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抗日之铁血兵王 >

第189章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189章

小说: 抗日之铁血兵王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里屋一如之前一样整洁,李澜清忍不住说道:“你把这家里当军营住了,每一样东西都放的那么的整齐,看起来都不像是一个男人住的家。”

    “那在你的想象中或者是认知里,男人住的地方该是什么样子?”马铮笑着问道。

    “脏和乱!在延安的时候由于宿舍缺乏,我们很多人都是挤在一个大院里,有时候一个院子里也会有男同志入住,当然了我们只是在一个大院里住着,男女都有独立的宿舍。不过由于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偶尔间也会路过彼此的宿舍,但是每一次路过男同志的宿舍我都感觉很难受,脏和乱也就罢了,还散发着刺鼻的气味。”李澜清道。

    马铮摇了摇头说道:“那是因为他们不是正规的军人,知道军人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吗?”

    “能打仗?”

    “不对,军人打仗是职责,和特点无关!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守规矩,不是经常有这么一句话吗,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一个强大的士兵肯定是一个守规矩服从命令的士兵!但要知道龙生九子不成龙,不是每个人天生下来就懂得守规矩听命令,这是需要后天培养的,而内务就是培养一个合格的军人的第一步!”

    接着马铮继续说道:“我的士兵入伍以后首先要学的不是射击也不是格斗。而是规矩,是纪律!不管是队列训练也好还是内务训练也罢,这些训练都的目的都是要让士兵们懂得服从命令,懂得按规矩办事儿,后面才会教他们怎么打仗,而作为军区司令员的我。在这些方面都必须做榜样。”

    “原来是这样,我说那些新兵怎么既不打枪也不抡大刀,反倒是每天背着杆枪不断地转来转去,甚至于有时候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原来是在训练他们的纪律。”李澜清若有所思地说道。

    “嗯,一支部队是不是有战斗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支军队是不是一支纪律严明的部队,所以说纪律是战斗力的重要因素,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的有力保证。”马铮道。

    李澜清笑了笑说道:“打仗是你们男人的事情。我一个小女子也不太懂。忘了问你了,这几天怎么没看到日本人的飞机,那段时间天天来,整的人提心吊胆的!”

    马铮笑了笑说道:“已经被打退了,现在小鬼子正忙着权力交接,所以一时半会儿还顾不上我们,应该可以消停一段时间了。”

    “那就好,哎。这打下去苦的还是老百姓,前段时间的大轰炸军人倒是伤亡有限。但是老百姓却不同,死伤极为惨重,野战医院那几天都是人满为患了,因为绝大多数的老百姓都是被炸伤或者是烧伤的,这种伤口最难治愈,而且最容易发炎。而且我们现在缺乏磺胺类的药品,因此伤员一旦发炎基本上就要看他们的求生意志了,所以还是消停一段时间吧!”李澜清叹了口气说道。

    马铮想了想说道:“对了,有件事情我一直想问你,但是却没时间。你对生物制药有研究没有?”

    “你怎么会问这个问题?”李澜清不解地问道。

    “你先回答我懂还是不懂?”马铮道。

    “懂一些,但不是很精通,我们在上海学习的时候主要是学习临床医术,关于只要方面的甚少涉及。不过我的老师却是一个很有名的化学家,对于制药方面也很有研究,因此我也跟着她学习了一段时间的制药。不过这都过去好几年了,这些年我一直都在做外科医生,那些知识基本上都忘了。”李澜清道。

    “忘了也没关系,这几天你好好复习一下以前的知识,正好这次我们打大同的时候缴获了不少日文版的医术和医学资料,我可以找人尽快给你翻译过来!”马铮道。

    “你干嘛要我学习这方面的知识,难道外科医生对部队的用处还不如一个制药师大?”李澜清当即问道。

    “那倒不是,两者分工不同,自然也不能胡乱攀比两者谁更有用。而是因为我现在急需一个制药师,所以我希望你能帮我!”马铮道。

    “你要制药师干嘛,你又不懂化学?”李澜清不解地问道。

    “是这样的,我在一次偶然的几乎发现了一些可以消炎的东西,我发现伤口发炎后只要将长了毛的浆糊涂抹上去就能很快消炎,尽管不知道其中的依据,但是实际疗效还算不错。这次打大同的时候我们在731的那个秘密研究所里缴获了一份论文,我觉得挺有意思的,所以想试一试。”马铮道。

    “长了毛的浆糊能消炎我是知道的,这是咱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土偏方,效果还算不错。但是这种土偏方只对普通的伤口有用,对于刀枪这种重度创伤作用微乎其微。对了,你说缴获了一份论文,什么论文,谁写的?”李澜清又问道。

    “论文的题目叫《关于霉菌培养的杀菌作用》,是英国化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写的,于1929年弗莱明在《不列颠实验病理学杂志》上发表的。”马铮回答道。

    “亚历山大。弗莱明这个人我听说过,他和我的老师是同班同学,都是毕业于伦敦大学圣玛丽医学院学习。他的这篇论文我虽然没看过,但是听我的老师说过,似乎评价并不高。”李澜清皱着眉头说道。

    马铮摇了摇头说道:“不,我觉的这份论文很有价值,它里面谈到的霉菌杀菌作用让我想到了长毛的浆糊,所以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试一试,万一要是弗莱明的论文是真的呢,你想过它的影响吗?”

    李澜清张了张嘴,然后说道:“如果是真的话那肯定会引起轰动的,现在治疗炎症最有效的药物就是磺胺,但是磺胺对于细菌的灭杀效果并不是很好,而且副作用也很大。一是容易产生耐药性,而是长时间服用容易引发很多疾病,甚至于可能中毒,如果真能研究出一种可以代替磺胺的药物的话,一定可以救治很多人。”

    “是啊,这就是我所想的,要是将弗莱明论文当中所提到的霉菌研究出来,我们可以少死多少伤员。要知道每少死一个伤员就能多保存一个战斗力,而这些伤员伤好之后就是真正的百战老兵,战斗力只会比以前强不会比以前弱,对于抗战的影响将极为重要。”马铮道。

    “但是研究药物是需要设备和先进的实验室的,而我这这里什么也没有,拿什么研究?”李澜清又问道。

    “这个倒是好解决,我们这次可是端掉了石井部队一个秘密研究所,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病毒的,所以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和仪器,现在这些东西全都归我们了。有了设备害怕没有实验室吗?此外还俘获了二十多个日本军医,这些人可都是专业的医生,必要的时候可以请教他们。”马铮道。

    “你真的打算让我研究那个什么霉菌?”李澜清再次问道。

    “是的,我非常的肯定!”马铮道。

    “那好吧,虽然我不觉得这件事情有任何的成功的可能,但是既然你说了那我就试一试。”李澜清沉声道。

    马铮点了点头说道:“放心吧,相信我的眼光,没错的!”

    【马上就要515了,希望继续能冲击515红包榜,到5月15日当天红包雨能回馈读者外加宣传作品。一块也是爱,肯定好好更!】(未完待续。)

    ps:  ps:第三更送到,求订阅,求月票!

第三百二十一章:后方总院成立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三百二十一章:后方总院成立(求订阅!)

    马铮与李澜清所说的霉菌现在没有人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在后世他有一个相当响亮的名字——青霉素。

    关于青霉素,想必后世没有人不知道它的大名,这种强大的抗生素一经发明迅速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甚至于被列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事实上青霉素前期的研究早就在进行了,人们也已经发现了有这么一种可以杀死病菌的东西存在。在此之前,人类一直未能掌握一种能高效治疗细菌性感染且副作用小的药物,若某人患了肺结核,那么就意味着此人不久就会离开人世,在古代的中国,这种病有一个骇人听闻的名字——痨病。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科研人员进行了长期探索,然而在这方面所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却源自一个意外发现。亚历山大·弗莱明由于一次幸运的过失而发现了青霉素,在1928年夏弗莱明外出度假时,把实验室里在培养皿中正生长着细菌这件事给忘了。3周后当他回实验室时,注意到一个与空气意外接触过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培养皿中长出了一团青绿色霉菌。

    在用显微镜观察这只培养皿时弗莱明发现,霉菌周围的葡萄球菌菌落已被溶解,这个发现让他很惊讶,这意味着霉菌的某种分泌物能抑制葡萄球菌。此后的鉴定表明,上述霉菌为点青霉菌,因此弗莱明将其分泌的抑菌物质称为青霉素。

    然而遗憾的是弗莱明一直未能找到提取高纯度青霉素的方法,于是他将青霉菌菌株一代代地培养,并于1939年将菌种提供给准备系统研究青霉素的英国病理学家弗洛里和生物化学家钱恩。

    通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实验,弗洛里、钱恩终于用冷冻干燥法提取了青霉素晶体。之后。弗洛里在一种甜瓜上发现了可供大量提取青霉素的霉菌,并用玉米粉调制出了相应的培养液。此后一系列临床实验证实了青霉素对链球菌、白喉杆菌等多种细菌感染的疗效。

    青霉素之所以能既杀死病菌,又不损害人体细胞,原因在于青霉素所含的青霉烷能使病菌细胞壁的合成发生障碍,导致病菌溶解死亡,而人和动物的细胞则没有细胞壁。但是青霉素会使个别人发生过敏反应。所以在应用前必须做皮试。

    在这些研究成果的推动下,美国制药企业于1942年开始对青霉素进行大批量生产。到了1943年,制药公司已经发现了批量生产青霉素的方法。当时英国和美国正在和纳粹德国交战,这种新的药物对控制伤口感染非常有效。到1944年,药物的供应已经足够治疗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有参战的盟军士兵。

    青霉素对于战争的帮助绝对不会比任何一件先进的武器装备差多少,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真正的指挥官应当清楚,战场上最宝贵的并不是那些铁疙瘩,而是士兵。每一个有经验的老兵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事实上这些财富随着战争的消耗而减少。其中一少部分是直接死在了战场上,而更多地则是因为伤重不治身亡。而导致伤员大量死亡的罪魁祸首就是细菌感染以及伤口发炎化脓,战场上只要伤口不化脓不感染,伤员完全恢复的机率在80%以上。

    此时世界大战的阴霾已经笼罩了大半个世界,德国的那位疯子已经成为了元首,并且德国的战车已经开进了莱茵非军事区,就在明年,那位小胡子就会指挥他的陆空军团突袭波兰。挑战整个世界。很快整个世界都将被拖入战争的泥潭,到时候死亡的兵员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青霉素的研究必须提上日程了。在马铮看来这这种药物不仅仅是减少自身伤亡的一种良药,更是打开各国金库的一块敲门砖。

    至于能不能研究出真正可以用于临床试验的青霉素,这一点马铮丝毫没有怀疑。关于青霉素是怎么培养和提纯的马铮知道的很清楚,尽管他并没有亲手试验过,但是只要将他知道的方法告诉真正的实验人员,想必很快就会有结果。

    要知道很多事情不是不能做。而是不知道该怎么做。就如同弗莱明一样,他在1928年就已经发现了青霉素,证实了有这么一种强大的消炎的物资的存在。但是却由于不知道该怎么提纯,所以最终导致十年后的今天青霉素还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里,并不能大规模的应用。

    但是马铮也知道。弗莱明马上就会和弗洛里以及钱恩进行合作,而接下来几年内青霉素药品就会风靡世界,盘尼西林这种堪比黄金的绝世药物即将问世,所遗留给他的时间不会太多了。

    好在这次攻打大同缴获了大量的实验器材和日文资料,另外还俘虏了不少日本军医,相比李澜清而言,这些日本军医大多数是科班出身,且“临床试验”丰富。

    原本对于这批拿活人当实验原料的恶魔,马铮第一反应就是将他们全都拉出去枪毙。但是当时数以万计的矿工需要救治,还有伤员,所以不得不将他们全都留了下来。好在这些家伙并不是真正的军人,也没有被武士道精神洗脑,知道什么叫害怕,所以对于马铮所部的命令也比较配合,因此马铮才留下了他们的小命,现在正好让他们配合李澜清研究青霉素药物。

    不过相关的保密工作还是要做的,青霉素事关重大,绝对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