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文豪 >

第52章

大文豪-第52章

小说: 大文豪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同知方才还得意洋洋得面上带笑,可是下一刻,他的身子不禁微颤,神色紧绷。

    那几个大字……

    “太祖高皇帝之灵!”

    门板上,就是这么几个字。

    杨同知眼珠子瞪大,一下子屏住了呼吸,他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门板,这几个字……没有变。

    太祖高皇帝之灵!

    呼……

    他深吸一口气,禁不住道:“此子,好大的胆子,他……这是谋逆,是造反!来人,来人啊!给我……”

    话说到了这里,却突然又戛然而止!

    对方确实是谋逆造反啊,居然胆大妄为到,用门板制造一个太祖高皇帝的灵牌,这大陈的太祖高皇帝,乃是大陈的缔造者,是历代大陈天子的祖宗,可是这陈凯之……这陈凯之……

    他本想喊出杀无赦,可是这三个字,他不敢出口。

    杀……

    怎么杀?

    陈凯之这家伙,他是作死啊,是作大死,这是抄家灭族的大罪,可是……自己下令射杀,若是有弓箭不小心射在了门板上呢?

    那么……陈凯之死了倒也罢了,现在这门板,已经写上了这太祖高皇帝灵位几字,无论它是否代表太祖高皇帝,可任何人对它拔刀相向,或是弯弓射箭,那么……这算不算是大不敬之罪?

    一旦如此,这岂不也是抄家灭族?

    杨同知瞪大着眼睛,脑中已经转过了无数个念头,他难以下定这个决心。

    更何况,身边的校尉似乎也察觉出了异样,他不可置信的样子,不等杨同知的命令,立即高吼:“松弦,松弦!将刀剑放下,统统放下,违令者斩!”

    很显然,就算杨同知下令格杀,校尉也绝不敢冒着这么大的风险陪着杨同知发疯了。

    杨同知铁青着脸,虽有无数不甘,却最终还是一言不发。

    陈凯之步出了禁区,而官兵们非但不敢拔刀相向,甚至纷纷后退。

    陈凯之进一步,无数的官军不得不后退一步。

    明明双方势同水火,而且近在咫尺,可是却仿佛陈凯之有了魔力一般。

    其实陈凯之的心里已经捏了一大把汗,他很清楚,自己这一次实在是在玩火,只是到了如今这个地步,既然身后就是万丈深渊,那么……不妨就寻一个活命的机会吧。

    杨同知已经带着校尉匆匆下了楼来,分开了无数的官军,杨同知瞪大着眼睛,恶狠狠地看着陈凯之,气得嘴皮子发抖:“陈凯之,你这是谋逆大罪。”

    他距离陈凯之很近,二人的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的眼眸里,看到了那瞳孔中的杀意。

    随即,杨同知狞笑道:“滔天大罪,万死莫恕!”

    陈凯之很平静地看他,正色道:“我知道。”

    这轻描淡写的三个字,却令杨同知一呆,因为他所见到的陈凯之太过冷静了,冷静的不像话。

    陈凯之不在乎!

    他只管前行,官军们只能一窝蜂的向后退,杨同知也不得不尾随着人流后退,显得狼狈不堪。

第八十九章:神迹

    陈凯之的方向就是同知厅,这时候他反而显得轻松起来,等他到了同知厅里,各县正准备离开的县令们,此刻却又统统被快马追了回来。

    发生了如此重大的事,整个金陵已经震动,各县县令,如何还能袖手旁观?

    一顶顶的官轿又回到了同知厅门外,有人下了轿子,不由目瞪口呆地看着这一切。

    他们从未见过有人胆大包天如此。

    陈凯之领着人,将这门板直接送进同知厅正堂,杨同知会同几个武官,以及各县县令,也只好随之入内。

    这门板被陈凯之亲自安放在了正大光明的匾额之下,而门板一离开陈凯之的手,几个武官顿时唰的一下,抽出了腰间的佩刀。

    铿锵一声,金铁交鸣声传出。

    可是这时候,陈凯之没有去在意那些带着杀气的刀锋,而是拜下了。

    拜在了门板之下。

    他这一拜,却像是提醒了所有人,见了太祖高皇帝之灵,你们怎么能站着呢?

    这便是传说中的套路,两世为人,陈凯之太清楚自己现在的处境了,越是这个时候,自己就绝对不能有任何的错误,一丁点都不能有。

    自己需要控制住整个场面,说错了一句话,甚至动作上的缺失,都可能让自己身首异处。

    “想整死我是吗?”这一具文质彬彬的躯壳之下,仿佛包裹着一股难以言喻的野性,这野性的声音在陈凯之的内心回荡:“那就来试试看吧。”

    堂中之人,不得不乌压压地随之拜倒,连那几个准备动手的武官,也不甘愿地又将刀剑收回了鞘中,乖乖拜下。

    大堂里落针可闻,这不起眼的门板,如今仿佛成了神明。

    陈凯之抬起头来,看着这朱漆大字,紧接着道:“江宁县生员陈凯之,不辱太祖高皇帝与至圣先师所望……”

    文武官员们虽是跪着,此刻却都是面面相觑。

    不辱所望?竟还不辱太祖高皇帝和至圣先师所望?

    话说,人家和你有关系吗?

    可陈凯之说得振振有词,口里紧接着道:“天瘟横行金陵,无数军民百姓,即将生灵涂炭,太祖高皇帝陛下,在天有灵,心忧百姓苍生,托梦于学生……”

    托梦?

    又是托梦?

    那杨同知已经忍不住在心里冷笑,这个小子,怕是疯了,你以为托梦,就能解释今日的事?可笑,真是可笑啊。

    看来这小子还不知道大逆不道四个字该怎么写。

    陈凯之的声音,继续响起:“托梦于学生,向学生传授救治天瘟药方,对学生谆谆教诲,学生深受太祖高皇帝教诲,更能体察太祖高皇帝爱民之心,而今,学生已治愈感染天瘟者,百余人矣,此非学生之功,俱都是因太祖皇帝陛下有好生之德,而今江南百姓,不再受天瘟荼毒,学生代江南百姓,叩谢太祖高皇帝恩典,万岁万岁万万岁!”

    “什么……”

    若说一开始,这堂中的所有人还觉得陈凯之的言行可笑。

    这家伙真真是作死啊。

    杨同知甚至颇有些期待,这陈凯之接下来被抄家灭族的下场。

    可是现在,他懵了。

    太祖高皇帝托梦给他,这当然是一件可笑的事,反正嘴长在他的身上,是没有人信的。

    可若是陈凯之当真能治愈这疫病呢?

    那么……陈凯之的话就值得商榷了。

    这么多大夫都无计可施,一个小小的生员,怎么可能救治,这药方哪里来的?

    似乎……有一点让人觉得可信了,托梦之事,其实这时代的人都是将信将疑的,可人家若是当真能展现出‘神迹’,这就是另外一回事。

    杨同知终于忍不住了,道:“陈凯之,少来装神弄鬼,本官就不信你真能治愈疫病!”

    陈凯之朝这灵位行了大礼,方才起身,含笑道:“大人,有没有治愈,问一问我的恩师便知,对了,随我来的数百疫区中的百姓,不都在外头等候吗?其中染病的有百余人,大多人身体都已康复,大人要证明,不过是举手之劳。”

    方才大家的心思,都放在这太祖皇帝的灵位上,现在经陈凯之提醒,大家才猛然想到了什么。

    对啊,方才进来时,看到陈凯之身后的人,无一不像是染了疫病的。

    须知染了疫病,莫说行走,便连躺着都费力,何况得了疫病一般都会出红疹,可是方才似乎没有看到有人有那可怕的红疹出现。

    当真……能救治!

    堂中之人,有人禁不住惊呼起来。

    杨同知不知悲喜,突然觉得有些头晕目眩。

    郑县令已是大喜过望,想到若是当真有了救治的法子,县里可还有几个重患能得救呢,连忙道:“凯之,当真能救?若如此,这真是天大的恩德啊。”

    陈凯之正色道:“不。”

    他一说不,众官的心里又咯噔了一下。

    敢情你陈凯之是在忽悠啊!

    陈凯之将头微微抬起,仰角四十五度,眼睛落向房梁,双手朝天一礼:“学生不过是受太祖高皇帝所托,哪里敢以广施恩德自居,这莫大的恩德,皆赖太祖高皇帝陛下,高皇帝爱护百姓,虽已登入极乐之境,却心系人间百姓,此等仁厚,真是万民楷模,堪称千古一帝!”

    呼……

    所有人都是倒吸凉气的声音。

    郑县令忙正色道:“凯之说的好,太祖高皇帝万岁。”

    这时候他又朝这灵牌拜下。

    其余人哪里敢怠慢,话都说这份上了,只得再表现一下敬仰之情。

    话又说回来,这太祖高皇帝都已死了五百年了,从不见显现圣灵,倒是破天荒的托梦了。

    虽是这样想,大家却已知道,陈凯之已经彻底的安全了。

    托梦之事,大家信吗?

    信!不信也得信!不信,怎么显得太祖高皇帝的仁德?不信,能活下来的江南百姓,还感激谁去?

    朝廷会认吗?

    一定会认,就算陈凯之现在改了口,朝廷也定会一口咬定,这就是高皇帝托梦,不是托梦,就抽得你下半身不能自理你信不信?一切的功劳,归于太祖高皇帝,就等于是归于皇家。

    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朝廷肯定会认托梦,绝对无人敢唱反调,那么,陈凯之因陋就简,弄一个简单的太祖灵牌,带着得到救治的百姓抬着太祖皇帝的灵位走几圈,歌颂一番,有错吗?

    准不会有错的,这绝不是大逆不道,这是臣民百姓们发自肺腑的感激,这有什么错呢?

    陈凯之没有错,那么是谁错了?

    杨同知打了个激灵,他嗅到了一丝不太好的意味,想到此前种种,一股寒气自体内升腾而起,他阴沉着脸,愈发的感觉到不安了。

    陈凯之现在却顾不上他,正色道:“太祖高皇帝有好生之德,如今委学生救济金陵百姓,如今灾情紧急,刻不容缓,诸位大人,我这便写出药方,请各县县公即刻熬制汤药,以备不时之需,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患者的注意事项,是了,只怕还需劳烦诸位大人,安排人手,着手灭蚊,各县人口聚集之地,那些水洼较多的地方,都要小心了。”

    防疫如救火,多耽搁一刻,便会多几分风险,陈凯之不敢迟疑,取了笔墨,便开始动笔。

第九十章:逃之夭夭

    此时此刻,各县的县令大喜过望,都不禁长长松了口气,他们自然清楚,这一次天瘟的横行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重则自己染病,死在任上,即便侥幸活下来,境内死了这么多人,这个黑锅,你不背,谁背?

    现在陈凯之既然有防疫和治疫之法,这对他们来说,不啻是雨露之恩,纷纷点头说是。

    杨同知阴测测地看着陈凯之,他知道,自己的一切算盘都已落空了,如今算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他扫视了众人一眼,悄然地自人群中退出去,心急火燎地回到了自己的后衙廨舍里,对一个仆人道:“请那位先生来。”

    那位先生,当然是北海郡王的门下,如今杨同知已是六神无主,心知要大难临头了。

    谁知他话音才刚落下,外间便有人报:“大人,北海郡王殿下的人来了。”

    杨同知心下稍安,他最怕的就是北海郡王那儿眼看大势已去,会给他来一个落井下石,现在听到消息,后脚就来了,也可见对方的耳目灵通。

    那人徐徐踱步进来,表现得很是淡然,可是面上却很冷峻。

    杨同知冷汗淋漓,忙行礼道:“先生,下官……”

    “呵……”此人冷冷地看着杨同知,道:“为何事先没有控制住那个人?如今一着不慎,满盘皆输,你可知道,你惹来了多大的麻烦?”

    杨同知已经有些魂不附体,忙道:“下官知错,只是……下官……”

    “你这乌纱帽,已经保不住了。”此人的目中没有丝毫的波动,继续道:“这一次,你铸了大错。”

    “可是,下官也不曾想到,那太祖高皇帝当真托梦给了陈凯之啊。”杨同知为自己辩解。

    这人只冷冷一笑:“你相信是托梦?”

    杨同知犹豫了,不是托梦,又是什么呢?否则那家伙小小年纪,哪里来的药方?多少名医都无计可施的病症,他一个陈凯之,何德何能?

    这人突的叹了口气,才又道:“可无论是不是托梦,谁也不敢质疑他的话,现在朝中已经有了麻烦,而你……北海郡王在京中还来不及传递消息来,我在金陵,代郡王行事,现在你大祸临头,这时候理应赶紧藏匿起来,想必用不了多久,明镜卫就要动手拿人了,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躲……躲到哪里去……”杨同知的脸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