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494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494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收复失地,那是多好的事……”

    “哈哈,大木还是年轻呐。年轻,真好呀。可你想想你父在福建的地位,想想咱们的身价富贵从哪里得来,你就不会纠结这一点喽。”卫苍幽幽的说着,自傲之情也是少了几分。

    没错,他们这些人赫然就是福建郑芝龙的手下。

    而卫苍身边的那个年轻男子更是不凡,直接就是郑芝龙之子郑森。

    郑森在南京时侍从钱谦益,因为郑芝龙知道这大明声势最大的就是东林一系。可这些年风云变幻,东林被吸收的吸收,瓦解的瓦解,复社更是因为走上了朱慈烺的对立面彻底影响力消解,连复社四公子都是投降的投降,归乡的归乡,更有侯方域这等几乎人间蒸发的。

    故而,郑森在南京游学一段时间以后,便奔赴京师,此刻就是在温习京师大学堂的预科考试。

    不少学子从各地而来,却无法通过京师大学堂的入学考试。在朱慈烺亲自干预之下的入学考试完全是后世那一套,有文科有理科,总之绝不是八股文战场里走出来的学子能适应的。郑森天赋虽是不错,却也只能从头开始。

    比起郑森是在此游学,无疑,卫苍此来的目的就复杂许多。

    就如不少恒信拍卖行员工心中所想一样,他此来,就是搅局的,通俗一点,砸场子来的。

    其实,说起朱慈烺与郑芝龙,也不是没有过交道呢。

    当然,这样的交道说起来就有些难听了。

    独立于东南沿海地区的郑芝龙曾经在朱慈烺海上扩张的时候闹过一些别扭。龙江船厂出来的飞剪船飞速驶向日本,却不交过路费的行为激怒了郑氏集团。他们义愤填膺,都想着要让朱慈烺付出代价。

    朱慈烺东渡朝鲜的时候,他们甚至还派出人去辽东,试图寻找找回厂子的机会。

    他们很快就明白与大明帝国皇帝做对的代价又有多大。

    这个场子,又是多么难找回。

    亲眼见证了朱慈烺奔袭入盛京壮举的郑芝豹回了福建以后就再也不提找场子这回事。只不过,伴随着官方开放海禁,无数海船奔上大海。朝廷与郑氏集团的冲突也就越来越多。郑芝豹虽然没动手,却有不少人暗地里开始下手。

    当然,结局有好有坏,只是后者占据大部分。一系列的挫败后,郑氏集团开始反思,更开始研究要如何应对帝国的复苏。

    到了而今,眼见还辽令已下,辽东就要光复以后。郑芝龙急眼了,他要砸场子,搅局!(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五章:姐姐送你一个惊喜哟

    后世有人说,我不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

    这话说起来极为煽动人心,也戳中了不少生活之中失意小民的心。对于不少人而言,的确,国家强大距离自己似乎太过遥远了。但要说自己过得好不好,那却是一个非常实际的事情。

    只可惜,说这句话的人不是蠢,就是坏。

    说他蠢,因为这个世界从来不是单纯简单,充满爱与正义的世界。这个世界,更多的时候是黑暗的,是通行丛林法则的。

    单纯看这句话,似乎理解起来就是说,只要将用在大国崛起的力气转移到在乎小民尊严上,就可以让小民得到尊严。

    但这显然是一句十分冲突的话。

    因为,在这个世界里,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尊严,那么他的小民定然是更加没有尊严的。

    建奴国家虽小,却强大蛮狠,他们横冲直撞闯入关,烧杀抢掠。大清国显然是崛起的大国,他们的小民也显然是有尊严的。

    当然,似乎要问,大明难道就没有有尊严的人吗?

    那显然也不能这么说。

    有尊严的人肯定是有的。

    但那绝对不会是小民百姓。

    没错,对于大部分平民而言,自己的一身荣辱很多时候就是与国家息息相关的。对于小民百姓而言,国家强大与衰弱,便意味着他们这些底层百姓面临的底线生活是怎样的。强大的国家有余力面对天灾**,能兴修水利施粥赈灾,抵抗外侮,维持社会治安与平定,总能小民百姓寻到一点生机与希望。

    对于百姓而言,能够平安活下去,那就是最大的尊严。

    可如果一个国家国力衰弱,那就意味着惨到没有底线,易子而食,天灾**面前,大家都尸骨填沟壑。不要说尊严了,命都没有。

    但对于那些有钱有势之家而言,大部分情况下,他们总是在社会的顶层之上。除非是灭世一般的灾祸,要不然再怎么闹,他们受到的影响都是最小的。甚至可以趁着灾祸搞土地兼并,反而能够廉价而迅速扩张实力。

    对于郑氏集团而言,他们是真的不在乎大国崛起,而只在乎自己的权势富贵。因为,他们并不与这个国家的利益一致。甚至很多时候,只有这个国家衰落了,他们这些割据一方的诸侯才能寻找到茁壮成长的机会。

    故而,郑芝龙自然就是渴望大明帝国衰落,而不希望帝国强大。

    他清楚的明白自己的崛起有多少契机左右。正是因为当年大明忙于关外建奴,国内闯贼,这才会让郑芝龙在福建被熊文灿招安。杀人放火受招安,这是乱世发家的不二法门。借着官方身份,郑芝龙迅速扩张,而今已然东南海上霸主。

    故而,此刻眼见大明已经平了李自成张献忠,又要收复辽东,重新振作国力,如何不让郑芝龙心中不安?

    毫无疑问,他要阻止这一切。

    当然,阻止的办法很多。用文的,用武的,都各不一样。

    鉴于此前已经明白了大明皇家军队的强大,在一系列的胜利之下,不管是遵化之战全歼来犯清军,还是收复漠南,收复旅顺的振奋人心,都让郑芝龙等人意识到了正面刚的难度与绝望。

    毫无疑问,想要动手来硬的,那是最愚蠢的办法。

    既然武的不行,那显然就只有用文的了。

    这个时候,还辽令出来了。

    还辽令的出台刺激了郑芝龙的焦虑,他很清楚,一旦帝国解决了北方的战乱,那么南方的一切危机都会摆上皇帝的案头。

    对于已经渐渐强大的大明水师而言,郑氏集团这个海上势力显然是一个尴尬而特殊的存在。

    尴尬是他们听调不听宣,独立自成体系。

    特殊,是因为大明眼下显然还没有余力收拾他们,所以两边相安无事。

    但自从朱慈烺决定海外殖民,要朝着海外扩张以后,朝廷与郑氏集团的矛盾与冲突便会越发迅速激烈,以至于到一个无可挽回的状态。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郑芝龙没有听过这一句话,但肯定明白这个道理。

    他要提前下手,至少要延让大明在北方持续消耗国力,耗到郑氏集团做好准备迎接冲突。

    毫无疑问,明清战争就是这样一个契机。

    要做到这个目的,捣乱还辽令的实施显然就是一个十分可行的办法。

    比如,拍卖辽东田地。

    这既是暴露了大名军费缺乏的现状,也说明,朝廷同样需要捆绑更多人的到辽东战争的战车上。

    所以卫苍来了。

    他的一番手脚施展出来了。

    此刻的他躺在卡座里的长塌上,自在地来了一个葛优躺。

    作为完全有实力可以预定包厢的存在,卫苍喜欢大厅这种可以听到在场人议论的地方。

    果不其然,刚刚那个询问他的四川商人忧心忡忡:“这么说,这辽东的地,买不得啊。”

    “咱们都是些小本钱的商人,这等风险奇高的事情,还是别碰了。辽西都那么乱,去了辽东,那还如何了的?”

    “是极是极。本来就是胜负未定的事情,输赢两说,什么时候打下来也两说,到时候能不能顺利占下田地一样两说。这三重两说,一重比一重凶险啊。果然,便宜没好货……”

    “这一回的还辽令也好,拍卖也罢,我看,咱们还是别掺合了……”

    英哥儿听着大家都是丧气,心中一阵烦闷。

    他看着卫苍,却觉得卫苍这阴沉的脸上,藏着无数的阴谋。

    一阵议论过后,场面渐渐沉寂了起来。

    台上,田英琦消失了一阵子,回来以后,面无表情,直到站在台上才重新恢复了一点笑容。

    卫苍看着田英琦英气勃勃的面容,嘿笑一声,心道:“这商场,也是你这女流之辈能纵横的地方?还是回家抱孩子去吧。这个时候,才知道我的手脚不成?哼哼,也不想想,为什么明明没多少人会买的场子,竟然会这么火爆,还不是我……哼哼……”

    他环视周遭,看到了不少熟悉的面孔。

    有这些人在,气氛,怎么都会让卫苍满意。

    终于,田英琦开口了,他挤出笑容,缓声道:“诸君,现眼下,辽阳一号沿河一号地,上等水浇地开始拍卖了。底价一百元,每次加价不低于一元。”

    卫苍默不作声,他葛优躺的躺在长塌上。

    全场死寂,宋二皱着眉头,总感觉哪里不对劲。

    “等了这般久,终于开场了?”二楼包厢里,李香君慵懒起了身,他遣人喊来了吴巧儿。吴巧儿一脸忧心,见了李香君才多了一点笑容。

    见此,李香君笑道:“巧儿妹妹,别丧气了。来,姐姐送你一个惊喜哟。”(未完待续。)

第一百零六章:一份大礼

    听人说李香君喊她,吴巧儿虽然心焦这个焦距者的出现,可还是告了一声罪,打算去瞧瞧情况。

    比起懵懵懂懂的吴巧儿,田英琦就知道更多了,虽然惊奇这个世界这么小,竟然让吴巧儿相识了李香君,但至少田英琦心中是欢喜的。

    故而,对于吴巧儿告退离开,她倒是很大气的样子,让她去了。

    吴巧儿急匆匆到了李香君这里,还心中担忧这里是出了什么状况,一进来,却见李香君好好的,屋内也没有什么异常。

    而且,李香君脸上还带着笑,一见吴巧儿脸上愁眉苦脸便是心疼的拉着吴巧儿的手坐了下来,宽慰着,说道:“巧儿妹妹,别丧气了。来,姐姐送你一个惊喜哟。”

    “香君姐姐何以晓得我丧气?我……我……我只是气不过那人胡说八道!”吴巧儿开了个口,接下来的话怎么都都停不住了。

    只见吴巧儿脸上一脸委屈与气愤:“那人怎能这般昧着良心说胡话。这哪里是什么卖不出去的地,咱们恒信拍卖行拍卖辽东土地这才第一回,哪里有什么拍卖不出去的?再者,再者,这辽东的地,低价已然到了一公顷一元,也就是一两银子十五亩的地步。和江南的地差着百倍,品质却一般无二,如何不是良心价?竟然……竟然这般污蔑,真是……真是……”

    “哎呀,说着说着,怎么还更急了。巧儿,巧儿!你且放心,这人心自有公道在。有人花言巧语,能骗的人一时,却瞒不住所有人。辽东的地,我又如何不知道?你只看到了他贬低辽东低价,却没猜到那背后更是诛心的地方。”李香君顿了顿,斟酌着词句,沉声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大明的土地,陛下如何处置不得?辽人失地,已然可以去有司领取土地,有大军护送,有朝廷分发种子耕牛农具,甚至可以暂居衙署军营。那辽东之地,而今已为鞑虏所占,眼下夺回,重新处置,自然是理所应当之事。”

    “以此质疑朝廷重新拍卖土地,不过是想要让朝廷军费少一大截,从而到时候拖后腿罢了。”说到这里,李香君幽幽的说着,渗着寒意。

    “竟是这般多的心机……”吴巧儿听了李香君的分析,看向卫苍的卡座,只恨不得将此人狠狠揍一顿:“实在可恶,太可恶了!”

    此刻,场内气氛沉默,偶尔有几分低语之声传来都是不看好的话语。

    更有甚者,已经零星有人起身离开,索要自己此前预留的押金。

    眼见场上起身离座之人越来越多,今天的这一个搅局似乎真的就要被做成了。

    吴巧儿想起皇帝陛下的模样,心道:要是陛下知道有这等贼人为了一己之私坏国家大事,恐怕真不知道要多生气呀。

    这样想着,吴巧儿恨得牙痒痒,就想起身离开,去寻干娘找办法收拾卫苍。

    但此刻,李香君却是挽着吴巧儿的受,走向看向内场的窗台,一边走,一边道:“记得没错的话,方才,田掌柜已经开始宣布拍卖了吧。唔,好像……是辽阳的一号地,我记得那地方,是个上等的位置。”

    “香君姐姐,这都什么时候了……”吴巧儿焦虑着。

    “怎么,忘了刚刚姐姐说的了吗?”李香君轻笑着。

    吴巧儿回忆着,却更加生气了,他回想着吴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