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奋斗在红楼 >

第658章

奋斗在红楼-第658章

小说: 奋斗在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西域总督齐驰并不在他府中,而是在西苑御书房外的班房里,等候着天子召见。他坐在交椅中,喝着太监们奉上的清茶,闲适的看着西苑的美景。

    这是大战之后的休闲心态。

    …

    雍治天子召见群臣后,自含元殿出来。太监总管许彦令人备了一个舆轿,抬着天子离开含元殿,到御书房中。

    雍治天子在书房的软榻中休息了好一会,喝了一碗参汤才逐渐的恢复些元气,坐到龙椅中,道:“宣齐驰进来。”

    “宣齐驰觐见!”

    “宣齐驰觐见!”

    分列在御书房各仪门,各处的太监们一队队的唱名,由御书房传到殿宇外。片刻后,便有小太监带着齐驰进到御书房中。

    齐驰五十多岁,一身正二品的文官绯袍,方脸长须,跪在金砖上,三呼万岁,叩见雍治天子。

    “齐卿平身!”雍治天子扶着龙椅,羡慕的看着精气神完足的齐驰,忍不住问道:“齐卿今年多少岁?”

    齐驰一怔,答道:“臣今年虚岁五十四。”

    雍治天子叹道:“齐卿比朕还大上几岁。可身子骨比朕硬朗多了。”不待齐驰拍马屁,摆摆手,生死有命,他不看淡都不行,直接切入正题道:“方才含元殿议事,朕意已决,调齐卿为左都御史,封魏国公。”

    天子施恩,齐驰岂能不配合?当即再跪地表忠心,道:“臣谢陛下隆恩!”

    雍治天子看着齐驰,笑一笑,道:“齐卿当日出京说,不破胡虏,此生不入玉门关。现在平定胡虏,朕何吝封赏?只是,朕有一事不明,齐卿何至于欺君,不报贾环之功?朕在齐卿眼中,是赏罚不明的昏君吗?”

    齐驰跪在金砖上,半响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在冬天里,不知道是不是御书房中暖和,额头上有些冒汗。天子这个转折有点突兀。西域的事,锦衣卫不可能不上报,但是天子当面质问他,这压力有点大。

    半响,齐驰坦白道:“臣不敢。臣有罪。臣私心作祟,望陛下恕罪。”

    坦白也是一种艺术。并不是说天子说什么罪,你都得认下来。那三个脑袋,都不够天子砍的。齐驰当然不会承认,他就是觉得天子不会封赏贾环。

    贾环在西域立的那些大功,以当今刻薄的性情,寻个罪名一纸诏书砍了贾环都有可能。

    他和贾环的交情,当日在金满卖了贾环人情,这时候在御前当然是“硬抗”,保护贾环。他有大功在身。承认侵占下属的功劳,不算什么大过。

    雍治天子似笑非笑的看了齐驰一眼,看得齐驰脊背上都在冒冷汗。这是天子之威!

    雍治天子禀国二十一年,这是一个成熟的帝王。对臣下而言,当然极具压迫感。

    雍治天子想:他若十年的时间,就齐驰这样明目张胆的在他面前说鬼话,齐驰在权力中枢绝对待不过五年。可惜…他身不由己!齐驰立下大功,他一两年之内,肯定不能动齐驰。

    否则,谁还为国效力?当日,明万历皇帝抄帝师张居正的家,导致后面的大臣没一个敢任事!为国家劳累而死的张居正落那样一个下场,那谁还肯为国家做事?

    换言之,他今天得认齐驰这个解释。

    约半盏茶的功夫,齐驰感觉身上都快要湿透,雍治天子才道:“齐卿有大功于国,些许小事,朕不追究。贾环这个人,想法有点多!”

    齐驰心里松口气,道:“臣遵旨!”

    他这次过关了。但是,看天子的评语,对贾环似乎很不利啊。他在京中任职,怕是不好再和贾环来往。而且,帮贾环说话都得考虑。天子敲打的意味很明显。

    雍治天子微笑着点点头,温言安抚了齐驰一番,这才让他出去。

第九百一十四章 朕将死

    雍治二十一年正月十三日午后,阳光和熙。永寿宫中,装灯结彩,节日气氛浓厚!

    永寿宫的寝殿中,杨皇后正听着六宫都太监夏守忠汇报宫中元宵节的安排,她知道天子的心思,想要大办一次,因而积极筹备宫中的庆祝事宜。

    收复西域、平定漠北,当朝武功,几乎追上盛唐。天子心满意足,以为功追太祖。不仅仅是宫中的气氛沉浸在节日的祥和、欢乐中。整个京城都沉浸在如此气氛中。

    杨皇后一身淡紫色的宫装,坐在塌椅上。仪态雍容华贵,珠圆玉润。光看她的容貌,身材,肤色,看起来才三十出头的美妇,绝不像一个六岁孩子的母亲。

    听夏守忠汇报了一会,杨皇后笑吟吟的道:“好了。本宫知道了。你去办吧。要用银钱报到我这里来,不要去烦陛下。”她在天子面前应承过的。

    夏守忠笑着道:“娘娘真是体贴奴婢们。奴婢回头就让人将单子拿过来。若元宵节当日出了差错,就请娘娘砍了奴婢的脑袋。”他知道杨皇后有钱。

    每月工部铸造局里铸造出的银元,就有不少利润是直接分给蜀王、杨皇后的。

    杨皇后展颜轻笑,成熟美妇的风情展露,道:“你这个老货,本宫要你的脑袋有何用?行了,别在这里饶嘴,去办事吧!”

    将夏守忠打发走,杨皇后想一向,问身边的侍女,“陛下在哪里?”

    侍女道:“陛下休憩后,正在御花园中召见吴王。”

    杨皇后轻轻的点点头,吩咐道:“等陛下议完事,告诉本宫一声。我给陛下说一说元宵节准备的事宜。”待侍女答应了,心思一转,琢磨着贾贵妃、贾环的事。

    她有意和贾府缓和关系。贾探春的婚事,她会让蜀王送去厚礼。她非常重视贾环。视其为雍王想要登基的必备条件。帝师尹言和贾环比,还是略逊一筹。

    但贾贵妃似乎对她有些心结。这次她筹备宫中节日,贾贵妃并不配合。贾贵妃现在是宫中唯一的贵妃。

    …

    西域里的御花园,雍治天子在一处小轩中,和吴王说着话。独孤贵人和青美人。

    小轩外,风景如画。山环水抱,湖泊相连,堤岛穿插,又有古树参天。冬日之时,依旧是美景处处。

    雍治天子仰躺在软榻上,看着美景,神情疲倦。轻轻的道:“上午才议的事,下午又招皇弟进来陪朕说会话。”

    他是不肯服输的人,否则何至于当年兵变夺权登基?但身体上的衰老,时时提醒着他,今非昔比,他已经老了,行将就木。

    吴王穿着红色的亲王服,四十多岁的老年帅哥,气度儒雅、从容。正值盛年。这时忙道:“陛下召见,乃是臣弟的荣耀。臣弟能每日聆听玉音,得陛下教导,是臣弟的福分。”

    吴王并向贾环透漏过天子的身体情况。但,他心里清楚,天子大行,怕就在今年。

    念起此事,他这番马屁话说的情真意切。确确实实,他是由雍治天子一手提拔重用的。否则,哪有他如今的荣华富贵、地位?

    雍治天子欣慰的一笑。他快要死了啊!宫中,朝堂上,人心不稳,各有私心。以赤诚之心待他的,只怕只有吴王寥寥数人。连燕燕都想着让雍王上位。人之常情吧!他到不怪燕燕。

    若他能再向上天借十年,他不介意培养雍王,传国于雍王。然而,十岁不到的孩童,如何做天子?当年张居正、冯保以这句话扳倒高拱。原话非如此。但这确实是一句实话。主少而国疑。

    雍治天子叹道:“朕往年每日劳累,从未留意这御花园里的美景。现在躺着,倒是觉得极美。也不知道明年朕还看不看得到?”

    吴王本来站着的,这时骇的连忙跪下,道:“陛下乃是天子。必定长命百岁!切不做如此想。”心中悲伤。若天子自己都悲观,那恐怕真要不了多久。

    雍治天子笑一笑,摆摆手,吐露心声,道:“皇弟,朕也不想死啊!朕才是知天命之年啊!先帝多少人?世宗多少岁?朕不服啊!但是,纵观朕这一生,有何遗憾?

    有明臣辅佐,修书、治水、改革。有名将横扫草原,定西域、平漠北。文治武功,只逊太祖!朕即便是死了,青史上当有朕一席之地!何憾之有?”

    他很满足!国朝自定鼎开始,至他是第六位皇帝。宁周六第,论功绩,他只输驱逐鞑虏的太祖!

    吴王眼睛有些发红。

    他知道天子说的名臣是谁。雍治十三年的领班军机大臣何朔。只有此人,才是雍治真正的宰相、名相!华墨糊弄五年多,国家还没有出大问题,且武功之盛,直追盛唐,便是何朔革新打下的底子。

    平定西域,支撑漠北北伐的贾环便是何系的干将!当年号称何系的三大干将。

    雍治天子轻声道:“何太保哪儿,等晋王登基后,你和他提一声,派人宣慰。问国策于太保,必有所得!”他和何朔的君臣佳话,已然终结。

    吴王心中震惊,道:“臣遵旨!”太子之位未定。杨皇后等人虎视眈眈。而现在天子和他直言晋王登基。这是什么意思呢?

    雍治天子提了提此事,让吴王起来,休息了一会,自嘲的道:“朕每年金花银100万两,铸币份额占15%,每年尽得600万两,还有马球彩票收入近百万两。如此收入,却常常是内帑空空。张安博骂朕奢侈无度,到不算错。”

    吴王哪里敢接这个话茬。当今天子算不算奢侈?这是个根本不需要回答的问题。否则,就晋王那几十万两白银,能把西苑修建的如此漂亮,如同仙境?

    贾贵妃夸赞自家的省亲别墅,说:“天上人间诸景备,芳园应锡大观名。”贾府花费多少?不下百万两。西苑乃是皇家园林,岂止这个数目?

    张安博国朝大儒,理学大家,他又不是信口开河的言官!他说话、上奏章,自是一五一十。这是注定要在青史上留名的文臣。

    天子日常用度,还包括各种赏赐,各种宴会,包括西苑这里的各种花销、用度。这几年来,一年一千万两都打不住。这还是贾环想出的高招顶着:铸币费600万两。若是靠内务府在天下收刮,早就是民怨沸腾。

    吴王躬身道:“陛下,内帑虽空空,但臣弟会想办法。元宵灯节,臣弟一定办的漂漂亮亮,不会叫陛下失望。”

    天子有意在元宵节大办灯会,向世人,一展皇周盛世气象!他这时如何能扫天子的兴?就是劝谏天子该节俭,这时亦无话可说。

    雍治天子笑一笑,点点头,“嗯。皇弟费心了。”又感慨的叹道:“朕的最后一个元宵节啊。”

第九百一十五章 子玉,保重

    下午四点许,冬日已经向西,摇摇欲坠。红彤彤的夕阳霞光,笼罩着京中沉淀着历史厚重感的宫墙、屋舍、大道,绚烂无比。

    就如同此时京城中的政局:落日的余晖!

    雍治天子自忖将死,雍治朝如同斜斜欲坠的夕阳,即将落幕。而贾环、齐驰、沈迁、张四水、曾季高、乐白等人带来的西域大胜、漠北大胜,便是雍治王朝夕阳之时,最绚丽的色彩!

    这是自盛唐以来,中土王朝最强盛的武功!只要再东征高丽,据有其土,即可完成对唐王朝的超越!包括最鼎盛的贞观时期、开元、天宝年间。

    浊酒不销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雍治十八年春当时局势危急,西北边陲震动。谁想到三年之后是这番清晰、强盛的局面?

    只是,在这场“了却君王天下事”的历史进程结束后,每个人的际遇不同。

    在大封功臣,报纸连篇累牍的报道、追捧两次大战的英雄人物时,核心人物、西域布政司左参议贾环回京后得到不是荣耀,而是天子的猜忌!

    否则,以他从四品的西域左参议之职,叙功加官,最少一个从二品的布政使,或者六部侍郎。

    但是,以贾环的年纪,雍治二十一年,他才20岁。升到这样的高位,结合他在朝争、西域中的表现,这意味着什么,不言自明。

    最差的结果是三朝元老杨廷和,辅政数十年;中等结果是张居正:吾非相,乃摄也!再往上:有霍光废黜汉帝,隋文帝杨坚篡北周。

    …

    傍晚时,京中各处消息传播、飞舞。继上午的震撼消息后,自吴王府,内务府传出的消息:雍治天子渴求着他最后一个元宵节,办的盛大、光鲜!

    在这热闹的喧嚣中,在家中和罗君子、张四水密谈的贾环,忽而接到好友卫阳的邀请,到卫府吃酒。

    咸宜坊的卫府,距离史家、吴王府并不算远。贾环抵达卫府约晚上七点许。

    明净的小轩中,酒菜香气四溢,明烛高照。文华殿大学士卫弘,前翰林庶吉士、礼部主事卫阳招待贾环。小轩中烧着上好的无烟木炭,温暖如春!

    卫弘六十多岁的年纪,此时换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