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穿越时代 >

第467章

大穿越时代-第467章

小说: 大穿越时代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仅这二十万士兵仅仅只存在于纸面上,湖广行省库存的各种武器装备,也同样仅仅只存在于纸面上——不同于进行过抗倭战争的东南沿海,好歹还遗留有一些当年戚继光用过的火器。湖广行省自从大明开国以来就基本太平无事,所以卢象升在襄阳和武昌的武库里翻检了很久,都没弄到一门能用的火炮,只找出一些锈蚀腐坏得不像样的刀剑、马鞍和铁枪头,以及若干杆根本没人敢用的超劣质鸟铳:那枪管居然是用铁片拼起来的,不要说装药开火了,只要用力在空中挥舞几下,就会像玻璃一样噼里啪啦地碎开……

    总的来说,整个湖广行省真正有一点战斗力的部队,就只有湘西和湘黔川边境的那些土司兵了。其中以石柱女将秦良玉的白杆兵最为闻名。可问题是,在之前北京沦陷的灾难之中,朝廷把足足九千白杆兵都丢在了北直隶,连白杆兵的现任主将,秦良玉的侄子秦翼明,都在战乱中生死不明……

    且不说秦良玉会不会因此对朝廷迁怒,就算她依然忠心耿耿,可石柱毕竟只是一个土地贫瘠、人口有限的小地方,在战死了这么多青壮之后,秦良玉还能拿出多少兵马来勤王呢?至于其他的土司,素来叛乱不断,对朝廷的忠心都很可疑,远不如秦良玉的白杆兵那么可靠,即使他们肯出兵助战,卢象升都不太敢用——万一这帮没节操的混账,在私下里偷偷联络南京逆臣,然后临阵倒戈了可怎么办?

    因此,在来到武昌之后,崇祯皇帝和卢象升发现他们什么都得从头做起——由于湖广行省的军户里只有三四千可用的壮丁,所以至少还有几万士兵的缺额要重新招募和训练;为了装备这支部队,一切的军械都需要重新打造;战船是来不及造了,只能征发商船和客船进行改造……满朝文武都知道留都南京是何等的虎踞龙盘、高城固垒,光靠卢象升的一万多天雄军和王斗的几千宣府边军是绝对啃不下来的。所以这个流亡朝廷也难得地慷慨了一把,将之前在洛阳抄没的福王府财宝,还有从湖广行省官宦缙绅那里勒索到的“捐助”,统统都投入到了整军备战上。反正只要打进了南京,抄了那些东林党的家,就什么都有了!

    但即使有了如此充裕的军费,想要练出一支可战之兵也绝非易事。以手工业时代的落后生产力,光是给一支数万人的大军制造兵器甲胄,就需要很长时间……在整天忙得一片焦头烂额之余,卢象升和王斗偶尔也会觉得有些庆幸:亏得南京伪帝的反应同样迟钝,如果那边趁着湖广行省极度空虚的机会,从南京派一支精兵溯流而上、偷袭武昌的话,整个湖广行省的局面都很可能为之土崩瓦解!

    幸好,这预想中最糟糕的场面,总算是没有出现……

    ※※※※※※※※※※※※※※※※※※※※※※※※※

    与此同时,武昌城内的崇祯皇帝行宫里,也是唾沫横飞,喝骂连连……

    “……反了!反了!把这个目无君上的狂生,速速给朕拖出去!”

    伴随着穿越版崇祯皇帝在御座上的又一声大喝,那个正在殿上大放厥词的老学究,立刻就被两个早已不耐烦的锦衣卫一左一右的架了出去,但还是依稀从门外传来几句“有辱斯文”之类的骂声。

    自从崇祯皇帝的御驾驻跸在武昌城之后,各式各样不得志的穷秀才酸夫子,顿时就跟雨后的蘑菇一样,在行宫门前冒出来一波又一波,其中甚至包括几个一直泡在行院里写小曲的斯文败类,一个个都嚷着要觐见皇帝。这些人之中,有一小部分是真心实意来谋个差事,但绝大多数却是怀着一步登天的白日梦。

    中国的朝廷制度发展到了明代,关于如何求见皇帝的程序已经非常完善了,若放在其他时候,一般人想要觐见皇帝恐怕是非常困难的,而且也风险不小,按照几率来算,这帮酸丁能够出现在皇帝面前的可能性,通常在百分之零点一以下。无奈如今的朝廷正处于流亡状态,天晓得还能够管得了几个省。为了表示亲民和笼络人心,崇祯皇帝不得不捏着鼻子接见了一部分人……然后差点被气破了肚皮。

    总的来说,这些人的觐见目的,基本上都可以归类为自我推荐,还有极少数是司法上诉,也就是告御状。至于具体的内容则是五花八门,其中大部分在皇帝看来都非常之荒诞。更要命的是,如果这帮满口之乎者也的酸子,能够正正经经地对平叛战略、政治改良之类的国家大事,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那么就算这些建议再怎么不科学,皇帝陛下至少也不会很生气——他在穿越之前,也没少在网络论坛上看过各种脑残帖子,权当是个乐子就好。顺便也可以了解一下明代知识分子的平均脑残程度。

    但问题是,在很多时候,这帮家伙都是在大言不惭地自我吹嘘,标榜自己是“宰辅之才”,一开口起码就要求得到县令的官职。然后就是用最为激励的言词,抨击崇祯皇帝流亡朝廷里的诸位大臣,从温体仁到卢象升再到王斗,个个都被扣上了罄竹难书的罪名。甚至还有直接唾骂皇帝本人的——刚才来觐见的那个老书生就不知犯了什么病,居然当面大骂皇帝诛杀福王这个自家长辈是丧心病狂,悖逆人伦……

    总之,皇帝陛下当真是做梦也没想到,明末中国的知识分子里居然存在着如此之多的亡命之徒,在这位穿越者的印象之中,封建王朝时代的读书人在皇权面前应该都是很规矩的才对,可惜最近的一系列遭遇,却彻底的推翻了他的上述观念,让他有种置身于英格兰下议院甚至法兰西国民公会的错觉。

    ——这种奇葩的情况究竟应该算是什么?封建主义自由化思想启蒙运动?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更加疯疯癫癫的家伙,则是满嘴令人目瞪口呆的奇谈怪论,譬如之前有个病歪歪的邋遢书生,就神神秘秘地声称他已经把《易经》研究透了,而且还在自己家后山的小溪里发现了河洛图书,经过长期修炼,目前他已经达到了金丹期水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到八十岁左右就可以渡劫飞升了。但是本着身为大明臣民的忠诚心,他还是特地下山来诚挚邀请皇上一起加入修真者行列,共享长生——另外,就在此关键时刻,他本人的修真活动遇到了一些困难,这里主要是炼丹和炼法宝的原材料供应上出了问题,所以如果皇帝有兴趣给他一个国师头衔的话,他本人愿意暂时抛却“闲云野鹤”的生活,长期跟随在皇帝身边,共同探讨关于“天人合一”和“阴阳双修”之类的问题……

    对于这样的情况,皇帝陛下除了建议他去写玄幻小说赚稿费之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好不容易把今天最后一个故作狂言的作死鬼丢出去,满心疲惫的穿越版崇祯皇帝照例把卢象升召来问了问练兵进度,在得知新招募的部队还需要训练至少三个月才能出征之后,只得揉着太阳穴叹了口气。

    ——在武昌待得越久,他就越是深刻体会到了这年头的官宦缙绅都是怎样的狂傲与废柴……亏得身边还有几个会办事的得力能臣,而之前又果断地抄了福王府,以最快速度搞到了第一笔启动资金。否则若是需要在湖广行省慢慢地筹备军饷、搜罗班底的话,那就真是天晓得要猴年马月才能把军队拉起来啊!

    哎,不知道南京的那位“永和帝”,如今又在做着些什么?

446。第446章 、四方乱云起(中)

    第一百三十七章、四方乱云起(中)

    崇祯六年(永和元年)四月,南直隶,南京

    ——跟北京一样,作为大明帝国的另一座首都,在南京城内同样有着一座气势恢宏的宫城。这是一座南北长五里、东西宽四里的巨大建筑群,四周围绕着高大的红墙,屋顶的明黄琉璃瓦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在宫城之内,以承天门为界,门以北是紫禁城。穿过端门、午门走进去,迎面依次矗立着“奉天”、“谨身”、“华盖”三座大殿。东西两侧还分别建有“文华殿”和“武英殿”,以及“文楼”和“武楼”。这是皇帝接受百官朝觑和举行大典的地方。而“三大殿”以北,一直到后宰门,则属于“后廷”范围。那里面另有许多名称各异的宫殿,还有一座御花园,皇帝的日常生活起居都在那里。

    除了紫禁城的这一部分之外,在宫城的南面,有一条宽广的御道从承天门外的五龙桥,笔直向着宫城的正门——洪武门伸展开去。御道的东侧,分布着除刑部之外的吏、户、礼、兵、工等五部衙门,以及宗人府、鸿胪寺、钦天监、太医院等若干次要政府部门;御道的西面,则是大明帝国的最高军事机构,五军都督府,以及锦衣卫、通政使司、太常寺等衙门的所在地。

    然而,这么偌大一座辉煌壮丽的宫城,自从成祖永乐皇帝迁都北京之后,却已经被荒废闲置了二百年的漫长岁月,到如今早已萧条破败,完全不复昔年的气象了。自从永乐皇帝之后,除了正德帝曾经下过江南之外,其余历代大明天子基本都没有离开过北京,到这南方的留都来巡幸。

    如此一来,因为主人常年不在的缘故,南京紫禁城里的宫殿自然是大多荒废失修,到明末都已经差不多变成废墟了。甚至就连那些一直有官员派驻的南京各部衙门,除了少数几个门堂,因为有官员到部视事办公的缘故,所以收拾得还算整齐外,大多也是任凭墙垣倾圮,无人过问。一派衰败不堪的模样。

    虽然眼下的南京朝廷已经拥立了永和帝朱以海,使得这座宫殿再次有了一个主人。但东林党集团素来都是以偷税漏税为己任的,哪里舍得掏出几百万两银子的巨款,给自己拥立的这个新皇帝整修宫殿?

    因此,跟过去的闲置年月相比,此时的南京紫禁城依旧没有多少变化。承天门的朱红色宫墙依然到处都布满了剥落的痕迹,显得斑斑驳驳。城楼的屋顶上更是长满了郁郁葱葱的小树和野草,显然是很多年都没有清理过了。宫门口总算是站着几个太监和卫士,但也一个个都没精打采的,看不出半点皇家气象。

    此时,整个紫禁城内唯一被稍事修葺的文华殿里,曾经的鲁王次子,如今的永和帝朱以海,正百无聊赖地坐在掉漆开裂的御座上,完美地扮演着泥塑木偶的角色,眼巴巴的看着南京众臣在下面唇枪舌战。

    似乎是由于时局危殆的缘故,丹墀下面的诸位士大夫全都火气暴躁得很,再也顾不上什么斯文体面了。

    当然,也更加顾不上对朱以海这个傀儡皇帝的敬意……

    ※※※※※※※※※※※※※※※※※※※※※※※※※

    总的来说,眼下的南京小朝廷虽然还没有被人兵临城下,但处境也已经是非常不妙了。且不说北有闻香教妖人,南有澳洲髡贼,西有崇祯先帝虎视眈眈,即使是残余的江南方寸版图,也同样是骚动不安。

    ——如今大明境内钱财最多的地方,自然是南直隶和浙江北部这一片工商业发达的江南沃土,家累万金的巨富比比皆是。但宋朝的“苏湖熟天下足”,却已经是过去式了——如今苏、湖一带的乡村多种桑树,采桑养蚕,其获利远胜于种植水稻。因此,在明朝的时候,已经进入了“湖广熟天下足”的时代,湖广、江西二地在得到充分开发之后,便取代江南成了天下粮仓。即使是号称富饶的江南鱼米之乡,也要靠湖广、江西、两淮这些地方的粮食输入,才能满足大批非农业人口的基本需要。

    可问题是,在各路穿越者的暗中扶持、养寇自重之下,自从崇祯初年开始,赣南农民起义军的声势就日渐猖獗,对江西的粮食生产和输出造成了很大破坏。而鉴于闻香教起义军在淮南淮北整整一年的横行肆虐,两淮的粮食同样也没了指望,所以就使得江南这片“鱼米之乡”,愈发要仰赖湖广的粮米输入。

    然而,如今这条对江南小朝廷而言性命攸关的湖广粮道,却被人给切断了。

    ——本月初,废帝崇祯驾临武昌,接管湖广行省军政大权,同时下令封江,禁绝对下游的粮食输出。

    于是,这个噩耗刚一传到南京,整个江南水乡就一下子炸开了锅。

    虽说眼下乃是青黄不接的时节,夏粮还要几个月才能收割,本来就不会有多少粮商在这个时候去湖广进货,但架不住这个利空消息带来的市场恐慌效应啊!一时之间,成千上万的市民都拿出了珍藏的银钱,去抢购粮食囤积在家里,无形中进一步推高了粮价。此外又有不少奸商趁机囤积居奇,制造谣言,疯狂炒作……结果就导致南京市面上粮价最高的时候,一度被炒到了糙米十六两银子一石的地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