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奋斗在红楼 >

第24章

奋斗在红楼-第24章

小说: 奋斗在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环无惧的和王熙凤对视,不屑的笑了笑,轻蔑的道:“幼稚!”贾母要惩处他,王熙凤要当“急先锋”。那他还表现的安静、低调有什么用?狭路相逢,短刀见血。当然要以最猛烈的嘴炮喷回去。

    在进门之前,他就已经想好对策。概言之:不能怂。他可不能去承认他写的话本是闺阁**:才子佳人小说。否则,他会死的很难看。

    王熙凤一口气差点没上来,胸口起伏。她竟然被一个8岁的小孩骂“幼稚”。贾环简直是狂妄至极!

    贾环将王熙凤晾着,再次躬身向贾母行礼,朗声道:“孙儿确实写了一本故事书给宝二哥、林姑娘她们看。但绝不是才子佳人的故事。请老祖宗明察。”

    贾母根本就不信贾环的话,冷着脸不理贾环。

    这时,贾母的代言人鸳鸯开口帮腔,训斥道:“环三爷,事实俱在,你狡辩有什么用?宝二爷,林姑娘他们几个可是识字的,都说你的故事里有剑客,有鬼怪,有书生,有地府。”

    这是刚才史湘云的原话。鸳鸯都记着。

    鸳鸯鄙视的盯着贾环,之前因贾环劝走赵姨娘的些许好感都消失。都到这地步还不认为?有用吗?接着道:“有个落魄书生,肯定是有美人的。发生的故事,难道不算是才子佳人吗?三爷还是早点向老祖宗认错为好。”

    鸳鸯这话分析的很在理。偏厅里不少人都听得点头。看书的人都知道,有男主,肯定有女主。既然男主是落魄书生,你敢说不是才子佳人的套路?不看西厢记和牡丹亭吗?

    贾环看着身量高挑,脸腮边有淡淡雀斑的鸳鸯。鸳鸯既然站在贾母的立场上,他也没什么好客气讲。讥笑道:“哦……,原来在鸳鸯姐姐眼中,落魄的秀才书生就算才子。才子真是不值钱。嘿,好见识!好见识!”

    接着,贾环冷笑一声,强硬的质问道:“读书人的事情,你懂几个问题?不懂就不要乱说话。免得贻笑大方,还要鸣鸣自得。人,都是要脸的。”

    鸳鸯给贾环骂的心里顿时就有一股火升腾起来,白腻的俏脸上涌起一片羞恼红晕。

    贾环“喷”完鸳鸯,不待她有反应,没给她开口反驳的机会,主动出击,对贾母道:“孙儿请老祖宗让父亲来评判我写的话本到底是不是才子佳人小说?”

    贾环骂得痛快,大获全胜。但是,花厅里正在“看戏”的人看他基本等同于看“死人”。鸳鸯是谁?贾母的秘书!你见过痛骂领导秘书还没事的人?

    贾环保持着躬身行礼的姿态,等待贾母的决定。

    说白了,他的话本是不是“少女不宜”的黄本读物,需要读书人来评判。王熙凤说了不算,鸳鸯说了也不算,贾母说的……同样不算!

    当然,贾母要是用她在贾府里的权威压下来,也可以说了算。但名不正,言不顺。贾环的名声可不会被写“小黄文”败坏。名声在古代尤其的明重要,是一个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就这样结束此事,贾环的损失其实不怎么大。

    但是,贾环知道,他今天这样“花样作死”,贾母绝对不会轻饶他。当然,他今天一进门就请罪求饶,贾母同样也不会轻饶他。荼毒少女们的思想,是个家长都会把人往死里整。

    贾母的目光落在贾环脸上,再没有平时的和气慈祥,森然的怒意一闪而过,厉声道:“好。”

    贾母话音刚落,王夫人就微微偏头,用眼神示意。她身边的大丫鬟金钏儿立即带着人去外面请贾政。

    王熙凤早就憋了一肚子气,说道:“老祖宗,我去拿话本。”又恨声道:“我不识字,请珠大嫂跟我一起去。”

    这句恨意十足的话说出来,李纨只能无奈的起身,跟着王熙凤出门。心里轻轻的叹了口气。

    她是不想被卷入这件事的。贾环这是搞什么?她感觉怎么看不透这个孩子。要说他吧:孝顺、有才华、慷慨、明事理、知进退。但今天这又算什么?竟然连着骂王熙凤和鸳鸯。这能落个好结果?

    李纨心里决定,日后一定要让贾兰远离贾环。她消受不起被牵连的后果。

    …

    探春的丫鬟侍书、宝玉的丫鬟袭人、黛玉的丫鬟紫鹃、史湘云的丫鬟翠缕都跟着出去王熙凤出去。她们几个刚才在讨论话本,脱不了干系。王熙凤、李纨是肯定要去她们的房间看看。

    剩下的人都在花厅中。有人看了看“故作镇定”的贾环,摇摇头。贾三爷今天多半凶多吉少。最惨的结果可能是给赶出贾府,自生自灭。

    贾环倒是没想这些,笔直的站在原地,心里默默的梳理着事情的脉络。

    他进门来,就是疾风骤雨般的“战斗”。现在才有时间来想。话本怎么给贾母知道的不大清楚。重点在于,贾母对他的“才子佳人”话本严重不满,要“整治”他。王熙凤呢,估计也没起什么好作用。他即便妥协也不会有任何好结果。

    周朝官制与明朝相仿。工部设有尚书一人,左右侍郎各一人。下设四个清吏司(营缮、虞衡、都水、屯田),各司有郎中、员外郎、主事等官。另辖宝源局、军器局等机构。

    贾政现任工部屯田司员外郎,从五品。今天放衙较早,在贾府前面与清客喝酒闲谈。听了小厮来请,进了贾府内,跟着金钏儿到贾母住处。路上听金钏儿说了来龙去脉。脸上怒气隐隐。

    到贾母院,满屋子的女眷都是亲属,也没有避讳的道理。贾政先给贾母请安,然后看向站着的贾环,厉喝道:“孽畜,还不跪下!你做的些好事!写些不堪入目的东西。还敢大逆不道的顶撞你祖母!”

    贾政心里着实生气。

    贾环一阵牙疼。贾政他喵的就是个泥塑的糊涂虫。幸好,他是提出让贾政进来评判。

    王熙凤,李纨两人早回来。王熙凤冷笑连连的看着贾环。秦可卿、尤氏等人就摇摇头。政老爷的态度几乎是明摆着。贾环以为能请贾政来帮他“脱罪”,怕是打错算盘,大错特错。

    贾母请贾政来不是让他训儿子的,皱眉道:“你先看看这话本再说话。”

    就有丫鬟将贾环亲笔写的《倩女幽魂》话本呈上来。

    贾政压着情绪,翻看着手中的话本。即便古代娱乐生活匮乏,但是这种鬼怪背景的小说难以入他的眼,草草的翻了一遍,约一盏茶的功夫,回贾母道:“母亲,儿子以为这书不宜给闺阁中的姑娘们看。”

    花厅里一直紧绷的气氛就松下来。好了,事情总算可以结束了。接下来就是怎么处置贾环。

    “咯咯!”王熙凤得意的笑出声来,微抬这下巴瞄着贾环。鸳鸯也是心头一阵莫名的快意。贾环一个脏字都不带的骂她,让她极为恼怒、难堪。

    贾母看向贾环,冷冷的道:“环哥儿,现在,你还要抵赖吗?”

    贾政愤然的说道:“母亲,儿子平时疏于管教,出了个不孝子,走上歪门邪道,令家门蒙羞,儿子请家法清理门户。”

    他的意思是把贾环打死干净。

第三十章 圣人门徒

    贾母亲自质问,贾政帮腔,这在贾府一些人看来已经是地动山摇的态势,但贾环绝不会认输!

    其实,从贾母亲自质问就可以看出贾环刚才“嘴炮”的成果。否则,此刻就该是王熙凤或者鸳鸯来质问他。那他会被动得多。

    贾环根本不在意贾政的“请家法清理门户”威胁,向贾母行礼道:“老祖宗,我还有话说!”

    说着,略微顿一顿,不待贾母思索好反对的理由,也不去看她厌恶的表情,而是转身面向贾政,“父亲,我有几个问题想要请教。父亲可是圣人门徒?”

    贾政冷哼一声,不回答贾环。意思就是了。他自幼好读书。读的是四书五经,行的是儒家礼仪,如何不是圣人门徒?

    贾政好涵养,但贾环的表态在花厅的某些人看来却是“负隅顽抗”,梗着脖子不认错,让人越发的厌恶他。

    王熙凤胜券在握,冷冷的讥笑道:“环哥儿,我劝你还是老老实实的认错吧!恳求老祖宗、二老爷从轻发落是正经。你在这里…。”

    王熙凤的嘴皮子功夫很厉害,后面还有一套词儿要给贾环挖坑设套。参看红楼书中王熙凤的表现就可知道,嬉笑怒骂自成一体,颇具水平。

    但是,贾环对王熙凤可不像对贾政这样客气,嘘着眼,粗暴的打断道:“读书人的事情,你懂几个问题?”说完,贾环一副“阁下目不识丁,不足与高士共语”的神情转过脸面向贾政。

    又是这一句!王熙凤给气的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恨不得将手里的茶杯砸在贾环的脸上。读书人了不起啊?我今天不让你好看,我把名字倒过来写!

    王熙凤给贾环直白的鄙视,硬生生的顶回去。接下来,偏厅中便没有人兴起打断贾环和贾政对话的念头。且听环哥儿说完吧!看他能抵赖到什么时候?

    贾环面向贾政,继续道:“圣人如何评价诗经?”

    贾政不答。他作为父亲,当然不会回答贾环接近考校意思的问题。但他到底是儒家门徒,贾环在和他说圣人语,以他谦恭厚道的性格还不至于立即翻脸。

    贾环根本就是自问自答,不等贾政回答,自己朗声道:“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白话文翻译过来就是:孔子说:“《诗经》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思想感情纯正。”

    当然,文艺理论对“思无邪”这个还有更多解释和讨论。因为诗经是中国诗歌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孔子的评论,文学理论界当然会重点解读。

    贾环把孔子的话都搬出来,贾政当然不能说错。

    贾环接着气势一涨,开启“嘴炮”模式,连续不断的道:“儿子敢问父亲,我的小说里面男子思慕女子,有没有超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一句的?”

    “礼物馈赠,有没有超过‘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一句的?”

    “男女感情,有没有超过‘有女怀春,吉士诱之。’这一句的?”

    “女子幽怨,有没有超过‘青青子吟,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这一句的?”

    “有没有超过‘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这一句的?”

    “男女肌肤相亲的描写,有没有超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一句的?”(贾环的意思是这一句可以理解为:孔夫子都觉得男女牵个手是合情合理的。)

    贾环大量的引用诗经中的原文,又用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反问。旗帜鲜明,逻辑清晰;层层推进,气势高涨;理直气壮,掷地有声!

    有没有?有没有?

    王熙凤、鸳鸯、王夫人等人早就已经听不懂贾环在说什么。侍书、翠墨等几个丫鬟心里都感觉“三爷说得好有道理”。用网文的话说:逼格好高!

    而宝、黛、钗、史、纨、探等人则是连连点头,互相以目视。贾环的“道理”说的非常好。不过,这样的场合,她们肯定是不能出声表态,以至于卷进去。

    面对贾环的“质问”,贾政踌躇的沉吟起来。他刚刚只是粗略的翻了翻贾环写的小说。现在回忆,貌似还真没有“过头”的描写。

    这是肯定的!倩女幽魂是以爱情取胜的故事,又不是金瓶梅那样的黄…文。贾环当然没有写“牵手以下”的内容。所以质问起来,义正辞严,正气凛然!

    见贾政还在犹豫,贾环“催促”道:“父亲,圣人说:君子坦荡荡。又说,吾一日三省吾身。朱子注释: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都是出自四书五经的原话。中心意思是:有错就改还是好同志。

    贾政禁不住叹了口气,“罢了。你这本书并没有逾越过诗经的地方!”

    诗经的句子虽然有些晦涩难懂,但是在座的都是人精。谁都知道贾政这个表态实际上收回了刚才对贾环小说的结论,承认错误。这意味着什么?

    贾环没有错!

    “嚯…”偏厅中响起一阵哗然声。贾母、王夫人、薛姨妈都是面无表情。心情不问可知,都知道是尴尬至极!竟然是轻信了王熙凤挑唆的话,错怪了贾环。

    而薛姨妈心里并没有太尴尬。她从头到尾都没有表态。此时,心里充满了惊叹和好奇:这孩子厉害啊,这样不利的局势都给翻过来!这小脑袋是什么做的?

    贾母身边的鸳鸯愣愣的站着,心里五味杂陈!她倒没想到竟然是错怪了贾环。在小说上,政老爷的表态当然比二奶奶、她的话更有说服力。鸳鸯的脸,燥的通红。

    王夫人身后的金钏儿有点发蒙。三爷这…也太逆天了吧?竟然当众逼的老爷改口认错。到底谁是老子,谁是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