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仙魔大红楼 >

第303章

仙魔大红楼-第303章

小说: 仙魔大红楼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举世皆敌,这可是举世皆敌……

    不过,巨大的风险等于惊天的好处,老子是贾府出身,这广传书籍,压根不影响我的利益!”

    宝玉本来就觉得任何人都有学习的权利。

    他眯起眼睛,猛然摔碎茶盏。

    干了!

    金陵城的中央西侧,一片繁忙中,也是井井有条。

    大日高照,无数的劳力使用滑轮、杠杆,吊起挖掘的石板路边,并且往下挖深,准备三种管道的铺设。

    附近的铁轨上往来穿梭人力的车辆,运输饮水和食粮……

    “快过年了啊,是个好年头。”

    “肯定啊,宝二爷说过年把我们召集来,很对不住……祖宗保佑,宝二爷的对不住咱们可当不起,夭寿啊!”

    “就是就是!宝二爷可是大善人,前面说过年调人对不住,后面就给发了三倍的工钱,俺还是第一次没干活就有工钱拿呢……”

    午饭的时辰,好些劳力凑着吃饭的工夫聊上几句,立马要甩膀子干活。

    他们以为今天也是个好光景,大力气干了活,晚上有热乎乎的肉汤,吃了好好的睡一觉,舒坦!

    有钱拿,有肉吃,给宝二爷干活,不累!

    可是这几个聊天的万万没想到,这一铲子下去,竟然崩得手掌发麻,浑身都疼了起来……

    “好家伙!这下面是什么东西?忒硬!”

    “快去禀告白氅幼竹大人,这这这……上面有文字,是个箱子!”

第三百七十三章 隐身幕后

    文字?箱子?

    两人高的大箱子!

    听到这个消息,金陵城李成德立马出口成章,笔毫幻化成小舟模样,迅速赶到现场。

    “描绘文字的箱子,是不是装着古籍书册?来人,带本官去看!”

    李成德大声叫嚷,没人理他,他四处查找,发现在西南侧的劳力草棚,好些人都围在那里……

    “让开,都让开!老夫乃是金陵城司业卿,主管金陵城文人修行、训导的政令,都给本官让开!”

    闻言,围着的生员、秀才、举人全都退散一边。

    司业卿掌管全城教化,他们是金陵城的文人,全部在管辖之列。

    只要李成德的一句话,他们这些寒门、世家的学子,就别想再从私塾或者学府里得到半张书册!

    李成德看见道路分开,满身官威,大步匆忙上前。

    他看见确实有两人高的大箱子,密封严实,在箱子的封口上,是陶府的‘长者言’家徽。

    “很好,还没拆箱。这东西可能是遗留的瑰宝,本官负责全城教化,必须带走!”

    李成德阴阴的扫了眼在场的陶府子弟,吟哦中卷起箱子就要离开。

    这上面印着陶府的家徽,陶先知现在是从五品主监司,比他还高了半品,他不想拖延半刻……

    可是此时,周围的生员、秀才、举人,全都看向陶府的子弟,眼底有兔死狐悲之感。

    “李大人,您这样做不好吧?”

    “李大人,这可是陶府的东西,说不定就是失落的古籍。”

    “上面有人家的家徽……”

    文人们提了意见,但是刚刚出口,就被李成德阴霾的视线扫过,不敢再次言语。

    他们都是文人,对文人最重要的,就是书籍。

    虽然现在很难从私塾或者学府里得到书籍了,但是每隔三五年,还有有那么一两本无足轻重的,这就是他们的命根!

    李成德大权在握,捏着他们的命根,他们有胆子说半句不是?

    于是,兔死狐悲,也只是兔死狐悲……

    狐狸可以难受,却不能为了兔子拼了自己的小命!

    他们看向在场的陶府子弟,第一次希望,陶府出几个有血性的……

    “李大人!”

    果不其然,陶府的子弟不能干看着自家的东西被拿走,他们站成一排,神情愤慨。

    他们也不敢对官员不敬,满脸的哀求,全部冲向了附近的白氅幼竹。

    李成德顺着他们的眼神看去,猛不丁的哆嗦了一下,腆起笑脸。

    “诸位……”

    干涩了片刻,李成德还是决定放低姿态,谄媚笑道:“诸位白氅幼竹,老夫乃是金陵城司业卿,自然要掌管一切书籍、文案等物,等老夫查清楚了,定然补偿陶家,如何?”

    “没有宝二爷的令喻,我等不会插手。”

    有人冷声说道。

    李成德立马眉开眼笑,再次吟哦,就要化作旋风离去……

    可是此时,突然有笑声传来。

    “这白氅幼竹回禀了赵贵宁,赵贵宁又跑进府里找我,真个没意思……多大点事,就非得我亲自来呢?”

    宝玉在箱子上落下剑光,正气加身下,万斤以上的大力猛然一沉,就把箱子压进了地面半截。

    箱子整个散碎,一摞摞的书籍,就这样飞散了一地!

    “《论语。文渊阁老注释》、《文赋。锦衣郎注释》、《钱塘先贤传》残卷……”

    宝玉低低的念了几句,开心笑道:“都是好书呢,陶大人你这样可就不好,明明府上有这么多的好书,怎么不借给本官看看?”

    “宝二爷,这应该是祖上留存的,下官以前没能见过。”

    陶先知一边苦笑回话,一边难言满脸的兴奋狂喜。

    这这这,这是祖上留下的书籍吗?

    这么多他都没看过,要是留下来,府上就能出几个进士了!

    这是世家的底蕴,书籍的多寡,可是代表着世家只是世家,还是能传扬门楣,不断有人做官啊!

    他是官,没错;

    他能修习朝廷的书籍俸禄,也没错!

    但是书籍俸禄需要官印龙气才能观看,不能传给家族。而这些书籍要是留下,他的家族里,会有更多的进士出现!

    这就是传承,就是自家的底蕴!

    想到这里,陶先知扫了眼李成德,对宝玉跪下,深深的拜道:“求宝二爷为我们陶家做主!”

    “做主?做什么主?”

    宝玉十分诧异,笑问道:“既然是你们陶家的东西,自然归你们。对了,我想借几本看,可以吧?”

    “当然可以!”陶先知狂喜道。

    宝玉借书?他巴不得宝玉借书!

    借书可是天大的人情,宝二爷的人情,多少人是求之不得?

    他大笑着,仪表都不顾,带着陶家子弟去收拾书籍。

    李成德看着浑身冒汗,猛然吼道:“宝二爷,使不得啊!书籍应该统归国司业,由下官拿走,送去京都胡大人处才行啊!”

    宝玉正转身走着,回过头,眨眨眼睛。

    “你说什么?

    我没听清楚。

    你给我再说一次。”

    闻言,李成德瑟瑟发抖。

    在他的周围,无数文人喷火的眼珠子,已经死死的定格在了他的身上……

    “下官……没说什么。”

    李成德哆嗦着,整个瘫软。

    “混账东西,他说了什么?他说的,可是真的?”

    回到府邸,方思民找上宝玉,光溜溜的脑袋带着全身都是赤金,怒火中烧百丈多高!

    对此,宝玉只是笑笑,没有过多言语。

    司业卿,每个大城都有这么个主管教化的官员,不过,已经变了味;

    国司业,大周没有这个衙门,这个衙门,是法道儒家擅自弄出来的,统管全国的州司业,以及大城的司业卿。

    司业卿本是一种好官,等于他记忆里的教育部门,是为了推广教化组建的。可是现在,各个司业卿扣除寒门本该得到的书籍,以至于寒门少进士。

    偶尔出现的那些,都是因为天赋异禀,在大考里崭露头角,从而挑选进各个文院的而已……

    方思民咬牙切齿,怒然嘶嚎:“我以为这只是传言,可是李成德的话证实了这个传言!贾兄,要不是书籍太少,我以前怎么会只是个秀才?又怎么会成了秃驴?我恨啊,混账!恨不得杀了这些混账!”

    “那就杀了吧。”

    宝玉随口说道。

    方思民立马停了火气,傻乎乎的问:“杀司业卿?一城教化之主?”

    “你不是想杀吗?”

    “真的能杀?”

    “去吧,带上求不得和赵贵宁他们,煽了风点着火,让那些生员、秀才、举人冲一下司业卿的府邸,混乱中杀了,就说民愤起了就是。”

    “贾兄,您这是……”

    “嘘,想杀就去,别乱说话,不然宰了你啊。”

    宝玉笑了一下,知道以方思民的聪明,已经猜到了他在做的事情。

    不过没关系,方思民现在……只是一个秃驴。

    都说地里多宝贝,以前只是市井的笑话,但是今天,成了金陵城的真实情景。

    不只是陶家,在陈麟的府邸,以及好几个世家的府邸都挖出了藏书。

    这些世家的当家人狂喜之中,也不免有些惴惴不安,他们齐聚宝玉的府邸,恳求面见宝玉……

    传了消息进去,等了好大的一阵子,王善保才走了出来。

    王善保对以陶先知和陈麟为首的几个官员拱了拱手,摇头道:“诸位请回吧,主子说了,最近的事情太大,他闭门谢客。”

    “司业卿之死我等也是害怕啊,民怨四起,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冲上我等的府邸,还请管事的通传一声,我等,怕死啊!”

    陈麟连忙回道,陶先知看见他抢先了,也就闭了嘴。

    王善保犹豫了一阵,还是摇头:“不成。”

    他说的如此肯定,以至于这些官员全都满脸苦水

    自从司业卿死掉,百姓都说死得好。这司业卿克扣文人书籍,断人前程无数,全都巴望他死呢。

    可是民怨起了,想安抚就难。

    很多文人眼热这几家挖到的古籍,他们怕谁煽风点火,让他们府上遭了横祸。司业卿的事情他们也看见了,上千文人冲击府门,可不是一个世家能够挡住的……

    所有人都看向陈麟和陶先知,陶先知苦着脸不说话。

    陈麟则是犹豫了片刻,一咬牙!

    “劳烦管事的回禀宝二爷,就说陈麟愿意把得到的古籍捐献出来,建造一所书馆,对外开放!”

    闻言,王善保的眼睛一亮。

    木木的脸,也是扯起一种极其微妙的笑容……

    静室中,听到王善保的回禀,宝玉就睁开眼睛。

    他点头笑道:“陈麟确实聪慧,我想做但是不能做的,他帮我起了头……

    把这件事传扬出去,就说这几个世家愿意捐献古籍建造书馆,但是书馆不能白进,人家也需要一定的报酬。”

    “主子,这报酬,怎么定?”

    “一两银子看书一次吧。寅时开馆,子时闭门,一天开馆十个时辰,定价一两,正好不被法道儒家忌惮。”

    “遵主子令。”

    王善保领命离开,宝玉又盘算了一阵,眼睛猛然眯了起来。

    “一两银子看一天,正好。将来不断扩大规模,可以很稳的探寻法道儒家的底限。”

    对这种影响巨大的事情,宝玉也需要准确拿捏……

第三百七十四章 宝玉必死

    书馆的事情传扬开来,金陵城迎来真正的欢庆高峰。

    对于迁移的事情,百姓其实还是很有怨言的,虽然有迁移补贴(宝玉给的说法),但是百姓求稳,对这些还是不太接受……

    如今有了书馆,私塾和学堂自然水涨船高,要跟着起来!

    百姓砸锅卖铁也要送孩子进了私塾,将来,或许也有那锦绣前程!

    以前是没有书馆,私塾能有几个开文山的?有用吗?

    生员可以免徭役,但只免他一人,花费一家毕生积蓄换一个免了个人的徭役,其实是个亏本生意。

    可如今有了书馆,开文山的,就有机会点山;

    点山的,就有机会熔炼文胆!

    举人可以做官,哪怕机会不大,那也是机会不是?

    一旦做官,光宗耀祖……

    一时间,宝玉的文名暴涨,百姓愿力的数量,那也是猛的往上一蹿。

    他修行的速度更快,倒也乐得在民间走一走,行走坐卧,皆是苦读……

    “宝二爷金安!”

    “香溢一等伯爵大人,给您请安了!”

    “云骑尉勋爷安好!”

    走在路上,不管是举人、秀才、生员还是普通的百姓,全都给宝玉请安问好。

    很多派遣来的劳力也凑上来问,只说金陵城还要不要人?

    要是要,那就留下,全家人都带来!

    宝玉没办法,只能让赵贵宁吩咐了白氅幼竹,给所有人该解释的解释,该承诺的承诺。

    按照现在的形式,他只能做个甩手掌柜,当然,他也喜欢做个甩手掌柜……

    前面就是金陵最好的茶楼,他品了会茶,听了阵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