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244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244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另外原归绥军分区更名为绥东军分区,集宁军分区更名为雁北军分区,兴和军分区更名为察南军分区。整编一师依旧驻守雁北军分区,军分区驻地为集宁。二师防区扩大到整个察南地区,驻地也由兴和东移到张家口。”

    “三师的驻地在热南,治所设在承德。四师将进驻绥西军分区,驻地在包头。五师则留守绥东军分区,保卫军区总部。其余各军区直属部队则是分驻归绥附近的旗县,作为机动部队。”

    “各部队进驻各自的防区之后,你们将代替军区总部主持各地的一切工作,包括辖区内的各地方政权都归你们节制,因此责任重大,具体该怎么做,总部到时候会下文件通知你们。各位对各自的驻地都清楚了吗,有什么意见?”(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三章:延安方面的决定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四百一十三章:延安方面的决定(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会议进行到现在,主要的问题基本上解决了,所以马铮的心情也变得轻松了。就各部队的防区问题同众将官商讨了一会儿,马铮起身说道:“同志们,敌人是强大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我们却不怕他们,甚至于我们还要消灭他们。但是在现阶段我们却不得不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就综合实力而言,我们同日本鬼子相去甚远,所以我们决不能骄傲自满,要时刻告诫我们自己要小心敌人。”

    接着马铮又继续说道:“同志们,会议马上就要结束了,在最后我再多说几句。你们这些人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步兵排长、连长了,而是一师之长,不但要管着两万多部队的作战问题,同样还要管着辖区几百万人口的生命安全,责任远超你们的想象,因此回去之后你们要做这么几件事情。”

    “首先是关于军队的事情,待军区总部的整编命令一下达到各部队,你们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整编,并且迅速恢复战斗力,熟悉新式装备和新的训练方法。同时也要抓好部队的纪律以及先进性教育,更要抓好战士们的思想政治教育。”

    “第二件事情就是,完善军分区的各项制度,包括律法以及奖惩制度,人口管理制度以及最重要的户籍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就各地地方政权的事情费心费力,组建了地方政权的旗县要完善部门职能,要建立完善的税收、安保等部门,而没有组建地方政权的则要迅速组建,决不能让我们的地方政权变成一个空架子。须知地方政权是我们巩固防区的重要辅助。”

    “第三件事情是最重要,那就是抓紧一切世间恢复生产。连续的大战对生产力破坏视巨大的,再加上今年到现在还没有下一滴雨,看来情况很不妙,有可能遇到大旱年份。所以我们必须未雨绸缪,做好防区内的生产工作。部队不仅仅要抓训练抓战斗力,还要想办法帮助辖区内的老百姓恢复生产,该修水利设施的修水利设施,该帮着建房子就建房子。”

    “尤其是察南军分区和热南军分区,承德和张家口可是日军重点统治的大中城市,也是最早被日军侵略的城市,因此那里有不少日资和合资企业,日军被歼灭以后,这些企业也全都成了军管企业,因此你们要做的就是把日军留下的那些工厂企业都重新搞起来,军区的军工部就是干这个的,他们会指导你们怎样干的。”

    “要知道哪些工厂企业都是日军办起来的,主要是为侵略我们国家的侵略者提供物资的,所以你们要把它引到正义的一方来,为民族的解放做贡献。例如承德军工厂和张家口兵工厂,这都是日军在华北地区有名的军工企业,不但生产设备先进,而且配套设施和工人也都是现成的,所以你们完全有能力将其搞好。”

    最后马铮声音陡然增高,然后大声说道:“同志们,被被比自己弱小的人打了,人们的第一反应不是检讨自己做错了什么,而是会想着尽快找回场子,所以小鬼子不会给我们多少时间,我们必须在日本人行动之前完成这些事情,然后磨亮了刺刀等着小鬼子上门,再一次狠狠地揍他狗娘养的,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众军官齐声回答道。

    “好,散会!”

    。。。。。。

    很快,绥察军区总部关于部队整编的方案就送到了延安,由于现在的绥察军区已经被划归为军委会直辖军区,所以马铮并没有给八路军总部报备,用马铮的话说,这个方案牵扯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尽量控制传播的范围。

    而马铮一直都知道,八路军总部很多时候都处于转移突围的状态,一个不好这个整编方案就会落到日本人手上。当然了,原因马铮也在方案的最后向军委会的大佬们做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免得八路军总部不高兴。

    接到绥察军区总部发来的电报之后,包括主席在内的所有领导都是大吃一惊。原本他们认为马铮所部刚刚经历了绥西、察北、察南、热南战役,战损肯定是极为惊人,根据绥察军区总部上报延安方面的战报看,这两个月的时间内他们至少战死了八千余人,受伤的兵员至少在一万三千人左右,也就是说几战下来马铮所部损失的兵员在两万多人以上,实力大损。

    前两天延安方面还在讨论要不要将留守延安的359旅一部调归绥察军区总部指挥,以弥补他们的损失。但是没想到仅仅几天的时间,绥察军区总部就发来了电报要对麾下的部队进行大整编,而整编方案又是如此的惊人。

    尽管在整编方案里马铮并没有说警备团的事情,但是单单一下子要出三十多个团扩编到72个团,这已经够让延安的这些大佬们惊讶了。要知道按照这个整编方案计算的话,整编完成之后绥察军区的兵力将达到空前的17万人,这几乎相当于115师、120师以及129师的总兵力之和了。

    为此,远在延安的主席等人不得不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此事儿。然而,由于马铮所部的这个整编计划实在是太过于惊人了,中央始终拿不定主意。要知道部队整编关系到今后部队的发展方向,也会对整个绥察军区的方方面面产生影响,必须慎重。

    此外绥察军区成立的时间太短,满打满算也就一年的时间,而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军区没几天安稳日子,一直都在打仗,地方政权建设和生产建设都停滞不前,一下子增加这么多的部队,能不能养活是一个问题,有没有你们的的武器装备同样也是一个大问题。

    问题久决不下,最后主席拍板决定,既然大家心里有疑虑,主要是不太了解绥察军区的实际情况,既如此,那干脆由中央出面成立一个视察团,即日起北上绥察军区,进行实地考察,好好了解一下实际情况再做决定。

    反正现在陕北通往绥西的通道已经打通了,从延安到归绥已经不需要过黄河走京西北了,只需要从陕北直接北上,然后经东胜直接抵达包头,然后从包头赶往归绥。这一路上都是八路军的地盘,安全又快捷。

    既然中央对于绥察军区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对于绥察军区的扩军计划也不敢随意批准,因此上面干脆决定实地看看,毕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调查之后才能决定怎么做。(未完待续。)

第四百一十四章:棘手的问题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四百一十四章:棘手的问题(求订阅、求月票、求一切!)

    关于最后讨论的结果,主席也很无奈。乍一看觉得很不可思议,不就是部队的一个整编方案吗,真就有难得难以决断?

    其实还真没有那么难以决定的,包括主席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央领导都不怎么同意马铮的这个整编方案,除了不了解绥察军区的实际情况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马铮上报上来的这份方案本身让主席等人充满了疑虑,主要体现在人事任命上来。

    根据马铮上报上来的这份方案,绥察军区将要将所有的军队整编成六个师另五个旅,在这11个师旅的军政主官的任命上,马铮竟然将刘凤池、吴秀达、鹿鸣、王涛、谢文生等人提到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丝毫没有考虑他们的出身和阶级成分。

    不过这样的问题绥察军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从马铮拉杆子的第一天这支部队就存在着部队成员成分复杂的问题,尽管在十年对峙期间红军也经常收编被俘的国民党部队,或者是收编防区内的土匪山贼。但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由于受限于民族抗日统一战线,或者是说为了维护这条战线,八路军已经很少收编国民党的俘虏了。就算是偶尔为之,但那也是做的很隐蔽。

    但是在绥察军区,一切都是公开的,只要是你一心抗日,不管你原来是干什么的,有什么身份,只要你具备了抗日的决心和条件就会被吸收到部队当中来。这一点倒是没什么,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和军事干部对这一点还是很提倡的,毕竟这也是扩大部队的一个重要方法和很好的途径。

    然而让党内很多人不能接受的是,绥察军区在收编国民党俘虏的时候几乎不在意武汉方面的想法,动辄收编个一两万人,搞的武汉方面对此十分的恼怒。

    这也就罢了,马铮所部对于兵员的需求几乎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不但被俘的国民党部队要收编,就连俘虏的伪军也都要收编。这两年马铮所部打垮或者是被俘的伪军至少有十个步兵师,除了被打死的或者是逃掉的,剩下的几乎全都变成了八路军。

    这些延安方面都可以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毕竟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是唯一让延安的各位大佬不爽的是,马铮所部对于军政官员的任命简直是在胡闹,什么人都能当干部,什么出身都能当高级干部。

    要知道在党内,干部的任用和提拔是一个严谨的过程。一般除了要看战绩外,资历和出身以及文化水平都是很重要的参考条件。

    但是绥察军区就不一样,在绥察军区似乎是只看战绩,其他的似乎并不重要,一个二十八岁的司令员已经够引人瞩目的了,然而绥察军区除了年轻的司令员之外,各部队的指挥官都年轻的让人牙疼。军区政治委员云鉴和93师师长杨成武都是三十五六岁,但是放在绥察军区已经算是老的了,向黄思成、黄炳炎、王汉森都是刚刚三十出头,即便是放到国民政府的现役部队里,这样的年龄给个步兵营长都是破格提拔,更不要说当师旅长了。

    再看马铮这次上报的这个整编方案,如果延安方面真的通过的话,恐怕一下子要出十几个三十岁左右的师长和师政委了。就像刚刚提拔为整编三师政治委员的铁心兰,先不说土匪出身,就拿这个年龄来说就让人很不满意。二十九岁的师政委?而且还是女的?

    现在可不是长征时期,二十多岁的师长政委,甚至是军团长也不稀罕。但是经过长征后,一大批的有经验有毅力的指挥官成长了起来,所以八路军的军事主官的提拔就变得困难了很多,再加上部队缩编很厉害,许多十几年军龄的老战士还都在班排长上徘徊。

    但是绥察军区却出了很多军龄两三年,年龄二十多岁的师旅长,所以党内部分同志对此意见很大。自绥察军区成立之后,这样的意见就一直没有平息过,经常有人拿这事儿到主席等人面前说事儿,只不过一直以来马铮所部的战绩实在是让人挑不出毛病,所以主席等人也就没有立即着手处理这件事儿。

    其实主席等人也知道这样发展下去对于绥察军区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儿,所以他们也采取了不少措施,包括将大批有作战经验的红军调入绥察军区,又将绥察军区的部队成建制的调到八路军其他部队。

    然而这些措施根本就没起多大的作用,主要是因为绥察军区的部队发展太快,你调走一个团我很快就新组建两个团,到最后绥察军区老兵的比例竟然是越来越少,到现在已经不足两成了,也就是绥察军区十个士兵里面只有两个是红军出身的老兵,这距离主席等人五成的底线差之甚远。

    而马铮所部如此快的发展速度,不但成就了现如今十几万精锐,也就造就了那些在党内绝大多数干部看来资历浅能力差的高级军事政干部。让年仅29岁的铁心兰和129师的刘大师长以及120师的贺大师长等人站在同一位置上,不要说别人了,就连马铮自己也看不过眼。

    其实这样的情况马铮也已经预料到了,所以在此之前绥察军区也就仅仅按照国民政府的授权组建了两个步兵师,其中一个师长还任命杨成武这个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担任。至于其他的部队大多控制在旅团一级的,诸如警卫旅、独立旅等部队,不是马铮不想组建师一级的大编制,而是不想那么快的就弄出那么多的师长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