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230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230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振声说着。握着来仪的手久久无言。

    不多时,两人用完斋饭,各自离开。

    来仪是消失在了黄昏之中让人寻不到他的踪迹,李振声却是没什么细作的潜质。光明正大地重新回到了襄阳城内。

    那里,他找到了一个相旧的士绅借了些钱粮入军营犒军。这样的举动果然让李自成大喜,放他进了军营。

    靠着一顿酒肉。李振声终于从醉酒的刘宗敏口中得到一个让他痛心的消息。

    “哈哈哈,这明朝廷是真的气数已尽了。那孙传庭多勇猛的人。一样还不是被阉人陷害连饭都吃不饱!哈哈哈,这大明。气数已尽了!”

    “高杰、白广恩军中,再过三日就要饿肚子了!”

    ……

    开封城。

    还留在开封城主持事务的是黄澍,这位曾经的开封推官而今已经上任开封知府并且得到了另一个格外关键的职位:启明市市长。

    “王燮在祥符的事情是做得的有力的,兼任开封府推官以来亦是颇为勤勉,功勋不少。这一回我上书殿下建议将开封知府的职司给他不知能不能过关。殿下这一年来陷在南京费力极大,北边的事情也越来越尴尬了。”黄澍这般想着,缓缓合上了手中的文书:“罢了,还是解决眼下的事情吧。也不知王燮负责的秦军补给如何了。”

    这是,说来也巧,王燮提步进来,与黄澍开口道:“黄大人,听闻召见,不知有何要事。”

    “来了呀,还不是秦军补给的问题。皇家近卫军团这些天都在休整换装,湖广方面亦是保持守势。谁都知道殿下并不想与孙传庭争这平定李自成之功。毕竟,孙督是圣上钦命。啊,好了,这些事情,你领会即可。”说着,黄澍顿了顿,道:“所以这一次监军太监再如何过分我们也不妨多忍耐一些。当然,再是涉及刑事问题执行殿下的批示:严查必究。”

    “是!”王燮笑道:“此事好办,这一次足够秦军十万大军两月所用的军资,甚至按照皇家近卫军团规格的战时补助都发过去了。殿下开了口亲自批了十五万两,这笔银子就在恒信钱庄取了给了那监军太监王承基。此事,应是无误了。”

    “嗯……好。”黄澍说着,忽然感觉有些心神不宁。

    ……

    新野、黄渠。

    这里十里连营,到处遍布着南征的士兵。

    “孙督是真的决定了。”白广恩看着一干战将,道:“但眼下如此局势……哪里有打得赢的机会?”

    “总兵大人的意思是……”一员面色白皙的将官面色惊异:“难不成是要投降李贼不成?我等是朝堂将官啊。”

    “这般打……死伤必定惨重,我不愿为。”白广恩冷漠地扫了一眼道:“孙传庭要打,便让他们打去!”

    ……

    檀溪寺。

    李自成看着李振声,再三叹了口气,道:“李大人又何必如此,以一身性命,就为了给那必败的官军传个讯息?”

    李振声看着眼前人,道:“李大王杀官造反,自有自己的信念。我为朝堂命官,亦是有忠君爱国的信念。今日慷慨死于檀溪寺前,还请成全。”

    【正版是,搜索几字微言、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都可支持正版。更恳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刚刚发了朱慈烺、崇祯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画像照片,还有飞剪船的实物图片,爱心读者给朱慈烺的画像,玄武湖的配图,柳如是、钱谦益张溥的人物图像,以及还有很多和殿下以及这个故事相关的有趣内容~赶快来微信公众号关注我吧!】(未完待续。)

    ps:  晚上还有一章

第八十三章:敲打朝鲜棒子

    “给他一刀!”李自成说完,望着北方道:“北上!杀回去!”

    方丈大师战战兢兢地拿着刀闭着眼,一刀砍在李振声脖颈上。

    李振声直挺挺倒在地上,脖颈上血流喷洒。角落里,一个老仆见此猛地蹦出来,大哭道:“老爷……老爷你不能死啊……”

    李振声捏着拳握在老仆的手中缓缓松开,目光渐渐涣散,表情安详。

    “给他一个体面安葬,这老仆亦是不要为难了。”李自成默默看了一眼,转身离去。

    ……

    “高杰所部力战不敌,白广恩部见死不救……孙传庭大溃新野……”来仪死死握着手中一张纸条,泪眼朦胧,打马南去。

    盛京。

    距离清太宗皇太极在秦宁公病榻上死去已经有小半年了。

    在这小半年里,盛京城内气氛诡异而紧绷,仿佛每个贵人们都深陷在了这一场泥潭之中,局势一度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千户,探明了,又没打起来!”一处小巷里,一个男子关进了大门,对着里头的人失望地摇了摇头。

    坐在里面的男子闻言,不由露出了一点失望,但此人毕竟是在大明里赫赫有名的锦衣卫,此刻这么一点小波动也算不上什么。

    来者便是锦衣卫驻盛京的锦衣卫力士许良,他汇报的便是锦衣卫驻扎在盛京的千户符礼谯。

    也就是当初那个在盛京之中戏弄了一番周延儒的锦衣卫军官,这一次被朱慈烺派驻进了盛京城中刺探情报。

    “没打起来便算了。这些天啊。咱们的动作也小心些。这个关头,莫要装到人家刀尖上。这些建州鞑子的别的东西不提,细作的东西倒是十分厉害。”

    符礼谯能够被朱慈烺挑中。却是表现出了反间谍上的精明强干,甚至还策反了三个满清间谍捞到了不少情报。

    朱慈烺的体系中,升官虽然快却也同样需要足够的军功。

    那男子闻言,转而道:“倒是千户说的佟家,小人打探到清楚了。”

    “哦?”符礼谯眉头一挑,沉声道:“看来我是时候亲自出手一趟。”

    佟图赖是铁杆汉奸,初名盛年。袭世职,跟着皇太极打仗。天聪五年,从攻大凌河。破明监军道张春兵,将祖传的官职升到了二等参将。崇德三年,授兵部右参政。五年,从攻锦州。取白官儿屯台。六年。复从攻锦州,取金塔口三台。七年,取塔山、杏山诸台。后来汉军八旗建立,佟图赖得到了正蓝旗固山额真的职司。八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收前屯卫、中后所二城,加半个前程。

    按说,佟图赖这位铁杆汉奸跟着满清是战功赫赫,一路升迁颇为顺利。但使命乖舛。这一次入寇大明,按说应该是砍瓜切菜一般容易。无人能想到,最后的结果却是落得残兵败将回归,颜面尽失不说,手底下兵马也是零落大半,稀缺无比。

    若非正好碰上皇太极驾崩这种事情,双方攻讦的点都在阿巴泰这正蓝旗的身上,再加上佟图赖还有些背景可以躲过。要不然,此刻的佟图赖只怕早就已然被砍了脑袋了。

    “你说……我若能给他一条富贵之路,他愿不愿意走呢?”符礼谯喃喃地说着。

    ……

    “什么?当真如此?”佟图赖猛地站起身,看着眼前的男子,眉头不断地跳着:“我要确切这个消息!”

    身家性命都在这个消息上,以后能不能起身都要因此而起,佟图赖如何敢不认真一些?

    符礼谯闻言,肃然道:“小人岂敢拿自身性命胡言?此事自然是真的,不如固山额真去问那俘获的明军士卒,他们是在哪里藏身,竟是能够突然绕过山东大片土地,突然登录袭击?”

    “你是说……在朝鲜?”佟图赖凝视着符礼谯。

    符礼谯深呼吸一口气,道:“不错!朝鲜有一大岛名曰济州,可藏民数十万,亦有港口,可停泊千料大船。将军……这足以证明明太子有意朝鲜!”

    “我要想想……”佟图赖听闻,不住地想了起来。

    他想的是清人与朝鲜的历史。

    满清与朝鲜的历史在此之前有两段恩怨与战争。

    1627年丁卯正月初八,皇太极以朝鲜“助南朝兵马侵伐我国”、“窝藏毛文龙”、“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归天……无一人吊贺”四项罪名,对朝鲜宣战。

    皇太极命阿敏、济尔哈朗、岳托等人率军东征,阿敏率领三万余骑渡过鸭绿江,攻占义州,济尔哈朗则率领大军进攻毛文龙驻扎的铁山,毛文龙为避敌军锋芒退居皮岛。

    其后,阿敏率领大军南下,一面放兵四掠,一面以待朝鲜请和。朝鲜国王李倧得到后金大军南下、定州失守的消息,惊恐万状,将后妃送到江华岛避难。

    阿敏部将乘胜前进,先后攻占安州、平壤,至中和乃停止前进,驻营安扎。此时李倧也已逃往江华岛,并命使臣到后金营中投书求和。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谈判,朝鲜迫于后金的军事压力,基本上答应了后金提出的入质纳贡、去明朝年号、结盟宣、约为兄弟之国等要求,惟有永绝明朝一条不同意。最后阿敏让步,向朝鲜表示“不必强要”。

    三月初三,朝鲜国王李倧率领群臣和后金代表南木太等八大臣在江华岛焚书盟誓。虽然阿敏在盟誓上署名了,但是对朝鲜誓文不满意,便令八旗将士分兵掳掠三日,使朝鲜京畿道海边一带“尽成空壤”。随后后金撤军到平壤,奉皇太极命令不再后撤,扬言“大同江以西,不可复还”,又逼迫朝鲜签订了平壤誓约,在中江、会宁开市、索还后金逃人、追增贡物。

    这一回,便是历史上所称的丁茂胡乱。

    当然,光是这一回战阵显然还不够。明朝与朝鲜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百年恭顺,更有万历年间日本侵略朝鲜时的再造之恩,显然不是这一回敲打可以抵过去的。要不然也不会有接下来的事情了。

    【正版是,搜索几字微言、大明最后一个太子都可支持正版。更恳请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几字微言。刚刚发了朱慈烺、崇祯皇帝、周皇后等人的画像照片,还有飞剪船的实物图片,爱心读者给朱慈烺的画像,玄武湖的配图,柳如是、钱谦益张溥的人物图像,以及还有很多和殿下以及这个故事相关的有趣内容~赶快来微信公众号关注我吧!】(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决定帝位的时候

    为了彻底解决朝鲜的问题,崇祯九年到崇祯十年,后金第二次入侵朝鲜,九年12月2日,皇太极亲自统帅十万大军亲征朝鲜。清军渡江后,扬野战之长,舍坚城而不攻,长驱而南,仅仅十二天便抵达朝鲜京城下。其后围点打援,陆续击败各地勤王大军。

    此后,朝鲜成为清朝的藩属国。接受清朝的册封,朝鲜断绝与原宗主国明朝的关系。

    为此,朝鲜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朝鲜国王李倧以其长子李溰、次子李淏赴清朝作人质。世子李溰长居沈阳,另外一质子则由凤林大君和麟坪大君轮流担任。每年朝鲜更是向清朝朝贡黄金百两、白银千两、水牛角二百对、貂皮百张、鹿皮百张、茶千包、水獭皮四百张、青黍皮三百张、胡椒十斗、腰刀二十六口、顺刀二十口、苏木二百斤、大纸千卷、小纸千五百卷、五爪龙席四领、花席四十领、白苎布二百疋、绵绸二千疋、细麻布四百疋、细布万疋、布四千疋、米万包。

    最为关键的是,此后朝鲜不再成为满清的威胁而是成了一支可用的力量。在投降条约中甚至写了朝鲜派出军队跟随作战的条款。李倧还在三田渡地区建立“大清皇帝功德碑”。

    手下马仔多了,敌人的力量少了,这一进一出,显然让满清战略优势大大增加。

    身为满清将领,此事有多重要,佟图赖自然格外清楚。而事实上。这样的隐忧也并非不存在的。

    当年朝鲜被清军侵略几番求救,李倧更是在宫中做梦都梦到明军杀来。只可惜地理遥隔,消息传过去的时候朝鲜就已经跪了。更加关键的是。明军军力疲弱,守城有余,却再也没有万历年间救援的实力。

    “真是怀念七年前啊……”佟图赖感叹了一句,他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消息的重要性。

    七年前的满清强大,对明对朝鲜都是战无不胜,但眼下显然来了一个转折点。

    而这个转折点便是明皇太子朱慈烺的出现。这个年轻的皇太子军力强横到难以想象,若是他将战略突破点选在朝鲜。那对于满清而言麻烦就大了。

    很快,佟图赖洋洋洒洒的奏章就交了上去。

    上面,历数朝鲜之重要与反复。更提了朱慈烺在济州岛的所为,立刻引起了多尔衮的重视。

    “明皇太子朱慈烺一惯对我朝敌视,征明一战过后更为我大清之大敌。只可虑明国崇祯皇帝在世,天家无私情。纵然皇太子朱慈烺能战善战亦是每多猜忌。山东如此腹心之地已然过分,若是再北上经略幽燕辽东之地,定是惹怒崇祯皇帝惹起朝野猜忌。故而,辽东之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