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庶子风流 >

第77章

庶子风流-第77章

小说: 庶子风流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突然,叶春秋笑了,他扯开喉咙:“爹,莫打了,疼死我了。”

    心里是挺委屈的,哎……可是看着老爹这老受的模样更难受,叶春秋知道自己叫出来,会让叶景好受一些。

    叶景精神一震,朝叶春秋神秘笑了笑,接着捡起藤条啪嗒拍在桌上:“让你胡闹,让你鬼混……”

    “啊……啊……啊……”

    ……………………………………………………………………………………

    又是十更,大家看得够爽吗?可是老虎心里郁闷呀,大家不要嫌老虎烦,实在是看着订阅和月票够打击人的,权当老虎来发泄几句。好了,老虎真的累了,大家也早点睡。(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四章:力不从心(第一更求月票求订阅)

    “人好像走了。”叶景说罢,松了口气,更加愧疚地看着叶春秋,重新坐下,又拿起葫芦喝了口水,才继续道:“方才说到哪里?哦,是吃亏是福;春秋,我知道是你族伯诬陷你,可是……无论如何,你三叔公也是你大父的救命恩人,为父前些年为了你娘离家了十多年,你大父……哎……权当是还债吧。春秋,我们好好考试,不要听那些风言风语。”

    叶春秋当然是不认同老爹的处世之道的,却也没有再争辩什么,提到了考试,他倒是想了起来,不由道:“爹,我们相互出题考校对方吧,乡试在即,马虎不得,需好好用功才是。”

    听了叶春秋的话,叶景便舒了口气,道:“出题?好,为父出题。”

    叶春秋却是摇头道:“不可,这一次是爹亏欠了我,我先出题才成。”

    叶景不由笑了,便道:“好,你尽管出题。”

    叶春秋转念之间,已是暂时忘却了那可恶的族伯,因为他知道,接下来自他口里说出来的这个题目,将关系到叶景的一生。

    叶景的水平不算太差,底子也还算好。

    本来若是他不私奔,十几年如一日的苦读,中个举人,甚至是进士,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可是因为学业荒废,现在固然是临时抱佛脚,却也力不从心了。

    假若不出意外,这一次老爹中试的几率不会超过百分之一,当然,除非出现变数。

    这个变数就是叶春秋的题,叶春秋不露声色地道:“文犹质也。”

    小小的四个字,足以改变一个人的一生,甚至是一个家族的荣辱。

    叶景或许并不知道这四个字的价值,可是他心里对叶春秋有所亏欠,今日听得格外的认真。

    他不禁喃喃念道:“文犹质也?”

    文犹质也,出自论语颜渊篇,全文是:君子质而已矣,何以为文?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

    这是论语之中论君子之文质,指内在的品德情性和外在的仪容举止。

    这个题目虽是截题,却并不算是生僻。自从弘治开始,因为科举的出题同质化越来越严重,因而考官开始倾向于出小截题甚至是难题怪题,就好像上次叶春秋考的子曰学而一样,这不是一句话,前头的子曰是一段,后头的学而,则是另一句的开头。

    固然你晓得这个题出自哪里,可是想要在这截成一半的题目里做文章,说出一番大道理,所谓的代圣人立言,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小。

    也正因为如此,这十几年来,读书人们的风气已经不再放在寻常的题目上头,因为考的几率实在太低,如文犹质也这样的题目,因为过于普通,反而不是大家的兴趣所在。

    科举出题的风气,其实明清两朝一直都在变化,有一段时间刁钻的考题出的多,有时候却又返璞归真了。

    而这种如文犹质也的寻常考题,其实难度也是不小,想要在这题上做出四平八稳的文章,也不是容易的事。

    听到这个题,叶景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

    要做题首先要破,其后要承,之后还要收,所以说,绝不只是让考生随意大发感慨那样简单,因为里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需要呼应,而且又要符合文法上的规范。

    这也是为何,若是事先不好好构思好,最后可能写到一半,就无法承接下去,或者根本就收不住尾了;科举考试有几场,几天的时间,最重要的当然还是八股,考场上给你构思的时间不过短短的一天而已,一天之内若是无法构思出来,就意味着出局。

    叶景是个对人对事都很认真的人,既然儿子已经出了题,很快便整个人便陷入了浑然忘我的境界,口里依然还在喃喃念着:“文犹质也……”

    到了他这个年纪,只怕想要做出一篇真正的好八股,没有几天的构思只怕是不成的。

    这也是为何叶春秋认为这一次考试很悬的原因,几天时间,等你构思好了,特么考试都已经结束了,还考个毛线。

    而现在,叶景却是在考试之前开始构思。

    叶春秋也就不再理会那已经如痴如醉的老爹了,他照旧到了一边,乖乖地练习行书。

    考官是郑敬忠大宗师,不过也难找到他的资料,想必此人在历史上并不算特别出名,只有他的一些籍贯和历任官职的资料。

    不过这么一个泯然于众人的宗师,也难怪会出文犹质也这样四平八稳的考题。

    叶春秋一面想着心事,一面练习行书,却猛地回过神,哎,自己可不能一心二用,还是聚精会神才是。

    第二天,叶景开始尝试着用文犹质也来作文了,大抵写了破题、承题,勉强收了股,要给春秋看,春秋这些日子,已经饱受八股的熏陶,虽然作出精彩的文章,还需要光脑,可是让他去看一篇八股文的好坏,却不是什么难事,这就好像,叶春秋虽然不会杀猪,可是对猪肉的口感,却总能有一番心得。

    呃……每次想到猪肉,叶春秋就有点肝颤,悔不当初啊,昨日应当吃了晚饭才回来的,这杭州叶家的饭菜,真是越来越不合口味了,想想看,现在三叔公和族伯每天都吃‘两袖清风’‘国泰民安’,其他人还能吃什么好的?虽然是分开来吃,可是厨子那儿,每天变着花样的炫技,尤其是两袖清风,各种烹煮炒闷,尼玛的,再好的两袖清风,在叶春秋心里,也及不上半片猪肉实在。

    叶春秋看了父亲的文,大抵明白这八股文只算是一般,便笑吟吟地道:“爹,你这文,只怕还欠许多火候,破题太平庸,承接得有些牵强,便是收股,也有些力不从心。”

    叶景听罢,老脸一红,却还是诚实地承认:“爹的学问,确实还差了许多火候,哎,反倒让自己的儿子来教训老子,不过你说的也没错……我再想想。”

    (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五章:人云亦云(第二更求月票)

    一开始,叶景不过当做一次考教,或者说,父子之间相互进步的文字游戏,可是被叶春秋的一通批评,自尊心就受到打击了,老子不如儿子,丢不丢人?

    叶景便下了决心,非要再好好构思一二,让自家儿子刮目相看不可。

    于是,叶景便又陷入了废寝忘食的状态。

    而叶春秋显然也不会打扰叶景,他的爱好广泛许多,行书、练剑,偶尔也会去庭院里走一走,人不能总是憋着,只是而今,自己在叶家更加讨人嫌了,便是连起初对叶春秋有所好感,禁不住花痴的给叶春秋暗抛眉眼的小丫头们,此刻也都一个个板起了脸。

    “这河西的族少爷,可不是什么好人,据说吃喝嫖赌无一不精,大老爷就这样被他害的,现在还卧床不起呢。”

    “哼,据说还是不学无术,你看他,好好一个读书人,清早还练剑。”

    以往大家都觉得,这俊秀少年练剑很好看,现在似乎也成了罪状。

    “知人知面不知心,你瞧后庭的玫瑰花,虽然生得好看,却是有刺,要扎人的。”

    这些轻声细语,叶春秋自然无法知道,不过看她们的眼神,也大抵能知道一些。

    叶春秋有时就在假山边闲坐,孤零零的看着远处潺潺的人工溪水,心里便想念起许多事,有同济堂里的那些可爱孩子,还有陈蓉这些生员,更可怕的是,自己居然想念起叶俊才那个渣渣了。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征兆啊,这说明自己现在处境很惨,连叶俊才都愿意去交流。这就好像,你在尘世的粗茶淡饭,本来是素来为你嫌恶的,可是等有一****堕入了饿鬼道,便是连尘世的粗茶淡饭也觉得香甜了。

    “春秋。”有人漫不经心的踱步而来。

    叶春秋回眸,正是那刚刚恢复了一些的族伯叶弘,叶弘一瘸一拐的背着手走来,目光很深远,他很写意的抿嘴一笑,当然,这一张被打成猪头一样的脸,只是看不出写意罢了。

    远处,恰好三叔公与一个老者徐徐而来,几个小厮忙是上前,匆匆在假山边的凉亭忙碌起来。

    三叔公笑呵呵的与那老者到了亭下,二人相对而坐,三叔公一面咳嗽一面道:“文静先生,我们是许久没有下棋了,难得你今日来访我。”

    那叫文静先生的人面露微笑,道:“我才从江西回来,这不是抽了空,就来了吗?”

    说罢二人开始摆棋子,叶春秋见他们下棋,不愿和三叔公打交道,便打算蹑手蹑脚的离开。

    那文静先生眼尖,不由问道:“叶兄,那人是谁,看着面生,可又不像是贵府的下人。”

    三叔公瞥了远处离开的叶春秋,漫不经心的道:“哦,是个远房亲戚罢了,很远的那种,论起来,也是八竿子打不着了,他来这儿参加乡试,文静先生是知道的,这样的亲戚有时候虽然不胜其扰,却又不能怠慢了。其实若是亲戚也没什么,偏偏染了一身的恶习,吃喝嫖赌,无一不精,我虽是他族中的长辈,却也不好教训他,也罢,由着他去。”

    文静先生呵呵一笑:“却不知叫什么?”

    “叶春秋。”

    文静先生听到叶春秋三个字的时候,有些恍惚出神,这名儿似乎有些熟悉,此时棋局已经摆好了,他抿嘴一笑:“来,下棋。”

    ………………………………………………………………

    又过了几日,贡院终于悬了告示,写明了考期,少不得又写了许多注意事项。

    这叶家对于乡试的事,是尤为上心的,早有人跑去抄录了榜文,而后通报到了三叔公手上,三叔公正在待客,客人自然还是那位赶来看望他的文静先生。

    文静先生是杭州有名的大儒,三叔公一直以结交他为荣。

    一看到榜文,知道考期已经定下,三叔公精神大振,忙是叫人去叫叶弘来。

    叶弘一瘸一拐的来了,本来这文静先生来,他是该来见过的,只是因为脸上有伤,所以不便来见。

    文静先生一看叶弘如此,顿时愕然,道:“贤侄这是怎么了,为何遍体鳞伤?”

    叶弘有些慌乱,倒是三叔公愤愤然道:“哼,说起来也是可恶,还不是文静先生前几日在亭子里下棋时看到的那个小子,他跑去赌坊赌钱,不务正业,子成也是好心,便去赌坊相劝,结果受了无妄之灾,被人打了一顿,哎……真真是可恨哪,老夫哪里有瞧不起那些穷亲戚,可是德行不好,就……”

    听着三叔公的抱怨,文静先生便也跟着说了几句,又劝慰叶弘道:“伤势既然没有大碍,也就算了,噢,叶兄,你不是要和贤侄说考期的事吗?”

    三叔公这才想起贡院的榜文才是大事,忙是拿了抄录好了的榜文给叶弘看,叶弘皱眉:“考期是在四月十七,时间有些仓促,不过儿子准备的充分,倒也没什么妨碍,其他的规矩,大抵和历年考试也差不多。这位主考官却是刚刚上任,一时也难以打听出什么……”

    他絮絮叨叨,显然也是科举的老手。

    三叔公道:“所以这些日子,你要在家好好温习。去吧。”

    文静先生禁不住道:“叶兄不是说,那个……什么远房亲戚也要考吗?他既然在贵府,虽然……不太讨喜,为人也恶劣一些,可是既然传来了消息,总也该告知他一声,免得他蒙在鼓里,误了考试。”

    文静先生也不过是随口一说。

    这让三叔公有点不喜了,不过细细思量,本来他是懒得理会叶春秋的,便是连他爹叶景也觉得很讨厌,可是当着外人的面,若是断然拒绝,似乎显得自己有些小气,便道:“去,把叶景父子叫来。”

    叶弘一听,便有些慌乱了,他有点怕叶春秋说出什么,所以方才还要告辞,现在却是不走了。

    过不多时,叶景和叶春秋便进了来。

    叶景忙是行礼,而那文静先生只是不露声色的看着叶春秋。

    (未完待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