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37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37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税收财政,如何当不得仁义二字?”朱慈烺说到“仁义”二字的时候,眼前六人顿时纷纷一震。

    常志朗听着,目光闪亮:“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若能如此,就是三代之治亦能恢复!”

    三代之治,就是上古尧舜禹时代的生活。可以说是历代儒生心中最高的信念。常志朗如此夸奖,着实已经是儒生心中最高的评价了。

    其他监生也是听着朱慈烺这奇怪的理论,震惊于朱慈烺这一套慷慨大义的言论同时,也感觉到一股滚烫的使命感在胸怀激荡。

    万万没想到,他们本以为要做的是与民争利,现在想来,这才是真正的可以帮到百姓的事情。是真正的仁义,而不是君子不言利的虚伪和伪善!

第二十三章:变革

    “听组长一席话,我过去十年经义都白读了啊。”

    “还好没空学八股,若是不然,再度二十年都是空掷!”

    “我等叹服啊。”

    ……

    众人纷纷赞叹。

    见此,朱慈烺忽然肃然一声,喝问道:“但诸位睁开眼睛看看,现在的大明,现在的临清榷税分司能做到这一点吗?”

    朱慈烺一声喝问,众人纷纷一愣。

    良久,常志朗苦涩道:“无万分之一。”

    “税务财政,不仅是支撑起帝国运转的基石,更是帝国职能的所在:二次分配。通过税收的再分配,真正切实地让朝廷拥有修桥补路,兴水利,促农桑的力量,从而达到惠泽天下的目的。所以我要改变这天下。第一步,要做出我心中这一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真正顺应天道的税务财政制度!。”朱慈烺郑重地说着。

    众人听此,顿时纷纷肃然点头:“大义所在,吾辈定当跟随大人!赴汤蹈火无所畏惧!”

    朱慈烺见六人如此严肃,反倒是笑了起来,道:“赴汤蹈火就太夸张了。跟着我做事,难道就没点信心吗?”

    众人顿时轻轻一笑,常志朗又开口问道:“如果刚才大人所言放在其他人身上,我是决计不会信的。但既然是秦侠大人说的,那无论我是否能理解,我都相信!”

    “哈哈,我秦侠要做的事情,当然不是空谈大义的。我的谋划,当然是具有可行性的。”

    朱慈烺笑道:“就比方说这商税吧。有的东西是临清乃至山东都紧缺的,比如米、麦。有的是临清泛滥成灾,完全用不上大量倾销的,比如锦帕。有些是高价高利的,有些是薄利多销的。但我大明统统都只用三十税一收税。如此荒谬死板的税收,竟是到现在也未改变。何其荒唐!”朱慈烺大声道:“但只要在我手中一改,我能让诸位以为,只是与民争利的税收,变成一项让万民得利的善政!”

    “苏绣蜀绣,向来都是高官显宦,富裕人家所用。提高税率,自然不会伤及百姓。江南米稻,百姓每日都要吃用。若是我们提高税率,大户人家自然无所谓,但小民百姓每日生存就要艰难许多了。”

    “可有了区分种类的税收以后,我们提高苏绣蜀绣的税率,就可以在不伤及百姓不动摇民生的情况下达到税收的增加。同时,我们再对外入大米进行零税率,对内出大米提高税率,从而减少行商的成本,达到增加临清米稻存入的数量,最终达到米价下跌,让百姓获得实惠的目的。只要百姓负担减轻了,就会有更多的人可以买得起蜀绣锦绣的帕子,这样一来,外入的蜀绣锦绣又多了,咱们的税收也跟着多了!”

    “只不过轻轻改变一下税率,便可以构建一个真正拔最多鹅毛,让最少鹅叫的合格税务制度!诸君,如此善政德政,足够资格成为诸位的追求吗?而我值得诸位信任吗?”

    朱慈烺说完,常志朗等人纷纷聚精会神地盯着朱慈烺,每个人都感觉到一股豁然开朗的意思。

    “我等本以为收税扩税,是恶人所为,总觉得有几分对不住圣人教诲。今日听大人所言,这才有豁然开朗,茅塞顿开的领悟。”常志朗常常一叹。

    另外一名监生也起身羞愧地道:“方才我对大人所讲的学问还有些嗤之以鼻,总觉得这是在夺民之利。今日明白了大人的胸中韬略,我吴森格外羞愧,原来我心中所怀的,只是为了自己名利的伪善。”

    朱慈烺笑着,让两人坐了下来,说道:“罢了罢了,都坐下来吧。既然大家认同我的志向,那我们就是同心同德的。这些话,留到庆功宴上再说也不晚。我们当务之急,乃是改革税率,掌握税司,革新税务体制,建立起一套真正建立拥有二次分配的税务系统,真正做到为国为民,不负圣君!”

    “吾等愿随大人,同心同德,无所畏惧!”常志朗、吴森纷纷起身高呼。

    见此,朱慈烺终于轻松地笑了起来,让大家坐下,随后拿出拿出一张纸,背靠书堆立在桌案上对众人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可以讨论一下第一个工作的思路要点了。”

    “税率的划分!”

    “总体上税率的更改可以考虑这几个方面。”

    朱慈烺说到这里,不知何时,常志朗忽然很是不体面地在朱慈烺的桌案上拿起了纸笔,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其他人见此,也是忙不停地准备着记录。

    而朱慈烺呢,则是微微蹙眉着,整理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了起来。

    “第一,区分税负主体,也就是说税率调整以后,最终会承担税收成本的是哪些人。比如我们调高了锦绣绸缎的税率只用担心最后锦绣绸缎涨价富人不开心,但调低甚至取消麻布棉布这些普通百姓担心涨价的商品,却可以让普通百姓减轻负担。”

    “第二,区分紧要稀缺程度,区分商品的种类,建立不同级别的税率。比如历来都不会嫌少的粮食,历来都会压制消费的酒……前者我建议免税,后者,我要求高税负!”

    “第三,再考虑区分税收的征收成本。比如拢共就那么几十文的商税就直接免征了。当然,这个口子么要注意控制,不能变成了政策上的漏洞。现在创业初期,暂时就不提了。但在具体税务工作之中,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征收成本的问题。嗯,这个成本包括贪腐、漏减的问题。”

    朱慈烺说到前面两个问题的时候,两人还只是一副格外钦佩朱慈烺思路开阔,格外创新的感叹。

    但说到第三点的时候,几人提笔顿时纷纷一顿,仿佛感觉到了冬日寒风在迎面吹来。

    到这会儿,几人这才忽然想起来朱慈烺在京师的作为。

    京师户部那些根深蒂固了几代甚至十几代的胥吏可就是在朱慈烺手中被一手颠覆的啊!

    一念及此,众人纷纷一凛,暗自告诫起了自己压住那些小心思。

第二十四章:用人之法

    “从今往后,税司的工作流程还是依照往常,尽量以不干扰整个税司工作效率为主。船主交船单、税单。书手收单,解释税率。算手则依照税率,给出税费清单凭证。然后再由书手验货,给出审核清单。”朱慈烺眯着眼睛说着。

    此刻,常志朗忽然小心翼翼地道:“大人,自古税关陋习在于少报漏报的问题上。如果依照旧律,如何能保证不被少报漏报?”

    朱慈烺轻轻一叹道:“这一处想要解决的确有些困难啊。调整税率,但实际上除了贩卖粮米会免税降低负担以外,其他的都是会加税的。毕竟朝廷三十税一也着实……儿戏了点。为了船主们能够明白钞关的厉害,我也有相应手段使出去。比如,这审核一职我会单独拎出来成立审计处,直接对我负责。”

    “当然,也唯有让船主们觉得值,才能根治这个问题,让他们尽心缴税。所以本官要废起条预征制,以促税率改革!”朱慈烺缓缓说出,带着难以描摹的坚定。

    但常志朗等人听了,却顿时都跳了起来:“大人!如此一来,其他钞关恐怕要纷纷骚动了!”

    “张家湾、崇文门背后可都是有豪奢人物撑着。此事一出,其他人定会跳脚弹劾大人的啊!”

    “大人三思啊……”

    众人纷纷劝谏。

    “我又何尝不知道起条预征的厉害。”朱慈烺轻笑着道:“只不过是将藏着的东西,在明面上露出来罢了。虽说明面上是起条预征都只收四分之一,三分之一。但实际上征收却不过是多了一个借口让每个钞关都能征到税。这一点,朝廷的本心是好的。但实际上钞关在执行的时候往往是,起条预征只收四分之一,都最后能不能只交四分之一都要看本事,大部分时候都要交全额。我取消此条才能有力推动船主在我处尽心缴税。况且,起条预征是区分地区分别纳税,但这一点在我的税率改动之中已经有了涵盖,再进行起条预征,有违改革初衷。”

    众人听着朱慈烺的道理,心中赞同,但都有些畏惧其中阻力。

    良久,朱慈烺又缓缓道:“至于其他钞关,只不过是少了一层脸面,要真切全额征收罢了。至于船主们会不会我这儿交足了以后,在其他地方一门心思要免钻空子,那我就管不得了。”

    常志朗几人对视一眼,都明白朱慈烺这是要铁了心改了。顿时,心中一叹,也不说啥了。

    朱慈烺眯着眼睛看着几人,心想,给一巴掌也给给个枣儿了。困难摆了出来,也该是时候提升士气。于是朱慈烺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就比方说这审计处,我打算单独提给吴森管辖。由吴森担任处长。”

    站在常志朗身后的吴森闻言顿时微微一颤,看着朱慈烺,心中既是错愕更是激动。一股暖流激荡心怀,让吴森身子微微颤着,一时间竟然有些不知道如何说话。

    谁都知道税司的业务节点就是最后检验税单船单的时候。不管是哪个船主想要少报漏报,都少不得要攻坚审计处的职司。不管是出于信任还是出于重视,这都是对吴森的肯定啊。

    一念及此,吴森连眼眶都有些红了:“卑……卑职定誓死相报,我若徇私,卑职提头来见!”

    这话说出,不仅是朱慈烺,就连常志朗等人也是纷纷变色了。

    朱慈烺一下子过去扶起吴森道:“绝不需要如此!我又不是杀人狂,要你人头作甚!我只需要你做好职司的工作就行了。况且,我门中最讲究法度,犯了什么罪就有什么罚,你贪污一文就砍你人头,那我还怎么正法度?这等偏激,到最后只会是人人想着欺瞒!况且,往后你是要带手下的人,严于律己是好的,但这么把自己框死,往后还怎么带手下?”

    吴森被朱慈烺这扶起来,也觉得太过了。但听着朱慈烺这么一连串体己宽慰的话说出,顿时又是感动,又是脸红了起来,呐呐着道:“大人如此器重,卑职……只觉得万万不能辜负了大人,这才想着……想着偏激了。”

    “哈哈,好好做事,其他的,不用胡思乱想。”朱慈烺拍了拍肩,道:“也不要觉得我给你的是什么刀山火海的位置。我的话都还没说完呢!”

    “请大人示下!”吴森肃然道。

    朱慈烺缓缓点头,道:“我决定,审计处审计船单税单若是发现漏报少报,可以对漏报少报的部分直接罚没。罚没所得按照市价拍卖,其中收获,审计处分三成,税司全体分两成,其余五成,入国库。”

    果然,朱慈烺这枣子一出,常志朗等六人全部都振奋了起来。

    朱慈烺如此政策一出,原本吴森想象的得罪人的情形一下子就逆转了。

    原本他这个位置上,自然是打算专门得罪人,让船主无法逃税的位置。当然,也会让那些收了贿赂的胥吏嫉恨。

    但朱慈烺这政策一出来,整个局势就逆转了。

    不仅报关交单子的船主会尽心填写,就是胥吏也大大减少了被收买的可能。就是罕见有收买的成功的,吴森就算查处了,大多数胥吏也并不会嫉恨。只会感谢吴森帮他们创收入了。

    如此一来,这个职位顿时就成了最受欢迎的位置,完全不需要担心尽忠职守反而得罪人了。

    吴森等人振奋,几个监生也是分外激动觉得朱慈烺果然重视他们。

    领头的常志朗高兴之余,却微微有些落寞。

    以他的身份与功勋,按说这样的位置他是完全够格去做的。

    朱慈烺目光很是敏锐地注意到了常志朗的表情。事实上,朱慈烺可完全没忘了常志朗。

    这般想着,朱慈烺轻咳了一声,道:“诸位都是国子监出来的监生,按说都是可以如我一样直接授官的。不过诸位也知晓,眼下国子监的境况虽然在我手中有了起色,但终究弊端深重难以挽回。所以我也只选出了二十二人可用。但人才难得,人才的需求是永远不够的。这里,去国子监找固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