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奋斗在红楼 >

第342章

奋斗在红楼-第342章

小说: 奋斗在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卫弘从队列中闪出来,奏道:“臣在金陵,与贾环有所交集。此子乃国朝诗词名家,文采风流,与名妓唱和,有数首传世佳。如:人生若只如初见等句,当是时,江南之地,皆唱贾词。其离开金陵时,秦淮河上名妓相送,歌彻长江,传为一时佳话。故而,臣斗胆奏请陛下点其为探花,玉成一桩美事。”

    文华殿中的众大佬们顿时都看向卫弘,若有所思。更有人晒笑,卫尚书昏了头吧?这能当理由?

    众所周知,三鼎甲第三名为探花。另外,探花还有一重意思:在名妓中受到追捧,与名妓诗词唱和的风流才子,可谓之:探花。

    当然,够这个资格的人很少,柳永,可以算一个。杜牧要是不当官,也可以算一个。

    本朝的贾环,确实也可以算一个。他的精品美人词,天下闻名。名妓追捧,愿意倒贴而不得,他年纪太小了。自江南流传而来的一首“人生若只如初见”,不知多少女子闻之泪流。

    雍治皇帝微微一愣,看着他新任的户部尚书。这个理由很…新颖啊!贾环的诗词,他的后妃之中,有不少喜爱的。他的文学素养很高,能诗能画,自是也读过。贾词确实有很高的艺术成就。

    在一众大臣还有发愣的时候,何大学士对卫弘的意图心领神会,当即出列,奏道:“臣附议。昔日唐玄宗赐李太白以金牌,宋仁宗令柳屯田(柳永)奉旨填词,何如陛下赐贾环以探花?此举定是千古佳话。”

    何大学士一句“千古佳话”,满殿的大臣们顿时都反应过来:卫子衡(卫弘)果然能干。不愧是能从地方进京的封疆大吏。

    这切入点,绝对是挠到了天子的痒处!高手啊!

    因为翁宗道一事,刘飞白对何大学士投桃报李,出列道:“臣附议。”

    排名第四的大学士韩润亦出列,笑着道:“臣附议。贾环年纪尚有,不若让他跟着方宗师去修书好了,亦不算朝廷浪费人才。”

    当此之时,四个大学士,有三个大学士出言赞同。而首揆谢大学士,刚刚还把贾环夸成花,要推他做状元,这时难道还能改口骂贾环不成?

    这样的情况,贾环中探花,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军机处全体赞同啊!谢大学士不反对,和赞同有什么区别?

    这时,宋天官也站出来,“臣以为此为美事。臣请圣裁。”

    剩下的读卷官们都是齐齐的躬身,朗声道:“臣等请圣裁。”

    雍治皇帝哈哈一笑,愉快的道:“准卿等所奏。”

    …

    见天子确定下来,卫弘心里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他能帮贾环的就是这么多了。

    保住三鼎甲的名次。名次再低,贾环的前途就没那么光明了。今科不馆选庶吉士啊。不过,当今天子在位之时,贾环恐怕都得低调做人。

    …

    许澄心中亦松了口气。如果,这样有才华的少年陨落,总是很令人唏嘘的。好在形势给卫尚书拉回来。不过,自此之后,卫尚书在朝堂的影响力将会大增!

    当然,户部尚书本来就是排在吏部尚书之后。

    出现这样反转的结果,逻辑是非常清晰的:当今天子好名!

    特别是近年来,表现的愈发明显,对宰辅大臣的惩罚,都是以罢官为主,以免有刻薄寡恩之议。和早期御极之时,杀得人头滚滚,大相径庭。

    另有:修书之事。满朝文武,只要是明眼人,都是心知肚明。当然,揣摩上意是死罪,没有人会公开谈论。你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

    而何大学士的话也说的好,将卫弘未尽之意都说透。

    第一,李太白,柳三变都是有诗词文名的人,但是都没有得到朝廷的重用,蹉跎一生。当然,诗词和治事是两回事。不受重用很正常。

    何大学士这样对天子上奏,其实是对天子表明:臣等已经明白圣意:不允许出现权臣。那么,就放贾环做个诗人吧!给他一个探花的名义,多好听?比前朝那两位皇帝的做法,好听多了。

    韩大学士,说让贾环去修书,补充的恰到好处。很多翰林,都是一辈子的老翰林。特别是去修书的。修书成功,论功行赏的,那都是主编、总裁、副总裁等人。而不是底下干活的翰林。

    慢慢熬吧你。

    第二,天子既然知道他的意志已经传递下去,那么,赏赐贾环一个探花,有何不可?探花,可没有状元那样具有象征意义。事实上,天子本来的想法,就是不点状元而已。至于,贾环是不是三鼎甲,天子未必在意。

    满殿大臣都是如此凑趣,天子当然是顺水推舟,定一桩千古佳话。

    …

    当即,文华殿中的名次定下来。谢大学士就命人出去放榜。朝议至此就结束,不过刚才韩大学士提起方望的事情,庙堂诸公没有散去,还要继续商议此事。(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一章 落幕。

    宫中文华殿中,关于殿试,跌宕起伏的大戏终于落幕。庙堂诸公绝对算的上见识多广,都是纵横政坛几十年的风云人物,但从来没见过如此曲折、离奇的御前读卷。

    要不是还在御前,早就交头接耳,感叹起来。

    前有谢旋用阳谋,后有何朔以相貌为由反转,再有天子表露无需权臣之意,接着是卫弘以探花游说。圣心大悦。

    当真是一山还比一山高。堪称教科书般的另类朝争。

    …

    等候在宫外长安左门处的士子们,贾环等人还在一边闲聊、说笑,一边等待着消息。约下午一点时,长安左门里,一队锦衣卫簇拥着几个制敕房的小官出来。金榜来了。

    当然现在这并非正式的金榜。正式的金榜要等金殿传胪之后,才会昭告天下。今天只是提前告诉考生名次,让考生心里有数,做好金殿传胪的准备。比如:状元要代表今科士子上谢恩疏。

    士子们都围过来,为首的制敕房小官手捧着帖子,朗声念道:“一甲第一名,翁宗道,福建候官县…”

    “啊…”

    围着等候消息的士子们顿时一阵哗然。第一名,竟然不是贾环?而是第二名的翁宗道!

    其实,会元不是状元,这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但是昨天到今天京城里的流言都传成什么样?近乎所有人都以为贾环是状元,这太出乎意料了。连首揆的推荐都不行?

    靠近贾环的周慎行悄然的挪开两步。

    制敕房的小官继续念道:“一甲第二名,周慎行,南直隶宜兴县。一甲第三名,贾环,北直隶宛平县。”一甲念完之后,他停顿了一下。此时,旁边的士子们已经交头接耳:

    贾环是探花。

    制敕房的小官环顾了一圈,等再继续念道:“二甲第一名,唐道宾,南直隶华亭县。二甲第二名…”二甲名次念完之后,小官再一气将三甲的名次念完。然后,便走人。

    长安左门外在瞬间一片沸腾,变得如同菜市场一般的喧闹。要知道,现场看榜的不仅仅是300名进士,还有各自带着奴仆、长随,还有知道今天殿试放榜,过来看热闹的人们。

    殿试结果出来后,礼部会试的结果就是过去式了。贾环身为探花,身边依旧聚集着大批的士子。刚才有点松散的人群、圈子又围拢过来。如此年轻的探花,一样是前途无量啊!

    方才挪开几步的周慎行又回了几步,笑吟吟的抱拳道:“贾兄,恭喜。恭喜。”

    对身边微妙的一些变化,贾环心中淡然,微笑着拱手道:“同样恭喜周兄。”

    站在贾环身边的罗向阳将周慎行的表现看在眼中,心里将对他的评价调低了几个档次。此人不可以为友!

    这时,福建士子聚拢的那边,翁宗道身边的一名好友高声嘲讽道:“某人在殿试结果未出之前,以状元自居,而今如何?在下问一句,羞不羞愧?”

    翁宗道身边的有几人对贾环压住了他们朋友的风头很不满,现在可不是一个很好的反击机会?

    公孙亮一身白衣,丰神俊朗,反唇相讥:“不知道阁下身居一甲第几名?”

    人群中顿时一阵哄笑。贾环和翁宗道两边的士子各自出言,争吵起来。

    别看贾环只得了探花,但是不少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贾环入仕后要叙功,官加一级,也就是说,和状元一样,是授从六品的翰林修撰。还要算贾环的年龄因素。除了名声外,还真不能说贾环这个探花份量比状元差多少。

    一个十三岁不到的探花,一个二十六岁的状元,同样的起点,各自的发展如何?在场的士子,各有各的看法。

    再一个,吵的如此激烈。还有地域上的因素。福建的士子率先嘲讽北直隶乙卯科士子中的旗帜人物贾环,北直隶的士子如何能忍,当然是出声维护贾环。

    双方吵的正热闹时,赵星辰忍不住插一句,讽刺道:“我看贾探花身上舞弊的嫌疑还没有洗干净吧!所以丢掉了状元。”第三百名的赵星辰这两日心情不好,所以在队伍里显得沉默。这时见仇家贾环被人攻击,忍不住站出来嘲讽。

    这两日一直在为贾环说话、奔走的朱鸿飞愤怒的跳出来,振臂高唿道:“清者自清。贾兄才华高绝,有治事之能,策问必定是精彩绝伦。但他是如何从第一名变成第三名的?不知道当初舞弊的流言是那些小人放出来的?今日得利之人,未必没有份参与。”

    “嚯!”在场的士子都是在起哄。这话意有所指啊!

    更有一些人因为这句话,心中倾向于贾环。确实,贾环的卷子说不定就是第一,只是因为某些原因被改成第三。

    “哼…”翁宗道的脸立即就黑了。因为朱鸿飞的话不吝于是在骂他是小人。他涵养、脾气再好,也不能忍。再看贾环时,眼神就有些淡了。谁都知道,朱鸿飞与贾环交好。

    贾环能说什么?现在这情况,他当然不可能说帮他说话的朱鸿飞的不是。没有这样的道理,说自己人的不是。本来争吵也是福建士子那边挑起来的。他和翁宗道的交情只怕就到此为止。

    殿试结果已经出来,士子们争吵不过是过嘴瘾。正吵的欢时,这是又是一队锦衣卫簇拥着一名礼部官员出来。礼部朱郎中快步出了城门,大声道:“谁是北直隶赵星辰。”

    “是我。”有些白胖的赵星辰在人群中高声应了一句,不明所以。

    朱郎中一挥手,“拿下!”如狼似虎的锦衣卫立即上前将一脸懵逼的赵星辰给扣住。在长安左门这里吵的热闹的今科进士们,都惊愕停下来。这什么情况?

    朱郎中展开手中的帖子,读道:“北直隶宛平县人赵星辰涉嫌在会试中舞弊,天子令下狱审问。以礼部会试第三百零一名石赋补上。”

    朱郎中带着锦衣卫,将赵星辰扣着往礼部走。赵星辰嘴里还在大喊,“我没有舞弊,我没有舞弊。舞弊的是贾环,是他啊。一定是搞错了。”

    贾环和赵星辰的恩怨,这两天京城里的流言都说的明白。当即,就有人晒笑道:“赵朋友临下狱之前,还不忘造谣啊!”

    这话说的众士子哈哈大笑,然后各自散去。

    争吵归争吵,但除了贾环、翁宗道亲近的朋友外,很少有人会代入到当事人的角色中,现在殿试结果已经出来,自是各自闪人。明日便是后续的各种仪式。

    殿试已经结束了!

    …

    三月底,已经是初夏。京城里有些暑气,下午阳光炽烈,行人避光而走。

    贾环、公孙亮两人坐马车前往上官昶、石赋所住的客栈贺喜。赵星辰被拿下,石赋成了最直接的受益者。二十二晚,贾环从都察院中出来,石赋亦曾来迎接。

    石赋为人傲慢,但他曾帮忙。这样的好消息,贾环自是要去为他道喜。这是做人的道理。

    罗君子因殿试成绩不好,心情不佳,和几名士子一起返回城东的二月客栈中。

    贾府里赶来的华美马车中,放着冰块,温度凉爽。马车舒缓的走着。殿试,结束了。

    朝廷关于舞弊案到底什么样一个态度,这些还不知道。贾环究竟因何变成探花,同样不清楚。不过,下午时分,关于舞弊案的消息就传出来。

    天子与宰辅、重臣们在文华殿中商议后,宣布了乙卯科科举舞弊案的处罚结果:贾环、方望无罪。审查汝阳侯之子赵星辰。

    锦衣卫调查发现,赵星辰在会试开始前确实还在喝花酒,斗狗,赛马、赌钱,能中第三百名,颇为蹊跷。

    当然,真正的原因,在日后随着贾贵妃的话传出来,一众大臣才明白:汝阳侯想要利用天子(熘猴),因此而得罪天子。

    …

    客栈里得到消息的石赋狂喜、大笑。本来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