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425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425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辉将日军的大致兵力装备的情报送到马铮面前时,马铮就立即通知负责石门防区的冀中军区司令员吕正操要特别注意提防这个木村兵太郎以及他的第32师团。

    而吕正操也是一个细心地人,再加上沼田重德所部对冀中军区的扫荡让吕正操感到了压力,所以他命令石门附近绝大多数的部队返回太行山区,只留很少一部分游击队在石门附近牵制日军,顺便给日军制造一些麻烦。

    显然吕正操低估了日军的残忍,或者说是木村兵太郎这个老鬼子的残忍,石门附近是一水的平原,地形平坦,所以并不适合部队打游击。但是八路军在这一地区发展的如此规模,肯定离不开当地老百姓的支持,这一点不只是中国人能想得到,就连日军也想到。

    只不过原先负责石门地区防守的日军指挥官没有木村兵太郎这样的魄力,敢在没有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同意的情况下将石门附近所有的青壮男女都抓起来,然后关进集中营,要知道这可是近十余万人。

    虽然木村兵太郎中将并没有下令处死这些老百姓,但是马铮接到这个情报后也是大惊失色,这个木村也实在是……太tm混蛋了,马铮都不知道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木村兵太郎了。不过马铮知道木村这个老鬼子也是承担了极大的风险和压力,要是这一战木村不能将冀南彻底拿下的话,那么日军内部的反对这绝对不会让他有好日子过,毕竟并不是所有的日本高级军官都认为血腥屠杀就能征服中国的,要知道压力越大反弹也越有力。

    马铮更担心的是,如果木村这次在冀南打了败仗,保不准这个老鬼子会拿那些老百姓出气,屠杀无辜平民的“壮举”木村兵太郎可不是干第一次了。

    接到冀中军区发来的电报之后,马铮立即电令谢文生,冀南前敌指挥部务必要盯死了日军步兵第三十二师团,绝对不能让他们有机会屠杀老百姓,那可是十万人命。

    接到马铮发来的电报后,谢文生也是吓了一跳,暗道这个木村还真敢这样干。要知道十万人命不管是是什么地方都不是一个小小的数字,即便是正常的日本人也不会做出这样疯狂的举动的。

    不过马铮也判断,木村这个老鬼子决不能当成正常人看待。就算是这个老混蛋不明目张胆的将这些中国老百姓屠杀掉,也会让他们脱一层皮。

    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同胞让****的小鬼子残害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样的心情已是糟糕的。所以谢文生着急梁尚仁、王德传等人商议,商讨怎样解救被羁押的十来万老百姓。

    残暴的日军军官大家也不是没见过,但是像木村兵太郎这样一下子就那十余万老百姓说事的鬼子还真是第一次见到。不管是斗争经验极其丰富的梁尚仁还是性格耿直的许海峰这一次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要知道这可是关乎十万人民生死的问题。(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八章:石友三毙命(第一更!)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一十八章:石友三毙命(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木村那个老鬼子拿十万老百姓当人质,还真是把冀南的这些八路军将领给难住了,甚至于将马铮原先制定的作战计划都给打乱了,谢文生等人都不知道该不该执行值钱的计划了,总之让谢文生等人很被动。

    这时有人想到了马铮这个大司令,希望他这位总指挥能给他们一些指示。但不过不管是谢文生还是梁尚仁都坚决反对向马铮征求意见。

    用谢文生的话说,这件事非同小可,办好了大家皆大欢喜。但是要办不好那就麻烦了,很可能会导致十万人民群众丧生敌手。一旦发生这样的惨剧这个责任谁来承担?不管是谁这个责任都承担不起,他谢文生不行,马铮同样也不行。

    所以这个皮球不能踢给马铮,一方面是为了保护这个年轻的中国战神,另一方面也是不愿意让人将他们冀南前敌指挥部看扁。

    原本战前马铮在电报中就明确告诉他们具体的战斗由冀南前敌指挥部自己看着办,军区领导是不会干预的,要是这个时候他们去征求马铮的意见,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未战他们冀南前敌指挥部就失去了分寸。

    作为一群在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高级干部,谢文生等人都有自己的尊严,他们不允许自己未战先败,让小鬼子不战而屈人之兵。

    整整吵了一个上午,谢文生等人还是没有拿出一个可行的方案,不管是脾气暴躁的许海峰还是性格温和的梁尚仁都有点不耐烦了,最终谢文生还是决定以战促和。

    冀南前敌指挥部的所有领导都知道,现在不管说什么小鬼子都不会放人的,甚至还会让他们抓住八路军的弱点。

    拿老百姓说事的鬼子部队八路军还是第一次见到,尤其还是拿十万人的性命说事儿。以前不管是凶残的第十六师团还是其他几支日军部队,就算是那些混蛋丝毫没有人性,也只会是将村民们就地屠杀然后毁尸灭迹,但是像木村兵太郎一下子绑架十余万中国老百姓的事情他们还真没见过,甚至于还没有听说过。

    因此这件事解决的好不好极为重要,如果解决不好让小鬼子抓住这个漏洞,动不动就拿中国老百姓威胁八路军,那可就糟了。

    不过谢文生等人也清楚,到目前为止木村兵太郎还没有用中国老百姓威胁八路军的意图。所以他们现在所能做的就是以强大的战斗力来威摄日军,让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顾忌。

    而且日本在石门的侨民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尤其是在井陉关一带的煤矿上,有大批的日本侨民。只要让日本人认识到八路军也有袭取日军重兵驻守的大城市的能力,日军必定不敢随意屠杀中国平民,毕竟这个世界上还有报应这一说。而且马铮之前的一些行为也让日军颇为忌惮,这位中国将军可不是好相与的,报复起来可是极其的疯狂的。

    因此此事不管怎么干都离不开军队强大的威慑力,求着日军放人还不如让日军自己放人,或者是逼着日军放人。所以谢文生等人一致决定先打了再说,正好这段时间石友三所部极其不老实,也是时候杀鸡儆猴了。

    正在这个时候马铮发来电报,希望冀南前敌指挥部试着同新八军军长高树勋联系一下,看能不能策反高树勋。

    虽然谢文生等人并不了解高树勋何许人也,但是他们却十分信任马铮,既然马大司令这样说了,那么肯定是有道理的,所以谢文生就派出了专员同高树勋秘密接触。并且将石友三投敌叛国的证据交给了高树勋,希望高树勋能从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出发,阻止石友三的逆行。

    让谢文生等人没想到的是,高树勋看完他们送来的情报后立即义愤填膺,表示会不惜一切代价阻挡石友三叛国的。而且还告诉谢文生等人一个惊人的消息,那就是三天后以石友三的嫡系第六十九军以及归石友三第十集团军节制的孙良成部的两个团、朱怀冰的一个师会大举进攻冀南的八路军部队的。

    原本他的新八军也接到了石友三的命令,并且已经同意和石友三一起进攻冀南八路军的,但是现在他的新八军会退出这次战斗的。

    高树勋的这个情报可是太及时了,接到情报后,谢文生等人大怒,立即着手布局备战,准备狠狠教训一下这个吃里扒外的狗腿子。

    不过很快高树勋就派人来告诉谢文生,他会在这两天联合第39集团军的其他高级军官处决掉石友三的,让八路军兄弟暂时不要轻举妄动。

    虽然谢文生对于高树勋并不是很信任,但是等待两三天也没什么大不了的,所以谢文生当即命令部队积极备战,暂停攻击石友三所部的计划。只是命令各部队暗中警戒即可,典型的外松内紧。

    然而让谢文生没有想到的是,仅仅隔了两天就传来石友三被新八军军长高树勋以及第69军政治部主任臧伯风、第69军总参议毕广垣活埋的消息,一代墙头草就这样死在了自己的部下手上。这让谢文生对于马铮的了解更深了一层,这个神秘的司令员还真不是吹出来的,本事还是杠杠的,虽然年轻的有点过分。

    马铮并不清楚他在谢文生的心目中的地位又升了一级,但是接到谢文生和梁尚仁等人联合署名的电报,知道石友三伏法毙命后,他心中也舒了一口气。

    石友三这个人虽然能力不大,但是对八路军的威胁可不小。那家伙不但是国民革命军第六十九军中将军长,而且还是第39集团军的司令,归他节制的部队除了新八军外,还有朱怀冰以及孙良成所部。

    虽然高树勋以及朱怀冰、孙良成等人未必就会听从石友三的指挥,但要是由马铮所部出面处决这样石友三这样一个高级军官,国共摩擦势必不可避免。

    但是现在由高树勋等人代劳解决,那这件事情就演变成了国民党内部的纠分,和他马铮以及整个八路军没有半点关系,对此马铮还是喜闻乐见的。

    至于马铮为什么会让谢文生等人接触高树勋,完全是因为他了解历史的走向,高树勋虽然是石友三的部下,而且还可以算得上是石友三的兄弟,但是石友三最后还是要死在高树勋的手中,只不过时间要比这晚一年而已。

    高树勋,著名爱国将领。出身行武,因作战勇敢,由士兵累升至师长。1933年5月,冯玉祥将军在张家口组织抗日同盟军,高树勋又到该部当骑兵师长。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高树勋出任河北省保安处副处长,直到河北省保安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6师。

    日军占领了新乡后,根据国民党最高统帅部不准高部南渡黄河的指示,高树勋指挥所部新8军,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地交替掩护撤退。

    历史上,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高树勋的新六师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军,高树勋任军长,受大汉奸石友三的节制。石友三,与韩复榘、刘汝明、孙连仲、孙良诚等被称为冯玉祥的“十三太保”,是有名的墙头草,前半生一直在老蒋、冯玉祥、张学良以及阎锡山这几个大佬之间周旋,谁给钱粮就跟谁,典型的有奶就是娘。(未完待续。)

第七百一十九章:高树勋与高树勋运动(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七百一十九章:高树勋与“高树勋运动“(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抗战爆发前,石友三与日本特务头子土肥原拉上关系,借助日本人势力,勾结失意的军人政客,组织队伍在冀东活动,为日本侵略军开辟道路。

    这次石友三与日伪军勾结,其部属十分不满。师长米文和、张雨亭等不愿当汉奸,准备伺机除去石友三。高树勋因不愿进攻八路军,石友三便挑动日军袭击高部。

    这样,石、高之间的矛盾就进一步加深了。石友三嫡系部队第六十九军政治部主任臧伯风及总参议毕广垣,利用这些矛盾,与高树勋策划,寻机杀掉石友三,以除大患。

    按照历史的原本进程,1940年11月,石友三在冀南战斗中遭到八路军的毁灭性打击,遂转而投靠日军,在开封与日本驻军司令佐佐木签订互不侵犯协议,并准备在联合消灭八路军后向日军投降。

    臧伯风、毕广垣、高树勋等感到形势紧迫,决心赶快下手。他们请出原西北军将领、时任鲁西行署主任兼游击主任的孙良诚,由他出面请石友三到高树勋部面谈,说是要消除两人的隔阂。石友三见是老长官出面邀请,便表示同意。

    12月1日,石友三率一连骑兵随孙良诚到高树勋部驻地河南濮阳柳下屯。高树勋率旅长以上军官将他们迎进会议室。不一会儿,一勤务兵入内对高树勋说:“太太有事相请。”高树勋即离室而去。

    突然,4名卫兵进入会议室,将石友三架走。孙良诚这时才知受了利用,但已无可奈何,只得独自离去。当天夜里,高树勋命士兵将石友三活埋于黄河岸边。

    石友三被属下处决的的事情当时在国内引发轩然大波,而高树勋也因此差一点被老蒋给杀了,因此马铮很清楚石友三和高树勋之间的矛盾,而且马铮更知道高树勋在中国历史上也是赫赫有名的爱国将,在抗战后不久就率部起义,投靠了延安方面。

    事实上高树勋和马铮之间也是有一些联系的,尽管到目前为止两人谁也不认识谁。马铮和高树勋之间的关系是源于一种办事方式,要知道马铮在绥察军区初建到现在所执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方针政策,包括瓦解敌军、政治工作策反、收编伪军等等,而这一切可不是马铮自创的。

    当然了,对于现在的八路军来说这一体系是马铮最先提出并且实践的,但是实际上这一切都和高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