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皇 >

第460章

烽皇-第460章

小说: 烽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后。

    至于襄阳、江陵和广州,倒也去得,但同样需要等待一段时间之后,不过王守忠却未必愿意去。

    最好的选择还是长安,但须得要关中形势稳定之后,当然王守忠也可以选择诸如徐州、寿州和庐州这等已经牢牢掌握在淮右手中的大都市。

    不管怎么说,这都要在淮右彻底解决了平卢军的问题之后了。

    **************************************

    “朱茂还没有回音?”江烽斜靠在胡床上,淡淡的问道。

    “回郡公,暂时还没有。”崔尚也到了青州,南阳军和蔡州军都被大梁吸引走了,蚁贼和李吴仍然还在江南缠战不休,整个淮右领地内目前已经处于相对平静状态了。

    “王氏诸将,白陵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王氏诸人中,除了王守忠不可能为淮右所用外,像其他诸人,都还是颇有实力的。

    像王守信,王国荣、王国华、王国禧、王国庆、王国续等诸子,都值得一顾。

    王守信已然是小天位强者,而且也是沙场宿将,自不必说,王国禧乃是固息期的新秀,心思冷静,头脑清晰,王朴回来对其赞不绝口,也是人才。

    就算是王国荣和王国华两兄弟,在江烽看来也是值得一用的人才,王国荣表现出来的沉着稳健,加上多年在平卢军中的经历以及所受的冷落,都是亮点。

    还有王国庆、王国续等王守忠的庶子,也都是天境养息期的高手,在军中也是历练多年,他们本来也从未被王守忠打上眼,也从未奢望过能获得什么,现在既然换了君上,自然没有那些羁绊,愿意为江烽效力。

    “王守信可堪大用,但属下以为不宜在平卢,可调往兖郓,比如郓州或者一线。”崔尚摩挲着下颌,“王氏诸子,无须太过顾忌,郡公可酌情使用便罢。”

    调往郓州,那就是要防范大梁真的被沙陀人打崩之后可能出现的局势剧变了,调往徐州,那就是要准备与蔡州在宋州交锋了。

    崔尚已经在着眼日后的布局了。

    “哦?”江烽笑了起来,“看白陵之意,这平卢军似乎不宜打散重整?”

    “从长远来看,平卢军乃至现在的武宁军都需要重编,但从目前来说,形势却不允许我们如此。”崔尚并不隐晦自己的态度,“大梁也许就会撑不住了,契丹人什么时候南下也是一个难题,平卢军还是具有相当战斗力的,或许这几年因为自身原因有所削弱,但其基本战斗力还是可以保证的,这从这一次青州攻防战就能看出一斑,所以现在宜稳不宜动。”

    “若是沙陀人果真击破大梁,我们当如何?”江烽身体微微前倾,问道。

    情报显示,虽然大梁军退守荥阳、河阴一线,也从汴州再度抽调精锐,貌似还能坚持,但是来自无闻堂的消息,大梁的心气似乎已经在洛阳被攻破之后散了,很难在凝聚起来,这种情况下,还能抵挡得住沙陀人的攻势多久,很难说。

    无闻堂的判断,如果熬得到明年夏收,也许大梁还能续得了一口气,但是就怕大梁熬不到明年夏收了。

    无闻堂认为大梁能熬到明年夏收的可能性连三成都不到,甚至可能连两成都不到,所以淮右必须要做好应对准备。

    这从南阳和蔡州肆无忌惮的动作就能看得出来,南阳已经出兵汝州,而蔡州正在积极厉兵秣马,估计出击陈州和宋州也是迫在眉睫。

    这是一道难题。

    若是大梁真的难以续命,那淮右理所当然的要从自家利益出发,先行一步,比如考虑取濮、曹二州。

    事实上现在濮、曹二州防御极其虚弱,尤其是曹州,几无半兵,郓州阮氏和晁氏都密谏,可先取曹州,甚至晁氏还表示可以从中穿针引线,先引曹州大族来投。

    濮州现在驻扎有尚云溪部,也派了使者来徐州,应该意识到大梁危局,想要另寻出路了。

    只要淮右有心,濮、曹二州,转瞬就可变色,问题是濮、曹二州归附淮右又能如何?

    沙陀人不会在乎这一点,甚至还会拍手称快。

    他们现在主要目标是彻底灭亡大梁,一旦彻底灭了大梁,气势正盛的沙陀人刀锋会指向何方?

    一旦指向淮右,淮右扛得住么?

    收纳的土地再多,却无法迅速转化为自家的实力,这就是眼前的难题所在。

    像平卢诸州纳入,还有四五万平卢军,明知道如果不进行重编重组,这支军队的向心力就很弱,甚至叛变的可能性就会一直存在,但你现在却还不能动它,因为外敌虎视,你需要稳定内部。

    甚至像武宁军也一样存在这些问题,之所以放手让俞明真、卢启明、洪葵、郎坤等感化军、泰宁军大将领兵,固然有江烽觉得有把握驾驭得住的因素在其中,但也有一些迫于形势的考虑。

第一百六十九节 困局

    崔尚一时间没有说话,显然是在认真考虑江烽的这个问题。

    其实这个问题早就被提了出来,这几日里官员和诸将也都在就这个问题进行热烈的讨论。

    但由于局势复杂,官员诸将的观点也是迥异,主要来说分成了两派。

    一派是主张保持现状,不介入晋梁之战,积极整顿淮右自家内部,尤其是对新近纳入的平卢诸州、兖郓沂以及徐泗海诸州进行整顿。

    这一派认为除了军队的整顿外,更重要的还是要从恢复经济民生这一块来着手,这一块任务相当大,而且难度也很大,所需钱粮缺口也不小。

    持这一观点的人,不仅包括像陈蔚、王煌、杜拓、杨勋这些政务官员,也包括像卢启明、俞明真、秦汉等观点较为保守的将领。

    另一派自然就是主张不能固步自封,必须要抢在晋军击破大梁之前,抢占有利形势,以备不测。

    持这一派观点的又分为两个分支。

    一支是以杨堪、龙葵、郎坤、丁满、罗邺、赵文山等人为主,也包括王朴等人,力主全面积极介入,应当马上抢占宋、濮、曹三州,在这三州建立起稳固的防御体系,同时要利用收复平卢的影响力,向北争夺河朔之地,以备日后在与大晋、契丹人争夺中原取得优势。

    另外一支则主张在中原可以有限介入,比如占领濮、曹二州,支持袁氏取得宋、陈、许三州,尝试与蔡州袁氏建立起同盟,共同抗衡大晋,同时在淮南进行整合,取得和州和舒州,进一步巩固淮右在淮南的根基,确保有雄厚的钱银资源来支持淮右在中原的地位,同时选择有利时机,伺机重夺申光二州。

    这一支以王邈、梅况、柴永、骆成淦等人为代表,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相对保守,但是却提出了要在南面展开战争。

    从内心来说,崔尚是倾向于激进派中的第二支,即在北面展开有限攻势,取得濮曹二州,避免与沙陀人直接冲突,而与袁氏结盟,主要在南面来拓展局面,打好基础。

    因为在他看来,南面的情况要远好于北地,无论是和州还是舒州,亦或是申光二州,本身条件就不差,周边形势也不算有多么恶劣,这些地方只需要拿下之后稍加经营,就能迅速变成鱼米之乡,而淮右的军事实力也足以保证这些地方的安全。

    但他也清楚即便是这个看起来相对保守的构想也还是有一些激进风险在其中,像要夺申光二州,势必就把南阳列入敌人,而如果要取和州,肯定引来李吴的敌视。

    可以说以上三个观点,都或多或少的存在隐患难题,就像第一个较为保守的意见一样,你以为你现在不介入关起门来自己发展就太平无事了?

    你问过沙陀人会答应么?

    你以为我不犯人,人就不犯我?

    天下没这等好事,沙陀人也不会因为你想要保持克制,他就会也保持克制,他只会看打谁利益更丰厚,打谁更稳当。

    淮右若是在对方面前表现得更为安分守己,说不定反而会让沙陀人觉得软弱可欺。

    还有,契丹人一旦受到刺激南下入侵河朔,淮右还能坐得住稳得起?

    你不趁着契丹人现在还没有做好准备之前抢占河朔的战略要地与养马之地,蓄养实力,日后怎么来和契丹人的铁骑在中原大地上对抗?

    同样,选择激进派的第一支也一样有许多风险,一旦要抢占宋州,就肯定要和早就预谋要夺宋州的袁氏发生冲突。

    如果主动向北争夺河朔,没准儿本来还没有下定决心的契丹人就会感觉到威胁提前南下了呢?

    虽说契丹人南下是迟早的事情,但是能够延缓对方南下的时间,为淮右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来休养生息积蓄实力,那也是极好的,可以说多拖一天,就能多几分机会。

    正因为如此,崔尚对这个问题也是觉得难以作答,因为每一个选择都有利弊,甚至利弊都是旗鼓相当,都存在许多他难以预测的风险。

    看见崔尚满脸纠结,难以作答,江烽也明白其中的难处,事实上他这几日里也一样为这个问题弄得茶饭不思,睡不安枕。

    因为任何一个决定,都会对淮右的未来造成深远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淮右在争夺中原霸业中的走势。

    “白陵,这个问题恐怕不好回答,因为我自己都还没有拿定主意,不过你觉得我们该如何来处理朱茂的问题?”江烽干脆避开了这道难题,

    朱茂派出了使者来青州。

    目前朱茂已经占领了齐州,但是却并未按照当初江烽给他开出的许诺,接管淄州,而是驻兵于齐州,淄州最后是向淮右归降了。

    这个姿态摆得很好,不过这还不是江烽想要的。

    伴随着北地形势的日益严峻,朱茂这支力量也显得有些举足轻重了。

    据无闻堂反馈回来的消息,无论是大梁还是大晋,都在积极接触朱茂,估计也开出了很高的条件,但是朱茂至今没有表态,现在更是把使者派到了青州,这个动作意义很重要。

    “朱茂打下了齐州,目前整编了在齐州的部分平卢军,总计兵力在六个军一万五千人左右,这支力量说多不多,说少不少,比起当初朱茂离开兖州时增加了一些,但是论战斗力却未必增长了多少,因为在齐州一战中,朱茂的兵力也折损不少,收编的部队只能是在数量上增长了,但真正要整合起来,需要时间。”

    崔尚很有耐心的介绍着朱茂的情况。

    “朱茂很有自知之明,他已经在不同场合下表明了态度,他不是一个合格的节度使,因为经济民生他不懂,也不感兴趣,所以才会有泰宁军在兖郓沂的失败,他在济州的情况也只是差强人意,如果不是淮右的支持,他也一样坚持不了多久,哪怕拿下了齐州,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

    “呵呵,白陵,照你的意思,朱茂是准备归附淮右?”江烽笑着问道。

    “郡公莫笑,朱茂或许是的确有此意。”崔尚正色道:“他的使者已经到了青州,属下已经先见了,有了一番长谈,属下觉得,朱茂的态度还是比较清晰的,他想要统兵打仗,这大概就是他最根本的意愿,他希望能够掌握一支比他原来的泰宁军更强大的军队纵横沙场,他想要和天下最强悍的将军队交锋来证明自我。”

    “与与天下最强悍的军队来交锋证明自我?谁是天下最强悍的军队?梁军,晋军,还是契丹人的铁骑?总不会是淮右军吧?”江烽笑吟吟的道。

    “使者没有说,或许朱茂觉得梁军已经没落了,沙陀铁骑,契丹游骑,才是他的敌人,日后也许还有南阳和蔡州军呢?”崔尚泰然自若的道:“属下以为,唯有郡公才能给他这个机会,他也应该愿意为王前驱。”

    “白陵,你说若是某邀请朱茂来青州一行,你觉得他能来么?”江烽悠悠的道。

    “啊?”崔尚心念急转,“郡公这是要试探朱茂?”

    “若是他信得过某,自然愿意来,那某也愿意与他携手共进,若是他都信不过某,那也许我们保持现有的格局更好。”江烽微微一沉吟,便做了决定,“某便不见他的使者了,你转达给他的使者,请他转告朱茂,某愿与茂公一起饮马河水,坐忘幽晋,如何?”

    ***********************************

    雪后的长安多了几分寂静,几个老卒在朱雀大街上有气无力的扫着积雪,几处大宅侧门偶尔开闭,似乎证明这条大街仍然还有着人气。

    荐福寺旁的开化坊里一处宅邸中,吱呀一声,中庭院门打开,漫步而出的两个女子正在莺莺细语,“小瑾,你真的打算要去徐州?”

    “怎么,你也想去?要不,咱们一块儿去,如何?”被唤作小瑾的女子正是李瑾,乳黄色的曳地长裙在走廊里缓缓游动,才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