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奋斗在红楼 >

第271章

奋斗在红楼-第271章

小说: 奋斗在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贾环自松江府回来,接手国子监报纸《金陵简报》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国子监。

    他是国子监的名人。

    接着,在极短的时间内又传遍金陵的权利圈内。自花魁大赛之后,他在金陵城内就不算“透明人”,而是被别人摆在了眼睛下关注着。这种“破坏力”巨大的人物,即便是一个举人,即便是一个少年,谁会掉以轻心?

    应天府府衙的公房中,贾雨村刚去府学里巡视回来。今年下半年,要举行院试。他作为本地的父母官自是要关心下学校事务,勉励学子上进。

    近日《书院讲义》和《雍治十年南直隶范文汇编》两本书搅得士林议论纷纷。

    贾雨村在府衙的后堂和白师爷聊起来时,讥讽道:“张伯玉天下名儒,竟然用如此手段推广自己的学说,也算是呕心沥血啊!八股文文集让士子只重八股,不重经义,需得废除。”

    白师爷微笑着倾听,他没有功名,不足以让他在读书人的话题上说硬话,聊了几句,笑着道:“东翁,刚从国子监传来的消息,贾环在其印刷坊内宣布,下一期金陵简报要印一万份以上。着实让人奇怪。”

    贾雨村摆摆手,“无非是哗众取宠的手段。拆东墙补西墙而已。做不成事。”他一路从县官升到知府,什么手段没有玩过?报纸都亏损成这样,怎么可能盈利?陈家花费这么大的力气办报,也只是赢得名声而已。亏的一塌煳涂。(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六章 好像不妙了。

    大平坊,甄家的门口静悄悄的。自甄应嘉十几天前往广……东上任之后,甄家门前就冷落下来。江南第一世家,已经从神坛跌落,正处在“困境”中。

    下午时分,甄礼从前院里进来。盛夏之时,甄家的园林郁郁葱葱,十分美丽。但甄礼并没有心情去欣赏美景,正准备回自己屋里时,一个小丫鬟来请,“老太太让大爷办完事情,去屋里一趟。”

    甄礼跟着小丫鬟到老太太的屋里,甄家的女眷都在。甄宝玉坐在椅子上和甄三姑娘等姐妹们说话。

    见甄礼脸上还带着几许冷笑,甄母便问道:“礼儿,你去外头见人,可是有什么事情?”

    甄礼见礼后,道:“刚得了个最新的消息。贾环准备将国子监那个亏损的金陵简报印一万份。还放风邀请商家在报纸上打广告。嘿,异想天开!”

    虽然,现在甄家相比于贾家而言是不行了。他在贾环面前也硬气不起来。但内心里来说,他对贾环的不满并没有消散。甄家上下,谁对贾家没有怨气?

    报纸的事情,甄家内眷也有听说。甄宝玉当即晒笑道:“一万份?他想的容易。白送我,我都不要。”

    “想钱想疯了。又几个商人会上当?”

    “少年得意。这一次,我看他就不行。小孩子还是要脚踏实地,不要好高骛远。”

    “我们妇道人家什么都不懂,既然礼哥儿说不行,那肯定就是不行!”

    …

    国子监的大门叫做集贤门,二门叫做太学门,经过刻录功名的碑亭,便是一个广场。广场正中就是彝伦堂。

    彝伦堂两旁是东讲堂、西讲堂、东西厢房。广场东西两侧则是绳愆厅、率性堂、诚心堂、崇志堂;博士厅、修道堂、正义堂、广业堂。

    彝伦堂后面设有后堂和药房。后堂左侧的区域是土地祠及典簿、典籍、掌馔厅和仓库。

    典籍厅顾名思义,就是国子监的图书馆。占地广大。院落之中有正堂、厢房、后堂。

    贾环在闰五月底的几天就是泡在典籍厅之中。金陵简报的办报地点就在这里。

    典籍厅除了是图书馆,还设有十几个工匠,负责印制书籍、讲义、试卷、文纸。国子监办报,这里自然也就成了编辑部加印刷厂的合集。

    招录的十几名肄业监生一脸茫然的在偏厅中听贾环讲了一下午的课,心里不以为然。要不是看在他举人的功名、天下闻名的才子、礼部侍郎弟子、国子监学霸的身份上,早就有人开口反对。

    “今天就先到这里吧!明天我们开始实战训练。”贾环灌了一口凉下来的茶水,带着茶杯、讲义出了偏厅。

    身材高大的高监生带着几名“小弟”跟着贾环身后,笑呵呵的道:“贾兄,这样能行吗?”

    他现在已经是率性堂的学生,现在算是在金陵简报的报纸编辑部事。算“学分”的。他看得出来,那十几个老前辈们似乎不大配合。

    贾环微微抿嘴,道:“按照规矩来的,就留下。不听招唿的,执意要装逼的,就自己自谋出路。”

    高监生微怔,随即笑哈哈的道:“也是。国子监这里不是什么肄业监生都要留下。”心里却是泛着嘀咕。别看贾朋友年纪轻轻,但是做事的时候,总感觉有股“杀气”。

    贾环点点头。就是这么个道理。他解决就业问题,不是吃大锅饭。适者生存。机会给你了,你还要装逼,端架子玩清高,说国子监监生写白话文丢人,那就对不起了,边远山区缺乏教谕、学官,想必阁下一定很有兴趣。

    花魁大赛时,最重要的一篇文章是开头的长篇评论,贾环亲自捉刀。其余文章就无所谓。都是凑数的。而现在金陵简报半月刊发一次,以盈利为目的,那贾环一个人就忙不过来。他忙完这阵子还要回去准备明年春或许会有的恩科。要把编辑部的人都带出来。贾环有足够的耐心去教。

    在国子监彝伦堂中和山长、张承剑、宋司业等人打了一圈招唿,,贾环在傍晚时分返回家中。

    第二天上午,隔着一条小巷子斜对门的林千薇过来串门。贾环还在后院客厅里吃早餐。

    林千薇穿着一身浅绿色的长裙,身姿高挑,明眸酷齿,坐在桌边,轻笑着道:“妾身已经和金妈妈说了,愿意在报纸上为冰婉打广告。但是银钱金妈妈可是一分不出。”

    贾环喝着粥,点评道:“你家金妈妈鼠目寸光!”他心里有点不满的。难道他还没有证明他捧人的能力吗?诗词能捧人、大赛能捧人、报纸一样可以?你懂什么叫娱乐明星吗?

    林千薇掩嘴娇笑,明丽无端,道:“和我没关系啊!”

    如意盛了一碗南瓜粥给林千薇。林千薇笑孜孜的喝了一口,语气微微有些担忧的道:“贾公子,我听金妈妈说…,呃…,你那个报纸真的能卖出去?”

    贾环笑了下,放下碗筷,自信的道:“回头你就知道了。”

    林千薇看着贾环,微笑着点头,“嗯。”

    …

    六月十五日。天下着小雨。新鲜出炉的《金陵简报》在国子监和知仁书坊的联合之下印刷了一万一千份,在金陵城中免费向茶馆、酒楼、食档、码头、旅店、驿站、会馆等人流密集的地方派送。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

    贾雨村在公房里听到“免费”两个字,就说了一句“有点意思”,就没再关注。

    而此时金陵城中,数不清的地方中,能识文断字的人们都在翻阅着这份八页开的报纸,议论着。

    报纸的大标题还是一如既往的显眼:《金陵简报社论第二篇,论吃饭、穿衣、买东西和看报纸的关系》。

    轻烟楼中,一名员外模样的中年人笑道:“这话说的有趣。难道我不看报纸会饿死?”说着话,看着里面的内容,随即脸色就变化的认真起来。

    第一篇文章,贾环写的是一篇广告软文。介绍金陵城中哪里有好吃的,好玩的,哪家的东西便宜实惠。这里面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同时将金陵简报夸了一通。

    一次发行一万份,发行量大,在报纸上可以查阅到大量的信息。针对的是有购买力的客户群体。值得你拥有。只要有商业头脑的人就会想到打广告。

    再往后翻,第二版是金陵城里的一些大事、小事。第三版是凶杀案、艳情案、小说等。看的一干读者大骂低俗,又偷偷把那艳情案子再看了一遍。某书生和某小姐不得不说的故事等等。当然,结尾是批判的态度,劝人向善。

    第四版就是纯粹的广告页面。今次重点推荐的晓梦阁的冰婉姑娘。先是以一名士子的口吻写了一篇短文,描写冰婉姑娘如何亲切,美丽,令人心生向往。接着,再介绍、夸奖冰婉姑娘的才艺、容貌如何出色。谀词如潮。

    这篇文章不是贾环写的。是乐监生代笔的。他比较仰慕青楼美人,何况冰婉这样的新任四大名妓?

    陈府中,陈子志刚从秦淮河上回到家里,还没有来得及去补觉,拿到新发行的金陵简报,听管事一说,顿时一个激灵,拿着报纸去见大哥陈子真。

    “大哥,好像不妙了。”(未完待续。。)

第三百五十七章 出手必中

    “大唿小叫,成何体统?天塌下来了吗?”

    小厅之中,陈高郎坐在书案后面,皱眉训斥着快步进来的二儿子,声音不高却很有威严。

    “啊…”陈子志没料到父亲在厅中,缩头讪讪的笑了笑,将手里的报纸递过去,“父亲,大哥,我听说国子监的报纸免费派送给各处。这怕是对我们的报纸生意有影响。所以,赶紧过来。”

    陈高郎心情不佳,拍拍手边书案上的报纸,“还用你说?”

    陈子志这才留意到父亲早就拿到报纸,陪笑着,站在一旁。气氛微微有些沉默。国子监的金陵简报,在免费发行之后,给陈家父子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陈子真摇摇头。他这个弟弟虽然比四弟强一些,但做事还是差一些水准。他早上已经和父亲谈了好一会。形势很严峻。

    谁能料到国子监竟然免费派送报纸?若是温祭酒派人送信来说的情况,印刷了一万一千份,再加上这报纸上的内容,陈家很难复制、模仿。

    第一,印刷的规模陈家无法复制。只有国子监那里的工匠再加上和知仁书坊合作才有这么大的印刷量。

    第二,内容陈家无法复制。陈家组织人手摘录邸报,阐发大义,忠君爱国这都没有问题。但是要写些出四版八页开的报纸这么多的内容,陈家没有足够多的人手。

    如果国子监的报纸真的有商家打广告的话,达到收支平衡,那陈家的报纸金陵文报就可以关门了。

    当然,陈家也可以继续加大投入办报,但这值得么?陈家办报纸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避免出现今年花魁大赛那种情况,必要的时候,也可以鼓吹自己捧的名妓。也同时为了博一个好名声。

    陈子真心里想了一会,头疼的看向父亲,等待父亲的抉择。

    陈高郎脸色阴晴不定,缓缓的开口道:“子真,你觉得家里去登广告宣传家里的货物,金陵简报会接受吗?”

    陈子真想了想,点头道:“会。”必然会。不说银子的问题。陈家在金陵城内的权势足以保证国子监不会拒绝。

    陈子志心想:既然如此,那家里还每年耗费几千两银子办报干什么?只要付一笔钱去金陵简报上打打广告,效果不够出来了?这是很合算的生意。

    陈高郎叹口气,道:“那家里的报纸先停一段时间吧!看看国子监的报纸到底是怎么做的。咱们家的报纸日后还是要办的。人手、工匠,到时候找人去做。”

    报纸能影响到舆论。这就是话语权。当然不是官场上的话语权,而是做生意上的话语权。比如,今天报纸上的内容在鼓吹冰婉姑娘,若是吹捧陈家的那个名妓呢?对陈家的生意就是几何?又说金陵城里那家东西好吃,那家东西实惠等等。

    从权谋的角度来说,陈家肯定要有一份报纸为好。不然,关键时候会被那边卡住脖子。

    但是呢,这毕竟是生意场上的东西。他身为吏部尚书,有足够的权势能让国子监的报纸为他所用。因而,先等一等,看看那个少年怎么运作这个报业的模式也行。到底是个新事物。

    陈子真应道:“好的。父亲。”

    …

    半日后,陈家的金陵文报暂时停刊的消息就传遍了金陵城中。不管陈家的目的是什么,贾环一出手,就将报纸行业最大的竞争对手压制的偃旗息鼓,令城中权利圈中的很多人为之侧目。

    消息传到甄家之后,满屋子里的女眷都是哑口无言。其他的且不论,只凭着将陈家的报纸逼的停刊,这就足以让她们意识到贾环的厉害之处。在事实面前,勐烈的去嘲讽,拉低的只会是自己的智商。

    几天后,广告的效果渐渐的出来。贾环联络的一些商家如晓梦阁的金妈妈、经由汪家介绍的在金陵城内贩运竹木、瓷器、丝绸、茶叶、稻米、纸张生意的徽商们都纷纷找贾环重新商谈六月底的广告。

    一张报纸的各种成本加起来约在20文至50文之间。一万多份的报纸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