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552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552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这两路大军之后,八路军各部也不甘落后,在八路军总部的调遣下,129师2两个旅以及7个纵队大闹晋东南,而115师主力一部也跟着起哄,在冀南打的热火朝天。

    最重要的是,马铮所部在晋北的军队也开始发力,以整编一师为主近八万大军南下忻口、静乐,联合120师主力4个旅,一路向着太原打来。

    一时间整个山西都打成了一锅粥,到处都是枪炮声,到处都在打仗,好不热闹。

    此时华北就像是一个大戏台子,绥察军区搭台,一战区、二战区以及八路军总部纷纷登台唱戏,几乎所有的人都看出来了,此时的日军已经被马铮所部打的首尾不能相顾,简直就是一只落水狗。

    这疯狗要是没啥事儿的时候,别人也不敢把他怎么样,毕竟咬上一口还是很疼的,甚至于可能要了命。但是痛打落水狗大家伙就没有什么顾虑了,再不动手的话恐怕就轮不上他们了。

    目前,日军在山西还有三个师团外加两个混成旅团的兵力,加上蔡雄飞所部的伪军,总兵力大约在9万人左右,其中日军六万,伪军三万。按道理说如此庞大的一支部队,自保之力还是应该有的,即便是进攻山西的中国国防力量达到了恐怖的三十万。

    但事情坏就坏在马铮的那招绝户计,一下子派人将驻山西第一军的后勤基地石门给端了,石门作为正太铁路的重要节点,一旦失陷,第一军的后勤物资就彻底的的断了。

    新物质运不进来,就靠之前积攒的那些家底儿,即便是经验丰富的筱冢义男中将也不敢和数十万中国部队死磕。一旦打到关键的时候没有了弹药,那士兵们手里的枪支连烧火棍都不如。假如被中国部队包围在山西腹地,那后果就更加的严重了,甚至于有可能被直接全歼。

    形势越发的严峻了,无奈之下筱冢义男不得不向冈村宁次说明情况,请求作战指导。

    接到筱冢义男的电报,冈村宁次陷入了沉思。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便是死守山西,让第一军和山西的支那军队死磕,然后集中方面军主力进行增援,只要在第一军覆灭之前拿下石门,那么一切还有挽回的机会。

    第二条路则是趁着山西的支那大军没有合围之前进行突围,或是向之前那样撤往阳泉等地,然后同方面军主力一起夹击马铮所部,将军事重镇石门给夺回来,以图后效。或者是直接从太原向南进攻,大军撤往河南。

    一旦进入了河南,那么二战区和八路军就等于失去了作用,毕竟山西才是他们的地盘,支那人想要在河南地区和大日本皇军争雄还是差了那么一丝丝火候的。

    冈村宁次很是纠结,这两条路是各有利弊。如果死守山西而且还能守住的话,那是最好不过了,毕竟刚刚上任就把山西丢了,即便是他刚刚夺取了张家口,也难以向大本营交待。

    但问题是,守住山西的基本条件便是要保证第一军的物资供应。按照筱冢义男的估计,现在第一军的物质还可以支撑半个月,半个月之后如果方面军还无法打通正太铁路的话,那么包括他筱冢义男在内的近十万大军都将被支那人吞的连渣渣都剩不下。

    说实话,半个月之内拿下石门,冈村宁次根本就没有把握。不要说是现在守石门的是马铮所部了,即便是碰上国民政府的精锐,日军也没有把握半个月内将其击毙。

    这样的事情可是有前车之鉴的,1937年日军最精锐的板垣师团在占领平津之后沿平绥铁路西进,企图进攻山西和察哈尔以及绥远等地,进而控制整个华北。老蒋这时已看清对日妥协无望,遂决心抗战,对日寇的三路进犯,都做了相应的战斗部署,在平绥路方面,组织了著名的南口战役。

    南口,位于北平城西北45公里处燕山余脉与太行山的交会处,是居庸关南侧的长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门户。

    这一带地形复杂,崇山峻岭,关隘重叠。从南口经居庸关西行至宣化、张家口,为一东西狭长之盆地,南北多山,中央凹下,平绥铁路横贯其中,并有公路相辅行,形成为连通西北、华北及东北的交通干线。

    南口的南北两侧,又是筑在高山脊背的内外长城,山上仅有羊肠小道穿行,故南口是名副其实的“一夫当关,万夫莫敌”的天险之地,人们称它是“绥察之前门,平津之后门,华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守住了南口,即可阻止日寇占领察哈尔省,进而分兵晋、绥之图谋,从而保卫察、晋、绥三省,可见南口从来为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

    8月7日,日军第5师团和独立混成第11旅向南口及其沿线长城要隘展开进攻,南口战役打响。中国守军在汤恩伯将军沉着坚定的指挥下,在各个阵地均与日军展开激烈争夺,反复冲杀,甚至一日之内守军伤亡1200余人,战事异常激烈。

    但在优势日军以飞机、坦克、大炮的配合攻击下,中**队处于不利情势。

    南口战役的同时,日军察哈尔派遣兵团向西北重镇张家口展开进攻,中国守军一部驰援张家口。加之中国来援军队被日军阻断,中**队遂于8月26日向南撤退,27日,日军左翼第5师团和右翼独立混成第11旅分别占领南口附近重镇怀来、延庆,南口战役结束。

    此战,历时19日,中国方面投入兵力6万余人,日军动用兵力约有7万,中方伤亡29376人,日军伤亡据日方统计:第5师团阵亡1431人,加上独立混成第11旅团等部队的损失,日军死亡约2000人。以1:4的伤亡比来算,日军伤亡约1万人。

    一个小小的南口就能阻挡精锐的第五师团19天,而且参加作战的还仅仅只有6万多国民党部队,其中真正能称得上精锐的只有汤恩伯所部的三万余人,剩下的全都是北方的杂牌军。有鉴于此,想要在短短半个月内从马铮所部手里夺回石门,这在冈村宁次看来是极其困难的。

    然而现在的问题是,假如半个月内无法拿下石门的话,那对于山西的筱冢义男所部来说可就不太妙了。那个时候坚守了半个月的第一军弹尽粮绝,而援兵却迟迟没有抵达,再加上中国人逐渐将漏洞堵上,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最终这个曾经纵横大半个华北的第一军将成为历史,一如之前被马铮所部抹掉的驻蒙军一样。

    如果说是现在突围的话,成功率倒是很高,但是冈村宁次考虑,一旦就这样从山西撤兵了,那么整个山西可就真的完了。以现在这种形势来看,再想收复山西堪比登天。

    除了军事上的失利之外,一旦被支那人收复山西,那么大日本帝国在政治上也就处于被动,后果同样严重。

    尽管冈村宁次并不担心自己因此而被大本营处置,毕竟华北的危局乃是死鬼多田骏以及前两任方面军司令官埋下的祸根,和他冈村关系并不大。他只是来收拾烂摊子的,断没有承担责任的理由。单机版便是如此,冈村宁次还是不希望在自己的任上把山西给丢了,那对自己来说绝对是一个污点。(未完待续。)

第九百三十二章:诡异的晋东南战场(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九百三十二章:诡异的晋东南战场(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冈村宁次是一个比较识时务的人,他很明白马铮以张家口为诱饵,凭着丢掉这座大城也要引诱他上钩,胃口自然很大,那绝逼是本着全歼第一军去的。

    尽管自己现在还可以负隅顽抗一段时间,但是战争看的是最后的结局,是笑到最后谁才是王者。思来想去,冈村宁次还是选择了突围,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个道理冈村宁次还是懂的。

    既然决定要突围了,冈村宁次便不再犹豫,当即致电第一军司令部,命令他们立即收缩兵力,三天后方面军航空兵将会对山西前线的支那军队展开地毯式轰炸,到时候他们可以组织部队进行有限的反击,打支那人一个反冲锋,然后抓紧时机突围。

    之所以要在突围之前再打一个反冲锋,完全是因为冈村宁次是一个经验丰富的指挥官,他很清楚现在要是摆出一副撤兵的样子,那么不管是马铮所部还是二战区阎锡山所部都会迅速压上来,那个时候筱冢义男所部必然是更加的被动,就算是撤退也不可能撤的从容有节,所以最好是在突围之前再打一仗。

    接到冈村宁次的电报之后,筱冢义男中将大大松了口气,她还真的很担心冈村宁次司令官让他死守山西,那样的话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被支那人全歼在山西。

    要是搁在三年前,如果有人说敢全歼大日本皇军一个整军,筱冢义男第一个不信,在他看来大日本皇军虽然不是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但是在东亚地区,绝对是一流的军队,即便是不可一世的沙皇俄国在大日本皇军的兵锋下也得瑟瑟发抖。至于中国这个孱弱的国家,其陆军不过是沙子堆起来的高楼大厦,大日本皇军只需要用刀柄轻轻一磕就会轰然倒塌。

    自昭和12年中国事变爆发以来,尤其是在马铮所部崛起之前,大日本皇军很少有大队规模的部队被敌人全歼,但是这一切都在昭和12年年底戛然而止,自从马铮所部强势崛起之后,大日本皇军算是真正的遇到了对手,不但是大队一级的部队被全歼成了常态,联队、旅团乃至于师团被全歼也不足为奇,尤其是连驻蒙军这样的军团级的部队被全歼,更是彻底的震慑了几乎所有高级军官的心。

    所以现在八路军摆出一副全歼驻山西第一军的架势,由不得筱冢义男不担心,毕竟前车之鉴就在眼前。

    在筱冢义男的指挥下,山西各地的日伪军开始收缩兵力,一部分不太重要的据点干脆放弃了,数万大军在短短两天内就回防到了太原、古交等几个重要城市。

    但是收缩归收缩,日军似乎并没有放弃山西的打算,其主力第五师团以及第40师团由太原出兵,直奔灵石、霍州,然后在临汾停了下来,同二战区第六集团军对峙。

    10月1日,华北方面军司令部突然发力,这一天一大早隶属于华北方面军的航空兵团几乎是全军出动,对着临汾前线的二战区所部进行地毯式轰炸,与此同时第五师团在战车联队的开道下突然对当面的第六集团军发动进攻。

    尽管第六集团军早有准备,但是面对日军这种地空联合立体进攻模式,还是有些力不从心,在激战了一整天之后不得不放弃进占临汾的打算,向西撤往河津。

    日军也不追击,第五师团甚至于没有在临汾多做停留,战斗一结束,主力便向东推进,直奔几百里外的长治。

    日军的突然大动作将阎锡山、卫立煌甚至于马铮都吓了一跳,不明白小鬼子正是要干什么,难道想凭借这几个师团就想和三十多万中国大军死磕吗?

    就在马铮等人分析日军的战略目的时候,10月1日下午三万多伪军由太原出发,紧急南下增援长治、晋城方向的战斗,而静乐、忻口、阳泉方向的日军则是大规模收缩兵力,甚至于还放弃了不少重要的战略要点。

    10月2日,日军驻山西第一军司令官筱冢义男在太原召开记者招待会,明确表示皇军要死守太原,等候方面军主力增援。

    同一天,第一军主力第37师团放弃静乐和忻口防线,全军撤往太原、做出一副死守太原城的架势。

    与此同时,增援长治的日军也抵达了长治城,并且对附近作战的八路军129师进行清剿作战。但是战役的结果却是129师大获全胜,两万多八路军竟然将五千多日军以及三万多伪军打得溃不成军。

    消息传来,八路军以及一战区、二战区都是欢欣鼓舞,但是很快日军就再一次对长治进行增援,这一次则是以一万日军打头,后面则是跟着三个师的伪军,总兵力又是三万余人,而且这支日军浩浩荡荡的有五六百辆重卡随行。

    此时不管是二战区长官部还是八路军总部,再或者是身在石门的马铮都已经看出来了,日军这么不遗余力的向晋东南增兵,很可能是为了留一条后路,毕竟一旦死守太原城失败之后他们就将面临突围,而那个时候突围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出晋东南直奔河南焦作,其他的路已经被中国jundui给堵死了,现在清理了晋东南的八路军就等于保证了后路的安全。

    于是乎,二战区长官部希望八路军总部能够出动主力,将长治和晋城的日军给拖住。主要是八路军总部将日军主力拖在了长治和晋城一线,那么二战区数十万大军将会在一个星期内打下太原城。毕竟根据内线发回来的情报显示,此时太原城里只有三万多日军,,即便是加上那些伪警察、铁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