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699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699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马峥给扬州前线的部队下达的也是死命令,只要不是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中国的战旗就不能从阵地上消逝。因此前线的战斗虽然激烈,虽然艰苦,但是却没有一个人退却。

    不过日军有一个软肋,那就是他们的弹药给养严重不足,而这已经是给养断绝的第17天了。

    虽然日军支那派遣军司令部不惜一切代价派出运输机为前线的部队空投物资,但是由于马峥所部的空中打击,这个运输量连杯水车薪也算不上。因此,日军空有数十万部队却不能全部投入战场。

    9月25日,马峥所部势如破竹地突破了殿后日军的层层阻击,将战线推进到了兴化一带,并且在战略上缩紧了包围圈,将整个华北方面军全部包围在了方圆不足一百公里的狭小区域内。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会谈结果(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会谈结果(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华北方面军的投降对于日军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那可不是几百几千人,而是整整30万部队,这对于兵力日渐捉襟见肘的日军说简直就是一场巨大的灾难。

    不过马峥这边也没有想象的轻松,虽然根本博下达了投降的命令,但是并不代表战斗就结束了,因为依然有部分部队在根本博下达了投降的命令之后还在顽强的抵抗。

    对于这些死硬分子马峥当然不会客气,一句话,坚决予以消灭。而且为了杀鸡儆猴,马峥要求前线的部队檫亮了眼睛,只要是投降命令下达后还在抵抗的日伪军,那就一定要全部干掉,且不再接受他们的投降。

    10月3日,中日双方在徐州城内进行受降仪式。

    华北方面军的威名在整个北中国北方那是根深蒂固,想当年这支军队是何等的牛叉,一路从塘沽打到塞外草原,又拿下了大半个华北,不管是中央军还是晋绥军,面对这支军队那都是损兵折将。现在好了,同样是华北方面军,却要在中国部队的强势绝杀下向中国人投降。

    消息传来,整个北中国都沸腾了。

    尤其是消息传到兰州,国共双方都是同样的表情,太尼玛震撼了。

    而此时国共双方的谈判也进行到了最艰难的时刻,双方关于军队领导权的问题久拖不下,不但让国共双方有心和谈的人感到揪心,就连美苏两国的代表也同样心急。

    就在此时,华北方面军投降的消息传来,双方愕然之余也都重新考虑对方的条件,尤其是国民政府方面。

    经过一番考虑之后,何应钦代表国民政府终于做出妥协,同意**代表提出的条件,和谈有了突破性进展。

    11月5日,在美苏两国的斡旋下,国共终于达成协议,**替代国民党成为中国唯一的执政党,原国民党员自愿加入中国**。

    另外**方面保证不得追究之前的恩怨,至于最核心的部队问题双方也相互做出妥协,今后军队不再是隶属于各政党,而是全部为中国的国防力量。

    这支力量则是由国共双方共同组成军委会统一指挥,经协商决定,军委会主席由**的毛担任,副主席设6名,分别由**的朱德、马峥以及原国民党军政部部长何应钦、国防部部长陈诚、第二战区长官阎锡山、桂系大佬李宗仁担任。

    另外,在副主席之下设24名委员,这24名委员**占据14名,国民党方面占据10个席位。

    11月12日,新成立的军委会颁布了第一号令,对全国所有的武装力量进行统一整编。

    根据这个命令,今后全国所有的武装力量统称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分为6个方面军,即东北方面军、西北方面军、中央方面军、西南方面军、中原方面军、中国远征军。

    东北方面军总司令由马峥担任,政治委员由罗荣桓担任,下辖原塞北兵团全部武装力量,同时将山东地区的国民党部队编入马峥所部。全军282万部队,分为12个集团军47个野战军以及134个师,另还有大批技术兵种。

    西北方面军总司令由陈诚担任,聂荣臻担任政治委员。西北方面军下辖国民政府在西北的40万部队,同时**方面留在延安等地的10余万部队也全部归入西北方面军指挥,再加上部分新组建的部队,全军合计70万部队,分为5个集团军15个军51个师。

    中央方面军由原八路军华北兵团以及第一战区数十万国民党部队整编而成,整编完成后的中央方面军共有128万大军,共分为8个集团军30个野战军88个师,方面军总司令由朱德担任。

    西南方面军总司令由李宗仁担任,彭老总担任政治委员,西南方面军下辖云南的滇军、贵州黔军、广西的桂军以及南方的**游击队,总兵力98万,分为7个集团军68个师。

    中原方面军完全是由第二战区的晋绥军以及中央军以及**领导的部分游击队等部队组成,总司令由阎锡山担任,下辖4个集团军16个野战军48个师,合计66万人。

    中国远征军总司令由卫立煌担任,杜明担任副手,所部下辖入缅作战的22万国民党部队。

    经过整编之后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兵力达到了667万,其中原属于**的就有440万,国民党230余万,实力远超侵华日军的总兵力。

    不管是何应钦还是桂溪的李宗仁、白崇禧在看完整编方案后都惊呆了,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方面竟然有440万大军。

    作为老对手,何应钦自问对延安方面的实力很了解,他也知道**这几年发展迅速,尤其是马峥所部强势崛起之后更是如此,隐隐有超越国民政府的趋势,但是没有想到**的实力竟然如此的雄厚。

    440万大军,这是一个什么概念?想当初日军刚刚侵华的时候,中国全国的兵力也不过190万人,算上全国的警察也不过200万。

    而当时**的实力更是弱小,满打满算也就三五万人,甚至于在接受国民政府整编的时候连三个师都塞不满。

    但是这才几年的光景,延安方面所辖的部队不但全歼了昔日不可一世的华北方面军,而且还建立起来一支四百多万的大军。

    其实不难理解,**之所以有如此多的部队,完全归功于马峥这个历史的作弊者。要知道**领导下的这4百万大军里面,属于塞北兵团的就有整整250多万,实际上**领导下的老牌部队只有区区190万左右,比历史上多了不过60万而已。

    整编完成之后,军委会任命的各大方面军司令员随即走马上任,不过所有人都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尽管各部队加起来有六百多万大军,但是实际战斗力有多少谁也不清楚,毕竟原本隶属于国共两个部分之间的亲密合作只是刚刚开始,还需要一段时间磨合,况且部队的整合与调动也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整编完成之后,不管是原国民党部队还是**部队双方之间彼此对立警惕的情绪一下子少了不少,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好事儿。

    鉴于马峥所部之前全歼了长江以北几乎全部的日伪军,现在长江以北日军只控制了很少一部分地盘,因此军委会特别制定了反击计划,准备出动中央、中原方面军以及马峥所部,一举将日伪军的势力彻底赶到长江以南。

    不过令人感到郁闷的是,还没等军委会的命令下达,前线就传来急电,称长江以北的日军突然迅速撤离原本的防区,在短短两天的时间内全部渡过长江,撤到了长江南岸,现在长江以北已经没有小鬼子的任何一支军队了。

    证实这不是小鬼子的阴谋之后,军委会当即派出大军南下接收这些空出来的地盘。不过随后传来的消息就令人感到愤怒了,因为南下的部队接管了日军留下来的防区之后才发现,整个防区不要说是活人了,就算是活着的牲畜都没有一头,整个防区已经被日军全都烧光、杀光、抢光了。

    皖南、苏南、豫南等地一片死寂,不管是大城还是小镇再或者是乡村,全都是没有人的空城,城里则是到处都是尸体和断壁残垣,宛如人间炼狱。

    不难看出,在日军撤离前肯定对这些地方实施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和彻底的洗劫,导致这千里沃土便成了枯骨空城。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渡江作战(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一百九十章:渡江作战(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消息传来,全国震动!

    随即,军委会当即做出批示,立即制定新的作战计划,严惩日军暴行。

    随后,包括马峥在内的几大方面军司令员和政委被叫到太原召开作战会议,经过一天一夜的紧张讨论,随后一个庞大的作战计划被提上了日程。

    根据作战计划,中国方面将出动300万主力部队在长江全线进行突破,渡过长江打击日本侵略者。

    不过考虑到此战所动用的兵力以及现在各部队的后勤保障问题,军委会决定计划在45年3月份打响,不过一封来自华盛顿的电报却将这个计划提前了三个月。

    盟军方面得知中国要进行渡江作战,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是大为高兴,毕竟现在日军还是有一定的战斗力的,现在只要中国部队能在战场上牵制住日军,那么在南太平洋上美军就能少很多压力。

    而得之中国方面因为缺乏武器装备和弹药,所以将进攻的时间定在了几个月之后,美国方面当即表示他们愿意为中国的新政府提供武器装备和急需的弹药。

    对此,军委会自然很高兴,当即表示,只要美国方面提供的弹药和相关装备能抵达中国,渡江作战的计划能提前三个月执行。

    随后,在军委会的命令下,大批部队开始向长江沿岸开进。

    大军在长江以北摆开的架势令日军感到极其的不安,冈村宁次多次向大本营方面报告,希望可以调集一支海军分舰队进驻吴淞口,封锁长江航道,最不济的话也要派个几十艘炮艇来对付中国人的船队。

    但是现在日本在菲律宾的惨败已成定局,美军开始正积极向硫磺岛方向推进,用不了多长时间,美日必将在硫磺岛,甚至于是琉球群岛展开一场血战,因此日本国内已经将绝大多数的残余海军调到了硫磺岛海域,根本没有多余的舰船调往中国。

    但是相反地是,原海军上将陈绍宽率领中国海军仅剩的22艘大小舰船以及呼延兵指挥的上百艘大型舰船出现在了东海海面上,对往来的日本船只和军舰进行拦截和打击。

    1944年12月17日,人民解放军各部即遵照军委会命令,于18日凌晨发起渡江作战。第一突击集团第一梯队第2、第6、第7野战军在强大炮火掩护下,冒着日军江防炮火的拦截,在150余公里的正面上,首先登船起渡。

    参加这次渡江作战的除了几十万精锐步兵以外,还有数万常年生活在长江沿岸的渔民。这些渔民常年生活在这片水域,因此水性极佳,而且对于长江的脾气拿捏得极为准确,所以马峥发出告示,请求有经验的渔民大哥帮忙撑船,帮助部队渡江。

    马峥所部全歼华北方面军战绩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在告示贴出的半个月时间里共有4万8千余名渔民青壮年前来报名。

    18日凌晨,随着一发红色信号弹升空,万船齐发向着对岸冲去。

    江阴防线!

    由于准备的比较充分,因此很快部队就占领了日军驻守的几个江心洲,将日军安置在长江上的最前沿的几个据点逐一拔除。接着,大军冒着日军的炮火阻击向着长江南岸发起进攻。

    日军的阻击炮火很猛烈,为了阻击中国部队,冈村宁次一下子调集了3个炮兵旅团和12个炮兵联队,将手中能集中起来的炮火全部集中了起来。

    日军的战果也是极为辉煌的,在第一轮的炮击中就有几十艘渔船中弹,由于渔船的防护力是在薄弱,只要是中弹唯一的结果就是船毁。不过对此部队早有准备,每艘大船上除了除了船本身以外都要拖一个大大的木筏子以防万一,因此大船被毁后,战士们迅速上了竹筏子上继续向前进攻。

    凌晨4时左右,马峥所部第一野战军3师4团一营营长黄叶带着一个连突破鲁港日军阵地,至此日军江阴防线的阵地被撕开一个大口子,数万官兵冲破日军的阻击,抢占滩头阵地。

    日军守军进行了多次反击,但是都被打退了。凌晨六点一刻,第一野战军打退守军的最后一次反击,巩固了滩头阵地,尔后便向纵深迅速发展攻势,至18日下午六点日军芜湖以西地段的长江防御被突破,日军的整个长江防线开始全线动摇。

    19日上午,冈村宁次亲自到芜湖亲自布置堵击,但已无济于事。当晚,马峥所部第一第二两突击集团发起强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