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奋斗在红楼 >

第427章

奋斗在红楼-第427章

小说: 奋斗在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春这是同意了。周贵妃心中欢喜,郑重的弯腰行礼,道:“妹妹的大恩大德,姐姐心里记着,没齿难忘。”

    她一个失宠的贵妃,能有什么筹码打动正得宠的贾贵妃?今天不过是厚着脸皮来求人。而此时元春没有拿捏她,答应下来,显然并不图她什么。

    这让她心中对贾元春更多了几分感激。元妃这人,是有些不同的。

    贾元春笑一笑,她没想到她无心插柳的一个许诺,会给她的命运带来怎么样的转机。

    …

    四月下旬。天色暗淡。雷雨阵阵。太后所居住的慈宁宫中,气氛很有些压抑。

    雕凤的床榻上,一名枯瘦的白发老妇人眼睛紧闭。慈宁宫中,冷幽幽的。

    雍治天子站在床榻边,久久的不语。晋王、楚王、永昌公主三人在半米开外,沉默着。

    今天,已经是太后昏迷的第二天。若是还不醒来。恐怕。。。

    四名太医跪在地上,额头上冷汗点点。汗珠滚落下来。唯恐当今天子的下一个命令就是砍了他们的脑袋。

    许久之后,雍治天子长长的叹口气,声音疲倦、哀伤的道:“你们都走吧。朕想一个人陪陪母后。你们都去吧。”

    太医、晋王、楚王,包括如同影子般跟在天子身边的太监总管许彦,都退出慈宁宫外。

    阴暗的宫殿中,帷幕隔绝着视线、药味。雍治天子坐在床榻边,握着母亲的手,仿佛自辩,“母后,朕不想杀他。可是,溥儿政变,他为什么要出宁寿宫?

    庙号仁宗。他一人之仁,却差点毁了祖宗的江山。亲小人而远贤臣,吏治败坏,贪……腐横行。若非朕励精图治,哪有如今的大周,四海宾服?哪有文治武功?母后,你真的不能怪孩儿。

    二哥不死,我怎么坐得到这个位置上?我不是让小妹来陪你说话了吗?你为什么不醒来?母后…”

    …

    天色渐渐的黑了。慈宁宫外,晋王和楚王兄弟俩笑的一团和气,毫无营养的闲聊。晋王年长,近日帮天子修缮了西苑,看着占了上风。但楚王走的是杨贵妃的路线。两人心中各有所持。

    永昌公主心不在焉,低头绞着白嫩的手指。她今天穿着一件青柳般的长裙。身姿修长、婀娜。长裙勾勒着她的身段,兼有着少女的青春娇美,又有着少妇的丰润、成熟。

    少顷,慈宁宫内传出圣谕,让他们先行离开。

    晋王陪着永昌公主往宫外走,致歉道:“皇姑,我没想到会是这样,连累你了。”

    永昌公主摇摇头,低声道:“这不怪你。是母后身体不佳。”

    远远的,楚王看着两人离开的背影,心中哂笑。他这位皇姑为什么会是最得宠的公主?因为,太后喜欢最小的女儿。若是太后死了呢?他父皇未必会迁就、纵容她在京城中到处养姘头。

    离开皇宫后,永昌公主悄然的去了顺亲王府。顺亲王上次给她分析过,而现在,她的危机来了:她将要怎么在天子心中立足?

第五百七十一章 獠牙、类似

    顺亲王府位于京城西城。暴雨如注,奔涌而下。堂皇、庄重的顺亲王府中屋舍延绵。琉璃瓦上,飞溅的雨滴如白练。

    “啊…,永昌公主殿下来了。”王府的管事在角门处迎着永昌公主的马车。

    “不要声张。去给你们王爷说一声。”马车中,传出丽人低声吩咐的声音。

    马车平稳的驶进顺亲王府后院里的某处精美的庭院。永昌公主随从的中年宫女撑开伞,永昌公主从马车中出来,踩在庭院的台阶上。暴雨正烈。

    永昌公主走进小厅中。小厅中布置的雅致,飘逸的字卷,湘竹的桌椅。永昌公主的俏脸没有表情,眉间带着阴云,心事重重。

    她等了约一盏茶的功夫,顺亲王笑呵呵的走进来,“贤侄女今日怎么有空来我这里逛逛?”

    顺亲王约五十多岁,身材微胖。笑起来的时候,狭长的眼睛眯起来,有些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沉。太后病重的消息,他已经知道。他二月份就和永昌公主谈过,只是当时正得宠的永昌公主不置可否。那么,现在呢?

    顺亲王心里笑了笑。

    随行的侍女很快端上清茶,再悄然的退下。永昌公主收敛了情绪,喝着茶,笑吟吟的道:“侄女有事一明,特意来向王叔请教。”

    顺亲王点点头,伸手示意永昌公主说。

    永昌公主盯着顺亲王,身体习惯性的前倾,问道:“王叔,你二月份给侄女指了一条明路。侄女不知道你用意是什么?”

    顺亲王似乎预料到永昌公主要问这么一个问题,哈哈一笑,“贤侄女,你我平日里走动虽然少,但是我府上的情况,你应该有所了解。我与贾府有些旧怨。以宫中的形势,贾贵妃如此得宠,我该如何自保?”

    永昌公主若有所思,微微一笑,妩媚的道:“所以…王叔的想法是分贾贵妃之宠?”

    顺亲王坦然的一笑,点点头,“天子中馈乏人。如今杨贵妃、贾贵妃都有状况,不便服侍天子。而周贵妃失宠,正是进献美人至天子身边的良机。贤侄女不想日后宫中有人帮你说话?贤侄女与我合者两利啊!”

    顺亲王说的合情合理。永昌公主意动,咯咯娇笑,故意为难的道:“只是一时急切间,哪里寻觅得到绝色佳人?杨贵妃与贾贵妃都是国色之姿,心思玲珑。一般人想要分宠,可不容易。”

    顺亲王笑着虚点了下永昌公主,“贤侄女在试探我?人选我只是备了几个,但是并不足以送入宫中。所以,贤侄女可以有几个月的时间,自己物色人选。”

    说着,改了一副面孔,语重心长的道:“永昌,你王叔我不过是求平安、自保。你看贾府的继承人贾环是如何行事的?恃才傲物,睚眦必报。前几日把吴王世子宁澄都打了,关了。宁澄还是个小孩子。

    他若得势,我还能活?贾贵妃不再得宠,我在府中就稳下来。其他的事,我们做臣子的,不可多涉足。”

    永昌公主呵呵一笑,同意道:“这是自然。”心里不以为然。顺亲王以为她看不出来么?

    当今朝局,于皇室宗亲而言,首先关注的是太子之争。其次是皇后之争。若是贾贵妃生下皇子,将是当仁不让的皇后人选。顺亲王能坐的稳才有鬼?但是,贾贵妃正得宠,谁敢害她?

    顺亲王如果要选美人进宫做蠢事,她不介意推他一把。

    …

    密谈了一会后,敲定各种合作事宜,永昌公主起身告辞,脸上阴云尽去。顺亲王让他最得意的孙子,封爵镇国公的宁浮去送永昌公主。

    看着永昌公主妖娆的身姿消失在庭院门口,顺亲王微微一笑,品了一口清茶。

    永昌公主的小算盘,他怎么会看出来?他这位侄女,美则美矣,基本没脑子!

    以天子之英武,怎么可能容忍国无长君?若是晋王登基,贾皇后又如何?即便生下小皇子,亦会被杀。他所看重,不过是要永昌公主持续不断的进献美人而已。

    如今西域被征服,西南骠国即将被灭。西南拓土数千里。万邦来朝。如此之盛世,天子倦政之意,已经越发的明显。而大学士何朔有名相之姿,治理朝政十分得力。不出意外,天子近年内必定会放权给何朔。

    何朔的忠心,在太子之变中,已经得到验证。

    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当今天子四十有四,若是纵情声色。五到十年之内,必有变故。当年隋文帝杨坚已经证明过这一点。

    这才是他想要的。贾府的根基在贾贵妃。贾贵妃的根基呢?

    尔虞我诈的皇室人物们,在杨贵妃生下皇子、贾贵妃怀孕后,看到天子身边的空隙,终于露出尖锐的獠牙,怀着不同的目的。危机,在倾盆的大雨中四伏。

    “轰!”暴雷轰鸣。闪电在空中绽放着蛇形的光芒。永昌公主的笑脸在马车中,若隐若现。身后,顺亲王府庄重的屋檐下,是痴迷的看着她的宁浮。更遥远的地方,一名高大,英俊的捕快,正在辞别同僚,准备幽会。

    京城中,军机处里大学士们正在处理政事,大周门外的六部里,六部官员忙碌的执行着帝国中枢的指令,分发天下。天子倦政,一个新的时代正在徐徐的拉开帷幕。而凄迷的雨中,勋贵、士子、百姓、商人、工匠各自在楼台、屋舍、商馆、店铺中进行着自己平静的生活。

    针对贾府的恶意,在雍治十四年的初夏大雨中,酝酿着,随后,慢慢的显露出来。

    …

    四月二十六,夏日可畏,骄阳似火。街面上,黄土飞扬。贾环的马车驶过宣武门大街,折向阜成门街,抵达咸宜坊吴王府。

    贾环穿过夏季中枝叶茂盛的花园踏上书房前的青石台阶时,一名身穿灰白色精美长衫的中年男子笑容满面的走过来,弯腰行礼,客气的道:“在下周伍闵,见过贾先生。”

    贾环一听他自报家门,就明白过来。这是周贵妃的家人。元春从宫中给他传信,说燕王想拜他为师。既然天子都同意,他并不介意多教一个学生。

    他最近除了等着何大学士消息,准备筹办报纸外,确实没什么事情。至于,燕王与其说是皇子,不如说是普通人。周贵妃不受宠,他前面还有一大堆兄弟。皇位,就不要痴心妄想了。

    贾环笑着抬手虚扶,道:“足下客气。”

    周伍闵约三十多岁,容貌普通,衣衫华贵。有点白胖。因在夏季,额头上冒着汗,对书房门口外等候着的一名少年道:“淅哥儿,快过来,见过先生。”又对贾环笑着解释道:“未得贾先生的许可,不敢擅入学堂。”

    贾环轻轻的点头。再看走过来的,白净,略显胆怯的少年,这便是今年13岁的燕王宁淅了。

    “宁淅见过贾先生。”少年恭敬的双手作揖行礼。礼仪标准。

    贾环道:“进去说吧。”带着周伍闵、宁淅进了书房。吴王世子的书房中自是有冰块。冷气幽幽。很舒服。

    熊孩子宁澄正坐在书桌边温书。眼睛滴溜溜的转。一看就知道心不在焉。关心着外面的动态。见贾环进来,忙起身向贾环行礼,“学生见过先生。先生上午好。”

    贾环点点头,将手里的书袋放下。宁澄殷勤的上前帮贾环倒茶。有事,弟子服其劳!这是贾先生应享有的待遇!

    贾环坐下,问了宁淅几个学习进度的问题,对周伍闵道:“可以了。这个弟子我收下了。半旬一休。上午巳初开始上课,下午未正开始。各一个时辰。”

    周伍闵喜道:“谢贾先生。”如今,贾府权势之盛啊!他自是知道外甥拜师,是他姐姐在宫中为周家找的退路。

    周伍闵先奉上拜师礼,厚厚的一个礼单。然后,叮嘱宁淅道:“淅哥儿,贾先生海内闻名,无人不知!你在学堂里要好好读书。听先生的话。”

    宁淅清秀的小脸上充满了担忧,拉了拉周伍闵的衣角,道:“舅舅…”这个称呼让贾环神情微动。

    宁澄取笑道:“淅哥儿,你怎么还是这样胆小?定是在宫中听到先生不好的传言了吧?呵呵,先生又不会关你的小黑屋。”贾环现在在宗室少年们中的传闻,和大魔王没什么区别。

    宁淅讪笑。

    贾环笑一笑,等周伍闵出去等在外面后,开始上课。夏日花园中蝉鸣幽幽。

    他心中微微有些感伤。他想起他的舅舅赵国基来,也曾经陪着他读书,在雍治七年、八年时。那个木讷、怕事,老实巴交的中年男人。赵国基在三月中去世。

    彼时,三姐姐探春主贾府内事没多久,照例给了二十两银子安葬。探春和赵国基并无感情。赵姨娘跟着贾政去了福……建。否则,必然要闹探春。

    贾环私下里给赵家100两银子安葬。让钱槐每月送银子,照顾赵家妇孺。

    什么是最平等的?大约应该是死亡!任你英雄盖世,任你风华绝代,到头来不过一捧黄土!他改变了贾府太多,赵国基的生活亦不错,但终究还是死在今年。

    贾环轻轻的叹口气,看向宁淅的目光,略微有些柔和。这少年的处境,和他当初在贾府时,有着某种意义上的类似。

第五百七十二章 商税、生日

    国朝逢三六九举行常朝。四月二十六日,圣体抱恙,养于西苑。以何大学士押班,在皇极殿中领着文武大臣朝拜御座。礼毕后,百官各回衙门办事。

    周帝国中枢所在的文渊阁中,中书舍人各自忙碌着。有的传达奏章,有的抄录手本,有的摘抄奏章,书写题本,等等。

    自去年底,何大学士执政以来,以大臣任军机章京的规矩就被渐渐的“废除”。像王子腾、许澄等军机章京都离开军机处,另派差事。比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