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皇 >

第311章

烽皇-第311章

小说: 烽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幸亏是时家这种外强中干的货色才给了他这个机会,而如果换了其他,比如蔡州,亦或是河朔三镇,要么就是韧劲足以拖垮焰军,要么就是你打垮了他们,却得不到想要的东西。

    而现在淮北已经被荼毒得差不多了,渡淮之后,也该是焰军需要转型的时候了。

    *******************************************************

    汝阴十里堡码头。

    “瓒之兄,一别经年,身体可好?”一踏上码头,梅况便疾步而行。

    虽然论武道水准,他已经超越了梁赞,但是他和梁赞却是多年交情,寿州归附淮北之前,梅氏一直是与淮北亲善,淮北亦是梅氏在寿州的靠山,只不过时过境迁,现在淮北没落,而寿州早已归附淮右,梅田二家也已经紧紧追随在江烽麾下,这一见面却能勾起无限以往回忆。

    在归附淮右之后,梅氏就很自觉谨慎的断绝了与淮北的往来,哪怕江烽再大度,这种犯忌讳的事情梅氏还是有分寸的,除非江烽有意安排,梅氏绝不主动联系淮北,而淮北主动与梅氏联系,梅氏亦会向江烽禀报。

    后期在梅况的建议之下,梅氏还主动向无闻堂提供了一些梅氏在淮北的人脉和关系,不是梅氏不愿意在两头下注,而是当下的局面已经越来越明显,淮北没落甚至崩塌已经是早晚之事,哪怕时家现在改弦易辙,被蚁贼荼毒之后,淮北能苟延残喘已经要念阿弥陀佛了。

    这种情况下,表明自己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当然忠于淮右和与淮北方面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也不矛盾,像此次前来汝阴,江烽便将明面上的协调之事交给了与梁赞相善的梅况,而王邈则协助梅况将河朔军带到颍州,还要将河朔军家眷运送回寿州。

    “子钰,你觉得我现在的情况能好么?淮北如风中残烛,明灭不定,倾巢之下,焉有完卵,我现在是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如何能好?”在梅况面前,梁赞并不掩饰自己现在的情形糟糕。

    “瓒之,何至于此?徐州大军即日便到,蔡州军虽然骁悍,但是感化军也非弱者,再有淮右一力支持,定叫那蔡州军来得去不得!”梅况呵呵一笑。

    “子钰,你淮右军可是真心愿意助我们淮北打赢这一战?”梁赞眼中异芒顿盛,看着梅况,几乎要刺入梅况心中,一字一句道。

    “瓒之,你想听真话还是假话?”梅况对梁赞很了解,此人疑心颇重,但却也是一个有些担待的人,要破除其内心的疑惑,就要说中他心头事。

    梁赞目中寒芒大盛,脚步也放缓,重重的哼了一声,呼吸也粗重了不少,好一阵好,才道:“假话怎么说,真话又怎么说?”

    “呵呵,瓒之,这么些年了,怎么还没有练就一份泰山压顶不变色的气度啊?”梅况悠然道:“假话和真话在我看来其实差别不大,只是你自己的领悟罢了。”

    “哦?此话怎讲?”梁赞颇为惊讶,但是语气里却不自觉的带了几分期盼。

    “那就且听某细细道来吧,不过,好酒没尝汝阴好酒了,难道瓒之吝于待某?”梅况笑嘻嘻的道。

    “呵呵,子钰欺人啊,某岂是这种人?只是这段时间心力憔悴,某是真想早一刻听到好消息,能让某放下心来啊。”梁赞苦笑。

    “也罢,那某就说一说,瓒之姑妄听之吧。”梅况也不再废话:“假话就是,淮右将会与淮北结成兄弟之盟,不离不弃,誓要与淮北共存亡,坚决回击蔡州寇的入侵!”

    “那真话呢?”梁赞脸色阴晴不定,沉声道。

    “真话就是,淮右不会坐视蔡州军入侵颍州,蔡州军三姓家奴,虎狼枭獍之心彰于目,淮右自然要帮助淮北御敌,只是强宾不压主,淮右只是协助方,愿意提供必要的支持,但主要还得要靠淮北感化军自己,这也是淮右为何煞费苦心推动徐州军来援的主因,当然我们淮右军,包括某自己率领的水军和南下的河朔军亦会全力帮助防御颍州。”梅况一口气说完。

    梁赞明白过来,其实这并不难猜到,但是他还是想要得到梅况亲自出口保证。

    他清楚像梅况这种人,君子风范,要么就不会说了,如果说了,那便是事实。

    “子钰,某明白了。”梁赞点点头,叹了一口气,“只是这一战蔡州军全力而出,某担心纵是有徐州军来源,只怕打得也会甚是艰难啊。”

    梅况一时间不好回答这个问题。

    蔡州数万大军,哪怕在界牌河岸那一战挫了对方锐气,但是应该说是没有伤到蔡州军的筋骨,两路大军如果合攻汝阴,以汝阴当下的局面能守得住么?

    徐州援军已经要到了,但是梅况还是有些担心徐州援军的真实实力,面对蚁贼的肆虐,数万徐州军竟然捉襟见肘,哪怕时家那些蠢人有意保存实力应对北面大梁的压力,也不可能搞得这样糟糕。

    要知道淮北十多年前都还是堪堪与大梁、大晋、吴国比肩的巨擘,连河朔三镇和南阳这些强藩都要逊色几分,现在不但被一帮蚁贼搅得乱七八糟,居然还被蔡州这些昔日仰承鼻息的小弟打上门来,真是让人扼腕啊。

    “瓒之无需太过担心,蔡州军在界牌河岸一战损失亦是不小,汝阴城防不差,你们是本土防御作战,只要应对得当,蔡州必难讨好。”梅况只能这般安慰。

    事实上他也对这一战还是有些疑虑,但淮右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吴地,对颍州的态度就是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但是不可能押太多注,这不是淮右的主战场,如果能让蔡州与淮北在颍州达成相持局面,那反而最好。

    “子钰,界牌河岸一战,听闻蔡州寇一战损失巨大,淮右军动用了重型术法武器,不知道可否援助一二,加强一下汝阴城防?”梁赞语气里有些不确定,但却还是禁不住提了出来。

第一百零九节 乱,乱,乱!

    界牌河岸一战,根据淮右水军和抵达汝阴的成德军反馈回来的消息,蔡州五千骑军精锐竟然惨遭横扫,起码伤亡一半以上,这在梁赞看来简直就是不可思议,但是却是事实。

    他部下从成德军士卒那里听到了不少消息,大多都是描述淮右水军军船上犀利无比的远程打击武器,或者说是术法器械,描述中诸如火魔释放,强弩无坚不摧,这一类的夸张词语让人瞠目结舌,或许有夸张之处,但是梁赞相信绝对有其原因。

    毫无疑问寿州水军升级为淮右水军之后,其战斗力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梁赞对寿州水军的实力还是有些了解的,虽说在水上强横,但是若要说寿州水军能对步军骑军有多大威胁,梁赞从未想过,但这一次的界牌河岸之战却颠覆了他的认知。

    蔡州的骑兵梁赞也是有所知晓的,实力纵然赶不上大梁和沙陀铁骑,甚至比起河朔三镇的精锐铁骑也要略逊,但绝不亚于淮北精骑,而成德军那点力量根本不足以对蔡州五千精骑造成多大的伤害,梁赞甚至觉得成德军那点力量被蔡州军横扫剿灭才符合情理,但是却没想到在淮右水军介入之后结果就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

    梅况再厉害,也不过是一人,小天位高手又如何,术法一道已经有了制约抗衡天位高手的手段,淮右水军不过区区一军,就能力挫蔡州五千精骑,这只能是淮右水军具备了打破战局平衡的手段了。

    结合着那些成德军士卒的描述,梁赞心里才有了这份定计。

    “瓒之,我知道你想要什么,但此事我却无法做主。”梅况摇头,脸上露出为难之色,“不瞒你说,某的水军船上的确装备了一些术法器械,威力不俗,但是个头太大,不便移动,所以只能配备于船上,而且这也涉及到我们淮右道藏所的一些军事秘密,所以未得主君之令,我不敢擅自做主。”

    梅况知道江烽对术法器械十分看重,无闻堂为此也专门出台了一些防范术法秘密外泄的要求,不过目前军中对泄露秘密这一理念还不太明白,所以效果如何还不好说。

    好在这术法一道的秘密本身就很深奥,如非术法一道内行人士,寻常人就是让术法师们来当面讲解,他们也难以明白。

    而像兵船上的操作士兵他们也一样对其中原理一无所知,完全是按照道藏所制定的操作规范来进行,也就是说哪怕你把这些术法器械偷走,也只能拿到这一具,要想复制根本不可能,除非有淮右道藏所内部人士指导。

    虽然知晓这一点,但是未得江烽允许,梅况也不可能去突破这个界限。

    “那子钰可否马上向贵上禀明情况,尽快落实此事?”梁赞忍不住搓搓手,若是真能敲定此事,那汝阴城防实力顿时要平增三成,“某相信贵上也绝不希望汝阴城落入蔡州军手中,若是贵上不放心安全,亦可请贵军来负责守卫和操作,如何?”

    梅况笑了起来,这家伙是深怕淮右牵扯得不够深啊,也不想想,界牌河岸一战,淮右军还能脱得了身?只是现在淮右的主要精力无法放在淮北,首要目的是解决吴地罢了。

    一旦吴地事了,这淮北争夺就会纳入淮右视线了,届时梁赞想不要淮右插手都不行了。

    梅况也是越来越感受到江烽胸中的野心和抱负,从寿州到舒州,从吴地到淮北,每一步走得极稳,但是却又预留了下一步的伏笔,可以说每走出一步时,后续两三步便已经在规划中,甚至准备中。

    江烽从来没有真正或者完整的阐述过他内心的想法,在梅况看来,这种局面不会太长久了。

    之前是因为淮右势力还不够强,但一旦淮右能在吴地争夺战中有所斩获,比如拿下了庐濠二州,那么淮右就真的具备了称雄一方的实力了,到时候江烽要想让诸将归心,要想吸引招揽更多的武将文臣来归附投效,要想获得更多的人支持,那么他就必须要阐明自己的心胸抱负,勾画未来的愿景,只有这样才能让这些追随他的文臣武将以及既得利益阶层为之卖命。

    梅况是个很理性的人,他从来不相信个人感情能够替代什么,一个大家族的存亡利益远胜于个人私交感情,所以梅田两家哪怕之前对江烽再是抵触敌视反感,但是在家族存亡和利益得失面前,梅田两家仍然要义无反顾的追随其共进退。

    同样他希望梁赞也能看明白这一点,淮北已经没落了,时家事实上已经无力捍卫这块土地了,或许现在说这些条件还不太成熟,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梅况相信梁赞能够看得清楚形势,日后何去何从还很值得期待。

    所以他希望通过这一次梁赞的合作来建立起一份更为结实的情谊,也让梁赞对淮右的实力有一个更直观的了解,这有助于日后的更进一步合作。

    “瓒之,我会马上飞鸽传书给主君大人,希望能够有一个好结果,不过瓒之,你不能把希望全部寄托在这上边,徐州军即将赶到,你需要和徐州军方面协调好如何一战,我们淮右军居于从属地位,但请放心,打仗,我们不会后人!”梅况毅然道。

    ****************************************************************

    景泰五年一月廿九,徐知诰正式更名为李,并宣布讨伐杨溥和徐知询。

    东海左厢军随即从丹徒渡江,原本徐知询控制下的两军吴国水军倒戈投降了李,东海军声势大盛,加上镇海左厢军,李大军水陆并进,势如破竹。

    二月初七,李下令将在楚州驻扎的三万楚州军正式更名为海陵军,由其子李出任海陵军节度使,负责楚州和扬州防务。

    而他自己则亲自率领东海左厢军、镇海左厢军以及水军五军,在勾骊山一线击溃徐知询率领的镇海右厢军大部,乘势发起猛攻,一路偏师攻克延陵,主力大军于二月十三攻克句容。

    二月十五,杨溥逃回合肥,向全吴发布命令,下令讨逆,同时召集忠正军和德胜军,命令仍然听从于他命令的庐濠和滁四周乡绅组建州军,同力剿逆。

    二月廿一,李亲率东海军主力攻入江宁,徐知询狼狈逃窜,逃往宣州,他控制下的镇海右军哗变倒向李,润州这一要地落入李手中。

    二月廿二,越王钱元发布命令,召集诸军,进行战争准备。

    二月廿八,意气风发的李命令南北两路大军齐头并进,同时攻入和滁二州。

    南线大军在韩熙载的率领下江宁渡过江水,在乌江一举击溃德胜军,攻占州治历阳,并于三月初五,占领含山与和州战略要地栖隐山,威胁庐州。

    不过冯延巳和冯延鲁两兄弟率领的北线大军在滁州却遭遇了杨溥大军的顽强阻击,双方在永阳鏖战三日,战局僵持不下。

    后东海军一部在冯延鲁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