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697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697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明作为胜利者,固然可以对一场胜利表示淡然,表示不在乎,表示并不关心。

    但是,作为失败者如果也是这样一个态度,那么可以预料,下一场失败就将在不远的将来降临了。

    故而,荷兰人对于与明国战争的失败可谓是刻骨铭心。

    他们有太多的理由说服自己接受这样一场失败,距离本土过于遥远,并非在有利的情况下发生战斗,人数稀少,心情不好……等等……

    但是,失败就是失败。

    有了胜利作为开头,当然可以期许第二场胜利。

    但是,当与大明国的战争是以失败作为开场的时候,所有人去考虑下一次结论的时候,就会想……是否又会是以失败作为结局。

    固然,国内那些愚蠢的政治家们可以说,战争的胜利与失败,总归是给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可能性。

    这样看似有道理的花米希尔是嗤之以鼻的,当小概率的事情发生以后,那就往往意味着,真的出现大问题了。

    这是他作为一名智者得出来的考虑结果,战争可不是随意就应该下结论的。

    总而言之……在各方面考虑以后,曾经强硬,从未屈服过的米希尔低下了头颅:“香料群岛里……没有任何足以需要中国介入的问题。任何!任何!”

    哪怕真的有土邦捣乱,米希尔也下定决心,回去以后就让那些捣乱的人永远地闭上嘴。

    出人意料的是,一直以来都显得格外强硬的明国外交大臣陈贞慧似乎就这么简单地相信了:“哦?是么,如果真的不存在需要大明国介入履行保护义务的事情,那自然就不需要大明国的军队进入了。不过,请贵国的商人放心。大明国的舰队从今往后,将负担起巡航整个从背景到东非的航线。让人苦恼的海盗将迎来他们的末日。给与使节和平,这是大明帝国作为文明世界领袖的责任!”

    陈贞慧这话说出来傲然无比,带着强烈的骄傲之感。

    毫无疑问,排前海军出远门打海盗是一门十足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毕竟,海军可是个金窟窿,丢进去几万两银子都听不到一个响。

    对于不少欧洲国家而言,别说派遣海军去请教海盗,哪怕是更加低廉的陆军去清剿地面上的匪徒他们都毫无主动性。

    说到底还是不赚钱罢了。

    但是,大明做出来了。

    “也许,这就是文明使节领袖的责任吧……”米希尔心中低声地说着,又道:“谨此代表荷兰同胞向中国皇帝陛下致以最诚意的感谢。”

    “我会转告。”陈贞慧笑着说着。

    这时,王夫之忽然间在陈贞慧的耳边低语了几声。

    原来,英国公使雷莱与西班牙公使委拉斯凯兹都是不约而同地走了。

    这无疑是一种非常失礼的举动,但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却又是他们仅能想到最合适的举动。

    英国人没有力量抗拒中国人宣示主权,但又不愿意就这么简单地放弃了东亚那么辽阔的知名地发展空间。

    至于西班牙人,更是将菲律宾的归属视为王国最后的底线,无论如何也不能让步。

    但是,就如同雷莱所言一样。国内又爆发瘟疫了,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不管是谁都不挑衅明国。他们已经没有了发动一场战争的底气。但是,如果选择应承下来,那显然又是不可能的。

    原本,两人暂且留了一下,想看看米希尔能不能顶得住。

    但是,哪怕是荷兰人也顶不住。

    这样一来,他们两人只能选择离开,用一言不发的失礼表示自己的不满。他们毕竟没有荷兰人那样有底气,还敢说一声抗议。

    当然,荷兰人也并非屈服。

    战争,或许暂时不会爆发。

    但一场由此被团结起来的统一战线却很可能迅速地在英国、荷兰人、葡萄牙人以及西班牙人等各国的旗帜之下团结起来,对抗中国在东南亚的进取。

    “好了。好了。随他去吧。”陈贞慧眉头一挑,想不到自己遇到的竟然是软钉子。

    不过,对方既然没有当场硬刚,那就说明对方也有些心虚。

    左右只是几个蛮夷罢了,陈贞慧并不是很在乎。大明有的是底牌收拾他们,而皇帝陛下的意志,却是必须执行的。

    一阵微微有些静谧的沉默以后,陈贞慧又开口了:“作为文明世界的领袖大国,皇帝陛下在昨天发布倡议,将会给与各国使节进入中国贸易的机会,而不单单只是在随同外交活动时携带货物。为此,皇帝陛下命我起草《世界贸易协定》,约定可以进入中国贸易国家的名单、人数、货物、数量、税金、人员、司法等等问题。诸位,可有兴趣啊?”

    米希尔愣了下,原本他还在恼怒英国人与西班牙人看着自己顶在前面他们跑了。但现在,米希尔却感觉自己留下来赚大了。

    上帝啊,多少年了。

    为了叩开中国人贸易的大明,他们不惜发动战争。

    现在,终于有机会与中国人直接进行贸易了!

第三十三章:报复

    世界贸易协定的概念被陈贞慧抛出来以后,就不再深入继续谈下去了。他留下了一个悬念,随后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带走了所有人的牵挂。

    米希尔同样是心神失守地离开了。

    他被这个消息震住了,如果真的能够顺利获得与明人贸易的环境,那荷兰人的商业帝国便能够更进一步,获得天量的利润。

    谁都明白中国的富庶。

    曾经,这里有让人痴迷的瓷器、茶叶、丝绸等等让人发狂的货物。而现在,以铁料、纺织品、书籍以及各类初级工业品为代表的货物则成了所有欧洲商人们欣喜发狂的中意物品。

    这样一来,打开与中国贸易大门就变得更加迫切。

    对于这一手,中国人已经是玩的驾轻就熟。

    上一回,朱慈就用一个对日开放贸易的噱头忽悠得日本人放弃了琉球,牺牲了萨摩藩,将这样一个日本强藩硬生生逼到了亲中派的立场上去。

    其后,更是整个日本沦陷,成了中国控制的区域,并且被逐步蚕食。

    现在,陈贞慧抛出世界贸易协定,显然是要故技重施。只不过,这一回比起上一回玩的更大,是要将整个世界都囊括进来。

    实际上,这是大明在搞一个国际组织,争夺国际社会里的话语权。

    这一个话语权,是先天地由中国炙手可热的贸易优势决定的。欧洲人迫切需要中国的茶叶、丝绸、瓷器、书籍以及等等各类工艺品。

    自然,在卖方市场之下,规则就由中国来制定。

    得到了这样一个消息,米希尔又是惊喜,又是担忧地回到了公使馆。

    随后,他开始着急着荷兰商人们议事。

    荷兰不是中国,商人对政治参与度很高。对于有机会打开与中国人的贸易,所有人都充满了兴趣。

    但同样,反对的声浪也格外坚决。

    来自何属东印度公司的科内利斯坚决反对:“与中国的贸易从来并非难事,固然,在官方的手续之上,他们并不允许荷兰人的船队进入中国。但是,荷兰市场上从来没有缺少过来自中国的商品。为此放弃香料群岛,这是一项巨额亏本的交换。况且,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承诺而放弃公司已经经营数十年的香料群岛简直不可理喻!”

    面对这一位大佬的坚决反对,殿内的气氛一时间显得有些僵持。

    众人轻咳一声,迟疑了良久,纷纷看向米希尔,希望这一位公使大人能够挺身而出。

    但是,米希尔显然也并不喜欢对明人低头:“总督先生的想法,是有一定道理的。”

    “可是,这样贸易的机会千载难逢。”

    “为了取得与中国贸易的机会,我们不惜发动战争依旧没有获取。如果再错过这样一个机会,荷兰人恐怕要落后英格兰的那些杂碎超越我们了!”

    “世界贸易协定,这明显是一个要面对全世界各国的计划。也就是说,荷兰人不加入,英国人会有机会加入,就连法国人、西班牙人都会加入!”

    ……

    不甘心放弃这个机会的荷兰人商人们纷纷挣扎着。

    但在强大的形式面前,注定了他们这样的战争是徒劳。

    科内利斯冷哼一声,说:“无论如何,东印度公司都不会允许这样的想法存在。哪怕是有叛国的商人与明国签订了协议,坚持为了与中国的贸易放弃香料群岛,都不会得到执行。不会有一艘船只能够安然通过香料群岛的港口返回鹿特丹。”

    这话一出,满场都是寂静了下来。

    显然,荷兰国内的商人也分为很多派。并不是所有的荷兰商人都是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他们在印度洋周边没有殖民地。

    只是目前看来,他们所有人捆在一起都没有东印度公司实力强大。

    的确,哪怕是有些商人穷尽办法,真的让本土通过了这样一个议案,接受明人对香料群岛宗主国的主权要求。东印度公司依旧保留着香料群岛的力量,可以让这些人的船只有去无回。

    毕竟,这些殖民公司可不是什么温润可爱的小白兔。

    他们都是尖牙利嘴,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

    他们有官员,有军队,甚至可以发动一场战争,消灭一个国家。

    在这样强大的威慑力面前,部分荷兰人无奈地放弃了这样的一个计划。

    “不仅如此,明人对香料群岛的觊觎,是无论如何都不能容忍的。”身为何属东印度公司的总督,科内利斯不希望当一个末代总督。他要维护公司在东印度的利益,保证不会被中国人染指。

    “总督先生有什么计划?”米希尔很是期待。

    “中国人不同于之前我所了解到的中国印象一样,过去,他们计较面子,执着于荣誉、坚持于一些迂腐的规则。而现在,中国人的皇帝十分年轻,更注重切实的好处。想要组织中国人的计划,就必须让他们明白,吞下香料群岛对他们而言只有无尽的损失,而不会有任何可以预期的利益。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中国人停止那双胡乱伸出来的脏手。”科内利斯不愧是东印度公司的总督,说话一针见血。

    “思路没错,但阁下请务必明白,我需要了解你打算怎样做到?”米希尔又问。

    科内利斯停顿了稍许,这让米希尔紧张了起来。

    不少荷兰商人们纷纷猜测起来。

    “上帝啊,你是要发动一场战争吗?”

    “该死,这会毁了我们。天知道中国人对于商人是多么拥有威慑能力。如果一旦荷兰人成为中国人厌恶的存在,哪怕通过郑成功也无法获得中国人的商品。”

    “难道我们要高价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上帝啊,那样我们顶多只能赚到一些运费钱。”

    “东印度公司不能如此做伤害所有人的事情。必须明白,哪怕真的发起战争,也无法达到目的。这不是孱弱的野蛮国度,这是文明世界里的中国。一个拥有火枪与庞大军队,庞大人口,富饶国土的中国!”

    所有人七嘴八舌地说着,仿佛真的唯恐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东印度公司总督做出傻事。

    “不……我当然不会轻举妄动。战争这样的事情,只有在最后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之后蔡惠成为我考虑的对象。”科内利斯终于说出了一句让大家放松许多的话。

    但紧接着,科内利斯又紧张了起来:“但你们猜的也没错,必须让中国皇帝尝到一些苦头。才能让他们放弃以往倨傲的态度。”

    所有人都是心中一紧,不能善了啊。

    不过,接下来米希尔却没有坚持让科内利斯说下去。显然,对方有顾虑。

    这也是,商人们与官员终究是不一样的。官员多少有一些操守,但商人们就难说了。他们一旦发现投靠中国人更加有利可图,毫无疑问会将荷兰人的利益出卖。

    两人互相丢了一个能理解的眼神,在众人散去以后秘密商议了起来。

    与此同时,法国人、英国人、葡萄牙人、瑞典人乃至于神圣罗马帝国的人都在议论着这一个《世界贸易协定》的东西。

    显然,中国试图与他们分别签订完成关于两国之间贸易的条款。

    而这其中,最诱人的显然是可以与中国自由进行贸易。当然,也少不了税收、政策、配额等等一系列的限制。

    任何自由说到底终究都是有前提条件的。

    不管是最重视商业的荷兰人,还是与中国有良好悠久关系的英国人,都对此十分重视。

    不过,英国人与西班牙人在此之前还是颇为有共同利益点的。

    他们都不希望中国人加入到东南亚与南亚的争锋之中。

    尽管,目前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