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奋斗在红楼 >

第511章

奋斗在红楼-第511章

小说: 奋斗在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雍治天子看着银币,笑道:“这有什么罪?朕也有闻,海外诸国,在钱币上印着其国王的图像。”说着话锋一转,道:“将朕的图案印上去,这是贾环的主意?他倒是全才。诗词,绘画,商业都懂。”

    吴王点头,奏道:“确实是贾环提供的想法。陛下文治武功,远迈前朝。当使万民景仰,无日不得见天颜。”

    雍治天子心情畅快的哈哈大笑,道:“朕的文治武功,比太祖不如。再者,民以食为天。历朝历代,莫不劝农。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你们想的不错。命名,就以朕的年号吧。雍治银元。”

    “臣遵旨。”吴王低头,答应。心中,知道他和贾环,都已经成功的在天子心中加分。

    …

    时至三月二十二日,山中桃花盛开、灿烂明媚。故事很凄美的桃花扇,让众美人们,对桃花,寄语良多。正所谓:暮晓春来迟。先于百花知。岁岁种桃花,开在断肠时。

    红楼诸钗的诗社名,可就是桃花社。黛玉仿古体,作桃花行,重建桃花社。诗曰: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贾环带着妻妾、金钗们在东庄镇住了将近一个月,收拾行李,准备返回京中。

    铸造、发行银币之事,已经完结。大局落定。消息已经从京中传来。贾环不用继续呆在东庄镇“避(猥)嫌(琐)”。他要是在京中,谁敢去踩贾府呢?

    这天下午,贾环带着小厮出门,到闻道书院的新校区,教师宿舍区域,书院院长叶鸿云的小院里煮茶,喝酒。

    在书院里攻读的诸位同学先后到来。大师兄公孙亮、罗君子、庞泽、乔如松、秦弘图、纪澄。

    闻道书院的学生虽然一界界的出来,但是科场上还是他们这一批书院的核心弟子最早,最先。

    庭院中,苍松如许。众人在轩窗处,随意的落座。

    叶鸿云已经四十多岁,岁月匆匆。头上皂条软巾垂带,穿着宽松的儒衫,性情温和,道:“诸生齐聚,吾亦兴致飞扬。诗酒趁年华。诸生自取。”

    公孙亮一身白衫,面若冠玉,丰神俊朗,笑道:“叶先生太偏心了。我等每隔几日来请教。今日不过是子玉要回京了。”然后,用力的拍拍贾环的肩膀,长叹一口气,“知我者,谓我心忧!”

    众同学爆笑。

    大师兄昔日爱慕东庄镇上的林姑娘,但因其容貌而退。而今,林佳人已是贾环的妾室,却是容貌清丽绝美。

    贾环笑着摇头,抿一口酒。

    闲谈几句,叶先生道:“山长来信说三月中就要来京中,不知道为何迟到?子玉可有消息?”

    贾环摇头,“或许是在路上有什么事情耽搁了。去年山东、河北段的漕工叛乱,朝廷招抚。今年开春。或许,水路并不顺畅。”

    罗向阳道:“早该以海运代漕运。当今文华殿大学士华墨,魄力不足。执政平庸。”

    众人议论了几句朝政。庞泽提醒道:“子玉,这次发行银币之事,你们贾府虽然得利,但冲在前头,得罪了不少人啊!”

    贾环点头,从容的笑着道:“是这样的。”

    吹一句牛,打个不恰当的比方,这叫做:欲带王冠,必承其重。贾府想要获利,不冲锋在前,顶楚王的牛,难道指望那些老大人们出面?这不现实嘛。

    一个人,若不想得罪人,估计这辈子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做事情,哪有不得罪人的?重点在于权衡。在贾府获利,与得罪他人之间,对贾环而言,利大于弊。

    叶先生轻轻的点头,看着贾环的脸庞。感受着贾环强大的意志,心中轻叹一口气。

    实话说,这种压力,他估计他受不了。贾环不被天子所喜,先得罪晋王,再和楚王交恶。这种局面,在接下来四五十年内,怎么看,都是死局。

    贾府一家老小的命,都指着贾环的啊!如履薄冰。可他这位弟子,依旧是思维清晰,目标明确。实属难得!他内心里,亦愿意相信,贾环可以解开这个死局。

    纪澄问道:“贾院首,那么,接下来呢?”他很崇拜贾环。现在是生员。等着参加明年的北直隶乡试。

    贾环就笑,“当然是,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这份自信,感染着众同学。

    众同学各自而笑。或大笑,或抚掌而笑,或微微一笑。午后,暮春的清风,抚过庭院里的松柏。

    …。

    雍治十六年春深,三月二十三日,贾环携娇妻美妾,贾府的金钗们自东庄镇而返。

    而金銮殿上,雍治天子正在表彰修书完成的方宗师。参与人员,各有加封。

    马车逶迤。平稳的行驶在官道上。精美的马车中,贾环躺在林芝韵的美……腿上,思索着。

    当日,他在潭拓寺中,和宝姐姐说,银币之事,他要达成的目标。此时,完成了最重要的两个:刷天子的好感,解除拒绝蜀王求娶探春带来的隐患:可能引发杨皇后的不满。

    那么,剩下的呢?

    要帮子文的舅舅将庄子从殷无忌手中夺回来,还要帮陈也俊整治苏州巨商高之令。

    昨天庞泽和他聊过,问他,是否需要这样逼迫、反扑楚王系。他的回答是:“士元,韩秀才变化很大。手腕愈发的凌厉。但是,他丢掉很重要的东西:勇气。他不敢和我正面冲突。”

第六百九十三章 周府对答

    “三爷、小姐…,快看外面,香山好漂亮。”精美的马车中,很宽敞。摆着矮榻,茶几。雨儿是坐在窗户边的椅子上,扭头道。

    林芝韵轻轻的竖起一根修长的玉指,指甲上涂着丹寇,很是美丽,“嘘…”枕在她腿上的贾环已经睡着。清丽、沉静的御姐美人单手扶着贾环。

    娇俏、伶俐的少女雨儿不好意思的笑一笑,收了声音。

    林芝韵低头,看着紧闭着眼睛熟睡的贾环:眉毛、眼睛、鼻子,嘴唇,构成一幅很普通的容貌。这便是她的相公。心中柔情涌动:他在外面很累的。

    在京城的某些人眼里,相公是什么样的人呢?会不会是很怕他?在闻道书院那些同学心中,相公又该是什么样的形象呢?应该是领袖吧!她见过的。

    而在她眼中呢?

    在鸳鸯帐里吟诗戏弄她的相公:种桃美人归何处,前度贾郎今又来。在崇文门外大街胭脂店前,找她搭讪的那个少年。他自己承认的啊,第一次见面,就对她有好感。

    “登徒子!”

    林芝韵清声吐出三个字。嘴角,逸出一丝明净的笑容,一若洁白的梨花在春风中绽放。

    …。

    …。

    香山,位于京城西郊。在山中远眺,可以看到景色幽雅秀丽秀丽的皇家园林:大明宫。

    香山脚下,距离大明宫不远的两座皇庄中。庄头在村东的瓦屋里抽着旱烟,焦虑不已。二十几个村民围着。

    按理说,他们种地的人家,土里刨食,给谁种地不是种?但是,要看主家盘剥的是否厉害。

    比如,香山西面,那边的卧牛镇佟家村,阖族给贾家种地,租子就收的很轻。村里还办了学堂。后辈们都有个盼头。

    “四叔,周老爷到底怎么说啊?”

    “是啊。四叔,你进城走一遭。问问情况。我们可不想给晋商种地。”

    庄头四叔一身补丁短褂,坐在堂屋里,磕磕烟杆,喝道:“都别吵。再等等。”周家原是国戚,待他们优厚。落到商人手里,他们不得被刮几层皮?

    …

    周家的府邸在城外,自去年春周贵妃死后,周家便逐步的衰落下来。西城内的宅子卖掉了抵债。合家搬到城外来住。幸而,当年贵妃省亲修建了园子。一府人住着,不算拥挤。

    三月二十四日上午,周伍闵在前院里会客,应付着债主。债主是崇文门街西开钱庄的东家。他年前借了二千两银子周转、使用。现在债务到期,无力偿还。

    “粟老板,你我旧识,还请再宽限我几日。等几日,我一定将银子还给你。”

    粟老板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中等身量,穿着考究的褐色长衫,不同意道:“周老爷,你外甥是亲王,还差我这点银子?咱们多年的老交情。我都给你顺延到现在。马上就四个月了。你看…”

    周伍闵时年四十一岁,距离贾环上次见他,已经过去三四年。苦笑着道:“粟兄,粟兄…”

    正说的口干舌燥时,外头一个小厮进来,“老爷,四姑娘不肯上轿,去仇都尉府上,说要她去,她就死。”

    周伍闵长叹一口气,眼中有些泪花。

    仇都尉的儿子看上他兄弟的女儿,要娶去做小妾。彩礼比不得前段时间轰动京中的贾探花纳妾:三万两。也给到了五千两。给人做妾,名声很不好听。可阖府老小要吃饭啊!

    粟老板摇摇头。周府这真的是没落了。这和灾年里,小民卖儿卖女有什么区别?所以,他的银子得赶紧要回来。

    这时,又有一名小厮神色仓惶的进来,声音都在发颤,“老爷,顺天府的王捕头又来送传票了。”

    周伍闵心里一颤,手抖起来,“欺人太甚,欺人太甚。”

    百川通的东家殷无忌看中了周家在香山脚下的两个庄子。设计他,仅以1000两银子,就要拿下这两个庄子。

    …

    约十几分钟后,周伍闵来到正厅,就见顺天府的快班王捕头带着两个捕快来送传票。其中一人,身材魁梧,容貌英俊,一表人才,正是永昌公主的姘头严捕快。

    严捕快当了狗头军师,最近一年不得永昌公主的欢心,只能偶尔去公主府。

    王捕头五十多岁,在公门里当老了差,一身皂隶服,挎着腰刀,鹰视狼顾,笑眯……眯的将传票递给周伍闵,大笑道:“周老爷,恭喜,恭喜!”

    周伍闵一口血差点没喷出来,手指着王捕头,“你,你…”一个滚字在喉咙里,半天吐出来。周家,这些年,何曾受过一个贱役的侮辱?人穷志短啊!

    王捕头一看周伍闵的神情就明白,嘿嘿笑道:“周老爷,别误会。这一次是傅同知发的话,请你过去签字画押,将皇庄拿回来。府里的大老爷被御史弹劾请了病假。傅同知暂时署理衙门的事务。快点去吧。”

    周伍闵一愣,随即,狂喜难以自抑,感觉血一下冲到头顶。一种苦尽甘来,飘飘然,不真实的感觉让他短暂的失去思考能力:将皇庄拿回来,将皇庄拿回来!哈哈!

    周伍闵的眼泪流下来,喉咙里的那个字终于飙出来,声嘶力竭,用尽全力,吼道:“滚!”贾环出手了!

    “好,好。周老爷,你说了算。”王捕头神情尴尬,嘴角不爽的扯了一下,带着手下离开周府。

    做他们这一行的人,眼力很重要。别看他们鱼肉乡里,街坊,看似厉害。但傅同知,二老爷,想要整他们相当轻松。所以,被骂两句,忍了吧!

    …。

    三日后,贾环在燕王宁淅的陪同下,到西城外的周家做客、吃酒。

    三月底,立夏已过。酒宴设在周府省亲别墅的一处楼阁中。二楼中,雕梁画栋。飞檐画角。从轩窗中俯瞰整座花园,楼台水榭,连绵相接,风景如画。别具一格。

    当然,比之贾府的大观园还是要逊色一筹。周家只是因周贵妃、燕王而起。而贾府在贾元春封贵妃之前,就是老牌的勋贵,自开国以来的百年世族。

    小厮,丫鬟们都在楼下听候。二楼中,一方雅致的八仙桌,陈设着美酒佳肴。

    周伍闵举杯,敬贾环,四十出头的男人,可以看得出来年轻时,亦是很帅气,但面相很有些苍老,声音有些哽咽,道:“在下代表周家阖府上下八百口谢贾先生援手。若非贾先生相助,恐怕…”

    说着话,眼泪就流出来。连忙撇过脸去。

    “舅舅…”宁淅轻喊一声,心中很难受。他时年15岁,白净,文弱的少年。

    贾环对周伍闵感官不错,很容易让他想起他的已经去世的舅舅赵国基。将杯中的酒饮尽,温和的一笑,道:“周议谏,都过去了。”国朝贵妃家族中的家长,一般都是册封正三品散官的议谏大夫。当初贾府的贾赦是一等将军,自然不用再专门册封。

    宁淅轻声劝道:“是啊,舅舅,都过去了。”

    前日,先生去和晋商中的太谷系、祁县系的两个当家人谈了谈,随后,百川通在京城里设立的票号,就被贾府挤兑的拿不出一两银子来。接着,真理报、贾府旗下的京城日报都加以报道。满城皆知。百川通信用破产,被迫离开京城。消亡,只是时间问题。

    “嗯。”周伍闵点点头,好一会儿才平复了情绪,道:“让贾先生见笑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