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史上最强猎头 >

第163章

史上最强猎头-第163章

小说: 史上最强猎头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兴奋的好几天都没睡着觉了,整条朱雀大街上都张灯结彩,礼部官员忙活了小半个月,让整个仪式恢弘无比,当然,懂事的李隆基恰好生病了,当天并没有从兴庆宫走出来抢李豫的风头。

    一直等到繁复的大礼仪结束,李豫终于开始在几十万大军的面前开始了他的演讲,秦浩还无偿的给他加了个扩音法术。

    “朕勇敢的猛士们啊!朕要感谢你们,是你们的浴血奋战,才让我大唐重享太平,按说大胜之日,朕应该打开国库大肆地犒赏,可惜啊,如今国家百废待兴,国库的存银也已经不多了,因此,朕一分钱也不会赏给你们。”

    此言一出,场下数十万大军霎时间就乱成了一锅粥,一时间都有些懵逼,尤其是各将领带过来的精兵,顿时满脑袋的雾水,您不赏我们把我们大老远的溜京城来干啥?逗闷子呢?

    却听李豫这时候继续大喊道:“但是!英雄血不会白留,朕要赏你们,每人二十亩永业田!”

    哗啦一声,这下这几十万大军炸的更彻底了。

第三百零六章 君臣共天下

    轰的一下,随着李豫的话音落下,整个朱雀大街顷刻间就彻底沸腾起来了。

    圣人说什么?土地!!还是永业田!

    永业田这个词,几十年没有出现过了,自从武媚娘篡唐之后,府兵制基本上就名存实亡,想不到当今的圣人居然有如此大魄力。

    咱们文化传承下的百姓,对钱的热爱远远不能跟土地相比,或许二十亩永业田也值不了多少银子,可却比一口气赏他们百八十贯还要高兴。

    要知道,永业田可是免税的,甚至朝廷还会在永业田上租耕牛,借贷种粮,这可是铁打的饭碗,如果没有什么大灾大难的话至少三五代人都不用担心饿肚子了。

    “陛下万岁!!”

    不知谁激动坏了之后突然炸着嗓子喊了一句,这气氛马上就传染开了,十个人喊,百个人喊,到最后数十万人齐齐嘶喊,就连河…北兵跟回纥兵也跟着喊了,根本停不下来。

    回纥王子正尴尬,李豫却开口道:“西域环境艰苦,爱卿的这些兵就留在长安附近生活吧,爱卿也暂且留在长安任职吧,朕对你自由安排。”

    唐朝时期,附属番邦留王储在长安做官,等老爹死了再回家继承汗位,这是很正常的现象,也正是这种做法才让民族融合如此顺利,比如薛仁贵平定的铁勒,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就已经完全成为大唐的一部分了。

    这自然也是秦浩的意思,不仅要留下回纥王子,更要留他在长安,在大明宫之内,以显示李唐皇室绝不因安禄山史思明是胡人而对其他少数民族有什么偏见,谁敢再说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审都不用审,直接抓起来砍头杀了。

    好不容易等欢呼结束,终于轮到有功将领的封赏了吧,跟事先设定好的剧本一样,郭子仪等人都封了正一品,爵位更是敞开了供应,郭子仪和李光弼被封了郡王,颜真卿和张巡被封为一等国公,荣宠倒是到了极致。

    可是大家关注的重点也不在爵位上,而是这些王爷公爷,留在京城的话干什么?如果当猪一样捧起来养老的话。。。。

    但接下来李豫说的话,却更是石破天惊。

    “朕决定从今日起,取消羽林军,只保留飞骑和千骑驻守北衙,恢复我唐初旧制。”

    哇的一声,这下就连这些劳苦功高的老将们也不由得勃然变色,普通的小兵摸不准这里面的弯弯绕绕,可是这些将军们可是太明白不过了。

    一句话来解释的话,这就是要重建一批类似于李世民的关陇贵族一样的新军事门阀,更通俗一点就是,皇帝与功臣公天下。

    这就要看李唐的军事制度了,大明宫有两个驻军的地方,一南一北,南边是官员们办公的地方,因此南门的部队实际上相当于是国家军队,而北边则是皇室生活的地方,北门军队类似于皇帝的私人武装。

    李世民时期,国家大军绝大多数都驻守在南门,分别由功臣们统领,北门处只驻扎几千人,叫做飞骑,算是李世民的亲兵,由太原义从精挑细选而来,乃是精锐中的精锐,又从中选了一百多人时时贴身保护,称作百骑,许多小说中都将百骑当锦衣卫使唤,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百骑最多也不会超过两百人。

    换句话说,李世民手里的兵,不足大明宫中的五分之一!南衙兵马全是府兵轮岗,他甚至连中层都安插不了,如果他这个皇帝犯了众怒,南衙随时可以废了他这个皇帝,这也是他的那些功臣们地位举足轻重的原因,那真是将身家性命与国家江山社稷拿出一大半,大家共同拥有啊。

    也正因如此军制,大唐在李世民手上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将士们极其用命,忠诚度老高老高了,和相当于大家都当大股东么。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大唐的权力交接貌似就没有平稳交接过,每一任继承人都要流血杀出来,自武则天以后三五年就政变一次,也是因为如此,说白了这套制度就是对外厉害但对内也同样厉害,如果当皇帝的是李世民这样的圣君固然皆大欢喜,可如果换上李显这样的,一年不到就莫名其妙的挂了。

    因此李世民之后,每一任大唐皇帝都想方设法的将南边的部队往北边调,飞骑越来越多,百骑也变成了千骑,万骑,在武则天时期干脆将飞骑改变成了羽林军。李隆基登基之后实在是受够了平均每年都要政变一次的苦,在左右羽林军的基础上又设置了左右龙武军和左右神武军,从此南衙的国家军队名存实亡,随着府兵制的瓦解渐渐废掉了。

    也正是因为完成了这项军队国家化到军队君主私人话的改革,李隆基后期才敢那么昏庸,因为特娘的军队都是一个人的了,他可不就为所欲为了么,换了李世民时期他如果敢如此宠幸杨国忠这样的奸臣,南衙那些刀把子早就拍桌子了(这也是李世民从谏如流的原因)。

    而如今,李豫此举无疑是将从李治开始由历代大唐君主一点一点收回来的权利又一口气放了出去,堪称一夜回到解放前,从此以后王储更迭将重新变得危险重重,上朝时随时有一群功臣跺脚拍桌子,甚至于某个傻叉要学魏征的话不知还要捂死多少只小鸟。

    将军们都快疯了,做梦也想不到啊,他们居然也有今天?

    郭子仪泪流满面,这是不是就意味着以后自己可以倚老卖老了?可以学程咬金,在朝堂上撒泼打滚蛮不讲理了?咳咳,嗯。。。自己可是贵族出身,这种失仪的事想想也就成了,可不敢做出来。

    而向来一身正气的颜真卿,脑海中更是浮想联翩,圣上要做李世民,谁来做魏征呢?回忆起魏征的种种光辉的英雄事迹来,颜真卿不由得每个毛孔都在往外透气。

    这个结果也是秦浩和李豫共同研究的决定,功臣必须有相匹配的位置才能安抚的下来,虽说现在不是唐初,不过说真的这天下可不就是这些功臣帮着打下来的么?

    至于危险,李豫还是很自信,自己可以成为第二个李世民的,儿孙自有儿孙福,管不着了,反正再怎么政变不也是老李家自己的种么,这种制度下除了皇室的人以外大将是不可能造反的,因为南衙满员的话有十三个卫,谁也不敢保证能一挑十三不是,真要是十三个重臣联合起来造反,那这孙子得昏庸成什么德行啊。

    只要是李家子孙当皇帝,怎么着也总比当躺朝强啊。

第三百零七章 半仙下饺子(上)

    对于秦浩来说,一切进行的都很顺利,可却也太顺利了。

    似乎一切都是按照他的意愿去走的一样,中唐变成如此样子简直和他期望的完美结局一模一样,这让他心中反而有些不踏实。

    以现在盛唐的局面来说,只要李豫自己不作死,大唐的统治几乎无可动摇,几乎可以预期未来最少一百年的强盛国运,保持住现在这样兼容并蓄的文化氛围,回纥也好契丹也罢,终将一点一点的融入大唐的天可汗体系之内并逐渐被蚕食,最后变成大唐的一部分。

    至于吐蕃,这次受到如此重创,又有军神韩信亲自带着人去青藏高原祸害,估计已经没几天好蹦了。

    一切好的不能再好了,那么。。。李扶摇呢?

    除了最开始的时候一招八方来攻,弄得秦浩和李豫颇为狼狈之外,似乎这娘们没有出手哪怕一次。

    莫非是大姨妈来了?亦或者是干脆大姨妈不来了?

    当然不是,这娘们一定有后手,只是现在还在蓄力而已,只是事到如今她还有什么本事力挽狂澜?秦浩怎么也想不通,但也正因为想不通,才让他格外的不安,未知永远都是恐惧最大的源头。

    。。。。。

    一连过了两个多月,四方叛乱都已经被李豫给平定了,府兵制重新得以良好的贯彻,功臣们对朝廷的现状心满意足,秦浩为了怕李豫重蹈历史覆辙,还特意安排了个太监给他。

    当初从明末过来的时候,秦浩挖走了个孝陵卫陆浩,就是因为看这哥们挺机灵的,早早就被秦浩安排进了大内,就是怕李豫或者大唐以后的君主脑抽再搞个太监执掌的神策军之类的。

    而做完这一切,天边果然又开始了火烧云这样的奇景,这代表天道对此一方世界已经再无回天之力,秦浩又赢了一局。

    武庚的声音适时响起“嘎嘎嘎,只差一点了,只差一点,天道这老贼的力量就会到极限,咱们的任务就完成了。”

    秦浩却没有兴奋,反而隐隐的感到些许不安,俗话说困兽犹斗,兔子急了还要咬人的,天道也好,李扶摇也罢,又不是挨打不还手的小白兔。

    十分突兀的,秦浩只觉得后脖子处一阵寒意略过,多亏了他时时戒备,连忙使出撒豆成兵挡在自己身后,又一个打滚的就启动了飞行器飞了起来,这才心有余悸地回过头扫视刚刚自己所在的位置。

    只见自己的豆子兵已经粉身碎骨,一个光头大和尚出现在那里,手中轻捻佛珠,看上去慈眉善目的样子,不远处,李扶摇似笑非笑地看着他。

    陈抟飞速赶来,却被老对手张三丰死死拖住,对秦浩这边的情况已经是有心无力,秦浩吓得大惊失色,从这大和尚身上的气息来看,这毫无疑问是一个跟陈抟等人相同的半仙,换句话说,这是个可以杀秦浩的存在。

    原来李扶摇这许久不见,竟然是准备这样的一招杀招么?确实,只要从**上把秦浩干掉,不管大唐变成什么样,都已经无关大局了,难怪这几个月来迟迟不见这娘们有什么行动。

    现在怎么办?秦浩的额头处渗出细密的汗珠,曾经被张三丰千里追杀的感觉又一次浮现在他的心头,脑子一时间乱成一团乱麻,根本就反应不过来有什么办法,只能先拖延时间道:

    “阿弥陀佛,不知大师法号,为何要助纣为虐?我虽然逆天改命,但光复的都是咱汉家的江山,难道大师就愿意我汉家百姓受那天道轮回之苦?”

    这话不光是说给大和尚听的,更多是说给张三丰,从上次他们争抢李泌的时候秦浩就看出,这位的心思已经有些动摇了,如果能在这关键时刻说动这位道长,或许胜负之机也尤未可知呢。

    果然,只见正和陈抟交手的张三丰手中一顿,似乎心有所动的样子,手上也放慢了不少。

    大和尚却哈哈大笑,声如洪钟般地开口道:“本座八思巴,见过天外妖魔,你的这套说辞,倒是对本座无用了。”

    尼玛!居然是蒙…古的护国**师八思巴!如此说来自己刚刚让吐蕃吃了这么大的亏,这秃驴指不定多恨自己呢。

    “域外天魔,佛道共击之,本座有一大明王咒,还请魔头指点。”

    说着,八思巴手中金轮慢吞吞地摇晃了起来,双唇处似开似合,未闻其声却直觉耳膜处震动,眼中所见皆是不动明王之法相,一时间居然连站立都不稳了起来。

    这密宗法术好生霸道!

    他当初碰到张三丰的时候人家好歹还是用内家拳来攻击,自己凭借各种手段还能周旋一下子,这下这秃驴直接用音波范围攻击,根本躲无可躲,避无可避,眼看就要挂了。

    难道我一路走了这么远,居然要死在这里?我不甘心啊!!

    就在秦浩头晕目眩几乎昏迷的时候,一个平日里颇为讨厌,此时却犹如天籁的声音从他背后响起

    “南无阿弥陀佛”

    六字真言一出,秦浩只觉得双耳处为之一轻,之前所受的万钧压力霎时间消失不见。

    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长发老者,身穿一枣红大袈裟,手中拿着一根法杖,缓缓从后面走来,看样子这是站在秦浩这一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