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皇 >

第482章

烽皇-第482章

小说: 烽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现在还不知道被徐州军收买了的宋城卫军有多少,真正有上一两百人,如果再有类似于术法强弩这样的东西,就能给自己这一行人带来极大威胁和麻烦。

    麻烦和威胁都在其次,袁无为有信心在较短时间内彻底解决这些家伙,关键是耽搁了时间,耽搁了城下骑军入城的时间,这才是大事。

    刘延司的淄青军不会给自己多少时间,也许这个时候敌人的士卒已经沿着城内正在向着西门飞奔而来,无论是刘延司还是柴永领军,那都是与自己一样是小天位强者,袁无为都没有绝对把握能对付得了。

    所以袁无为必须在最短时间内扫平城墙上的阻碍,打开城门,放自己骑军入城。

    耳边荡起一阵阴雷滚荡之声,粗重的脚步声混在其中,汹涌的劲气沿着城墙袭来。

    “咦?!”袁无为心中微微一凛,起码是太息期以上的高手了,难道是徐州那边提前安排前来的高手?

    但看到那几个光秃秃脑袋,袁无为立即明白了过来,清凉寺还是开元寺的秃驴?

    之前袁家也和开元寺、清凉寺的僧人们联络过,但清凉寺那边没有声息,而开元寺那边则是犹豫不决,但现在看来这帮秃驴是选择了徐州方面。

    当先一人并未因为袁无为的凶悍就止步,乌黑色的水磨禅杖在空中幻化成一片乌云,携带着无匹的气势席卷而来。

    “哼!找死!”袁无为看得出来这厮的实力已经具备了从太息期向固息期攀升的水准,起码都是清凉寺或者开元寺中的顶尖人物了,哪怕是换了在白马寺中,也算是高手了。

    不过对于袁无为来说,这还不够看,如果没有其他外界因素的干扰,他可以在三招之内就斩杀对方,哪怕是空手,也不会超过五招。

    但是对方显然没有佛门弟子的公允大气,在当先一人的水磨禅杖疯狂来袭的时候,紧随在他身后的两名僧人也早已经从两侧疾步而出,夹击而来。

    左侧光头僧人面如重枣,眉峰如刃,镔铁戒刀挽起十二个刀花,居然是伏地卷至,凛冽的刀气甚至把青砖铺筑的地面刮起一层灰雾。

    这个家伙居然有这不逊于水磨禅杖僧的实力,难道开元寺和清凉寺的高手倾巢而出了?而且看得出来另外一名手握铁棍的棍僧实力也是不俗,恐怕与这二人相差无几。

    袁家对宋州各方势力不是没有做过调查,无论是清凉寺还是开元寺,具备这等水准武道实力的僧人不超过两人,这帮秃驴这是舍出了血本?也不知道徐州方面给这帮秃驴开出了什么条件?

    袁无为当然不知道这是清凉寺和开元寺的联手,甚至还有白马寺的来人促成。

    这三人除了无可和惠法均是开元寺和清凉寺的僧兵首领外,手持戒刀席地而来的僧人则是来自白马寺的强者。

    在大梁已经呈现出摇摇欲坠,而洛阳依然被沙陀人攻占的情况下,白马寺越来越把赌注压在了徐州方面。

    胡人固然礼佛,但是白马寺却是中原佛家祖庭,自然更青睐于汉家藩阀,而现在看来徐州更具备日后一统中原的实力,白马寺当然要全力支持。

    这个时候押注无疑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一旦押注成功,日后获得的利益也将是巨大的,所以也才有了眼前让袁无为觉得不可思议的这一幕。

第二百节 围杀

    袁无为猜的没错,此时的刘延司正在打开东门,放淄青骑军入城。

    在如何构思策划上,蔡州方面还是有所缺失了。

    漫天的大火带起的烟雾,预示着乞丐团头组织起的纵火成功了,这巧妙的拖住了一部分士绅的家兵,毕竟烧的都是自家家产,心疼的也是自己,分出一部分人手去救火也是应有之意。

    加上徐州这边的布置在东门得手,使得几乎没有人阻止淄青军从东门顺利进城。

    所以当急匆匆赶来的蔡州骑军绕行南城外抵达东门时,只是看到了东门淄青骑军入城的扫尾局面,来不及多想,袁文便与赵统汇合,沿着东面的官道对跟随而来的淄青步军发起进攻。

    袁文不知道这样做能否达到目的,但是现在已经没有选择。

    眼见得骑军大部入城,刘延司心中也是大定,他已经得到消息,蔡州军已经在西门展开攻势,正在击破西门,意图进城。

    得到消息时,刘延司便评估了一下局面。

    他不认为清凉寺和开元寺的僧兵就能起到多少作用,哪怕两寺的僧兵中的确也有些武道高手,但是与袁无为、袁无畏以及汝阳八柱中的角色相比,他们还相差甚远,刘延司从不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

    所以他很果断的决定,沿着顺城大街发起进击,正面硬杠可能已经突破的蔡州军,至于后续的部队,他相信柴永能够妥善安排好。

    几股洪流,或沿着城墙内大街,或顺着宋城的东西中轴线顺城大街,迎头相撞。

    而城外刘延司布置的两营骑军突袭西门正待入城的蔡州军也恰到好处。

    袁无为不是没考虑过徐州军可能会在城外来袭,但是他认为徐州军当务之急是要控制住城内,刘延司首先需要从城内将蔡州军挤出,这才是刘延司应该做的,所以当两营淄青骑军从城外席卷而来时,的确打了正在准备鱼贯入城的蔡州骑军一个措手不及。

    不过意外并不代表没有防范,也只是在时间上稍微延阻了一些,蔡州骑军凭借着数量优势迅速就稳住了局面,但是还是给蔡州骑军的入城带来了一些影响。

    城头上的战斗已经分出了胜负,哪怕有白马寺的高手来助阵,但是面对袁无为这个级数的天位强者,三人联手也不到十个回合便败退了。

    付出的代价就是两人重伤一人轻伤,唯一幸运的就是三人都得以逃出生天,这是因为袁无为无暇多顾,确保蔡州军顺利入城才是首要任务。

    不过来自两寺的僧兵并未因此彻底退出战场,他们仍然蛰伏在西门内的民宅中,伺机发动袭击,这迫使袁无为不得不把袁文清、袁文河等人安排在城门内四周,面对这种天阶和天境高手的袭击,骑军进城极易受到干扰,影响到骑军入城的速度,这大概也是对方的目的之一。

    这也迫使袁无为不得不在西城门一带采取守势,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西门不失,这是后续蔡州步军入城的关键。

    相比之下,东门那边情况就要好得多,已经牢牢控制住了东门局面的刘延司并未等柴永指挥步军赶来便已经主动展开攻势。

    淄青骑军第二军向两翼展开,正好和来袭的蔡州骑军迎头相撞,双方立即绞杀在一起。

    虽然有袁文和赵统这两个汝阳八柱中的人物领军,但是面对强悍的淄青铁骑,蔡州骑军的劣势就显现出来,哪怕淄青骑军第二军与淄青骑军第一军战斗力还有明显差距,但是相较于蔡州骑军却半点不弱,相反在战马上还有一些优势。

    蔡州历来也缺马,所以在发展骑兵上也是举步维艰。

    但即便是这样,袁家也是咬紧牙关从关中购马,硬生生建起了一支近万人的骑军,到吞并颍亳二州之后,骑军更是迅速扩张到了六个军一万五千人,但是与徐州方面相比,仍然相差甚远。

    不过在这个时候,蔡州骑军依然展现出了一支骑军的战斗力,面对战马明显高一头的淄青骑军,他们仍然毫不畏惧的策马挥刀,悍然应战。

    整个东门外的方圆几里地野地中,立即就变成了一片血淋淋的战场,人喊马嘶,金铁交鸣,人头滚滚,血肉横飞。

    淄青军的步军速度来的很快,比想象的要快。

    这个时候老淮右步军的纪律性和战斗力就能最好的展现出来了,面对东门外乱成一片的战局,黄安锦有条不紊的安排五营呈弧形攻势铺开。

    黄安锦这一次是被任命为了淄青军步军第一军指挥使。

    若是论武道实力,黄安锦要胜任这一位置,其实还是略有欠缺的。

    虽然这一两年里,江烽为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包括采用《青囊书》中之法炼制的丹药专门给其了两枚帮助其巩固本元,同时在五禽功的指导上也是颇下了一番功夫,而黄安锦自己也是勤学苦练,再加上也经历了几场艰苦的战事,对其砥砺不小,但毕竟他的底子还是薄了一些,哪怕是这两年间武道实力提升了许多,但是到现在仍然只能算是踏入了静息后期,距离太息期都还有一些距离,除非遇到一些特殊的际遇,否则他这辈子恐怕很难踏入小天位。

    武道修行,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而且对天赋要求很高,如果说天境实力靠勤修苦练还能有所突破,但是要跨过天位实力这个门槛,没有足够的天赋和自小打好的根基,就基本上不可能了。

    黄安锦虽然自小在寺中休息白马寺一脉武道,但是一来得遇名师指引时间太晚,基础打得没有那么扎实,二来自身的武道天赋也的确说不上有多么优秀,只能说是中上之姿,所以加入军中之后虽然有些际遇,有所寸进,但是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进境就不太明显了。

    一直要到江烽有意加以栽培,在武道修炼和丹药辅助这些方面都给予了大量的倾斜,加之他本人在几场战事中都敢于舍生忘死以激发自己所有潜力来一搏,这才算是真正实现了突破。

    可以说如果没有江烽的刻意扶持,黄安锦顶多也就是到静息期就止步了,但现在他已经进入静息后期,尝试着要突破太息期,甚至日后他也渴望能有机会冲击小天位,所以他从不吝搏命一战,只要有机会,他就会豁出去一战。

    当然,这一切都需要建立在服从战局的前提上,黄安锦不是那种不顾大局的人,他当然明白这一战的意义。

    正因为如此,他不但要精心布置,而且要身先士卒,发起最凶猛的一击。

    面对着蔡州骑军与淄青骑军之间的惨烈缠战,整个东门外方圆几里地的战场上是一片血雨腥风,而黄安锦心神却不为之动。

    他知道现在不是对付这些陷入僵持的骑军的时候,他的首要任务是要进城,只有进城,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步军的战力,但是如果谁敢于阻挡他的儿郎们进城,他也不吝于一战,让他们明白挡我者死的道理。

    失去了冲击速度的骑兵对步军来说其实丝毫不占上风,狭窄的战场环境下,步军士卒可以灵活的组队结阵,发起攻击,而相反骑军士卒要想重新结阵却没有那么容易,尤其是还处于与淄青骑军混战的状态下。

    很快阻挡在官道上的蔡州骑军便被清扫一空,而呈圆弧形攻击阵的步军开始向前推进,这一攻击阵让集结在这一段的蔡州骑军吃足了苦头。

    尾随黄安锦的淄青步军第一军而来的还有淄青步军第五军,这是由顾华的感化军整编过来的。

    黄安锦的淄青步军第一军前头开路,淄青步军第五军紧随跟进。

    看见黄安锦的第一军攻势凶猛,甚至主动扩大攻击圈,将那些被分割开来的蔡州骑军包围围杀,第五军自然也不甘人后。

    顾华一直在等待机会,但是从亳州失守投入淮右之后,他所率领的这支军队就一直没有得到多少机会。

    这一次随着郡王对整个淮右军体系进行了大规模的整改,重新规划了五镇军,他手中的这个军被与老淮右军以及淄青军进行了混编,组成了新淄青军。

    对于顾华来说,淄青军被安排到了争夺宋州,这是一次最佳的机会,而且是针对最让顾华痛恨的敌人蔡州袁氏。

    君子报仇,三年不晚,而这一次机会却是来德如此之快,让顾华心中也是暗自窃喜。

    袁文的身影落入顾华的眼中时,他知道属于自己的机会来了。

    虽然他也注意到了与袁文遥相呼应的另外一个年轻高手,他从未见过,但武道实力也在静息后期,并不亚于自己,估计也应该是汝阳八柱中的人物。

    看来这一次蔡州袁氏也是对宋州志在必得,居然以汝阳八柱率领骑军绕袭己方的步军,大概是也没有料到己方能如此之快就突入宋城。

    有黄安锦在,他觉得如果联手第一军,这是一个很好的围杀机会。

第二百零一节 点对点

    黄安锦第一时间就看出了顾华的意图。

    顾华的双刀与寻常刀手的刀不一样,有些近似于陌刀的刀刃那一截,刀背厚实,刀刃锋利,关键在于刀尖呈一种半圆带刺,可切可削,可刺可挑,刀柄处有一半护手,活动灵活,利于近战。

    顾华一旦疯起来,比黄安锦更疯。

    黄安锦当然清楚顾华和蔡州军之间的深仇大恨,梁赞临死之前要求悬头于门,以观日后敌军入颍州城,这敌军当然就是徐州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