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

第102章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第102章

小说: 大明最后一个太子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时候,只要先把粮票买了,晚个一两天的再拿粮米也无大碍。更何况到时候人到了就能买到,还不用排上半天的队伍就可以直接拿到粮食。

    但实际上,对于商人堆里打滚出来的侯方域、吴涟等人而言。他们很快就看穿了。

    “这是恒信心虚了。价格低了,自己撑不住,还有人投机炒作,平白便宜了咱们安排上去抢购的人。”侯方域一脸得意道:“而且还要晚个一两天,这不仅说明恒信的各处店铺里面存粮稀少,供不应求。更说明啊……山东镇的军粮很快就要见底了!”

    庆园里。

    啪啪啪……

    吴士讲微微鼓掌了起来:“做得好,说得好啊!督师真是教导有方,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过奖,过奖。孩子们做了一点事情,不值得当什么。”侯恂抚着长须,笑着道:“倒是这一次机会,得大大抓住啊!”

    侯恂看着吴士讲:“将世面上的粮票都收了,过半个月,就算是秦侠真将山东镇的军粮全部克扣了,也别想喂饱整个开封城。”

    “到时候,这开封城里唯一还有充足粮米的,也就只剩下咱们了。这围城一起,粮就是一切。没了粮食,纵然是太子支持,亦是空中楼阁!”吴士讲接着道:“继续抬价,继续涨价!到要看看,山东镇里还有多少粮可以和咱们抬杠!”

    大明崇祯十五年七月十无。

    恒信商行开业的第六天。

    位于醉仙楼的三楼里,一处独立的小套间上悄悄被朱慈烺拉开了窗。楼下,墨色木板上,再次刷新。

    “焦家远辉粮行三十五两一石!”

    “吴家庆荣粮行,三十五两一石!”

    “恒信粮行,三十六两一石!”

    ……

    窗子重新被朱慈烺拉了起来:“涨价还真快啊。”

    朱慈烺的一旁,龚谦顺接下话头道:“就这,还供不应求呢。咱们这是硬通货,**的,谁都想要。”

    “这是好事啊。”朱慈烺笑着道:“钱庄也可以顺势扩张很多业务。平常啊,想让这些地主老财将手头的银子拿出来可不容易。”

    靠着粮行卖粮米这个**的甲方关系,钱庄自然也是顺势拉了许多存款。

    “多亏大人这次绸缪。”龚谦顺想了下,又道:“大人之前要求钱庄做的事情,都已经齐备了。这是名单。”

    朱慈烺点点头,拿过去了名单。

    名单其实就是一份恒信钱庄特地整理起来的大客户。不仅是吸收存款,发放银票粮票,还有布局图谋城内士绅的打算。(未完待续。。)

    ps:  感谢~

    进化中的爬虫

    投了 1张月票

    长不大的小不

    起点币打赏100起点币

    苏苏 丶

    投了 1张月票

第九十章:卖少了

    靠着粮票的原因,恒信钱庄这几日来已经维护了十几个开封周边举人的关系。就是进士也有好些个。

    在平时,一县之中一个进士已经足以拉起一个士绅大族了。若是诗书传家举人不断,百年士绅豪族也能经营起来。

    但到了开封城里那就两样了。科举三年一科,一年两百多号进士。平均到全国中的河南,一科总有那么十几人。现在大兵一起,除了黄河以北,整个黄河以南的河南疆域基本上都被流贼席卷。这个时候,大批乡绅进入开封,也意味着全河南的读书人都进了开封。

    人一多,自然就让让功名这东西变得有些不值钱了。

    于是,此刻的开封可谓是秀才多如狗,举人满地走,就是在一县一府之中站在食物链顶端的进士,也有开封城内并无可投靠的关系而屈服现实的生存压力。

    毕竟,侥幸能在闯贼围攻之下逃进开封,大多都只能细软跑,家人亲族能保全就不错了,还有几个人顾得上粮米搬进开封城?

    就这样,面对恒信粮行的粮票,一个七折的折扣就可以让士林菁华的秀才弯腰。一个三折的折扣便让一县横行的举子亲自登门拉拢关系。

    以至于曾经连个秀才都要仰望的龚谦顺这些时日以来,只要挥舞着大额不限量供应的粮票,就可以让致仕的在任的进士们话语谦和,言辞温润。

    自然,龚谦顺要套套底细。留下善缘就轻而易举了。

    故而,龚谦顺的这封名单上除了名号。籍贯,还有颇为翔实的简历。

    “宁葛永。卫辉府新乡县人,举人功名。历任修武县主簿,安阳县县丞,南阳府同知任上致仕。相传精于刑名,尤善仵作刑律之事。”

    “徐谦池,汝宁府真阳县人,举人功名。历任永城县县丞,归德府同知任上致仕。相传精于粮课,归德同知任一年而终。”

    “王木。洛阳人。天启二年三甲同进士,历任泰安县令,刑部郎中,终于河南布政使司参政致仕。”

    ……

    看着这么多的名录,朱慈烺缓缓颔首道:“好!”

    “王木,宁葛永要多用些心思,问问他们是否有来我舍人司做一个顾问参事的职司。这待遇都好说,这些事情,给我安排好。我要亲自去!”朱慈烺说着,双目发光,仿佛发现了珍宝一样。

    的确,这些人能够落魄到要对一介粮行弯腰。显然是没什么靠山,家产又差不多败光的那种士绅。但朱慈烺才不想要底气十足,势力庞大背景惊人的那些人呢。

    随着队伍的扩大。朱慈烺的手中越发感受到了人才危机。一开始,朱慈烺布局国子监还可以说留了一手。进开封之前把这些人从京师忽悠了过来,算是充实了底层班底。让干活的人充裕了一些。

    但随着恒信商行的迅速扩张,朱慈烺其他事情又丝毫没有要耽搁的打算,这么点人也就迅速不够用了。

    就算朱慈烺看中了几个的确出色的人提拔了起来,也无法满足朱慈烺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而这一次,这王木与宁葛永就看起来像是颇为不错的幕僚班底。

    要是这种人不落魄一点,朱慈烺又怎么会有机会趁虚而入呢?

    就比如说这宁葛永,既然是精于刑名,那就可以拿去填充军法队,整肃一下朱慈烺队伍里的纪律。就算一开始来不大用,也可以用他的丰富经验作为顾问。

    至于王木,这样一个三甲进士虽然普通,但看他的简历却也是颇为详实,从底层到中央,最后又回到河南本省,显然也不是那种夸夸其谈的官僚。朱慈烺此人收入幕府,别的不提,勾连一下河南本地上层就有一条通道。

    见朱慈烺对这个大感兴趣,一旁的龚谦顺也悄然松了一口气。这一次差事,算是办得差不离了。

    “好了,现在来说说粮票。都卖出去了多少?”朱慈烺看完了手头的名单,心情不错。

    见此,龚谦顺立刻道:“大人。眼下粮票最大额的为十石,卖的最少,主要是这些名单大户上为主。其余的五石则以现金卖出去为多,一石,五斗,一斗的粮票卖得最多,也是寻常人排队所购之物。林林总总,总共售卖出去粮票六万七千八百九十七张粮票。共计售卖粮米九千六百三十四石整。”

    朱慈烺微微颔首。

    但龚谦顺说完之后,表情却有些惶恐。

    的确,此刻的粮米已经将时间都拖到了七月十九。但仓库之中的粮米,却已经买了绝大多数的部分。

    再要卖下去,那粮米可就要出现赤字补不上去了。虽然朱慈烺已经授权恒信商行将价格涨到了四十六两的恐怖地步,但人数的减少却并未如同预计的那样出现。

    虽然的确有一些真正亟需粮米的人买不起了,不再买了。但如此恐怖的高粮价却依旧有买得起的人继续抢购。

    而且,粮票在醉仙楼之中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欢迎。哪怕官方的价格已经提高到了四十六两的恐怖地步,依旧有人加价一两,甚至十两来收购。

    显然,随着恒信商行的不断涨价,众人也猜到了恒信商行库存即将告急。

    这样一来,再不卖到时候有钱也买不到了。而似乎,所有人都相信,哪怕现在加价买得再高,依旧可以用更高的价格卖出去。

    因为,单纯卖给焦家商行等城内六大粮商都会有人收购。而他们涨价的幅度也并不弱于恒信商行。

    一想到这些粮食本来就是从军队之中夺来的,而此刻,不过六天就卖了这么多,龚谦顺心中不仅惶恐,也有些畏惧。一石粮食没了,山东镇军粮卖空,到时候他们跟着朱慈烺,会有个怎样的结局?

    “卖得少了点。”朱慈烺微微沉吟了一下,对这个数字有些不太满意,皱眉看了一眼龚谦顺道:“恒信钱庄这一次配合布局,不用担心。听我命令,只管敞开了卖就行。开封汇聚河南菁华,城内世家豪族百世积累怎么可能才三四十万粮的积蓄?光是那些粮商就不止这么多现金了。”(未完待续。。)

    ps:  感谢~长不大的小不

    起点币打赏100起点币

    进化中的爬虫

    投了 1张月票

    长不大的小不打赏100起点币

第九十一章:冤大头

    听此,不止是龚谦顺迷茫而不敢置信,就是常志朗、司琦都是震惊了。唯有角落里,一个墨色男子藏起弯刀,在黑暗之中不言不语,没有反应。

    “是……属下听命。”龚谦顺说话底气显然不足。

    朱慈烺却不管,只是道:“接下来的四天。我要求恒信粮行尽量减少柜台交易,转为粮票兑换交易。钱庄,要大力推广银票的业务。不仅是恒信粮行,还是恒信钱庄,都要大力支持粮票业务。粮票交易所这接下来的四天内,我要求售卖不少于两万石的粮票。而时间嘛,自然大可以往后拖延。同时,我也授权你们以山东镇的军仓军粮,作为信誉背书。不仅如此,此事我会想办法让太子殿下也开口作保。”

    听朱慈烺这么说,前面一些众人还只是肃然起来,认真记下。但说到后面,不管是两万石还是太子殿下,都让所有人都震惊之余,感受到了朱慈烺的毅力与信心。

    看着朱慈烺这么神态自如将如此大事给安排下来,众人悄然之间也被这样的自信感染,纷纷感受到了鼓舞。

    “同时,粮票交易所划拨五万石的粮票出来。”朱慈烺轻轻地笑着道:“给醉仙楼、七香阁、五彩楼等城内各个角落都送过去。然后再给我两万五粮票,我亲自上门去一趟南城。到要看看,谁能挡得住我银弹粮票的攻势!”

    常志朗办事得力,接下来的短短两日里,朱慈烺就将城南各处逃进成的乡绅逛了个遍。

    得知是恒信商行背后的山东镇主官亲来。南城这些逃难乡绅纷纷激动不已。

    这些人大多将细软田契股东金银都带了齐全,但唯独没带的就是粮食。这些十日。为了能弄到粮票,不少人都豁出老脸。这才养活一大家子。

    现在朱慈烺亲自上门拜访,谁不是欣喜雀跃?

    不说朱慈烺手握山东镇强兵,就说手中有粮食这一武器,谁敢不服?服帖的就两折的粮票卖出去,不服帖的,全价想买都买不成。

    就这样,当朱慈烺从南城回来的时候,已经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大队伍了。整个南城的外敌破落士绅就这样被朱慈烺一路通杀了过去。

    这个队伍里头。有苍苍白发的老者,有锐气勃发的少年,也有成熟稳重的大叔。从秀才到进士,不一而足。

    而这些人,跟随朱慈烺回了监军府的时候,又重新多了一个身份。

    “山东镇舍人司顾问参事。”

    大厅里。

    朱慈烺看着济济一堂的人潮,微微点头。这一回,朱慈烺通杀了南城,带回了足足有七个进士。二十多个举人,其余的都是秀才功名。

    尤其是这些秀才,一听是这个要力主打压粮价,收拾奸商的山东镇监军要找他们帮忙。顿时激动得跟什么似得一样。

    “今日喊诸位贤才来此共会,不为别的,便是为了士林清议。”朱慈烺环视众人。目光炯炯:“为了清理门户!”

    ……

    与此同时

    醉仙楼里。

    “恒信粮票不记名,一斗面额五十张!”

    “买!”齐林高声大叫。

    “恒信粮票不记名。一石面额五十张!一张四十六两!”

    “买!”吴欢跟着大喊。

    “买!买!买!”

    ……

    热闹纷呈的醉仙楼里,不断刷新的交易记录让堂内数百人如痴如醉。而醉仙楼的三楼里。新任掌柜彭芳看着四个伙计,不断重复着道:“此事一定要安稳。不能冲击了市场,一定要缓缓的,平稳不动荡地将这些粮票卖出去!”

    领头的一个伙计则是笑着道:“掌柜,你是太小心了。现在市面上太缺粮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