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577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577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九百七十三章:苏德战争全面爆发(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德国竟然停止了针对英国的进攻,尽管此后小规模的夜间空袭还在进行,但是大规模的空中行动却已经结束了。德国人出乎意料的动作,令美苏等国猜疑不断,德国是打算就此偃旗息鼓,还是另有图谋。

    如果是偃旗息鼓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同德国展开和平谈判了。如果德国人另有图谋的话,那么他们是打算干什么?

    美国人还好,毕竟德国人距离美国本土还很远很远,即便是德国还有什么动作也不会是针对美国人的。但是苏联人可就不淡定了,纵观整个欧洲战局,德国现在已经消灭了波兰、丹麦、挪威、法国、比利时、葡萄牙、荷兰、卢森堡,同时还吞并了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奥地利。

    而意大利和那个由叛军控制的西班牙早已经是德国公开的盟友,在苏芬战争之后,损失了10%国土的芬兰也已经投靠了德国,罗马尼亚政府也积极和德国人接触,看样子已经有了实质性的进展,除掉瑞典这个中立国之后,整个欧洲完整的独立的国家已经所剩无几了。

    而可以有资格与德国交手的国家更是只有苏联和英国了,原本德国人在忙于西欧的战事,苏联对于德国的威胁还没有太深的体会。

    但是现在德国突然间停止了针对英国的大规模行动,那么如果德国再有动作的话就只可能针对苏联了。

    尽管苏德之间签订有《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但是不管是希特勒还是斯大林对此都没有太当回事,到了他们这种位置的人都清楚,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绝对不是一张签了名的纸就能维系的。

    如果说德国为了进攻西欧才不得已与苏联签订的那个互不侵犯条约的话,那么现在德国放弃了继续进攻英国,那么也就等于这份互不侵犯条约已经失去了应有的作用,德国人撕毁条约也没什么不可以的。

    事实上苏联人的紧张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史上在不列颠之战的后期,希特勒也看到德国空军轰炸效果越来越小,而损失越来越大,征服英国的希望渺茫了,于是把注意力转向东方,加紧准备对苏联发动进攻。

    “海狮计划”已经流产,之后之所以一直拖到41年才彻底停止针对英国的空袭,完全是为了隐藏其进攻苏联的野心,而“海狮计划”实际上变成了掩饰德军侵苏的战略伪装。

    最主要的是,德国人已经摸清了苏联红军的底细了。同元首阁下的判断完全一样,苏联军队果然很虚弱。

    苏联大清洗事件德国是清楚的,毕竟从一开始德国就视苏联为空前的大敌,他们一直在暗中收集苏联的军情,大清洗那么大的政治事件德国人不可能不知道。

    德国人不但知道,而且还知道的很清楚。德国人甚至利用斯大林急于巩固政权以及自身权威的心理,设计将苏联建国以来最伟大的陆军元帅图哈切夫斯基等人都除掉了。

    想到这件事情,希特勒的嘴角就不由得上扬,这是他导演的最最成功的一场间谍战,成功借斯大林的手将劲敌图哈切夫斯基等人除去了,甚至还引发斯大林对军队系统的大清洗。

    再经过苏芬战争,德国人认为已经看清了苏联红军的虚实,因此他们不打算伪装下去了,他们要行动,用德国的战车为德国的民众杀出一片生存的空间。

    在小胡子希特勒看来,当苏联被击败后,解除动员的大量士兵便能补充德国产业界的劳工短缺现象,而且乌克兰可以提供大量便宜的食品。此外占领苏联将可以拥有大量的奴隶劳动力,将能大为改善德国在地缘战略上的处境。

    更重要的是,击败苏联将能进一步孤立大英帝国。

    还有就是石油,德国的战争机器非常需要更多石油,而只有在攻占苏联的巴库产油区后才能达成此目标。

    希特勒在1940年底收到了德军对入侵苏联的计划,并且全部批准,预期在1941年3月开始进行。随后希特勒签下了“21号指导“,要德军最高统帅部准备“快速的击倒苏联“,并且制定侵略的预定时间为1941年3月15日。

    为了准备发起攻击,希特勒将320万人调遣至德苏边界,多次派遣侦察飞机潜入苏联领空勘查,同时也在东线储备了大量的军事物资。到了1941年2月德军已在罗马尼亚…苏联边界部属了680,000人。

    即使进行了如此庞大的准备过程,苏联依然没有预料到德军的意图,在战争爆发时完全措手不及。这主要是因为斯大林坚信第三帝国不可能在《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签订不到两年内便发起攻击,他也坚信德国会等到拿下英国后才会开辟新的战场。

    尽管苏联情报部门已经多次发出战争逼近的警告,斯大林依然拒绝改变心意,认为这是英国故意设计要让苏联和德国开战的假情报。

    德国政府也助长了这种骗局,向斯大林透露德军的调动只是为了远离英国轰炸机的航程。德国甚至向苏联解释他们故意要让英国以为他们正准备进攻苏联,而事实上他们正在准备进攻苏联的军队和物资。因此,直到战争爆发前斯大林都没有认真准备应付德军的可能入侵。

    1941年3月15日,纳粹德国违反《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与意大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芬兰以事先拟订好的一份代号为“巴巴罗萨”的计划,出动190个师,3700辆坦克,4900架飞机,47000门大炮和190艘战舰,共550万人,划分为三个集团军群,从北方、中央、南方三个方向以闪击战的方式对苏联发动突然袭击,苏德战争全面爆发。

    苏德战争爆发的很突然,消息传来,整个世界都是一阵震动。

    要知道这个季节的苏联还是非常的寒冷的,而进攻苏联最好的时间应该把握在五月初到六月份,没想打德国人竟然在三月中旬就发动了战争,真的是很令人惊讶。

    更让人没有预料到的是,强大的苏联在战争开始之初的表现实在是令人失望。在短短10天之内,德军突进苏联600公里。第一天的战斗,苏联红军损失1200架飞机,其中800架还未起飞就被炸毁。

    北方战线由德军威廉里特尔冯勒布元帅指挥的北方集团军群负责进攻,两个星期内苏联红军败退450公里,放弃整个波罗的海沿海地区,苏联红军24个师被彻底击溃,20个师损失60%的人员和装备,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很快进抵列宁格勒城下。

    波罗的海三国的百姓由于早就对苏联的统治有强烈不满,因此在德军入侵之时发起了针对苏联政权的暴动行为,进一步促使了苏联红军的败退。

    中部战线是德军突击的重点地区,德军费多尔冯博克元帅指挥的中央集团军群从格罗德诺和布列斯特要塞方向进攻,通过一个双钳攻势完成了对苏联西部军区(即西方面军)的合围,白俄罗斯首府明斯克沦陷,苏联红军败退350公里,30个师被歼灭,70个师损失50%以上的人员。

    随后,德中央集团军群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展开了第二个钳形攻势,由于苏联红军有效地组织了防御,德军进展很慢。但是战役在经两个月后,德军还是完成了合围,歼灭了苏联红军30万人。

    很短的时间内苏联就变的摇摇欲坠起来,整个世界都被德军的强大兵锋所震撼到了,包括美英等国。(未完待续。。)

第九百七十四章:膨胀的野心(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九百七十四章:膨胀的野心(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苏德开战,最高兴的莫过于日本人了。

    为什么这么说?主要原因是日本已经决定对东南亚动手了,但是之前却因为苏联的存在不敢轻举妄动,担心苏联红军突然出兵东北。

    尽管苏联和日本签订有中立条约,但是史上多少次战争用血淋淋的事实证明了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几乎所有的条约都是用来撕毁的。就像苏联人不相信日本人一样,日本人也不相信苏联人。

    况且已经有事实证明,苏联并没有真正的遵守两国的约定,现在还在向绥察军区秘密运送各种物资,甚至于还包括石油以及各种武器装备。

    现在德国突然向苏联发动进攻,日本人顿时感觉到肩头担子一轻,同时也感觉到大日本帝国的机会来了。

    其实日本大本营和政府关于什么时候以书面方式与美英开战已经讨论了很长时间,但是一直都没有一个结果,但是随着德国在苏联的节节胜利,日本人坐不住了,膨胀的野心终于忍耐不住了,他们心动的同时决定行动了。

    关于南下战争的讨论已经足足有两个月了,在这两个月里日本大本营以及政府达成了很多协议。最重要一点,日本已经决定对美英开战,而且时间就定在了近段时间。

    但是具体是在哪一天发动进攻暂时还在讨论之中,另外该以什么样的方式进攻也是一个值得商讨的问题,这也是这段时间大本营讨论的重中之重。

    在6月5日的御前会议上,日本通过了对美英开战后的国防方针和用兵纲领,这是自1907年之后日本政府对其国防方针以及用兵纲领的第一次大修改。

    此次国防方针规定日本的国防的根本意义在于,以来天皇的宏图,以大义为根本,发扬国威,保证增进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幸福。同时,日本国防方针在于充实国力,特别是军备,使之名副其实地成为稳定东亚的势力,同时付之以相应的外交活动,以确保国家的发展,一旦有事,制敌机先。

    日本帝国国防鉴于其本义,应以与大日本帝国发生冲突的可能性较大,并且拥有强大国力特别是军备的美国和苏联为目标。同时防备中国和英国。为此,帝国国防所需兵力,必须足以控制东亚大陆及西太平洋,满足帝国国防方针的要求。

    另外根据日本的帝**队的用兵纲领规定,日本军队的作战基本要领是:“根据国防方针。陆海军协同行动,采取先发制人的攻势。谋求速战速决。为此,陆海军应迅速摧毁敌野战军及敌主力舰队,同时占领所需疆域。此外,随着作战的进展或鉴于外交上的需要,可以必要的兵力占领政略上的要地。陆海军共同担任国内防御,在不违背上述作战的基本要领的范围内实行之。”

    这样的修改已经很明确了,日本人是真的决定要动手了,不然也不会这么着急的修改国防方针。

    但是在动手之前有一个非常严重的事情必须尽快解决,那就是关于战争对手的甄别,也就是美英荷可分和不可分。

    日本。东京。皇家御所。

    关于美英荷可分不可分的争论还在继续,讨论了半天依然没有任何结果。不过之前都是一些不太重要的大臣在发话,真正能够左右日本朝堂的人却都没有开口。

    看看时间火候都差不多了,首相近卫文磨起身说道:“说了这么多,诸君对于美英荷可分和不可分还是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不过南下作战的主力是海军,我们还是来听一听海军方面的意见吧?”

    听到近卫文磨点名,海军大臣及川古志郎大将起身说道:“陛下以及诸位,帝国南下的主要目标是荷属东印度,因为只有那里才有帝国所需的石油和橡胶,尤其是石油。帝国如果想以武力达到目的,其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就是马尼拉和新加坡。”

    “马尼拉和新加坡分别是美国和英国在远东的政略和战略上的根据地,如果帝国向荷属东印度扩张时,最好是能在战略上突破美英势力的薄弱环节,在政略上把对手限定为荷兰一国。但是现在荷兰政府已流亡伦敦,英荷事实上已经形成一体不可分的关系,所以要施展策略进行离间是绝对不可能的,所以英荷的关系是不可分的,问题是美英的关系。”

    “美英间的政治一体关系本来是传统的事实,想要分离美英未免是奢望。况且之前大本营陆、海军部之间反复讨论了解决南方问题的设想,结论是英美绝对不可分,强调用武力向南方扩张时必须以对非律宾行使武力为前提。由我方主动对菲律宾行使武力,把美国转为主要敌国,美英荷必然会全部向帝国宣战,因此帝国在开战的时候就要将美英荷全部考虑进去。”

    及川古志郎是从美英荷三国之间的政治关系考虑分析的,比较有说服力,所以他的话一说完,整个御所里所有的大臣们都低头交流了起来。

    不过也不是没有反对意见,很快海军前大臣米内光政起身说道:“陛下以及近卫阁下,及川阁下的判断太绝对了,政治从来很少是绝对的,其中必有采取措施的余地。即使在政略上分离美英极其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