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498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498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整个会谈的过程中,日本外相松冈保证,只有苏联与美国把日本看作它们共同的敌人并彼此合作的情况下,日本才准备进攻苏联。他还表示不希望日本与德国一起进攻苏联,日本忠诚于它的盟友德国,但决不能由此得出结论,日本必然会与苏联绝交。

    松冈建议苏联政府研究日本方面提出的关于缔结互不侵犯条约的建议时表示,他可以将从莫斯科回国的行期推迟几天。

    莫洛托夫回答松冈说,苏联方面没有与美国缔结协定进攻日本的打算,但是,苏联当然会继续同美国谈判,并从自身利益出发发展同美国的关系。

    如果日本政府想在对苏关系方面采取重大的政治步骤,那么,眼下双方即能就缔结中立条约进行协商,同时需要商议的只有取消日本在北库页岛的石油与煤炭租让权,附带还有对日本租让者的投资补偿,以及苏联所承担的在今后若干年内向日本提供一定数量石油的义务问题。

    经过与国内沟通,松冈再次会见莫洛托夫时同意缔结中立条约,然而坚决反对取消日本在北库页岛的租让权。同时松冈在会谈过程中提议签署关于势力范围的秘密议定书,议定书将指出日本的势力范围是内蒙古与中国华北,而苏联的势力范围是蒙古人民共和国与新疆。

    1940年5月13日举行了《苏日中立条约》以及有关苏日贸易与渔业协定问题和取消在北库页岛租让权的函件的签字仪式。签约同日。双方还发表声明:“苏联保证尊重满洲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证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领土完整和不可侵犯。

    这显然是对中国内政的无端干涉,也是对《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严重违背,自此苏联对华援助逐渐减少。

    1940年5月17日下午,松冈洋右一行回抵东京,在晚上9时召开的政府大本营联席会议上报告日苏谈判的情况。5月18日,日本抠密院通过苏日中立条约,天皇立即批淮。

    同一天。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亦批准苏日中立条约。19日,苏联和日本政府代表在东京交换条约批准书,宣布苏日中立条约正式生效。

    与此同时中华民国外交部长王宠惠于日苏条约签字后第二天发表声明指出:“东北四省及外蒙古是中国领土,满洲国是非法的,中国政府决不承认苏日中立条约,中国政府与人民绝不承认第三国妨害中国领土与行政完整的任何决定,苏日两国公布的共同宣言对于中国绝对无效。”

    同一时间,绥察军区也在归绥召开新闻发布会,马铮公开谴责了苏日政府在违背中国的国家意志。在没有中国政府代表出席的情况下随意瓜分中国的领土,这是不道德的,同时也是对中国的刻意挑衅,对此整个中华民族都是不会承认这个条约。

    另外绥察军区数十万官兵将会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与危害领土与主权完整的敌人展开血战,不死不休,直至将敌人全部消灭。

    随后,绥察军区在归绥召开紧急军事会议,所有军分区司令员以及直属部队的师旅长们都必须参加,会上马铮听取了各军分区司令员的工作报告。同时制定了下半年的在工作目标和工作计划,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尤其是重工业。

    根据军区总部统计,绥察军区现在已经建成钢铁企业7个,年产精钢290万吨,纯铁765万吨。辖区内建成各种矿场127处,主要集中在煤炭、有色金属矿、石材等行业领域,从业人员多达20万人。

    此外,在绥察军区总部的直接干预与支持下,那些关乎国民经济发展的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电力、煤炭加工、玻璃纤维原料等工业都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另外这段时间以来,马铮对绥察军区的兵工厂进行了全面的整合,共建成8个大型兵工厂,其中包头4个、归绥2个、伊克昭1个,集宁1个。

    整合后的兵工厂不再是单一的分散的武器装备生产单位了,而是成为集生产、科研为一体的军事部门,而且根据各自兵工厂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生产能力,这整合完的8个兵工厂各自有各自的特色。例如包头兵工厂,虽然包头只有4个兵工厂,但是每一个却都特具特色的大工厂,可以同时生产所有的轻重武器。

    4大工厂分别被命名为包头第一兵工厂、第二兵工厂、包头第一机械厂、第二机械厂。

    一兵主要生产枪支弹药的,名下的产品包括ak47突击步枪、38式步枪、九二式重机枪以及各种型号的子弹。由于整合了其他地区所有的大大小小的兵工企业,所以一兵的生产能力极为强悍,就拿ak47突击步枪这一种枪支来说,每个月一兵可以生产1万支突击步枪,就产能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了绥察军区其它的兵工厂。

    二兵主要生产各种火炮,包括60、81毫米口径的迫击炮以及以及火箭筒,同时还生产各种炮弹、地雷、手榴弹、枪榴弹等。

    一机主要是生产各种装甲车、轻重坦克以及汽车的,不久前马铮同苏联方面完成了一笔交易,以500万美元的价格引进了一条苏联老式t26轻坦克的生产线,现在这条生产线已经调试完毕,预计绥察军区自行生产的第一辆坦克将在下个月下线。除此之外,一机厂还担负着整个塞北地区农用拖拉机以及运输汽车、火车头的生产。

    二机厂主要是生产各种型号的飞机以及飞机零配件,由于技术条所限,现在二机厂现在就一个空壳子,不要说飞机生产线了,就连一处像样的厂房都没有,更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产品了。

    不过这一点马铮倒是不担心,自家小媳妇儿前两天发来电报说,在摩根家族和洛克菲勒家族的帮助下,华夏公司已经和美国政府达成一项协议,美国政府愿意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向华夏军火公司出让p40飞机的生产技术和相应的设备。

    尽管这个价格很高,但是在马铮的授意下,华夏军火公司还是接受了这笔交易。同时马铮还自家小媳妇儿同美国政府交涉,希望购买一批美**舰,现役的或者是即将退役的都可以,价格好说。

    反正现在华夏公司不缺钱,别看华夏公司成立的时间并不长,但是现在的资本却极为惊人。在旧金山郊外的生产园区,华夏生物制药公司占地1000亩的生产基地日夜不停地生产着青霉素和链霉素药物,而这些药物基本上一下生产线就会被等候在仓库区的各国代表哄抢而去。

    随着战争的大规模爆发,不管是英法还是美苏再或者是德意西班牙,这些国家都意识到青霉素药物的重要性了。要知道每年因伤口感染死亡的伤员几乎能占到阵亡士兵的一半以上的比例,甚至于只需要一小盒青霉素药品就能挽救一个士兵的生命。

    战争终究还是人与人在对抗,人都死光了还怎么打?再说了,战场上每一个老兵都是难得的财富,能保住这些老兵的性命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那都是极为重要的事情,因此各国的订单急速增加。(未完待续。)

第八百四十二章:马铮的换装计划(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四十二章:马铮的换装计划(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截止40年4月份,短短10个月的时间,华夏公司一共生产出的青霉素价值接近2。5亿美元,但是接到的订单却多达12亿美元。

    这是什么概念,或许相对于后世那些大公司而言这点销售额算不得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2。5亿美元那可是极为庞大的一笔巨款了。要知道同时期美国政府一年的收入也就1200美元,而华夏公司短短十个月就卖出2。5亿美元,这还的算上近3个月的工程建设期。

    按照华夏公司的预计,今年公司的产能还能翻两番,到年底至少能生产出20亿美元的药物。

    除此之外,华夏公司在东德克萨斯地区购买的土地下面发现了大量的油田,又在美国其他地区发现了不少金矿等等,在短短一年内,华夏公司的资产急速膨胀。

    而华夏公司抱着有钱大家赚的理念,在这几个大项目上马之后便将洛克菲勒、摩根以及杜邦等巨头拉下水,因此很是拉拢了一帮盟友。

    所以尽管很多人都已经知道华夏公司背后可能是中国政府或者是华人财团,而这个公司成立的目的就是为正在进行的中日战争而服务,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几乎所有人都默认了华夏公司的存在。

    虽然日本政府多次提出抗议,要求美国政府严惩华夏公司,但是美国政府看在巨额的税收上面却没有搭理日本政府,以至于美日之间的关系逐渐在恶化。

    有了华夏公司这只下金蛋的老母鸡,马铮一下子感觉变成了地主老财,出手自然也就阔绰了不少。除了向苏联政府购买了t26坦克的生产线之外,马铮还想苏联政府提出了购买军舰的请求,不过在苏德战争的阴云下却没有达成协议。

    不过美国政府却没有那样的顾虑,在洛克菲勒家族的牵线下,华夏公司直接接手了美国海军即将退役的2艘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以及6艘鱼雷艇,此外还预定了5艘重巡洋舰和一艘补给舰,而这批军舰预计在半年内交付华夏公司。

    此外华夏公司还和美国政府达成协议,由华夏公司出资,美国政府代替训练一批合格的海军官兵,在训练期间有偿使用美国的海军基地。

    这是一个资本的世界,在资本的世界里,金钱是万能的,在华夏公司大量的资金的开道下,马铮的计划几乎是畅通无阻。

    经过一些列大规模的资源整合,绥察军区各地的工厂企业的数量虽然减少了四分之三,但是生产能力却提高了近70%。

    随即马铮给各大兵工厂等企业下达了全速生产的命令,同时制定了一个宏伟的计划,那就是要在40年底对军区现有的8个步兵师以及8个独立旅合计25万正规野战部队完成换装。

    对于苏日两国这次签订的这个中立条约,马铮只能表示无奈,该来的终究还是会来的,只不过他没想到会这样的快。尽管之前就已经有了预感,甚至于为了能在苏日两国签订中立条约前获得更多的物资,马铮一次性向苏联订购了价值两亿美元的物资,包括武器装备以及大量的工业设备。

    但是当消息传来之后,马铮对于苏日签订的这个条约还是相当的不满,因为里面的一些内容实在令人难以接受,尤其是苏联竟然宣布承认“满洲国”,同时承认日本在华北的利益,这是对《中苏互不侵犯条约》的严重侮辱和背叛。

    而且为避免触怒日本人,苏联在条约签订后开始减少并在苏德战争爆发后停止了对中国抗战的支援,同时撤回在华的志愿飞行员,使中国失去了抗战物资的一个重要来源,这对正与日寇浴血奋战的中国人民是一个十分沉重的打击。

    另外苏联和日本签订这个中立条约之后,失去了苏联这个娘奶的中国政府必将迎来更加严重的民族危机。亲日派肯定不会错过这个绝好的机会,一定会大肆散布抗日必亡的谬论,甚至于还会公开投靠日本侵略者。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历史上在这段时间内,投敌叛国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达58人,副总裁以下的国民党中央委员20余人,投敌军队则达50万之多,占伪军总数的62%。因此可见《苏日中立条约》的危害有多大,它的出现大大加剧了中国抗战的困难局面。

    这些都是马铮所不愿意看到的,因此他认为有必要站出来将自己的立场阐明,即便是对局势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帮助,但是却可以让国人看到,中国人并不会因为失去一个并不可靠的盟友而向敌人卑躬屈膝的投降。

    不过对于这次苏日媾和,马铮心里气愤的同时也有一点小激动,气愤的原因就不说了,上面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至于马铮心里的那点小激动也是可以想象得到的,一直以来马铮都很担心自己的出现会不会导致日本改变既定的策略,不向南发展,反而采取北进的策略,那对于整个中国乃至于世界来说都是一场灾难。

    有很多人都说,日本不管是南下还是北上,最终的结果还是一样的。毕竟日本的国力摆在那里,再强大的蟒蛇也不可能将大象吞噬。更何况就当时的国内国际局势而言,南下是日本最好的选择。

    从现实出发,日本要进攻苏联的话先要考虑进攻路线,从地缘以及其他因素考虑日本可能有三条进攻的路线:一是从中国东北出发,日本可以进攻苏联远东地区,目标将会是外兴安岭一带和苏联的西伯利亚地区,但是这一地区地广人稀。大片地方都是不毛之地,战略上和经济上的价值不大,如果想从这里攻向苏联的欧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