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皇 >

第386章

烽皇-第386章

小说: 烽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罢了罢了,便如此!不过这兖郓二州,取何处,却要由某来先选。”张挺被杨堪一激,顿时应允。

    “哦,你要选兖州?”杨堪当然对自己这个相交多年的老友知之甚深,沉吟道。

    “当然。”张挺傲然道。

    泰宁军现在由于领地内灾荒而陷入混乱,所辖诸军也是分崩离析,仅有朱茂率领自己的几军亲军驻扎在兖州,而郓州仅有两军驻扎在紧邻兖州的宿城,取之不难,而兖州有朱茂亲自驻守,还有四军亲军精锐,却不易得手。

    “过之,朱茂可不易对付,若是轻敌,……”杨堪不动声色的道。

    “某知道,某也不是一人前往,某正要禀明君上,此番先行破城,庸之当为首功,若非其率先垂范,一举击杀孔飞,北城断不能这般轻易得手。”此时张挺却是格外郑重,拱手一礼,向江烽禀明。

    江烽心中甚喜,张挺不是抢功之人,他也知道,这般胸襟,可堪大用。

    “过之和庸之之功,自有司功考量。”江烽摆手,目光在柴永和张挺脸上一转,重新回到杨堪脸上,“七郎也觉得现在是取兖郓的好时机?”

    杨堪想了一想,才道:“朱茂那边的情况我们只知大概,尚需更详实的情报,另外,也还要看我们进入徐州之后最终结果如何,才能有定论,但当下兖郓局面的确让人心动。”

    杨堪的话让在场诸将心中都是颇为振奋,徐州一战如果就这么意犹未尽的结束了,无疑有些让人不甘,众将都知道目前彭城局势,的确需要待到大军入徐之后才能有个定论,但大家都预估可能要在彭城大战的可能性比较小了,尤其是在蔡州袁军退缩之后,只剩下大梁军支持的尚云溪,这一战更大可能会演变成为一场博弈和交易。

    “九郎,你看呢?”江烽笑了笑,转头问道。

    王邈思索了一阵,“君上,若是卢启明和俞明真二人能归附君上,取兖郓便是天授淮右,但若是卢俞二位有所变故,那就需要因势而变。”

    王邈的观点很明确,兖郓固然重要,但是泗州更重要,只有拿下泗州,才能稳固徐州。

    至于海州,除了经济上利益巨大外,反倒是可以缓一缓,反正海州的位置摆在那里,不管他平卢如何,只要淮右拿下泗州,海州就在淮右兵锋威胁之下。

    而现在俞明真更是抢先一步攻占了沂州,甚至还控制了穆陵关,这几乎是直接摁住了密州和海州的脖子,只要时机成熟,取海州易如反掌,只可笑王守信鼠目寸光,竟然还敢虎口夺食。

    只要稳固了淮北局面,攻略兖郓当然是顺理成章的事情,王邈甚至觉得都可以和朱茂好好交涉一番,以朱茂现在势穷力竭的局面,今年兖郓秋粮又是几近绝收,他究竟能不能支撑到明年夏粮成熟都是一个大问题。

    对王邈的眼光江烽一直很欣赏,若是卢启明和俞明真真的能为自己所用,那兖郓沂三州和泗海二州都不是问题,真正走到这一步,自己就真正具备了与大梁和河东争雄中原的实力,甚至也隐隐有了与南下的契丹人抗衡的底气。

第六十四节 倒逼

    汴梁,崇政院。

    “!”厚实的手掌狠狠的拍在桌面上,案桌上的茶盅猛然挑起,水溢了出来,在乌黑古旧的檀木桌上溅落,慢慢的融合在一起,变成一条水流沿着坡槽缓缓流下,落地,钻入青石板缝隙中。

    “谁给庞子义这么大的权力?直入徐州,他好大的胆子!”怒不可遏的老者颧骨高耸,长眉低垂,目中跳动的火焰显示他此时怒意达到了极致。

    “院使大人,可能是子义临机权变吧。”李鹤忍不住揉了揉自己的脸颊。

    不得安宁啊,对于庞元擅自出兵徐州一事,李鹤内心也是持一种复杂的态度。

    去年他从崇政院直学士升任判官,已然成为崇政院中仅次于院使、副使之下的第三人,其中很大程度就是对其扶持江烽的一种褒奖。

    但是在升任判官之后,李鹤的态度反而发生了一些变化。

    随着江烽在淮南的攻城略地,尤其是在攻占寿州并从长安取得了淮右防御使一职之后,李鹤对江烽的态度就迅速逆转了。

    他几度在崇政院中提出要想办法遏制淮右势力的膨胀,甚至提出可以考虑减轻对蔡州的压力,释放蔡州兵力,让蔡州袁氏与淮右争雄。

    阴沉着脸的绯袍老者瞥了一眼李鹤,强压住内心的火气,平复了一下心绪:“寿山,我知道你的心思,没错,淮右的势力膨胀得太快了,我一样也觉得不放心,正如你原来提出来的,我们可以让袁氏去和淮右相斗,而不该我们直接出面,你应该知道我们当下的难处,政事堂那边必然又会在梁王殿下面前搬弄是非,又要不得安宁了。”

    李鹤心中苦笑,难道说庞元不出兵徐州,就能安宁了?

    没有庞元的支持,尚云溪铁定是撑不住,只能彻底退出徐州,他那两万兵一旦退出徐州,还有多大价值?

    大梁不缺兵,缺的是能发挥作用却又不需要大梁付出的军队,而尚云溪恰恰就有这样一支力量。

    但他也明白这位和自己同姓的院使李宾面临的巨大压力,从前年开始的旱灾也给整个大梁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去年到今年的大旱,更是让整个中原地区都陷入了缺粮的境地。

    大梁作为中原霸主,当然会有相当的粮食积蓄,但即便是这样也撑不住了,不得不向南方卖粮,向南阳,向淮右,向吴地,这又需要耗费本来就已经相当拮据的库银。

    可以说到目前,大梁的财力已经下降到了一个十分危险的境地。

    政事堂那边为此已经两度上书,要求裁减军队,要求至少裁减两厢军,也就是二十个军,五万人,只有这样才能平衡来年的财政短缺带来的巨大亏空,否则明年就可能出现更大的问题。

    但这个要求理所当然的遭到了崇政院这边的坚决反对,哪怕是官司打到梁王殿下面前,这也绝对不可能接受,甚至可以说哪怕是梁王殿下支持赞同,崇政院认可,这个要求也不可能落实下去。

    今时不同往日,真要强行落实下去,也许就会引来一场兵变也未可知。

    这也是今日为什么李宾为什么大发雷霆的缘故。

    本来政事堂就对崇政院这边的巨大消耗意见很大,现在天兴右军又擅自出兵徐州,而且众所周知大梁目前根本没有力量去攻占徐州,连北面河朔大旱带来的巨大灾民压力都已经承受不住,哪里还有余力去过问其他?

    而这庞元却未经崇政院允许出兵徐州,无疑是要点燃一根火芯子。

    “临机权变?寿山,这领军大将的权力未免太大了一些吧?”坐在李宾左侧的干瘦男子阴测测的道:“若然人人都如此,还要吾等崇政院一干人作甚?”

    这是崇政院副使张继祚,张全义之子,张全义曾任大梁政事堂主事,也曾任过崇政院副使,张继祚这也算是子承父业。

    张继祚的话让李鹤也无言以对,只不过在座的其他几位直学士却是不以为然。

    这年头,谁不知道这各军大将已经隐隐有些尾大不掉的局面,连梁王殿下都不敢轻易撤换这些领军大将,遑论崇政院诸人?

    当然,像庞元这种未经上报批准,便径直派兵出征外域的事情,在大梁内部也还是第一遭,也难怪崇政院诸人都是恼怒不已。

    “副使大人,也需要看情况而定。”李鹤对李宾倒还尊重,但是对地位和自己相若,且本来就有些看不惯的张继祚,他就没有那么好的脸色了,“子义也只派了两军兵出而已,宋州纵然没有这两军兵,安全也无虞,而这两军出,对徐州局面定然大有帮助,那尚云溪亟待我们大梁的支持,方能站住脚,也能为我们大梁日后干预徐州提供一大助力。”

    “敢于徐州?呵呵,寿山,你未免也想得太美好了一点吧,我们大梁还真有余力干预徐州,瞅瞅北面的压力,某不是说河朔那边的,一帮灾民,算不上啥,顶多就是地方上多些麻烦,士绅出点儿钱粮罢了,我是说滑州和怀州一线!”

    张继祚能坐到崇政院副使这个位子上,自然也非寻常之辈,看问题一样精准犀利。

    “河东虽然也遭旱灾,但沙陀人却可以通过漠北草原上牲口补给,加上他们四处打草谷,熬过去不难,他们会放任这样好一个机会么?”

    张继祚的话博得了其他几位直学士的赞同。

    河东铁骑已经开始在怀州和滑州一线边境地区出现,职方房的消息也证明了这一点,沙陀人又有些不安分起来了,或许是看到了中原河朔面临的巨大机遇,让他们有些按捺不住了。

    除了滑州和怀州外,事实上在卫州、相州一线,沙陀铁骑也频频现身,来自魏博节度使那边的告警已经送到了崇政院,也让崇政院压力更大。

    而且沙陀人极善声东击西之策,利用他们的铁骑机动优势,不断拉动防线变化,虽然表面上看起来他们似乎有意从怀州、滑州这一线突击,但是没准儿却是佯动,是在为西线的陕州和河南府这边做掩护也未可知。

    现在的大梁虽然兵力不少,但是一旦调动的消耗和补给,却已经有些撑不住了,这一点崇政院诸位大人都是心知肚明。

    庞元出动两军兵力入徐州,当然不是出于道义,肯定是有所图谋。

    这一点崇政院诸人也清楚。

    问题是徐州局面过于复杂,尤其是牵扯到现在气势正盛的淮右军,崇政院更担心造成两方的直接冲突,尤其是在眼下北面局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的时候,就更让人忧心了。

    “诸位大人,其实我觉得这件事情未尝不能换一个方向来考虑。”李鹤轻轻咳了一声,提出自己的观点,他知道在这样下去,怕是讨论到天黑来也是拿不出一个方略来的。

    “哦?寿山,你说。”李宾虽然对此事很是恼怒,但是对诸如张继祚这等人只会吆喝发泄,却拿不出应对之略的人更是腻歪,所以李鹤一开口,他就立即给予了鼓励。

    “某在想,我们大梁军入徐州已经是事实,现在江烽还在南面的蕲县与姚承泰作战,但毫无疑问那卢启明应该已经是与江烽暗通款曲了,尚云溪要想独霸徐州很难,纵然有天兴右军的支持也做不到,而且我们也不可能让天兴右军卷进去,天兴右军也不可能为了尚云溪与淮右军一战,所以我觉得,我们不妨考虑主动与淮右接触,寻求一个合理解决方案,也为我们大梁谋求一定的利益。”

    在座诸人都是老辣成精的角色,一听就明白了李鹤的意图,张继祚直接问道:“寿山之意可是以放弃尚云溪来换取利益?唔,这倒不失为一个好主意。”

    再度轻咳了一声,李鹤略略有些尴尬,但仍然道:“放弃尚云溪不可取,这会给我们大梁在周围诸藩的形象造成很大的破坏,但是要让我们直接介入或者支持尚云溪与淮右一战,也不可取,所以我觉得是不是可以让尚云溪退守萧县,我们给予其一定支持,让其以依附我们的形式来存在?而淮右取得徐州,当然需要向我们支付一定的酬金,钱,粮,均可。”

    应该说这个意见充分考虑到了各方的需求,只是有些委屈尚云溪了,辛辛苦苦这么一遭,结果还是回到以前,甚至还不如以前,本来在徐州城中还驻扎有一军兵,现在还得要退出来,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么?

    只是实力不如人,一旦大梁真的确定,却也由不得他了。

    “萧县太近,只怕淮右不会答应啊。”李宾沉吟了一下,“另外,尚云溪未必能接受这个结果,如果他一怒之下投降淮右呢?”

    这也是一个问题,若尚云溪真要投降淮右,那却是一个让大梁有些难以接受的情况,两万大军若真是投入淮右怀抱,那就真的要成大患了。

第六十五节 爆发

    “不能让尚云溪投向淮右!”张继祚冷声道:“那对我们大梁就太不利了,可以让庞子义安排他的人挑起尚云溪和卢启明之间的战斗,搅乱局面,让淮右只能选择卢启明!”

    “尚云溪若是要投降淮右,怕是早就降了,从目前来看,尚云溪还有些不甘心臣服于江烽,毕竟这厮蹿起来太快了,几年前还名不见经传,那会儿尚云溪连光州都从未正眼看过,现在没想到光州一个小斥候,居然爬到他头上去了。”李宾叹了一口气,环顾了一眼四周,“我们都是看走了眼,错把蛟龙当草蛇了。”

    “此一时彼一时,之前谁也未曾料到江烽会这般诡谲狡诈,运气似乎也站在了他那边。”李鹤也不无懊恼,但是事已至此,奈何?“寿州成了江烽发迹的关键台阶,至于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