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251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251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促使美国的远东政策发生变化。”

    “所以明显看得出,美国与日本争夺亚洲太平洋区域霸权的矛盾日益尖锐。日本侵华的扩大,使美国开始意识到日本在中国实行的政策确实反映出日本想谋求控制整个亚洲和太平洋地区。使美国感到它在亚太地区的利益受到严重威胁,因而美国对日本在亚太地区的侵略扩张再也不能容忍下去,不得不对日本采取一些制裁措施。”

    “既然美国已经意识到日本的威胁,那么只要我们在美国做的不是很过分的话,美国政府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更何况我们一旦将青霉素生产基地设在美国的话,这对于美国政府而言那绝对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先不说经济上的利益,单单政治上的影响力就会大增!”

    主席不解地问道:“这经济上的利益我倒是明白,也就是税收而已,但这青霉素对政治上还有什么影响?”

    马铮当即说道:“经济上的影响并不仅仅只是税收,美国刚刚经历过经济危机,大萧条的影响还在持续,我们的生产基地进驻美国除了可以为美国政府缴纳大量的赋税之外,还要为美国人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减轻政府的压力。其次青霉素是世界上第一种抗生素,也是对于消炎有着独特疗效的特效药,现在全世界范围内局势都是如此的动荡,任何一个国家都能看到青霉素的战略作用,必然会大量的囤积青霉素,而现在药品在美国的国土上,谁想买先得通过美国政府,这对美国政府的政治影响力可是一个重要的加成。”

    主席点了点头说道:“如此说来,美国人对我们应该是持欢迎态度,而你的设想基本上可以成功?”

    马铮笑了笑说道:“应该没问题,但是我们如果想要更好的配合这个计划,在军事上也得有所作为?”

    “哦,这个计划个军事上有何关系?”主席不解地问道。(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五章:南下设想(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四百二十五章:南下设想(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尽管前往美国经商的计划看起来只是一个筹集资金的行动,表面上来看应该是同军事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仔细分析却并非如此次。

    既然最终的目的是从美国往中国运输物资,那么就必须有一个安全的登陆港口。虽说日本人不可能在公海拦截美国的船只,但是只要是靠近中国海岸,那么日本人绝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大批的物质落到这个人的手上,所以在这个计划里必须要有一个港口,而且还是一个掌握在中国人手里的一个港口。

    但众所周知,再沿海地区那都是日本人的天下,几乎所有的天然良港都在日本人的控制范围之内,想要港口那就得夺取,那就要动枪,如此一来就离不开军事行动的配合了。

    听到主席的问话后,马铮正色道:“主席,我本人对青霉素很有信心,一旦药品成功上市,那么筹集资金和购买物资都将不是事儿,但我们还缺少一个可以自由出入的港口。”

    “港口?现在所有的港口都在日本人控制中,难道你打算出兵打一个港口下来?”主席惊讶地问道。

    “那倒不是,也没必要。现在中国有名的港口都有城市,诸如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连云港等等,这些地方都是日军重兵聚集之地,一旦我们有所行动的话,日本人必然会判断出我们的意图,那反倒不好了。”马铮道。

    “那你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我们虽然不能攻打日军重兵驻守的港口城市,但是却要在沿海附近驻扎一支数量可观的部队,一方面用来打击日军沿海地区的力量,同时随时准备迎接美国方面的来船!”马铮道。

    “怎么个迎接法,没有港口的话美国的船也停不了岸啊!”主席道。

    “主席,中国的海岸线那么长,难道只有那几个港口城市可以泊船吗?显然不是的,理论上只要地理条件不是特别差的地方都能停船,只要我们控制了其中一段海岸线的话,总有办法将美国运回来的物资弄到岸上,大不了咱们用小船接应,但不管怎么说我们总的在沿海地区有人才行!”马铮当即说道。

    主席点了点头,觉得马铮说的有道理,此时他也对马铮的计划有了一个更直观的了解。他原以为马铮会直接派兵攻打一个港口城市,然后长期派兵驻守,但是显然想错了。马铮根本就没有那个打算,他的计划竟然是随便控制一段海岸线,等有船来的时候就接应一下,平时的任务还是抗日打鬼子。

    相比于长期驻扎一个海港而言,这样的想法无疑更适合八路军,而且也更加的隐蔽,如果保密工作做得好的话,甚至于美国的货船都不会和日本人会面。

    “你打算怎么做?”主席沉声问道。

    “我仔细看过地图了,现在适合用来接应美国货船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山东的胶东地区,还有一个就是冀东地区。”马铮道。

    “胶东和冀东,也就是秦皇岛和青岛了,海岸线悠长,确实可以作为货船停泊的港口。只是这两个地方都是日军重兵聚集之地,想要在那里站稳脚跟可不大容易,尤其是山东地区。”主席道。

    “冀东这边倒问题不大,现在我们已经打到了热河,主力已经和八路军第四纵队接应上了,下一步我将会派一支小部队前往冀东地区,争取在秦皇岛附近站稳脚跟。想来有第四纵队的配合,成功的可能性很大。至于山东,那就得好好合计一下了!”马铮道。

    “既然冀东地区没问题,那何不就在冀东地区接应货船,何必要跑到山东呢?”主席再次问道。

    “冀东是连接华北和东北的重要通道,攸关日本人的生死,所以一旦日本人回过手来,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冀东问题。到时候甚至于日军的关东军以及华北方面军两大集团都会出动,所以压力非常的大。保不准什么时候大战就爆发了,因此不能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冀东和胶东我们都得有人。”马铮回答道。

    “嗯,你考虑的很周到,其实中央对于你部在承德驻扎重兵还是很有意见的,正想找个时间和你小子聊聊这事儿。任谁都能看得出来,小鬼子把东北地区当成了自己的后花园,谁也别想沾染。你部虽然侥幸打败了热南的日伪军,但也捅了马蜂窝,关东军必然会反扑的,所以中央的意思就是尽量不要和关东军硬碰硬。听你小子刚才的话,似乎对此也有所了解!”主席道。

    “自然是有所了解了,日本人会反扑我们早就预料到了,要是日本人没动作那才叫不正常呢!因此在我们军区的发展战略中,包括热南在内的整个东部地区都不是发展重点,从部队占领热河之后就一直在动员老百姓西迁,现在已经有十多万老百姓迁徙到了兴和、商都境内,我们的想法就是把热南地区全都搬空,就算是日本人以后攻占了那里也没关系,他们得到的不过是一座空城而已。”马铮道。

    “这样的想法好,你有此认识我们也就放心了。至于港口的事情你放手去做吧,不过在此之前先把方案制定好,然后上报到延安。”主席道。

    “其实方案已经制定好了,我打算从军区抽调一支相对独立的力量南下山东,一方面固然是为了控制海岸线,同时希望在山东站稳脚跟,将山东变成另一个绥察军区。”马铮道。

    “你打算派多少人去,谁带队?”主席问道。

    “最多一个旅,甚至于一个团,至于带队的主官,不是云鉴就是黄炳炎,或者是我自己!”马铮道。

    “你不行,这里还离不开你,你想想绥察军区这么大的摊子谁能接替?再说了,山东的局势现在是危如累卵,小鬼子前段时间的大扫荡不但重创了我们,连国民政府苏鲁战区也打得鼻青脸肿的,主力已经撤进了山里,你们区区几千人南下,保不准就会被小鬼子吞掉。”主席皱着眉头说道。

    马铮笑了笑说道:“主席,这个世界离了谁都照转不误,绥察军区虽说是我一手建立起来的,但并不等于说没有人能代替我,不能代替的话那不就成了小王国了吗?我敢保证,绥察军区就算是我不在也照样可以正常运转,小鬼子来了依然可以打的他们哭爹喊娘的!”

    “至于山东的局势我更不担心,现如今日军第12军主力都在河南和安徽南部,山东境内的兵力少的可怜,正是我军南下的最好机会。再说了,我们当初到这里的时候才不到一百人,现在带着几千人南下还怕被小鬼子吃掉吗?”

    主席依然坚定地说道:“南下可以,但是至于是不是需要你亲自带队还得重新考虑一下,现在的你已经不是几年前的你了,不但我们八路军损失不起你这个福将,整个中华民族同样承受不起。”

    接着主席又问道:“说了这么多,倒是忘了问你了,这件事情你和李澜清同志说了没有?”

    “说了,昨天晚上说的!”马铮回答道。

    “那她的意见呢,同不同意去美国?”主席又问道。

    “先开始是不同意,还哭的梨花带雨的,很伤心。后来被我劝的同意了,现在正在交接手头上的工作。”马铮道。

    “那你打算什么时候送她离开?”

    “我先派一个工作组过去打前站,随后等特科那边将她的新身份弄好之后就派她过去,时间最好控制在一半个月之内!”马铮道。

    “嗯,辛苦你们了,你们的牺牲国家和人民会记住的!”主席道。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六章:粮食危机(求订阅!)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四百二十六章:粮食危机(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中央工作组的视察还在继续,为了全面了解绥察军区的军事、经济以及地方政权的建设情况,接下来几天在马铮的陪同下,主席不但视察了绥察军区防区内的部队和各旗县的地方政权,还视察了兵工厂、被服厂、钢铁厂、炸药厂等等军工企业,甚至于连归绥的各大商铺票号都没放过,一并视察了。

    通过长达十天的视察,主席等人对于绥察军区辖区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的发展都有了一个比较直观的感受。尽管绥察军区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是相比而言成绩令人欣喜。

    让主席等人惊讶的是,绥察军区打下绥远也不过一年多的时间,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竟然将这座塞北名城建设成了集军事防御、军工生产为一体的大型城市,比之中央在延安取得的成绩还要辉煌,着实令人惊讶。

    唯一有一点让主席等人有些担忧,那就是绥察军区的农业生产方面陷入了困境。相对于手工业来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农业,战乱年代的粮食那是堪比黄金的存在,有时候你手拿黄金也不一定能买的上粮食。

    但是绥察地区的粮食生产状况确实不大尽如人意,一方面是由于塞北的土质不适合进行农业生产,而且天气又极其干旱,就算是勉强下种,收成也不会太好。

    再加上战乱不断,灾害频繁,所以去年就算是以生产粮食而闻名的土默特平原的收成也不太好。幸好马铮在开春的时候就指示各旗县的军政干部,明确指示他们一开春就带领老百姓修河挖渠,平整田地,务必抓好农业生产。

    同时还以军区总部的名义下达了农业指导意见,今年绥察军区的防区内所有的土地都种植玉米、土豆等高产耐旱作物。要求即便是大旱之年,也要让收获的粮食喂饱肚子,哪怕这些粗粮吃起来口味很差。

    但是反过来想想也就好了,这个年代还讲究什么口味,有吃的就算不错了。不过塞北的农业生产的现状还是让很让人担心的,毕竟绥察军区近二十来万军政人员都是要吃要喝的,要是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持续不断的提供给养的话,单单靠缴获是很难养得活如此庞大的一支部队,更难保证部队的战斗力。

    对此,马铮对此一点也不担心,他很清楚制约绥察军区发展的并不是农业生产而是工业。最为中国北疆,绥察地区向来是地广人稀,劳动力不足,同时基础设施薄弱,铁路只有一条,公路网也不完善,所以这些都严重制约了绥察军区的发展。

    至于粮食生产固然是一个问题,但是以马铮后世得来的经验,绥察地区的农业生产条件还是很不错的,尤其是以土默特左旗、右旗以及托克托县为代表的土默特平原更是粮食种植的好地方。只不过现在这些地方绝大多数还是属于草原,只有很少的地方开垦成了耕地,因此今年的任务就是将这些地方全都开垦出来,只要完成了这个任务,农业就再也不会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