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625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625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尽管绝大多数的飞机都看不清身上的标志,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天津民众的欢呼声。在他们心里,咱们中国的空中勇士能和小日本在天上打这么长时间这本身就是一种奇迹,至于胜败他们并没有太高的要求。

    胜利固然值得庆贺,也是人们所期盼的,但是失败了他们也不会怪那些战士们的,因为他们做的已经很令人满意了。

    。。。。。。

    1942年11月5日,日本国内最大的媒体朝日新闻以头版头条的形式刊登了一则名为《大和雄鹰折翼北支那》的特大新闻。

    在这则新闻中,日本主流媒体第一次毫不掩饰地承认了在截杀马峥的战役中的重大失败。对于此战日本高层的评价倒是很中肯,那就是此战的责任并不能由冈村宁次来承担,当然也不能由其他一线指挥官承担。

    此战的失败完全是因为支那魔鬼将领马峥实在太过于狡猾了,此人根本不是一个指挥官,而是一个狡猾的狐狸。

    当然,在很多人看来,这是日本高层在为冈村宁次以及整个中国派遣军开脱,但是也正以为这样更能从侧面说明马峥所部的强大。

    在这则新闻中日军详细地刊登了此战的经过,并且没有对此战的真实损失遮遮掩掩,马峥也是从这则新闻上才搞清楚他的航空队不但重创了日军联合舰队的一支分舰队,导致3艘4500吨的巡洋舰和1艘3800吨的驱逐舰沉入海底,另外3艘大型补给船搁浅海滩,此外还有数十艘各类商船受到波及。

    最为严重的是,青岛港岸防部队在这次大轰炸中损失惨重,而且青岛港原本就不算太完善的港口设施再一次彻底被摧毁了,日军再想投入使用恐怕还得费一大把劲。

    另外,此战日军华北方面军航空部队也遭到了重创,有139架各类飞机被击落。其中被马峥的警卫部队击落的有77架,被塞北兵团航空部队击落的战机有62架,损失之惨重远远超出了日军高层的承受范围。

    要是说是在和国民政府正面战场的大会战中损失这么多的飞机的话,不管日军能不能够承受的起,但是最起码在感情上是能接受的了得,毕竟中国空军健儿自开战以来的表现确实堪称惊艳。

    但是输给向来是以武器装备简陋而闻名的八路军,而且还是在这么一场算不上是战役的战斗中损失如此惨重,这是冈村宁次以及日军高层从来都不曾想过的,也是不能接受的。

    相对于空军和海军的损失,那区区一个伞兵联队以及一支并不太被重视的特战队就显得太微不足道了。因此综合起来看,日军这次截杀马峥可以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来形容,典型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如此之惨重的损失,就算是真正的打一场含金量十足的大型会战也足够了,而且还不一定败,更不一定会付出如此惨重的代价。

    这则新闻刊登出来之后,整个日本国内顿时哗然。在日本普通民众的认知中,大日本帝国是不可战胜的,帝国陆军在东南亚、在东亚,乃至整个太平洋地区那是绝对的霸主。

    不久前不可战胜的皇军还把支那政府军在缅甸揍得鼻青脸肿的,几个正规步兵师被打的丢盔弃甲。怎么突然间就被支那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将军打成这个样子,叔叔可忍,婶婶也不可忍,顿时间日本国内讨伐马峥的吼声那是一片一片的。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解释一下,马峥尽管现在在中国国内声名鹊起,是一代抗日名将是民族英雄,而且整个日本军部以及高层都极为看重他。

    但是这也只是限制于日本军界,在日本国内马峥的名字其实并不比其他人响亮多少,甚至于还比不上国民政府的几个将军来的名声大。

    并不是日本人自大看不起马峥,而是因为日本国内的政治风气就是这样。在军国主义绝对的控制下,日本国内对于舆论控制很严格,任何坏消息都必须经过核查之后才可以对外界发布。

    这样导致的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全国一个调,绝大多数的新闻媒体,甚至是政府官员全部都在鼓吹大日本帝国怎么怎么强大,大日本皇军如何如何厉害,是怎么不可战胜,甚少报道负面新闻。以至于日本国内的民众对于战场上的实际情况了解的并不多,完全是活在迷梦中。

    也许这正是日本高层所希望看到的,在全国民众都在高声讨伐马峥所部的时候,日本政府趁机宣布了关于进行第3次全国战争动员的命令,这次全国动员令涵盖的范围之广远远不是前两次战争动员令所能比拟的。

    日本政府最新规定,全国凡年龄超过15岁的适龄男女必须进行军事训练,超过18岁并且不满45岁的男子必须全部要应征入伍,任何人不得已任何理由逃脱兵役。

    另外,鉴于帝国正处于战争的极度困难期,所以从1942年12月1日起,帝国本土范围内的所有国民全部实行粮食配给制。。。。。。

    这次全国战争动员令林林总总一共15条,内容涵盖了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总结起来就是,日本要集中全部的国力,一定要打赢这场在他们看来还很有希望的战争。

第一千零六十七章:中途岛海战的消息(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零六十七章:中途岛海战的消息(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不得不说,相比于**无能的清政府以及乌烟瘴气的国民政府,日本政府在这半个多世纪里确实在日本国民心中树立了相对比较辉煌的形象,所以日本政府的这次战争动员令一如前两次的战争动员令一样,赢得了日本国民的支持。

    在战争动员令下达之后,应征者成千上万,甚至还有很多人狂热地捐献了部分或者是全部的家产作为帝国生存之战的军费。

    也许在很多日本人看来,政府现在所做的就是1904年中日甲午战争的翻版,此时的支那政府一如那个腐朽的封建王朝一样,应该也必须向大日本帝国臣服。

    几乎所有的日本人都认为,中国政府必须要为其愚蠢的行为支付巨额的战争赔款,甚至还要割让一定的土地作为帝国的战利品,例如台湾这个帝国的1905年取得的战利品一样。

    日本国内是潮起潮涌,而中国国内也是很不平静,朝日新闻的这则新闻很快就被中国的各大报纸转载发行,很快大半个中国都在传诵马峥这位神奇的将军,马峥这个名字再一次在神州大地上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国民政府迫于国内的舆论压力,再一次对塞北兵团以及马峥进行了通报表彰。不过这在马峥本人看来还不如一万现大洋来得实在,老蒋这样顺口放空炮马峥那是再熟悉不过的了,根本就不需要放在心里。

    再说马峥本人,尽管所部再一次取得了巨大的军事胜利,但是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先不说警卫连几乎全军覆没,运输车队也十不存一,连马峥自己也极为宝贝的航空队也损失很大。

    原本就不多的战机这次算是伤筋动骨了,44架战斗机只剩下26架,损失18架;41架轰炸机剩下36架,损失5架,总共有23架战机在这次战斗中被击落。

    相对于战机的损失马峥更在意飞行员的死亡,23架战机中只有9名飞行员跳伞生还,剩下的全部牺牲了。尽管飞机补充困难,但是在马峥看来一个战斗经验丰富的飞行员的价值远远超过了一架战斗机。

    好在前两天美国方面传来消息称,华夏公司为马峥所部订购的p40战机已经抵达了夏威夷,将会在近期飞往中国本土。美国方面要求马峥所部提供相应的场地,以供飞机降落。

    美国方面的消息来得还算及时,这让马峥心疼的心情稍稍有所缓解。随后,将此战的详细经过以及损失清单上报中央之后,马峥在察哈尔军区的一个骑兵团的保护下继续一路向北。

    从11月初开始,马峥抵达察哈尔军区之后便开始对整个兵团的防区进行全面视察,他深入乡村以及基层部队,了解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疾苦,也了解基层部队的情况,掌握了大量的一手资料。

    马峥是个急性子,每每遇到问题都是现场解决,当时无法解决的就直接交给地方政府,让他们帮忙解决。

    转眼间时间便到了12月中旬,而此时马峥已经完成了对察哈尔、绥远以及热河三大军区的视察,正准备返回天津前线。

    然而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美国在中途岛海战中重创日本海军。此战美军以微弱的伤亡为代价,击沉日本4艘大型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332架飞机,同时还击毙日本几百名经验丰富的飞行员和3700名舰员。

    在证实了消息的准确性之后,马峥大喜,他很清楚中途岛对于太平洋战争的意义。

    此战改变了太平洋地区日美航空母舰实力对比,经过此次打击,日军仅剩大型航空母舰2艘、轻型航空母舰4艘。从此,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开始丧失战略主动权,战局出现有利于盟军的转折。

    最重要的是,随着日本海军遭到重创,其对整个太平洋地区的海权掌控也随之衰落。再加上日本海军派往中国战场的舰队接二连三的遭到重创,因此这让马峥看到了一个机会,一个中国海军返回本土的机会。

    马峥说的中国海军自然不是陈绍宽指挥的国民政府的海军舰队,而是呼延兵在美国组建的隶属于**的海军舰队。这支舰队是有李澜清出面,花钱同美国政府购买美国海军退役舰艇组成的舰队。共有44艘各式舰艇,其中老式航母两艘,巡洋舰6艘,驱逐舰8艘,护卫舰12艘,布雷舰和补给舰各2艘,扫雷舰1艘,登陆舰1艘,鱼雷艇8艘,潜艇2艘。

    尽管这些舰艇都是美国海军退下来的破烂儿货,有一些还是一战前的老东西,但是这在马峥看来依然颇有价值。

    更何况,在呼延兵所部在美国西海岸的海军基地休整训练的时候,马峥特意让华夏公司联系美国有名的舰船制造厂,对这些老军舰进行了改装。

    一年多过去了,那些老掉牙的舰艇终于重新焕发了生机。虽然依然无法同美日最先进的舰艇抗衡,但是如果仅仅只是在近海执行任务的话应该没有多大问题。

    况且马峥正在向中央提议,由中央出面,向苏联方面提出贸易请求,希望可以将苏联在远东地区的远东舰队买下来。

    对,没错,就是将远东舰队买下来。一来是因为苏联现在欠华夏公司大约8亿美元的货款无法偿还,但为了大局,华夏公司还不得不将包括青霉素药物在内的物资卖给苏联,这样下去,苏联的欠债必将越来越多。

    更重要的是,苏联和日本已经签订了中立条约,再加上苏联和日本都各自深陷战争的泥潭,两国根本不可能打起来。这样一来,苏联停留在远东的那支舰队就成了摆设。

    当然了,想要苏联政府同意出售远东舰队还必须拿出诚意,或者是拿出让苏联方面心动的东西,不然以苏联人的尿性未必会同意。

    这次马峥准备把突击步枪和火箭筒都拿出来,马峥很清楚现在苏联所面临的困难,更清楚突击步枪和火箭筒的价值。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有了这两件利器,再加上苏联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至少可以让战争提前一年结束。

    而马峥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拿这两件利器出来,一方面固然是需要,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火箭筒技术已经成熟,用不了多长时间美国和德国就会在全军装备这种反坦克利器。如果在此之前不拿出来交易的话,过时火箭筒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

    当然了,这一切都还要看中央的意思,他只能提个意见而已。

    但是让马峥高兴地是,党中央对于他的这个提议很感兴趣,身在延安的几位大佬商讨了一番之后,决定试一试。

    很快一封紧急电报由延安发往莫斯科,然后由常驻莫斯科的同志转交到了斯大林手上。

    对于东方的朋友提出的请求斯大林其实并不感兴趣,主要是他并不认为中国人能设计出适合苏联军队使用的军火。但是考虑到苏联还欠着华夏公司数亿美元的货款,再加上现在苏联正和德国处于最紧张的时刻,实在是缺不了青霉素的支持。

    思来想去,斯大林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那就是先让西伯利亚或者是远东军区的指挥员和马峥谈谈,看看中国人设计的武器有没有他们吹嘘的那么牛叉,再看看那种武器适不适合苏联人使用,然后再做定论。

第一千零六十八章:跃马东京的夙愿(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一千零六十八章:跃马东京的夙愿(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苏联人尽管并不热心,但是在马峥看来并不代表这个买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