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19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19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宣读完命令之后,马铮继续说道:“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云政委!”

    “啪啪啪!”

    一阵热烈的掌声过后,跟在马铮一同进来的那个中年人向前一步,然后大声说道:“大家好,我是云鉴,受师部首长的推荐,经总部首长批准,从即日起我就是察南抗日游击支队的政治委员了,今后我将会同志们一起战斗,创造更多辉煌的战绩,谢谢!”

    云鉴的发言很简短,但是条理很清晰,看得出这个人不古板不罗嗦。

    事实上在向师部请求干部支援的时候马铮就和贺师长说过了,他需要一个得力的助手,既能做政治工作,又能领兵打仗,不需要那种只会耍嘴皮的人。

    在充分的考虑了马铮的要求之后,贺师长向徐应龙推荐了这个云鉴。据贺师长说,这个云鉴可不简单,之前是红四方面军的一个师政委,打仗是把好手,而且还当过三年团长,现在正在120师担任副团长。

    在路上的时候马铮就和云鉴坐一辆车子上,通过一整天的接触,马铮就知道这个云政委果然同贺师长说的那样,骨子里不是个安分的主,一点没有八路军部队中其他政委那么浓厚的政治气息,反而更像是一个军事主官。

    而且在讨论对日作战的时候这个政委也颇有些想法,看得出军事素质确实过硬。这样能文能武的人才在八路军可真的是宝贝,能把他分到察南抗日游击支队确实让马铮很高兴。

    由于趁着日军被打懵了的空档为师部运送装备,所以部队的战果还没有完全清点出来,因此走的时候马铮让黄思成等人先统计,待他回来之后再汇报给他。

    马铮也很想知道这一战他们到底缴获了多少物资,所以介绍完云鉴之后就直接问道:“参谋长,战果统计出来了吗?”

    “统计出来了,此战咱们共击毙日军2477人,俘虏321人,不过这两天有二十多人伤重不治而亡,实际上俘虏的日军只有295人。另外我们这次还缴获三八大盖6227支,王八盒子34支,轻重机枪254挺,迫击炮28门,75mm的野炮12门,掷弹筒58具,战马77匹,驽马124匹,各种弹药两百多万发。此外还缴获了三万多斤粮食和两百多桶油料,棉衣也有七千多件,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若干。”黄思成大声说道。

    听到缴获如此之多,所有人都惊呆了,包括马铮自己。不过马铮也知道,这次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收获完全是一个意外,要不是恰好那趟运送军火的军列到站的话,他们的收获恐怕连这三分之一都不到。

    “我们的损失呢,统计出来了没有?”马铮又问道。

    之前时间太匆忙,所以自身的伤亡统计的也不是很准确。

    “统计出来了,战死531,伤366,其中有76人恐怕得截肢。”黄思成沉声说道。

    “虽然伤亡不小,但是相比这次的战绩,值了。那些重伤致残的战士们你们打算怎么处理?”马铮再次问道。

    “按照规定他们不能再在部队呆着了,待伤好之后给他们发放一笔路费和伤残抚恤金送他们回原籍。”黄思成道。

    “不行,他们都成了残疾回去怎么生活?而且他们是在咱们部队受的伤,部队理应照顾他们后半生。”马铮皱着眉头道。

    “支队长,道理是这个道理,但是咱们的部队经常转移,如果带上这么多残疾人的话。。。。。。”

    黄思成的话没有说完,但是意思马铮却听明白了,而且这样的处理方式也是这个时代的惯例,只是马铮自己接受不了而已。

    想了想,马铮大声说道:“从现在起咱们绝对不能抛弃一个兄弟,战场是这样,战场之外也是这样,哪怕是成了残疾我们也不能弃他们于不顾。”

    “支队长,那你打算怎么安置那些重伤员?”黄思成道。

    “致残不能上战场的可以安置在安全的地方,能劳动的可以干其他工作,丧失劳动能力的部队养着。虽然这可能给部队造成不小的压力,但是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却更为重要。”马铮道。

    说完,马铮突然意识到现在部队已经有了政治委员了,当即又说道:“政委,你怎么看?”

    云鉴想了想说道:“关于怎么安置伤员确实是个问题,尤其是那些受伤较重或者是因伤致残的战士。通常的做法就是就地找医疗队解决,不能解决的留在当地老乡家里,给老乡点钱,等伤员好了自己寻找部队。”

    “那如果好不了呢?”马铮沉声问道。

    “好不了。。。好不了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云鉴语气沉重地说道。

    会议室的气氛一下子凝重了起来,大家都沉浸在打了打胜仗的喜悦中,都没想到伤员的问题。

    “别人怎么做我不管,但是在咱们游击队,只要是游击队还有一个人在就决不能丢掉自己的弟兄。况且伤员那都是作战最勇敢的战士,如果他们在战斗中受了伤就要离开部队,甚至是自生自灭,那以后谁还敢和小鬼子拼命。”马铮大声说道。

    “支队长,我刚才仔细考虑过你刚才说的方法,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不过安置重伤员的地方一定要安全,不然的话很可能成为小鬼子袭击的目标。”云鉴道。

    “这个倒是没问题,现在阎王山已经被改造成了固若金汤的钢铁堡垒,安全上不成问题。其次下一阶段咱们还要向苏木山深处驻军,那里山高林密且山里地势平坦,作为伤员的安置地点最合适不过了。”马铮道。

    “那就这么办吧!”

    商量完伤员的事情,马铮又大声问道:“徐参谋,小鬼子那边有什么动静?”

    徐晓林急忙起身说道:“昨天接到消息,酒井镐次逃回大同之后立即命令战车第三大队紧急北上丰镇,看样子是防止我军趁机攻占丰镇县城。同时驻扎在前旗的日军第二十六师团一部重新进驻红砂坝镇,正在抢修被咱们破坏的铁路。”

    “日军有没有集结的迹象?”

    “没有!但是日军却向兴和、商都、尚义增派了援兵,而且附近几个县城的防御工事也在加强!”徐晓林回答道。

    “看来是被咱们打怕了!”马铮傲然说道。

    “打怕了固然好,但是小鬼子龟缩起来可就不好打了!”性格谨慎的王汉森沉声说道。

    “没关系,他们不出来咱们正好趁机发展部队,等咱们准备好了就是好戏开台的时候!”马铮大声说道。ps:下周开始《兵王》一书将会结束裸奔,首个推荐为分类频道强推,从下周开始每天两更。

第三十二章:分兵

    接下来几天,马铮命令部队分成几十个小分队深入丰镇、前旗、兴和等地的农村进行招兵,同时重点宣传八路军的抗日政策和察南抗日游击支队的光辉战绩。

    与此同时,马铮带着云鉴将阎王山及其附近的地形转了个遍,又将支队基本情况向云鉴作了一次详细的介绍。为了让大家对这个新来的政委多了解一些,马铮还将排长以上的军政长官召集起来连续开了几个会。

    随着对阎王山以及对察南抗日游击支队的深入了解,云鉴对于这支部队以及马铮这个人是越来越惊讶。前一段时间,教导团一营被日军全歼的事在整个120师闹得沸沸扬扬,但现在看来,师部对这支部队的了解也十分有限。近四千人的游击支队,这还是两个月前的那支残兵吗,说出去谁信?

    云鉴也是老红军了,对于现在国内的各个派系的部队的基本情况都很了解。据他所知,不管是八路军也好还是其他地方不对也罢,绝大多数的步兵团都只是三个营普通团,总兵力一般在一千五左右。甚至于在很多部队里还存在2营制的小团,全团一般是在1000左右。

    而察南抗日游击支队却足足有四千多人,这可是相当于一个满员的步兵旅。另外这支部队的独特还不只是表现在人数上,其兵种和装备也和所有人了解的八路军有很大的区别。

    这支部队除了常规的步兵之外,竟然还有骑兵、炮兵、医护兵,甚至还有一支闻所未闻的特种兵。装备更是奢华的令人流口水,所有战士,哪怕是刚刚参军的新兵蛋子都是每人一支暂新的三八大盖。

    另外就是重火力,按照察南游击支队的规定,一个野战小队至少要有一个机枪班,装备有两挺轻机枪。一个中队至少要有一个机枪小队,装备有四挺重机枪。而一个步兵大队至少要有机炮中队,不仅仅有轻重机枪,甚至还有迫击炮和步兵炮。

    除了这些以外,察南游击支队还有一个独立的机炮中队,这个机炮中队虽然只是中队一级的编制,却有足足六百多人。装备有日制75mm的山炮12门、九二式步兵炮8门、迫击炮24门,另外还有轻重机枪小队各一个。

    云鉴统计了一下,察南游击支队现在共有三个步兵大队和三个技术中队一级一个特战队,武器方面竟然装备了2700支三八式步枪,66挺重机枪,114挺轻机枪,各种火炮60门,掷弹筒少了点,但也有120具。如此强大的火力就算是与国民党的一个师相比也只强不弱,比八路军其他部队更是强了不是一星半点。

    或许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家底儿,这位马队长才会腰杆子这么硬,敢和日军最精锐的关东军硬碰硬,还一举歼灭了酒井旅团几乎全部的步兵。

    此外,这些天云鉴还发现察南抗日游击支队的战士们的军事素质都很不错,很难想象到两个月前他们还差一点被小鬼子全歼了。更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支部队绝大多数的战士之前竟然是土匪,怎么看这支部队也是一支百战之师,尽管大部分战士都很年轻,但那种令行禁止、雷厉风行、杀伐果断、桀骜不驯中又纪律严明的精神,就算是八路军中的老牌精锐也无法比得上。

    云鉴在试着融入这支强悍而又诡异的部队,马铮也在以旁观者的角度在了解自己的这个搭档。事实上按照八路军现在的惯例,云鉴才是这支部队的最高指挥官,因为他是政委,不但要管部队的政治工作,同时也要管部队的人事,甚至于连具体的战斗都要插手,这种情况直到雪村战斗之后才会有所改变。

    不过马铮却发现自己的这个搭档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该管什么不该插手,这些天下来他对于部队的政治工作几乎是事无巨细,做的很到位,部队的政治风气似乎一下子浓了起来。但是军事上的事情他一般很少插手,甚至于连人事任命也从不插手。

    另外马铮还发现自己的这个搭档骨子里也是一个不安分的人,一说起训练打仗那是两眼冒光,结合他的履历,马铮知道云鉴从骨子里还是一个军事主官。

    这些天云鉴的表现马铮都看在眼里,没的说,评价就两个字——完美!

    招兵的效果很好,有了这几次的大战,察南游击支队在丰镇、前旗一带已经彻底打开了局面,很多老百姓都知道阎王山上驻扎着一支能打胜仗的抗日队伍。所以当招兵小分队下去招兵的时候,不少人纷纷踊跃报名,短短不到一个星期就招收了八百多人。

    与此同时,附近的土匪绺子也知道马铮所部对他们的态度,一部分人主动要求加入八路军,而另一部分则是指接远遁。一时间,以阎王山为中心方圆近百里的范围内日本人不敢来,土匪也没了,老百姓生活从未像现在这般安定过。

    不过马铮知道,这种安定只是暂时的,以日军睚眦必报的性格定然不会等着他们坐大的。现在之所以没有继续向阎王山发动进攻,主要是因为日军被他们前段时间凌厉的攻势打懵了,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等他们回过神来就是大战再起之时。

    1938年2月7日,马铮主持召开察南游击支队年终总结大会,除了对前段时间各大战役的总结之外,同时做出向苏木山、大青山分兵的决定。

    马铮之所以做出这样的决定是经过通盘考虑的,阎王山虽然坚固的像个乌龟壳,但是阎王山只是一座很小的独立式山峰,根本就没有战略纵深。一旦日军铁了心围山的话,那后果很难想象。

    而且察南地区只有他们这一支抗日的队伍,可以说是孤军一支,一旦察南游击支队遭到日军重兵围攻的话,根本不可能有援兵。因此绝对不能将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到一处,那样完全是等于将鸡蛋放在了一个篮子里。

    察南地区多山,境内大小山峰不下数百座,马铮之所以选择苏木山和大青山是有道理的。

    苏木山位于兴和县大南山深处,与丰镇相邻。而大青山则是位于兴和与尚义交界处,只要控制了这两座大山,就等于在察南、晋北、冀北按下了两颗钉子,再加上阎王山,三座大山形成掎角之势,日军想要消灭他们可不是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