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482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482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然而这个命令可把海军方面给为难住了,首先是他们无法判定这个事发海域到底在哪里,尽管在那个岛礁附近发现了那具尸体,但是谁也不知道这具尸体是什么时候漂到岛礁附近的。

    打捞这种事情可不好做,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尤其是方向错了之后,即便是再怎么努力也是白费工夫。

    但是军人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既然上面已经下达了命令,那么他们也就没有什么推脱的理由。

    随即,驻扎在天津和青岛两地的日本海军频频出动,前往黄海进行搜寻打捞,好不热闹。

    在华北方面军这边,经过冀南和冀东的两次小规模的扫荡,冈村宁次对于手中的部队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而越是了解,冈村宁次越是心惊,几年没注意,大日本皇军的战斗力竟然下降到了这个地步,而支那人也已经成长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程度,这让冈村宁次倍感震惊的同时也感觉到了深深地危机。

    不说绥察军区数十万大军就在边上虎视眈眈,其前锋兵力就驻扎在张家口一线,距离北平城仅仅不到200公里,如果乘火车南下的话,也就半天的时间。单单八路军其它部队的发展就让人惊骇的了,想当年土八路军的战斗力那是帝**官们之间的笑料,甚至于很多高级军官曾开玩笑称支那土八路就是一群拿着原始武器的农夫。

    现在这些农夫成长起来了,南宫县一战,大日本皇军三万多部队愣是没有拿下五万土八路驻守的县城,这绝对是无法想象的。

    要知道三年前即便是一支运输队都能暴打支那一个团甚至于一个旅的部队,三万皇军可以横扫支那两个集团军,甚至于更多,现在竟然连一个小小的县城都啃不下来,真的是令人毛骨悚然,思之极恐啊。

    无奈之下,冈村宁次再一次向大本营发去了增兵的请求,要求大本营再次向华北方面军进行增兵,而且数量不能少于六个师团。

    日军大本营对于冈村宁次的申请很重视,主要是之前永野修身在电报中也特意说明了一下中国人的强大,而且他的分析也得到了参谋本部的认可。所以在大本营实际掌控者闲院宫载仁亲王的亲自指示下,原本准备调拨给华北方面军的三个乙等师团变成了6个,而且第一批三个师团的部队迅速在东京装船。

    华北方面军的行动也没有刻意隐蔽,更谈不上是军事绝密,所以马铮的书桌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份华北方面军近期活动的情报,其中包括日军增兵华北的资料。

    得知日军再次向华北增兵,马铮暗叹日本人的底蕴还真的是深厚,这都是近两年来第四次增兵了,日本人显然是要将家底子都抖露出来,明显是不打算过了。

    不过马铮很快就不再关注冈村宁次这只没牙的老虎了,他知道经此一役,华北方面军已经是伤筋动骨了,就算是有援兵抵达,要是没有半年的休整,整个华北方面军还是恢复不了战斗力的,所以就算是日军大本营给一百万的援军也是白搭。

    反倒是现在军区内部正在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建设,这需要马铮多加指导,所以很快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军区内部。

    现在绥察军区各部门各司其职,效率极为快速,相比暮气沉沉的国统区和以及人心惶惶日占区,绥察军区一片生机,欣欣向荣。在苏联方面大批的工业设备的支援下,包头的重工企业已经达到了136家,涉及钢铁、煤炭、军工生产、电力等多个领域。

    好在现在军区经过调整之后,各部分的职责划分的很细致,所有人都基本上能做到各司其职,只要马铮制定好生产任务,基本上用不着他盯着。

    但是这并不是说可以闲下来了,事实表明至军区还有很多事情需要马铮盯着。这些天马铮除了处理一些政务之外,剩下的时间都在指导特战队员训练。

    关于特战队马铮总体上还是很满意的,但是自从上一次在代县遭遇日军的特种部队之后,马铮深感日军在特战方面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虽然暂时还比不上他们,但是人家在武器装备方面却要高出他们一筹,因此战斗力并不比绥察军区的特战队差多少。

    正因为这样,在这次对付日军特战队的时候,马铮所部的特战队员损失惨重,前后二十多天的战斗中有22名特战队员阵亡,另外还有17人受伤。

    所以回到军区之后,马铮就把很大一部分的精力都放在了对特战部队的集训上了。

    随着各个战场战斗的结束,绥察军区特战队也陆续归建,到2月底,返回归绥的特战队员共有以1322人,此外山东还有640多人,也就是说绥察军区的特战队员一共只有不到两千人。

    在查阅档案的时候,马铮发现第一批416名特战队员只剩下82人,其余的人则是已经以身殉国了,没有受伤致残的,也没有退役的,不在了的全部战死了。

    第二批特战队员人数有840人,现在还活着的不到四百人,其余的也全部战死,没有俘虏没有失踪。

    第三批特战队员有一千九百余人,但是由于并不是亲自训练的,所以战斗力并没有达到的标准。再加上绥察军区对于特战队一直都是采取以战代练的方式训练,所以这一批的特战队员到年前的反扫荡战役结束的时候只剩下1423人,阵亡五百余人。

    正是因为看到至于第三批特战队员战斗力还未达到要求,执行任务的时候伤亡比较大,所以马铮决定利用部队休整的这段有利时间对特战队进行三个月的集训,而他打算亲自带队训练。

    参加这次集训的包括第二批幸存的的四百余人在内的所有特战队员,担任教官的是马铮、陈铁生、龙剑飞等战术素养优秀的特战队员,但是所有的训练大纲却都是马铮亲手制定的。

    根据马铮制定的集训计划,整个集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体能训练,第二阶段为技能训练,第三阶段为综合能力实践。

    第一阶段的具体的训练方法同之前的训练方法没有太大的区别,所有的技术兵种都是早晨5:30起床,在每人身上加上20公斤的重物跑5000米。8:00训练挂勾梯上下300回,穿越30米铁丝网来回300趟。

    10:00野外体能训练,扛着原木进行五公里越野。13:30抗暴晒形体训练,平举着ak47,枪口用绳子吊着一块砖头,一动不动晒2个小时。16:00训练射靶1个小时,之后练倒功散打,硬气功等。

    同时每天饭后半个小时,继续负重20公斤跑5000米。3天一次游泳训练:穿着厚厚的军装和解放鞋,一口气游完5000米。5天一次中国式铁人三项:负重跑步2000米,游泳2000米,骑自行车2000米。7天一次25公里负重30公斤越野行军训练。(未完待续。)

第八百一十五章:长沙会战(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八百一十五章:长沙会战(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第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针对体能训练,所以将部队都集中到了归绥郊区的兵营内进行,而且还制定了严厉的处罚制度,对,确实叫处罚制度,做好了没有奖励,但是如果完成不了训练任务,那么从完成不了训练的士兵到负责带队的军官都要受到严厉的处罚,轻则加大训练的强度和训练的时间,重则直接踢出提战队。

    尽管这些特战队员都是经过千挑万选,并且还经过最少一年的严格训练的精英,但是却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完成如此变态的训练,尤其是扛着上百斤原木进行长途越野,这一项就刷下不少人。

    马铮对于特战队员的要求是极高的,他很清楚特战队是干什么的,那可是全军最精锐的尖兵,执行的也是最危险的任务。

    当一名合格的特战队员确实很光荣,但是光荣的背后却是沉甸甸的责任。如果视力不能与责任相一致的话,那么后果非常的严重。

    况且作为一名指挥官,马铮要考虑的不仅仅只是打胜仗,而且还要负责将这些年轻的战士或者带回到他们的父母身边。

    这段时间以来特战队员损失如此的惨重,这让马铮倍感愧疚,他始终觉得,如果不是自己太过于急于求成,在没有将这些战士们训练成合格的特战队员之前就将他们送上了战场,这是对他们的不负责,也是对他们父母的不负责任。因此这一次马铮不会再急于求成,他要倾全力打造一支真正的现代特种兵。

    因此第一阶段的体能训练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如果能做到这些,那仅仅是刚跨进特种兵门坎,要想成为真正的特种兵,还有进行第二阶段的专业训练。

    第二阶段的训练就专业的多了,这一阶段都是按照作战分工不同分成不同的方队进行的,机枪手训练机枪手,刺杀组训练刺杀组,而狙击手训练组则是由亲自训练。

    马铮是特种兵出身,所以他对特战队当中所有的兵种组成都很了解,可以说一个战斗小组中作用虽然不同,其重要性也不尽相同,但是马铮认为最重要的还应该是狙击手。

    狙击手主要的作用是对有价值的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像敌军指挥官以及诸技术兵种等战略目标等,另外还有像敌炮火观察员,通讯设施等都是狙击手狙杀的目标。

    而且狙击手的另外一个作用就是寻找和歼灭敌方的狙击手,因为对付狙击手的最好办法就是狙击手对抗,尽管使用火炮进行大面积轰炸也可以起到对付狙击手的作用,但是那样的代价还是太大了,像电影《兵临城下》场景中的那样的狙击手对抗才是对付狙击手的最佳方式。

    以最小的成本使敌军付出最大的代价,这是不遗余力对狙击手大加训练的根本目的。狙击手常常执行的命令包括指定狙杀、巡逻狩猎、非硬性装备破坏、随队观察警戒及火力支援。狙击手的目标不仅仅只是杀伤对方的人员,实际上他们往往可以起到普通步兵无法达到的战术作用。

    例如狙击手可以通过对坦克成员,车辆的油箱、水箱、轮胎,直升机的主旋翼与尾旋翼、光电观测器、机载弹药,潜望镜和通讯设备的射击使其丧失战斗力,可以通过毁伤关键设备来迟滞敌方基地的作战行动等。

    另外,类似于弹药库、油料库、指挥部等薄弱环节也非常容易成为狙击手的高价值战术目标。油库的狙击可以先用1发包铅的软弹射穿油桶,等燃油外泻遍地皆是时,再用1发燃烧弹或曳光弹加以引爆,一定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混乱局面。

    之前对于所有特战队员的训练都还停留在很粗浅的程度,就算是第一批特战队员经过两次训练,但是也无法达到对特战队的要求,所以这一次专门抽出大量的时间对特战队尤其是对狙击手进行集训,希望可以训练出一支真正的特种部队。

    就在马铮忙着在归绥训练特战队的时候,日本政府大本营以及老蒋方面也都没有闲着,各有动作。

    日本方面鉴于中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为了改变战略态势,夺得战争主动权,解决国内因战争持续而激发的重重矛盾,日军大本营陆军部作出决定,重新启用在中国战场“屡立战功”的畑俊六。3月20日畑俊六正式被任命为侵华日军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接替他的前任西尾寿造,负责统一指挥侵华日军的侵略活动。

    事实上畑俊六早就知道了此事,他以最快的速度将裕仁天皇新任侍卫长的小河中将把手头上的工作交接完毕,然后乘专机由东京出发,直接赴南京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履新。

    这次畑俊六升任中国派遣军司令官肩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在来南京上任之前,首相近卫文磨以及陆相板垣征四郎都单独与畑俊六会谈过,两位帝国重臣都希望畑俊六上任后能尽快掌控局势,对重庆方面实施更加犀利的打击,迫使中国政府屈服。

    因此畑俊六上任后立即召集中国战场上两大方面军以及派遣军直辖的几个军的司令官召开会议,商讨对华作战。

    经过商议,中国派遣军司令部所有高级军官都认为对付此时的中国政府,务必要将中国政府与八路军区别对待。几乎所有的高级军官都认为在北支那地区,如果单单就北支那方面军而言,实力仍然远远逊于抵抗势力,主要是八路军的发展实在太过于迅速了,已经远远超出了方面军的估计。

    因此中国派遣军司令部决定,华北的部队继续密切监视第一战区和第二战区以及马铮所部,既不挑起战争,但是也不能放松警惕,随时准备迎接陈锋所部的进攻。

    同时,调集派遣军直辖的第11军、第13军主力向长沙发动进攻,藉此来打击国民政府。于是就在南京的中国派遣军司令部里,烟俊六等人制定了长沙会战的作战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