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皇 >

第389章

烽皇-第389章

小说: 烽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泰宁军目前的情况极其糟糕,甚至已经到了易子而食的境地了,而指挥使朱茂却束手无策,其麾下诸军日渐崩溃,朱茂却无能为力,以沂州为例,驻扎在临沂的泰宁右军第二军、第三军为某所败,目前落走野外,尚存二千余人,费县的泰宁左军第四军亦是游荡于费县野外,尚存千人,新泰尚有泰宁右军第一军、第六军,由于新泰粮食严重不足,新泰士绅亦是逃亡一空,这两军大部士卒自行散去,仅存一千八百人,……”

    “俞将军的意思是……”侯晨怦然心动。

第六十八节 渗透

    侯晨从寿州上来时,崔尚也就和他谈及过,当下北方战乱天灾不断,像河朔军和泰宁军的情况都非常糟糕,甚至包括淮北军亦是受到了冲击影响,这也是淮右之所以敢于大举北上的根本原因。

    但现在淮右军最大的一个障碍就是兵力不足。

    随着淮右势力踏足淮北,由于要牵制蔡州,不得不在南颍州一线驻扎部分军队,使得北上徐州的兵力也大受限制,而且这还是在整个光州、浍州、寿州、庐州、濠州五州之地仅有两军步军和一军尚未正式宣布的水军驻扎。

    尤其是在光浍寿这三州,更是空虚无比,若非目前淮右势头正盛,只怕南阳和蔡州早就要对光浍二州心动变行动了。

    这种局面不可能持久,特别是在淮右势力在淮北急剧膨胀,主要兵力都用于北方之后,淮水以南就显得格外虚弱了,但是要募集训练出一批有战斗力的军队来却又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不但需要大量的投入,而且还需要时间和磨砺方能成军,这也是最让淮右感到棘手的。

    王邈之所以能颇受君上信任,就是因为其一趟河朔行,为淮右募来了几千卢龙军和成德军,而在此之上淮右军就迅速组建起来了四军步军,并成为淮右军的主力。

    此次自己北上主要任务就是要笼络住俞明真,而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侯晨认为俞明真是真心愿意投效淮右,从其图谋沂州的表现来看,也是真心实意为淮右未来布局,正是基于此,侯晨对俞明真的态度也很看重。

    “所以某觉得只要动之以情,这些散乱缩编的战乱兵稍加整饬,就可以成为我们淮右最有力的军队。”俞明真淡淡的道。

    “哦?”侯晨略加思索,便沉声道:“此法甚好,若是俞将军能替淮右招募泰宁溃军,为淮右所用,功莫大焉。”

    “不,侯从事,某之身份现在难以让人信服,而侯从事乃是淮右来使,方为最适合的接洽人,某愿意代侯从事联络泰宁军散落在沂州的各部残军主事者。”俞明真摇摇头,微笑着道。

    侯晨心中敞亮,望向俞明真的目光更为钦佩。

    此人深知进退之法,日后必能在淮右体系中占据一席之地。

    泰宁军数量不少,若是俞明真成为代替淮右的招募者,势必获得这些泰宁军的亲近好感,也会让俞明真在未来淮右军影响力大增,但是这无疑会让淮右体系内部高层对俞明真有所忌惮,反而不利于俞明真自家在淮右体系内部的发展。

    以俞明真之能,他也无需泰宁军诸部的支持便可获得君上的青睐,何须行此下策,所以俞明真理所当然的婉拒了这一看似尊重他的意见。

    “也好,那就有劳俞将军了,不过,俞将军,除了沂州的泰宁军残兵外,可否联络上兖郓二州的泰宁残军?”侯晨想了一想之后,又温声道:“某闻泰宁军目前局面极度崩坏,原泰宁军左右两厢二十一军中,除了其自身最为亲近的四军外,其他诸军要么溃散,要么沦落为寇,要么枯守一地坐以待毙,若是能给其一条光明坦途,某在想既是对我们淮右有所助益,也算是给他们一条出路。”

    俞明真一怔之后,略作思考,这才缓缓道:“某和泰宁军那边倒是有些交道,泰宁军目前情势也的确如侯从事所言,除了泰宁二十一军中,驻扎在沂州的当以右军为主,除了泰宁右军第二军、第三军以及新泰的第一军、第六军外,费县尚有沂州的泰宁左军第四军,另穆陵关上本有泰宁右军第九军,但该军在某进军穆陵关之前便已经北上临朐逢山一带为寇,祸乱当地。”

    “那兖郓那边呢?”侯晨紧接着问道。

    “兖州那边,朱茂亲率自己牙军和泰宁左军第一军驻扎在瑕丘,泰宁左军第二军驻扎在邹县,泰宁左军第三军驻扎在曲阜,这是朱茂的嫡系,战斗力强,而且粮秣辎重均得到了保障,而这三县亦是兖州腹地,目前局势虽然混乱,但也还在可控范围之内。”

    对兖州这边的情况,俞明真也是如数家珍,显然也是早就做了相当多的工作准备。

    “乾封和莱芜,地处北面山区,乾封有大汶水过,周围山岭众多,盗匪猖獗,驻扎在乾封的是泰宁左军第十军,该军首领洪葵,本来就是出身泰山的盗匪头子,后来被朱茂收编。”俞明真略作沉吟之后,才道:“这洪葵自小长于泰山山中,得泰山道士指引武道,加之其武道天赋奇佳,所以进境极快,后因乡人生计所迫为寇,活动于徂徕山、梁父山、社首山、虎狼谷一带,宏光九年为朱茂收编,其本人武道实力已然踏入小天位凝丹中期,比某甚至都要高一筹,与朱茂在伯仲之间,麾下两虎一狼,皆有太息期以上的水准,担任一军指挥绰绰有余,但因洪葵之故,均愿屈身于洪葵之下。”

    侯晨倒吸了一口凉气。

    无闻堂对情报收集亦有重点,兖郓那边虽然不是列在第一重点领域,但是亦是花了不少心思,但对朱茂麾下诸将的情报收集限于时间和条件,就没有更多更深层次的了解了。

    只知道朱茂的泰宁军虽然状况不佳,但是其战斗力却是一直相当强悍,如果不是限于后勤辎重因素,可堪与河东比肩,未曾想到居然还有这等猛人藏于其中。

    这洪葵之名也只是知道,但未曾想到竟然是小天位凝丹中期的猛人,这岂不会意味着与君上实力相若,比梅大人、秦大人都要高一筹?

    三个营指挥使居然都是太息期以上的实力,比起淮右军这边的军指挥使还要强?

    “不过洪葵虽然被朱茂收编,却与朱茂关系并不融洽,朱茂也对其并不信任,所以一直将其安排在北面,而且在北面莱芜的左五军郎坤也就是用来制约洪葵一部的,这郎坤也是小天位强者,虽然水准不及洪葵,但也是凝丹前期的角色,和某在伯仲之间。”俞明真淡淡的道。

    侯晨再也忍不住了,急声问道:“俞将军,这泰宁军中小天位强者有几个?”

    “五六人吧。”俞明真笑了笑,“除了朱茂、洪葵、郎坤,还有朱茂的牙军指挥使高金忠,以及朱茂的堂弟,节度副使朱密。不过侯从事也不必太过多虑,这军队实力不是以某一员武将的武道水准来衡量的,否则泰宁军就不会蜷缩在兖郓之地而无所作为了。”

    侯晨当然也明白这个道理,一支军队不是靠一个人来打仗的,任你武道水准再高,可以以一敌十,甚至以一敌百,但是当数百人围攻你而你又没有任何其他帮助时,你除了逃跑,别无他法,更不用说各种层出不穷的术法武器和暗器了。

    不过一个强悍的领军将领,的确能对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有显著的提升,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尤其是像一个营,甚至一个军,有一个武道超群的领军大将,在冲锋陷阵,攻城拔寨时,的确能起到突破的尖刀作用。

    “唔,某明白。”侯晨点头示意。

    “除了北面的乾封和莱芜外,南面的任城、金乡、方与三县,驻扎着泰宁左军六、七、八军,平陆驻扎着泰宁右军第四军、第五军,其中泰宁右军第五军本来是驻扎在须昌,但是由于巨野泽的水匪猖獗,势力已经弥漫到了整个郓州,所以本来就因为缺乏军资而士气不振的右军第五军就撤回到了紧邻郓州的平陆,整个郓州目前除了宿城还算是控制在朱茂手中外,其他诸县其实都已经被巨野泽水匪控制,前些日子听说甚至连濮州的雷泽县城都已经被巨野水匪攻占了。”

    侯晨盘算了一下,才又道:“泰宁右军中,除了一二三六九军外,剩下的四、五、七、八、十这五个军,可是驻扎在龚丘和泗水两县?”

    俞明真也有些佩服侯晨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笑着摇头:“泗水没有驻军,龚丘驻扎着泰宁右十军,泰宁右军四、五军都驻扎在鲁桥镇,那里相对就食容易一些,至于泰宁右军的第八军和第九军,说实话,我也不知道现在在哪里,只知道他们原来在寿张,后来巨野水匪势大,他们又得不到朱茂的军资粮食补给,便不知所踪,要么就是就地散了,要么就是向北遁入济州的阳谷、东阿、陶山,但听说他们和乾封的洪葵应该有联系。”

    鲁桥镇侯晨是知道的,一直是兖州境内最繁华的一个镇甸,紧邻泗水,泗水下行与荷水相交,亦可上溯进入菏泽、白沟,交通方便,加上又处于任城、金乡和方与三县腹地中,向上则可直抵兖州州治所在瑕丘,所以在这里驻军也属正常。

    而阳谷、东阿都是大梁的济州辖县,陶山则是济州东部山岭,与泰山算是一脉相承。

第六十九节 落幕

    “俞将军可是与泰宁军诸将相熟?”

    这个问题是关键,侯晨也就是希望俞明真能联系上泰宁军诸将,这也是他此次来的第二件大事,第一件大事自然是明确俞明真投效淮右的意图和想法,第二件就是要谋划兖郓诸州了。

    “这个要怎么看,我率军北上也算是和泰宁军打了几仗,但说是打仗,但准确的说就是驱逐占领,泰宁军现在的情形,尤其是驻扎在沂州的诸军,根本无力,也无心打仗,我驱逐了他们,占领了县城,而他们其实也无处可去,就在城外野地里游荡,甚至还直接公开向我要求提供粮食,连我自己都觉得可怜又可笑,堂堂泰宁军,也曾经是纵横中原的一支强军,竟然沦落至此,可悲复可怜啊。”

    俞明真的话语里也充满了感慨和不甘。

    对一支军队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后期保障,都说大军未动粮草先行,足见后勤保障的重要性,一支军队士兵如果连饭都吃不饱,其制约战斗力的军纪、战斗意志和战斗**可想而知,更谈不上日常的训练了。

    泰宁军其实一直就是在濒临破产的边缘上,只不过前几年都侥幸熬过来了,但是这一次,泰宁军熬不过去了,连续三年的大旱使得本来条件就不好的兖郓沂三州顿时就成了人间炼狱,连普通士绅生活都难以为继,升斗小民如何生活?除了外逃,就再无其他办法,小民可以外逃,那军队呢?难道也外逃?失去了地盘,这支军队还有什么可供支撑生存的?

    这也就是泰宁军的悲哀之处。

    朱茂无力兼顾,除了他自己最心腹的四军外,其他他都只能放手不管,上山为寇也好,下水为匪也好,祸乱地方也好,他都顾不过来了,

    “哦?还有这等趣事?”侯晨也是忍俊不禁,不过这却是好事,泰宁诸军越发困难,也就越容易招募,一支军队连士卒肚皮都填不饱时,它对主君的忠诚可想而知。

    “不是有这等趣事,而是屡屡发生。”俞明真摇头不已,“所以我建议侯从事可以与沂州的泰宁军诸部接触,直接招揽他们,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要求,为求温饱而已,而且他们军队底子不弱,只需要稍加整饬就能恢复战斗力,唯一可虞的就是军纪问题,但是只要保障他们的后勤粮秣,这些问题我觉得都应该可以得到控制和解决。”

    “目前在沂州驻留的只有泰宁右军的一二三六军,第一军和第六军就在新泰,而二三军就在临沂附近,泰宁左军第五军则在费县,某想请俞将军先替我联系泰宁右军二三军和泰宁左军第五军的主事者,然后某在启程前往新泰,游说泰宁右军的第一军、第六军。”

    事不宜迟,侯晨一天时间都不愿意耽搁,徐州那边战事正酣,但是侯晨相信最多一个月之内,徐州之战就要落下帷幕,他必须要抢在徐州之战结束之前就把这些事情办妥,俞明真这边的事情既然已经敲定,他就要完成他的第二个任务,不但要把沂州这边的泰宁军游说归降,他还要直入兖州,夺取更大的功劳。

    “泰宁右军第二军、第三军以及左军第五军就在这左近,某招之容易,但新泰的第一军和第六军距离甚远,加之之前某未曾动他们,虽然他们也势穷力竭,但是骄悍惯了,怕是不服王法,侯从事也需要谨慎。”俞明真见对方如此急切,也能理解对方心思,但是出于对对方的安全考虑,他也不得不提醒对方:“新泰那边,某倒是可以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