告诉自己,这一切都是因为太皇太后的缘故,若没有太皇太后,何至于宗室相残,何况,陈凯之最终,还是赦免了赵王府所有人的罪,原本以为,阖家俱灭,而如今,重为亲王,他对陈凯之,既敬又怕,同时,心里隐隐已经开始认同,唯有陈凯之,方才是中兴大陈的希望。

    此次苏芳等人发难,他毫不犹豫的领着宗王们站在了陈凯之一边,倒也不是投机,而是已经认定,当今大陈,能够维持天下的,再没有其他人了。

    这叫重新自我定位,他对自己的能力已经有了新的认识,并不会在有什么其他心思了。

    陈贽敬抬眸,这一次,陈凯之平定关中,更使他印象深刻,他甚至感觉到,陈凯之不只是单纯维持陈氏天下之人,而是……

    他诚恳的开口说道。

    “臣的身子尚可,不知陛下有何差遣?”

    陈贽敬毕恭毕敬,他知道,自己现在是表率,是宗室们的表率,在宗室之中,自己的地位最好,论资排辈亦是远高于其他人。

    因为他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其他的宗室。

    他也很清楚,自己在陈凯之这儿,便是一个吉祥物,陈凯之对自己的恩德,表现出的,则是天子对宗亲们的关照,而他,势必也要有此表示,对于这个认识,他早就心里了然了。

    陈凯之微微一笑,清澈的眼眸里也是笑意。

    “既然皇叔身子尚可,那么,明日开始,你便去济北吧。”

    陈贽敬很是诧异,忍不住惊讶的抬眸,一脸不解的问道:“去济北?”

    陈凯之颔首点头,嘴角漾起了亲切的笑意。

    “不错,明日起,你拟定一个名单,其中要囊括许多的宗亲,尤其是年轻的宗亲子弟,还有各公侯府邸的人,甚至,还有年轻的翰林以及一批少壮的文武官员,人数规模,可到三五百,亦可有八百,甚至一千,这员额,皇叔来定,今日就要拟定完成,皇叔带着他们,至济北,好生安顿,到处走访,见一见这济北,不只要走访各处济北衙署,还有各处工坊和商社,去之前,也不必嘱咐什么,可回来之前,每一个人,都都需上一道奏疏,来和朕谈一谈,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体悟,三个月后,朕都要一个个的好。”

    陈贽敬一呆,他很快明白,这一次走一走看一看,绝不只是单纯的出访这样简单。

    天下之见,任谁都知道,自陈凯之登基之后,对于济北的重视,堪称是前所未有。

    在济北,有两个内阁大学士,一个是负责政务的杨彪,一个是同样负责推广学务,却将办公地点驻在济北的蒋学士,不只如此,所有济北送来的奏疏,几乎都是直接送到陈凯之的案头,不需经过内阁,而一般地方的票拟,俱都是内阁负责,而陈凯之对济北的奏疏,却一向是亲力亲为,每一道旨意,俱都是陈凯之亲自拟定,绝不假手于他人。

    便是傻子都明白,这一次以陈贽敬为首的走访,显然是陈凯之借着这平叛的余威,进行某种革新的讯号,而任何革新,最重要的便是用人,有人,方才能推动革新,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此番选定的人,说是走访,其实倒不如说是一次选材,这些宗室子弟,少壮派的官员,以及功勋之后们去济北,相当于一场考试,若是有人能从济北里得出一些什么,从而得到了陛下的认可,那么显然,将来的前途不可限量。

    济北……

    显然陛下已将济北,当做了他未来文治的模板,谁能更了解济北,谁更清楚济北是怎么回事,谁便是将来的封疆大吏,会是未来之星。

    而带领着这些人的陈贽敬,则更像是陈凯之委托的一个主考官,这个位置,显然是极重要的。

    陈贽敬对这个安排,也不禁微微一愣,甚至他觉得,陛下可能也希望自己去了济北能有所领悟。

    可是,一个作为吉祥物的王爷,为何陛下需要自己有所领悟呢?

    一刹那之间,陈贽敬明白了,这显然,也是未来陛下对自己委以重任的讯号,他深深的看了陈凯之一眼,眼眸露出感激之意:“臣……一定不负所托,今日起,立即拟定名录。”

    陈凯之颔首点头,朝他笑道:“去了那儿,也别都一个个官老爷的做派,朕会和那边打了招呼,便是一次寻常的招待,平时只住在客栈,会有人领你们走,会带你们去见识见识,可也别以为,是去享福的,得做好吃苦头的准备,朕和你交个底,谁见识的多,见识的深刻,谁有领悟,将来,朕绝不会亏待。”

    “往后啊,每年都要派人去那儿,新晋的翰林庶吉士,在入翰林之前,先去那儿待个半年,这济北,有济北的好处。”

    陈贽敬忙道:“臣遵旨,臣记下了,都是预备着去吃苦的,谁也别想享福。”

    陈凯之朝他又是一笑:“你能体悟朕的用心便可。”

    说着,他看向陈一寿,淡淡开口唤道:“陈卿家。”

    陈一寿立即出班:“臣在。”

    陈凯之叹了口气:“在这里,朕离不得陈卿家,否则,真希望陈卿家也去见一见,想来在京师有许多许多的人,对这济北也多有耳闻,许许多多的人,心里多少有些好奇,想知道,为何济北就和其他州府不一样,有了这份一探究竟之心,是好事。济北有济北特殊之处,所以才会有今日的不同,有了不同,才需去比较,才会有优劣之分,人不能食古不化,见多了,才有了见识,有了见识,方能在许多事务上,找到新的处理方法,现在陈卿家走不开,等过些日子,也去看看吧。”

    陈一寿忙是颔首:“臣倒是也很想去见识一二。不过,陛下,现在苏芳以及礼、兵等部官职出现了空缺,是否……”

    这一次一下子拿住了数十个人,而这些人,无一不是身居高位,陈一寿作为内阁首辅大学士,倒是更关心这人事上的任免,尤其是内阁大学士的人员,实是关系重大。

    陈凯之却笑了笑道:“这个,不急,急个什么呢,暂时空缺着吧,你想办法,拟定一些人选来,朕慢慢的斟酌,再想一想。”

    “臣遵旨。”

    陈凯之目光扫动,他只交代了一件事,可这件事,显然已让群臣们心里开始活动起来了。

    现在朝堂上这么多高位空出来,他们肯定得好好表现,指不定就轮到他们高升的时候了。

第八百九十七章:谋国

    而今,任谁都明白,陛下的江山已经稳固了,平叛之后,陛下的威望将无可动摇,何况陛下身体强健,年纪又不轻,这未来数十年,都可能稳稳当当的坐在这御椅上。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这般的天子,就意味着所有的臣子必须去揣摩陛下的喜好,了解陛下的心思,这便是所谓的上有所好,下有效焉。

    所以表面上,只是以赵王为首的数百人参访团前去济北。

    而其实,几乎所有的大臣心里已有了主意,此时若是还两眼一抹黑,只是听说过一个叫济北的地方,将来在这朝中,地位如何稳当呢?

    因此,每一个人都已有了想法,今日回家之后,势必要让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子弟加入这参访团,即便进不去,那也得想办法,将人送去济北,将那里的所见所闻,以及这济北的风吹草动,都要及时的奏报上来。

    甚至已经有人隐隐的感觉到,济北,将关系着每一个人的前程。

    楚王好细腰、宫中势必多饿死。

    陈凯之说罢,已是起身,朝着众人徐徐说道。

    “好了,天色不早,诸卿请回吧,赵皇叔,陈卿家,你们留下。”

    众人呼了万岁之后,鱼贯而出,他们此时,已比从前,显得更加的小心谨慎了许多,对于这个天子,更有了新的认识。这位天子,可不是一般的人,绝对不能在轻视了。

    而陈一寿和赵王二人却是留了下来。

    陈凯之先是起身,搀扶起慕太后,命人将慕太后送回寝殿休息,方才回到殿中。

    陈贽敬立即要朝陈凯之行礼。

    陈凯之却是朝他摆摆手,示意他不必客套,现在这个时候没有外人。

    “济北之事,知道朕为何今日提吗?”

    陈贽敬沉默片刻,便小声的开口说道:“臣以为,陛下此次挟平定关中余威……”

    “不错。”陈凯之笑了笑,清澈的眸子里也是荡漾着笑意。

    “可你们知道,朕为何要让赵皇叔去济北?”

    陈贽敬沉默了,这个回答,他答不出,也不想到是什么理由,因此他只能朝陈凯之摇头。

    陈凯之便苦笑道:“大陈已经五百年来,五百年来,从初定天下,再到极盛之时,中途,也经历过许多的叛乱,也过几次的中兴,曾经经历过动荡,也有许多次风雨飘摇的时候,可是现在,虽还是太平的江山,可是赵皇叔难道不觉得,这大陈已是重病缠身了吗?”

    陈贽敬若有所思,随即便重重点了点头,很是赞同。

    陈一寿也是非常赞同的,朝陈凯之开口说道:“陛下说得是,而今,已不再比从前了,就说这些年来,一个太皇太后,只躲在背后,便已闹出如此重大的恶果,不只如此,这些年来,朝廷经过了多少次动荡,又有多少次民变,臣以为,陛下说得不错,大陈,已重病缠身了。”

    陈凯之背着手,一双清澈眼眸直直的眺望着远处雕梁画栋的梁柱,不禁深深感触起来。

    “五百年前,太祖初定天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