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447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447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代县前线的藤田少将也接到了华北方面军措辞严厉的命令,多田骏中将命令藤田少将务必在两天内突破代县的防御阵地,击毙马铮,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杨成武所部大军行动的速度很快,在占领密云后,杨成武只留了一个步兵连驻守密云,大部队连城也没进继续向北平奔来。(未完待续。)

第七百八十一章:中日预备会谈(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八十一章:中日预备会谈(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马铮的担心不是杞人忧天,而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要说是放在一年前,日本方面绝对不会做出太多的让步的,毕竟那时候日军其他方面暂且不说,单单在军事方面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其进攻力度也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现在可就说不好了,毕竟现在日本的情况比较糟糕,其军事上优势在不断地被追赶上,经济上也逐渐难以为继,而且国内的反战声音也日益高涨,继续打下去这场战争就没有什么利益可图了。为了不干这赔本的买卖,日本政府就算是放弃一些利益也是可以理解的。

    说白了也就一句话,也就说现在日本政府与国民政府之间是有合作可能的,有合作的基础也有合作的需要。

    不过马铮也清楚,老蒋现在对于日本人并不是很相信,毕竟汪伪政权就是老蒋心里的一根刺,这根刺要是不拔掉蒋光头可谓是寝食难安,哪还有心思和日本人和谈。

    而且历史上对于这次和谈有着详细的记载,多种资料表明,和谈工作只是日方的一厢情愿,蒋应对“和谈”,不过权宜之计,并非诚心。

    当时日方部分人员即已认识到“桐工作是日本政府寄予最大希望的和平工作,重庆方面则是在蓝衣社首领戴笠的领导下进行的谋略工作。”

    如果说前两次和谈国民政府付出了十分真心的话,那么这一次和谈老蒋至多付出三分真心。对于日本政府旨在诱降的“和平谈判”,重庆方面虽然出于多方面考虑,回应了日方的这一政策,与之进行了会谈。

    然而会谈进行了将近一年,没有任何结果而告终结,这让日本方面极为恼火。

    对于怎样阻止老蒋与日本人和谈,说实话马铮还没有想到有效的办法,他打仗倒是不含糊,但是说起玩政治,自己还真是一个小白,这种事情还是找几个帮手为好。

    对于国民政府与日军和谈这件事,最担心的恐怕就是延安方面了,其次桂系的那几个大佬似乎也不赞同。至于山西的阎锡山以及其他地方军阀不过都是墙头草,那边风大那边倒,不靠谱!

    不过在这件事情上似乎略有不同,即便是关乎国家民族危亡,但是一部分人还是有私心的,因为私心恐怕一部分人未必会支持自己。

    举个例子,就拿山西的阎老西来说吧,这老汉最关心的还是他的老巢山西,那是他的根本。现在对他威胁最大的就是日本人,因此阎老西巴不得国民政府早点和日本鬼子和谈。到时候等日本人一撤,这山西还不是他阎某人的天下,所以阎老西是不会支持他逼蒋抗日的。

    另外中国现在还存在的几支地方军阀势力里面,内给自己支持的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了。东北军绝大多数将士倒是都希望和日本人决战到底,打回老家去。

    但是自从西安事变之后,东北军的老大张小六就被老蒋软禁了起来,老蒋通过分化打击拉拢等各种手段,基本上令三十余万东北军成了一盘散沙,现在自保都勉强,哪还有精力支持自己。

    西北军的情况也一样,杨虎城被逼走国外,西北军现在由孙蔚如指挥,但是整个西北军现在只剩下区区几万杂牌兵,而且还置于老蒋嫡系胡宗南的战略集团枪口之下,就算是借孙蔚如一个胆子也不敢瞎折腾,弄不好老蒋就会以此为借口分拆了西北军。

    川军就更不要说了,自从刘湘死后,整个川军就乱套了,然后被老蒋几个组合拳彻底打懵了,现在的川军也就之比东北军好一些,还算是有个根。但是让他们和自己一起逼蒋抗日,恐怕是力有未逮。

    湘军、滇军、黔军都也一样,没几支像样的军队,只要老蒋愿意,随随便便派几个师进入云贵高原,这几路军阀就得飞灰湮灭,因此他们绝对不敢与自己为伍,可以与自己相互声援的恐怕就只有桂军了。

    2月20日,国民政府就中日有没有必要进行会谈与日本人提出了三点质疑。第一,日本是否要重新考虑不以国民政府及蒋为对手的声明,如要重新考虑,将用何等方法向中国方面证实?

    第二,日本的对华态度如果真是中日经济提携,则在能达到此目的时,是否能恢复七七事变以前的局面?

    第三、日本政府有无向国民政府提出和平提案之意?如有,能否暗中向蒋本人递交有关和平问题之亲启函件。因公开进行会对蒋的对日和平工作造成极大妨害,“近卫声明”即因已公开,致使蒋的立场陷于极端困难。

    国民政府的这三个质疑提的很明确,如果日本人能在这三个质疑上给予国民政府明确的回答,而他们给出的答案也能令国民政府满意的话,那么彼此之间就有了和谈的基础,到时候国民政府也会正式与日本方面进行会谈,否则的话双方就没有浪费口水的必要了。

    此时的国民政府与历史上的国民政府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就是国力方面,由于马铮所部的横空出世和强势崛起,国际社会对于日本的野蛮侵华颇有微词。

    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共双方通力合作,在多个战场屡屡给予日军重创,尽管现在日军依然在战略上占有优势,但是在很多局部战役中日军已经落了下风,因此包括英美等国在内的很多国家并不认为日本能彻底占领中国。

    再加上前段时间八路军在第一战区和第二战区的配合下,狠狠将日军华北方面军收拾了一番,另外逼死了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多田骏,此外还将横山勇、笠原幸雄以及数十名将佐送上了军事法庭,给日本方面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因此老蒋对于日本人并没有历史上那么担心。

    此外就是双方军力上的差距也没有历史上那样悬殊,历史上国民政府打到现在基本上已经是油尽灯枯了,但是现在呢,国民政府不但从苏联得到了大批的援助,同时还从美国那里拉来了不少援助,因此国民政府还没有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

    而且就双方的军事实力而言,国民政府的武器装备虽然还是比日军差了不少,尤其是在火炮和空军方面差距更是悬殊,但是这种差距完全可以用人数上的优势弥补上,因此老蒋表现的很“淡定”。

    如果搁了前两年,日本人只要将和谈这块儿肉骨头抛出来,老蒋恐怕早就巴巴的凑上去了。总而言之现在的老蒋有几百万大军以及不断传来好消息的各个战场作为坚强的后盾,整个人终于可以挺起腰杆说话了。

    对以上质疑,日本方面的代表当然毫无回答的准备。毕竟铃木只是一个小小的陆军中佐,他只负责在中国派遣军或地下秘密工作范围内保持联络。

    于是宋子良又转述了重庆方面意见:“在中日两国正式会谈前,各以三名代表2月底在香港举行圆桌会议,讨论和平条件。”

    很快,中日两国代表在香港由日本方面准备的东肥洋行二楼,举行日中预备会谈。参加会谈的日方代表,除铃木中佐、今并大佐外,尚有新参加的参谋本部第八课长臼井茂树大佐。

    而中方代表,除宋子良与重庆行营参谋处副处长陆军中将陈超霖、原驻德参赞最高国防会议主任秘书章友三外,尚有候补代表侍从室副主任陆军少将张汉年、联络员张治平等。(未完待续。)

第七百五十五章:孤注一掷多田骏(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五十五章:孤注一掷多田骏(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代县,前敌总指挥部。

    “司令员,大捷!冀东大捷!”陈铁生边跑边大声叫道,引得四周战士们一阵侧目。

    当陈铁生冲进来的时候马铮正在作战指挥室同一大批作战参谋商讨眼下的战局,见到陈铁生黑脸通红激动异常的样子,马铮就知道肯定是好事,但是他要给其他人做个表率,于是有些“不满”地说道:“什么事慌慌张张的,陈铁生同志,你现在已经是八路军的一名中级干部了,做事怎么能这样毛躁呢?”

    陈铁生当即有些尴尬地说道:“对不起司令员,我错了!”

    “知错能改就行,说吧,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马铮点了点头说道。

    司令员是个什么样的人陈铁生最清楚,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急忙说道:“报告司令员,十分钟前我绥察军区装甲团、骑兵师联合发来电报,于22日夜11时在宽城以东五公里的河谷地带全歼日军骑兵部队,击毙日军骑兵集团最高指挥官武田重二少将在内骑兵六千余人,此役缴获战马三千六百余匹,缴获包括日军骑兵部队各种军旗六面,骑枪……”

    陈铁生的话音还未落,指挥室里便吼成了一片,参谋们相互捶打着拥抱着,那场面极为感人。

    停了十来分钟,见所有的人都安静了下来,马铮才起身说道:“很好,日军骑兵部队的覆灭等于是断了小鬼子一条胳膊,徐英辉同志,你立即给延安党中央和八路军总部报捷,为前线的战士们请功,同时通报全军嘉奖有功人员。”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命令:骑兵师连同装甲团立即南下,同杨成武所部汇合,全力进攻北平。”

    “命令:教导师、115师334旅、冀南行政公署、129师青年纵队立即配合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九军、新八军一起攻占冀南的地盘。在政略上完成对正定的包围,同时请八路军总部邀请冀中军区和晋察冀军区一起出击。”

    马铮一连下了三道作战命令,他很清楚骑兵集团的覆灭肯定会使得日军军心大动,这个时候正是八路军扩大影响增强实力的时候,这个时候不出击更待何时。

    接到马铮在代县发来的电报后,延安的**大喜,立即让警卫员通知中央******的同志开会。在这次会议上主席当众宣读了绥察军区刚刚发来的捷报,同时高度评价了马铮以及整个绥察军区的功绩。

    会后主席亲自写了一篇赞扬绥察军区以及马铮的社论,并且让让常驻重庆的新华社的同志将这篇社论立即在近期的刊物上出版出去。

    同时主席又命令八路军总部以八路军总部的名义向第二战区以及国民政府军政部报捷,并且全军通报表扬绥察军区这段时间的战绩,从冀南全歼日军两个独立混成旅团开始,直到全歼日军骑兵部队,大军兵临北平城下,连中间杨成武所部全歼加藤支队,谢文生所部全歼日军独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团,击毙佐佐木到一等,短短二十天的时间八路军共歼灭日军两万七千余人,相当于两个丙等师团。

    八路军总部的这份通报一出,国内外顿时哗然,谁都不清楚这么短短两个月的时间绥察军区竟然取得了如此大的战果。好家伙,近三万鬼子折损在了马铮所部的手里。

    尽管各个势力对于八路军总部的这份通报中的战果还有疑虑,在加上日军方面极力否认,并且高调宣称已经将绥察军区的主力包围在了迁安,而绥察军区的司令马铮也被大日本皇军数万大军包围在了代县,已经是瓮中之鳖、插翅难飞了。

    对此不管是八路军总部还是绥察军区都没有否认,当然也没有承认,任凭国内外各势力胡乱猜疑。

    为了找回颜面,多田骏命令平田正判不惜一切代价突破灵丘方向的八路军,赶往代县和藤田所部汇合,同时也命令藤田少将尽快突破代县的防御工事。

    接到多田骏中将的命令之后,藤田少将彻底扛不住了,亲自拿着指挥刀到一线督战,而日军前线的部队也疯了,进攻起来完全不要命,打的守军倍感压力。

    但是城外打成什么样马铮并不关心,他不相信日军凭借那些口径小的可怜的火炮就能攻破代县的防御体系,按照马铮的估计,想要攻击向代县这样工事完备且地形险峻的战略要地,没个一两个月那是痴心妄想。

    但是要是等到一两个日军早就被吃的连渣子都不剩了,所以他现在根本就不屑看城外的那群“死人”,在他眼里那都是绥察军区的功勋,当然也是他马铮的功勋。

    然而很快城外传来消息,日军的援兵到了,有一万余人,更重要的是这些日军援兵竟然带来了两门野战重炮。

    有了援兵的增援,日军的进攻突然变得极为猛烈。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