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皇 >

第409章

烽皇-第409章

小说: 烽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和州暂时还没有纳入范围,但是江烽已经给张挺下令,择机进入滁州,控制滁州。

    所谓择机,就是要选择一个合适时机,而最合适的时机就是在蚁贼突破了镇海军,有迹象要进入滁州威胁到庐州安全的时候。

    现在蚁贼终于攻破了盱眙城,而且占据了都梁山这一要地,直接对滁州构成了“巨大威胁”,这是淮右无法接受的,所以理所当然的,淮右要代替无力守御滁州的镇海军来控制滁州,防止蚁贼向庐州蔓延。

    按照现在淮右(武宁)军体制,日常的军队训练和管理,会以枢密堂(参谋部)淮右(武宁)左(右、水、骑)军第x军形式来执行,但是战斗则不会是此种方式。

    每一次战事或者军事行动,将会以某某集群形式来进行,某某集群会由淮右(武宁)左(右、水)军中几个军组成,而集群首领则是由某个兵马使或者兵马副使来担任,比如这一次战事行动,就是由张挺来担任,抽掉了淮右左右军以及水军的几个军来负责。

    淮右水军第一军已经在接替了梅况的郑渐率领下返回寿州,水军第一军的副指挥使由第二军中营指挥使田志开担任,而第二军的指挥使田春来也已经升任了淮右水军兵马使,水军第二军指挥使则由梅氏一族的梅德锋担任,副指挥使则是来自巢湖水寇的寇文义,而这寇文义也是寇文礼的堂弟,水军第三军指挥使由寇文礼的堂兄寇文忠接任,但是副指挥使则是来自梅氏一族的梅德贵。

    “招义那边情况怎么样?”一踏入厅内,来不及解甲,张挺便沉声问道。

    目前主要辎重粮草都是通过水运运到淮阴,按照现在划分,淮右军和武宁军仍然会以淮水划界,淮水以北为武宁军防地,但是由于目前淮水以北的徐泗海兖郓沂情况较为复杂,而且可能会面临一系列规模不等的战事,所以战事将淮右左军的几个主力军留在了徐州,以防不测,同时将淮右右军陆续撤回淮南。

    目前淮右右军只有五个军,原来秦汉率领的第一军,骆成淦率领的第二军,出身濠州杨家的杨氏子弟杨匡担任军指挥使的第三军,顾华的第四军,以及在南颍州之战中被打得几乎全军崩溃的葛冲带领的第五军。

    由于葛冲阵亡,淮右右军第五军几乎全军覆灭,所以江烽已经命令重建淮右右军第五军,军指挥使由江烽的亲卫营指挥使郭岳出任,这也算是江烽交给郭岳的一个考验,将一个完全重建的新军带出来,而这个新军的军官则主要来自学军营中的年轻军官。

    由于淮右右军南下返回主要是通过水运,但随着白水塘水匪与樊良湖、白马湖的水匪勾结起来与扬州水军在漕渠上不断发生战争,也使得淮水这一线显得不那么安定起来,所以南下的步军都是在水军的护送下返回的,但在效率上就没有那么高了。

    不过张挺不认为夺下滁州会有多大的风险。

    且不说滁州刺史贺国珍本身就是原来亲附于杨溥一系官员,李吴在滁州并无驻军,甚至连官员都未来得及撤换。

    虽然在被李吴大军占领后对李吴表示可恭顺,但是李吴也有意要换掉贺国珍,只不过在还没有来得及实施时,淮右大军已经兵临庐州城下,紧接着淮右又与李吴达成了协议和平解决了庐濠二州和和州的地位问题,李率领镇海军和东海军就全力以赴的投入到与南渡淮水意图夺取楚州的蚁贼之战中去了。

    由于担心撤换名声颇好的贺国珍会带来滁州的不稳定,影响到楚州战局,所以李也暂时未动滁州,想要等到解决了蚁贼问题之后再来一并处置。

    贺国珍已经几度与庐州刺史杨勋联系,代表滁州士绅要求淮右接管滁州,确保滁州安全,这一点上杨勋也几度去信陈蔚和江烽,希望江烽郑重考虑此事。

    只不过当时江烽忙于攻略徐州,的确没有精力来过问滁州事宜,但是现在徐州已经拿下,淮北诸州局面也逐渐平定下来,那么滁州问题江烽也就有些心动了。

    毕竟滁州也属于粮食产区,基本上未经战乱,如果能够拿下,对于明年缓解淮水以北诸州的粮食压力,多多少少也有助益。

    而且,拿下滁州,将相当于向楚扬二州之间打入一个楔子,一旦日后事情有变,大军可以直出滁州,截断漕渠,或者直下扬州。

    唯一需要考虑的就是正在恶战中间的蚁贼和李的态度。

    对李,那边江烽也考虑要派出使者专门去协商,而蚁贼这边也会派人去接触。

    当然,对蚁贼你不能指望太多,哪怕他们明确表态,也不可能让淮右相信,对他们,你只能做好一切战争准备,以防这群疯狗的撕咬。

    “回禀大人,招义那边左九军指挥使齐大人来报,已经派出了斥候对永阳、清流和**一线进行了侦察,情况正常,**那边驻有镇海军一个军,但是主要是负责守卫辎重物资,也没有骑军,他来信希望将军能尽早到招义。”

    “某知道了。”张挺点点头。

    实际上这一仗没什么打头,镇海军是摆明不太可能因此而与淮右交恶的,他甚至觉得该趁势将和州都拿回来,但这遭到了江烽的断然否定,在北方局面没有彻底稳定下来之前,淮右不应当多面树敌。

    张挺不认为拿下和滁二州李就会对淮右轻启战端,对于李吴来说,海州才是根本,一旦海州被蚁贼攻克,恐怕李吴在整个江北的局面就不稳了,连扬州都难以抱拳。

    现在楚州攻防战正激烈,之所以蚁贼空有十余万大军,却不敢沿着漕渠直接南下扬州,就是担心山阳城里的东海军给他们背后插上一刀。

    蚁贼的战斗力本身就不稳定,一旦背后被袭,只怕就是一场大溃败,秦权他们也很清楚这个道理,所以宁肯多花时间精力、多死伤一些人马,也要攻克山阳,确保自己后方稳定。

    而且山阳一下,蚁贼就算是在漕渠和淮水交汇处拿下一个关键节点了,无论是淮右,还是李吴,甚至远在中原的大梁和关中的朝廷,都要侧目几分,因为这里是江南漕运的咽喉要道。

    李同样也明白这个道理,所以他哪怕舍弃其他地方,也要死守山阳。

第九十七节 避实击虚

    景泰五年九月初九,淮右右军兵马副使张挺率淮右左军第九军、淮右右军第一军、淮右右军第二军从招义北部淮水岸边登陆,在招义县城作简单补给之后,便迅速沿着驿道南下直入永阳。

    九月十一,入永阳。

    九月十三,在滁州刺史贺国珍的引领下,淮右左军第九军、淮右右军第二军进入滁州州治清流城。

    九月十六,淮右右军第二军后营进驻全椒,宣布对整个滁州归属于淮右统辖。

    当秦衡扛着百杀屠龙刀踏入大帐中时,就感觉到气氛有些不一样。

    林儒和孙道都在,这两个家伙脸色都有些古怪,大帐中的气氛有些凝滞。

    “大兄?”秦衡有些忐忑。

    今日之战又未能取得多少进展,那许文稹果然厉害,排兵布阵虚虚实实,让自己也是吃尽了苦头,好不容易登上城楼,去未曾想到对方会从水门上潜出一彪人马,硬生生将自己的突击队斩成两段,若不是自己反应得快,应对得当,只怕连自己今日都未必能囫囵回来了。

    “坐吧,又失手了?”秦权面无表情,干秃的面颊连带着漠然的声音,更像是一具干尸坐在那里。

    “呃,大兄,那许文稹果然厉害,不愧是李麾下第一大将,真的有点儿用兵如神的感觉,眼见得都已经突入城中,这边某也安排了人马堵截,没想到这厮居然从水门里藏着一彪人马,打了我们一个措手不及,……”

    没有多少心思听自己兄弟的解释,秦权当然知道许文稹不是那么好对付的,若非如此,李岂能让许文稹坐镇山阳城?

    大半年了,围攻山阳城的战事这已经是第三轮了,但始终难以在山阳城取得胜利。

    盱眙城已经拿下了,西面再无遮拦,而盐城则在三个月前就落入了自己手中,整个海州的盐场都已经姓秦了,整个楚扬大地,李已经有些抵挡不住自己的攻势,但是这却不能让秦权满意。

    山阳城拿不下,犹如一枚针扎在心坎上,而高邮城却是在扬州水军的全力护卫之下,加之高邮城易守难攻,一样未能得手,这又像另外一根针扎在自己腰际,让自己难受无比。

    白水塘和樊良湖、白马湖那帮蠢货,口口声声说截断漕渠易如反掌,但结果呢?扬州水军已然纵横如故,大小水战打了十多次,却始终无法占到上风。

    自己的人马都已经打到扬州境内的天长、陵亭(今兴化南)一线了,但山阳和高邮就像是两颗钉子始终钉在漕渠这条致命水道上,而这两颗钉子通过漕渠连接起来,就变成了一把锋利无比的轻吕,随时可以向左向右横切,让人不敢再向前进。

    “燕顺,你怎么看?”

    “权帅,纵然今日衡帅突入城中,亦无济于事,没准儿可能损失会更大,山阳之难克,不在于其城高墙固,也不在于许文稹兵多将广,用兵如神,而在于我们无法截断其粮草和人马的补给,漕渠不断,高邮不克,我们永远别想打下山阳!”

    所有人目光都如同火炬般注视着站在案头旁的干瘦老者,暴怒、羞恼、愤懑的眼神要将这个老者烤熟,但老者却夷然不惧。

    “我早就说过不可以打山阳,我们也没有必要打山阳,除非我们有绝对能力截断漕渠,但如果李与江烽有勾结,一样可以通过淮水对山阳进行补给!”干瘦老者声音提高了几度。

    “可是江烽不可能为李进行补给!”孙道忍不住反驳道。

    “是啊,江烽不可能为山阳补给,但是白水塘和樊良湖、白马湖的人也根本没有能力截断漕渠,扬州水军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弱,白水塘、樊良湖和白马湖的人也没有我们预测或者他们自我吹嘘的那么强!”老者毫不客气的怼回去。

    一句话也得孙道也无话可说。

    当初大家都以为白水塘加上樊良湖、白马湖的水匪,算下来数千人马,船只亦是不少,而且这几拨水匪实力都不弱,因为樊良湖和白马湖与漕渠都有水道相通,对漕渠情况也很熟悉,所以大家都很有信心。

    他们甚至也亲自“考察”过,几个水匪头领都是天境高手,而且水性更是超群,甚至连一些中层头领也都有接近天境的实力,动员能力也很强,拦截一条并不算宽的漕渠应该不在话下,但真正接战才发现情况不是那么回事。

    无论是在组织纪律上,还是水道上的战法上,亦或是指挥能力上,联合起来的水匪都明显无法与扬州水军这种正规水军相比。

    尤其是在战术进攻中,扬州水军在漕渠上表现出来的层次推进、阵型转换上,在武器使用上,更是高出水匪们许多,所以几次战事,虽然开始水匪们都能依仗着船只和人员的优势占到上风,但随着战事推进,便会逐渐转为下风,最终败北。

    好在扬州水军似乎也清楚要斩尽杀绝这些水匪付出代价太大,每一次都是以击破击退为原则,确保自身安全,所以水匪们才能得以保全实力,但这样的战事连续多场,也让秦权、孙道他们逐渐丧失了信心。

    从一开始老者就明确表示反对要夺取山阳,也对秦权提出的要把楚州纳为义军的根据地想法,认为义军趁着李与杨溥大战之机,大举南下,从最薄弱的濠州进行突破南下,从濠州到滁州再到和州,让仍然逗留在江南的宣州韩拔陵部与之遥相呼应,沿江南下,直接夺取扬州和润州,哪怕拿不下扬州,亦可夺取润州,在江南立足。

    老者的观点就是在江北,无论是李还是江烽,都有较强的军事力量,义军要和李或者淮右对决都得不偿失,而如果能够在濠州、滁州与和州这几个未经战乱的州郡洗劫一番,抢得足够的军资物资,然后沿江南下再在扬州掳掠一番,如果局面大好,可以乘势夺取扬州城,如果不利,则可渡江在润州立足,再不利,亦可依托宣州进行休整,图谋江南。

    只不过这个意见被理所当然的否决了,秦权早就确定了要以楚州为根据地的想法,自然不会去选濠州、滁州、和州这一条很容易遭到淮右和李夹击的线路,夺取楚州,就能在江淮间立足,这是秦权的梦想,只不过这个梦想现在看来,还相当遥远。

    “现在山阳城其实也一样很艰难,……”

    “扬州方面可以源源不断的将各种辎重器械物资输送入山阳,兵员一样可以通过水运入城,上一次白水塘和樊良湖那帮蠢货拦截扬州水军失手,六十条船,起码向山阳城中运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