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491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491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是?一再强调,****在这个阶段不强调一城一地的得失,主要目的在于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以达到拖垮日军的目标。

    而日本方面也做出了一些举措,日本方面开始为持久作战做准备,由于开始认为最多打一年,因为日本方面根本没有什么准备,军工厂生产能力严重不足。所以此时日军开始编组新的师团,扩大军工生产,大量训练适龄青年,准备持久作战。

    同时,?由于自知战争很难在几年内解决,所以日军迫切希望以华制华,以及早从中国抽身。他们除了引诱****将领投降以外,还全力扶持各地的伪政权。

    此外,日军认为目前第一线的部队毕竟还有战斗力上的巨大优势,务必保持进攻的势头,进行部队的进攻作战。因为日军很明白,****还具有强大的力量,如果日军转而防御,恐怕****就会主动进攻。所以,日军必须保持进攻,掌握战场主动权。

    为了持久作战,也是由于希特勒这个小胡子在欧洲打的太过于耀眼,极大的刺激了日本人的野心,因此日本人开始谋求长久的对外扩张。为此日本政府连续召开了三次御前会议以及八次四相会议,统一了思想。

    包括日本首相近卫文磨在内的几位重臣都一致认为,只要大日本皇军以最快的速度击溃印度支那的法**队以及驻守在缅甸的英**队,另外还有驻扎在印尼以及东南亚其他岛屿上的荷兰军队,那么大日本帝国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大量的包括石油在内的战争资源。

    同时还可以切断中国政府唯一的对外通道——滇缅公路,因此,日本政府认为有必要与上述几个国家谈一谈了。

    根据前一段时间日本政府制定的《适应世界形势演变的时局处理纲要》,日本政府上下对解决中日战争的态度已决定转入长期持久的态势,所以此时日本政府把注意力集中到南方去了。

    这几个月来的国债欧洲战场上取得战绩令日本人震惊,法国政府已经彻底投降了,虽然戴高乐在英国组成了流亡政府,但是这在日本人看来不过是个笑话。而逃往英国的荷兰女王除了空喊几句口号之外,对德国人也没有半点威胁。比利时、卢森堡、丹麦、挪威等国依然没有半点起色,整个欧洲基本上保持着暂时平静的状态。

    欧洲各国依然是半死不活的状态,而德国也同样没有和谈的意思,这让日本人极为兴奋,再加上德国政府承诺过,他们无意插手亚洲事务,更不会染指东南亚,这无疑是给了日本人一个信号。于是日本人决定试试水深浅,看看欧洲人的态度。

    日本政府接触的第一个国家是荷兰,荷兰这个国家有过自己的辉煌时代,曾经的荷兰号称欧洲的海上马车夫,曾经是一个经济和海军实力强大的国家,在荷兰最强盛的时候,其在海外的殖民地的大小相当于其国土面积的数百倍,包括中国的台湾曾经都是其殖民地。

    即便是现在荷兰已经没落了,其在海外的殖民地绝大多数都被英法等国瓜分了,但是在亚洲尤其是东南亚,荷兰依然有大量的殖民地,而这些殖民地统归荷属东印度公司管理。

    日本打上荷属东印度的主意是有原因的,荷兰在亚洲的殖民地主要集中在后世的马来西亚以及印度尼西亚。当然还包括文莱,所以那里是橡胶和石油的王国,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这里号称东亚的石油宝库,年产约800万吨,大约相当于日本的20倍。

    日本此时每年需要石油约500万吨,但自给能力却不足十分之一。为了获得大陆土地,为了获得更多的战争资源,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日本对于荷兰这个弱小的国家早就虎视眈眈了。没落的荷兰在日本看来和中国一样,都是那种捧着黄金满地爬的小屁孩,天生惹人犯罪。

    不过一直以来荷兰这个国家都很明智,在1939年战争爆发时,荷兰的政策却是明白无误的,这个已经经历了一百年和平的国家,决心实行“坚决的、不言而喻的中立政策”,它虽然是国际联盟的成员,但已明确表示不受强制维护集体安全决议的约束。

    尽管它的国民情感是偏向英国的,但是并不介意与德国做生意,这一点和一战时期倒是一样。荷兰对德国的入侵可能高度警惕,并做了一些初步的准备,但同时它对英国的海上封锁措施持续地表达着不满,认为这妨碍了中立国正常的贸易往来。

    荷兰国内的党派不少,但是谢天谢地,无论是在政治光谱最左端的共。产党还是最右端的纳粹主义,都处于基本无足轻重的地位。由于荷兰在政策上的正确,所以直接导致其国力虽然不强,但是在国家上的地位却不低,因此在没有决心与英法开战之前,日本人虽然眼馋,但是却没有对荷兰下手。

    然而现在不一样了,在经过短短5天的战斗后荷兰迅速被德国征服。而荷兰人的软弱彻底刺激了日本人,就这点实力还想拥有大半个富饶的东南亚,真的是白日做梦,异想天开。日本政府根据《时局处理纲要》的决定,于1940年3月底特派商工大臣小林一三,前往荷属东印度,进行关于密切两国经济关系的谈判。(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章:日本政府的布局(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三十章:日本政府的布局(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在商工大臣小林一三前往荷属东印度进行两国经济关系谈判的同时,日本政府则是在内阁会议上通过了《发展同荷属东印度经济关系的措施》。

    这是一份关于指导日荷两国关系的意见,其基本方针十分强硬,内称:“随着世界新秩序的发展,必然产生经济圈,根据日德意三国条约,应确认皇国在荷属东印度的优越地位;从共存共荣的大局出发,迅速与荷属东印度谋求经济上的密切合作,以期开发并利用其丰富资源,使之实际上成为以皇国为中心的大东亚经济圈之一环”。

    这当然是最终的目标,而当务之急则是取得战略物资尤其是取得所需要的石油。总而言之就一句话,俺们大日本帝国已经决心耍流氓了。

    反正对于荷兰这样的小国,日本人是一点心理压力也没有。日本海军甚至扬言,如果荷兰政府敢说个不字,强大的帝国海军将会在半个月内消灭驻扎在荷属东印度的荷兰舰队,而且伤亡不会超过500人。

    日本人想要利用压下的有利局势迫使荷兰屈服,但是日本人小瞧了荷兰人的骨气,更小瞧了荷兰对于自己盟友英法美的信心。

    荷属东印度依靠美英的态度是极为坚定的,荷兰原是美英对日经济战略的一翼,因此同荷属东印度的谈判,实质上几乎与同美英谈判没有区别,所以荷兰并不害怕日本人。

    在荷兰人看来,虽然驻扎在荷属东印度的荷兰海军并不强大,人数也不多。但是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英法美等国的实力还是很强的,如果联合起来的话,日本人根本不足为惧。

    因此荷兰人的态度同样极为强硬,抱定决心不与日本人妥协,即便是日本以战争相威胁也浑然不惧,完全一副不把日本人放在眼里的样子,令日本人恨的牙痒痒。

    日本与荷兰之间的谈判陷入了僵局,尽管日本有心用武力迫使荷属东印度屈服,但是由于英法以及美国在东南亚势力的强势阻挠,让日本不得不有所收敛。

    既然荷兰这边打不开局面,日本政府不得不把眼光转向中南半岛,半岛与中国大陆相连,所以这块地盘也是日本最为垂涎的地方。

    中南半岛上现在处于一种三国鼎立的局面,除了本土王国泰国之外,还有英法各一块殖民地。日本要进军东南亚,是必要和这些国家打交道,所以日本政府觉得有必要和英法谈谈,如果他们能主动让出一些利益,日本不介意和平解决这个问题。

    泰国是日本南下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此以前,日本和泰国缔结了日泰睦邻友好条约,密切了日泰间的关系。日军大本营陆军部为了加强与泰国的关系,特别在泰国设立了驻泰陆军武官府。陆军武官田村浩大佐和泰国总理銮披汶交迫深厚,因而愈益加深了銮披汶总理的亲日态度。

    但是,泰国从十九世纪开始,日子就很不好过,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泰国的东边有法属印度支那,并且还驻有大量的法**队。在泰国的西边是缅甸,而此时的缅甸则是英国的殖民地,驻有大量的英**队,即英缅军。由于英国势力渗透泰国多年,根深蒂固,銮披汶总理的政治力量也有一定限度,所以加强日泰间实质性的合作每每受到阻碍。

    关于英、法、荷之间的关系是否可分的问题,在日本本经争论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就目前而言,不可分论已占了上风。

    不久前,在大本营陆军部内主管部局长以下的军官之间就已经大体上拟定了《对南方措施纲要》一案。这个方案认为英荷一体。不可分离。它的设想是:抓住时机,对马来和荷属东印度行使武力,以便从根本上解决所谓南方问题。

    但是,陆军省武藤军务局长主张南方问题必须由海军担任主角,因此陆军方面不要向海军提出此案。原则上要等待海军方面的提案。

    随后,大本营陆军部的第20班长有末次大佐,将上述《对南方措施纲要》的重点,作为个人想法提交给了海军方面的主管人员。这时海军方面主管人员当即强调,对南方行使武力就是对美国行使武力,而英美是不可分离的。

    接着,海军方面的主管人员来到参谋本部,以书面形式提示了海军方面的主要意见。其要点是,美英是绝对不可分的,对南方行使武力就是对美作战,所以要促进这方面的准备。至于对英荷行使武力的准备,海军这方面早已作好。

    这就是说,陆军的打算是,尽管要作对美作战的准备,但要在极力回避对美作战的情况下对南方行使武力。而海军却主张,一旦对南方行使武力,一开始就要对美一战。看来海军方面这种英美不可分论的意见颇强硬,因此,陆军深感实现对南方行使武力的计划极为困难。

    此后,陆海军统帅部主要负责人之间几经商讨,才就海军方面对南方行使武力的问题作出了如下明确的结论。日本如果对荷属东印度行使武力时,英国当然要动手,因而就有必要对马来行使武力。为此,在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和泰国取得军事基地,是必不可少的条件,这是随着大本营战略研究具体化所应得出的必然结论。

    另外,即使不采取这种武力南进政策,为了确立日本自给自足的态势,也应该将取得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的大米、橡胶、锡等战略物资作为当务之急。

    这样,先把法属印度支那和泰国拉进日本阵营就成了先决条件,而且也预料到,要实现这个目的,会遇到许多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估计到。日本一向法属印度支那南部和泰国扩张,同英美的关系势必要恶化。因此,此时日军的行动还是比较温和的,主要是以政治谈判为手段。

    在日荷谈判进行的同时,日本也向泰国和法属印度支那派遣了谈判组。而且日本政府的态度很坚决,要求谈判组无论如何要在泰国取得军事基地以及在泰国境内行军的权利。

    事实上,日本政府已经感觉到了,自从半年前日本政府出面调停了泰国与法属印度支那发生边境冲突后,泰国收复了被法属印度支那强占了的那两个边境省的领土,但是在收复失去领土之后,开始察觉日本人的野心的銮披汶。颂堪开始在政治上发生了一定程度上的转变,疏远日本而向美英靠拢,这让日本极为不安。

    泰国的重要位置让日本不能失去这个名义上的“盟友”,所以这一次日本外相松冈洋佑亲自带团前往泰国,级别之高出乎泰国方面的预料。

    面对日本咄咄逼人的架势,泰国现在也是颇为无奈,那位军事独裁者虽然独断专行,但是却不傻,他在日本提出在泰国国内建立军事基地的时候就已经察觉了日本的野心,因此对于日本的这次谈判持不配合的态度。

    而泰国的不配合也让日本政府感到愤怒压力,因此日本政府希望大本营能在中国战场上有所突破,也好用实打实的战绩“说服”泰国这位盟友,完成政府在中南半岛的布局,加大接下来的持久作战的可能性。(未完待续。)

第八百三十一章:长沙会战的关键(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三十一章:长沙会战的关键(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日本政府这次可是给大本营出了一个大难题,中国战场已经是那个样子了,那可能在短时间内有所突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