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玄幻电子书 > 烽皇 >

第11章

烽皇-第11章

小说: 烽皇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看不是际遇,怕是艳遇才对!”罗真目光中也是猜疑之色,“难道那尉迟无病真的打算撮和你和那李氏小姐?别傻了,天家贵胄,岂是你能痴心妄想的?”

    “呵呵,我态度怎么了?我还是和颜悦色态度恭敬啊,还要我怎么样?”江烽一脸无辜。

    “别在我们面前装,往日你在二小姐面前啥样我们还不知道?今日又怎么样?”张越瞥了江烽一眼,“看来这一次任务真的对你有很大改变才是。”

    “好了,好了,别再琢磨我了,我还是我,江二郎江烽江竟成,光州固始军辖下都头。”江烽傲然回视道:“谁也无法改变我,除非我自己想要改变我自己!”

    再求收藏、点击、推荐票,我还在努力!

第一卷 天下英雄谁敌手 第二十一节 初掌

    固始位于光州以东不足两百里,南北朝时称建安戍,正好处于光州与寿州、庐州之间的要道之上,江烽在大学学习历史地理一门课程中就略知一二。

    若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固始地理位置更甚于光州。

    从这里发兵东下可以直抵庐州,而沿淮水斜上东北,可直杀寿州城下。

    不过在这个时代中,建安戍已经变成了固始县,地理重要性也远不如南北朝时代南北争雄那么重要了,只是隶属于光州的一个普通县而已。

    “江都头,这就是你营区,建制一百人,缺额三十八人,实数六十二人。”

    一脸憨厚的壮年汉子一看就知道是个实在人,粗大的手掌满是老茧,手臂粗壮有力,看得出来是个使弄刀枪的好手。

    “这一位是你的下属,齐建,齐队正,本来还有一个李队正,不过他因为身体原因在两个月前就已经申请退役了,上边已经批复同意,所以你这个都暂时缺一个队正,只有你临时代劳了。”憨厚汉子挠了挠脑袋有些不好意思的道。

    “指挥大人,我这个都为何缺额如此之多?”江烽一边和自己那名下属队正行礼示意,一边扭头问道。

    “都头,不是我们这个都这样,其他都也都一样。”齐建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壮年汉子,眼睛灵动,身材看起来虽然有些单薄,但是一双手臂倒也有些力量的模样。

    “啊?”江烽吃了一惊。

    “呵呵,江都头你刚从州城下来,大概还不太清楚我们这边情况,固始军满编二千五,能够凑齐一千五都很不错了。我们是州军可不是牙军,如何敢于他们相比?就这样,粮食军器和其他补给都还差一些,若是真要补齐,那大家就都只有饿着肚子穿着布衣操练了。”

    憨厚男子就是江烽直接上司营指挥贺德才,一个已经在州军中打滚了十来年的老军了。

    江烽心中又是一凛,他虽然知道州军情况不好,但是却没有想到情况如此之糟糕,但记忆中光山军似乎也不是如此才是,为何固始军情况如此之差?

    “指挥大人,我曾经去过光山和乐安,光山军和乐安军的情况似乎与我们这边截然不同。”

    “呵呵,江都头,光山、乐安紧邻州城,光山军和乐安军自然不能与我们偏处一隅的固始军相提并论。”贺德才摇摇头。

    他对江烽的孤陋寡闻也不以为意,州里边来的人,还真以为下边都和上边一样呢。

    光山乐安两地紧邻州府,两军实际上更多的是受刺史府直接调配,甚至在很多甲胄武器都是州里直接调拨,这这偏居一隅的固始军如何能与其相比?

    “但若是州中兵曹要我们集结出战呢?我们怎么办?”江烽紧追问道。

    “出战?出什么战?我在这固始军中也呆了七八年了,也没见有什么真的战事,大不了就是出城去溜达溜达,吓唬吓唬蟊贼罢了。”贺德才似乎是回想起了什么似的,目光也有些怅然。

    “难道每年兵曹大人不搞点兵演练么?”江烽不甘的问道。

    这可事关自己的性命,就这副德行,真要遇上什么大事情,那不是真的只有一跑了之?

    “那也容易,去城中乡下找些人来来充数,实在不行,在抓些人来顶缸,兵曹大人也不会认真清点,只要人数顶够就算了事大吉,清点结束放了便是。”贺德才浑不以为意的道。

    江烽有些悲哀,这就是这个时代的州军,难怪自己被提拔为都头在张子跃与罗博山眼中都变成一种极重的惩罚,可以想象就是在编的士兵会是怎样,这样的军队也有战斗力?

    并不出江烽所料,在编六十二人中,年龄超过五十岁的八人,年轻不足十六岁的十二人,也就是说真正勉强符合条件也就只有四十二人,而且这四十二人一看就知道不少都是来混饭吃的闲散懒汉。

    真正来吃粮当兵的也就只有三十来人,这就是自己的部下兵士,而且江烽试了试水准,可以说绝大部分都只能说是普通庄稼汉出身,在军中荒废了几年,无论是个人武力还是作战配合的技能纪律,都只能说差强人意。

    江烽知道自己面临一个选择,活跃于汝洛之地的蚁贼一旦东返必定会选光蔡二州之一最为攻击目标,对粮食的渴求让他们别无选择,而一旦光州或者蔡州成为攻击对象,那么固始军出动也是在所难免。

    就算是黄蚁军战斗力再差,就算是江烽不太懂军事,江烽也知道就以自己所处的这样一支军队去上阵也与自杀无异。

    那就只有选择离开?离开又上哪儿?真的要去长安投靠李家?

    附体这个江二郎的灵魂也唯有对光州更熟悉一些,让自己离开这个地方去别处,去适应更加陌生的世界,江烽不认为自己可以像网络小说那样的主角那样强大到可以随心所欲的驾驭这个世界。

    也许唯一的办法就是改变自己所处的这个环境,从自己周围开始。

    “你说的是真的?”贺德才脸上狐疑的神色溢于言表。

    “绝无虚言。”江烽也知道用这种方式来说服自己上司太过困难,但他也别无选择,只有一试了。

    “那可怎么办?蚁贼若是来袭,固始城小墙破,就靠我们这点力量,如何能够抵挡得住?”

    贺德才也知道江烽是从刺史府录事参军辖下的斥候队下派而来,只是他这个层次却并不清楚刺史府中的真实情形,听得江烽绘声绘色的谈及了黄蚁贼的动向,话语中直指固始东面寿州、庐州境内蚁贼活动同样猖獗一事,让贺德才顿时脸色大变。

    “所以我们须得立即采取对策应对才是,否则一旦蚁贼来攻,我们便死无葬身之地。”江烽一脸焦急。

    “这,我们恐怕需要向虞侯大人报告才行。”贺德才本身并无太多魄力,能力也只能算一般,唯一的优点大概就是老实,对江烽的说服并没有多少抵抗力,迟疑的道。

    “那我们还等什么?”江烽迫不及待的道。

    收藏,点击,推荐票,三宝一个不能少啊!

第一卷 天下英雄谁敌手 第二十二节 高深,忽悠

    当贺德才将江烽的话语复述给固始军虞侯曹万川之后,曹万川脸色顿时严肃起来。

    江烽之所以将希望寄托在这位固始军虞侯身上是因为这是整个光州军中唯一一个非许姓的都虞侯,也是唯一一个非望族出身的都虞侯,完全是凭借着自身实力在光州军中与申州军之间的战斗拼杀出来的武将。

    “你说你潜入汝洛察知贼军情况,为何不向刺史大人禀报?”

    “虞侯大人,想必你也清楚我和许子明之间的嫌隙,信不信由你,蚁贼一旦东返,我们光州必定大祸临头。”

    江烽也懒得多言,他相信曹万川应该清楚刺史府中的那些猫腻,曹万川从牙军指挥发配到固始军中担任虞侯只有短短几个月时间而已。

    曹万川沉吟不语,江烽的话语让他感受到一份莫大的压力。

    事实上他早就意识到了黄蚁贼崛起带来的危险,但是家主却醉心于与南阳刘氏和蔡州袁氏联手吞并申州的计划,自己多次劝阻反对对申州用兵就是担心蚁贼毁趁机作乱,最终却落得一个贬斥固始军的下场。

    只是如今情势如此严峻,弄不好就是毁家灭族之祸,他无法坐视不管。

    “我们现在能干什么?有用么?”曹万川脸色变幻不定,良久之后才问道。

    “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知道我们什么也不做肯定完蛋,但是我们作了,也许还有一丝希望。”江烽脸色也不大好。

    “一丝希望?”曹万川黯然的叹了一口气,“你太小看那些蚁贼了,五十年前黄巢率领蚁贼趁乱而起,大唐因此灭国!这些蚁贼一旦被组织起来,为了生存他们可以毁灭一切。如果如你所说蚁贼数量已经达到数万人,尽凭我们这小小的固始军,我们能干什么?”

    “虞侯大人,蚁贼数量虽多,但是他们各不隶属,并没有统一的领导,战斗力也很差,我们并不奢望能够打垮他们,我们只是希望能够避免光州被他们所毁罢了。”

    江烽也话语里也有些不太自然,据他所知,这是以前的黄蚁军状况,但现在已然不一样了。

    “没有统一领导?那他们如何能够在汝洛发展壮大?江烽,你毋需隐瞒什么,我们现在是拴在一条绳索上的蚂蚱,但愿我们能利用贼军尚未东返这一段时间做点有用的事情吧。”曹万川并没有意识到江烽话语中的未尽之意,叹了一口气,淡淡地道:“德才,中营指挥空缺,你暂时代理中营指挥,你这后营指挥就由江烽代理吧。”

    纷乱的人流熙熙攘攘,络绎不绝的向着县城涌来,曹万川和江烽屹立在城墙上,神容苦涩。

    “虞侯大人,这消息一出,民众立即群起响应啊。”

    “二郎,你是没有经历过黄巢之乱,这里可曾经是黄巢之乱肆虐的重灾区,赤地千里,白骨于野,好在这几十年未经战乱才算勉强恢复过来,老一辈人大多就经历过那场灾难,他们的子女多半也听过老一辈讲述当年的种种惨剧,现在听得蚁贼又起,这些人谁敢不信?”曹万川摇摇头,“也不知道他们来这固始城究竟是祸是福。”

    “虞侯大人,如果说大家都对蚁贼畏之如虎,为何附从者甚众?蚁贼入汝洛之时,不过五万人不到,但是我离开嵩县时,蚁贼之众至少已经超过八万人,短短一二十天时间里他们就能纠合三万人以上,这又是什么原因?”江烽不以为然的道。

    曹万川一怔,稍一思索之后才道:“附贼者大多是无地流民以及不事稼穑的无赖,企图借助战乱不劳而获。”

    “那为何无地流民如此之多?”江烽紧追着问道。

    这个问题就有些高深,让曹万川无法回答了。

    “无他,土地都被豪门望族所占,农民既要承担人头税,田租一个不能少,还要承担劳役,若是老天不作美,谁能过得下去?有一二居心叵测者从中撩拨带头起事,民众自然群起附从。”江烽自问自答,“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就是蚁贼生存的土壤。”

    曹万川显然一时间无法理解江烽所言包含的道理,怔忡良久方才道:“那为何太宗、玄宗时代却又无此祸患?”

    “太宗、玄宗时代,两晋及和五胡乱华带来的大混战,导致人口大量减少,租庸调制尚能推行,国家可有大量土地可供授田,但后期人口日增,授田不足,加之连口分田亦开始自由买卖,土地皆被豪门望族所占,能够新垦的土地大多居于山林大泽之间,道路不通,瘴疠横行,渺无人烟,谁愿意去那里?国家无田可授,租庸调制自然瓦解,农民大多沦为豪强佃农,寻常年份倒还可以勉强糊口,一旦遇上水旱天灾,佃农无以为生,只有沦为流民进而蜕变成盗匪,黄巢之乱便因此而起。”

    江烽随口道来。

    作为历史系毕业的学生,这些早已被历史学家们分析归纳为最普通的道理对于他来说自然毫无新意,但是听在曹万川耳中却是振聋发聩!

    虽然此前曹万川就知晓江烽在斥候队中算是个人物,但是能够如此透彻精辟的分析出蚁贼起事根本原因,而不是像官方所说的刁民闹事那般敷衍而过,这如何不让曹万川感到震惊,望向江烽的目光也一下子变了许多。

    “二郎,照你这么说,这个死结岂不是始终无法化解?”思索良久曹万川才呐呐道,此时曹万川对于江烽高深的学识已然有了一种莫名的敬畏。

    “有,怎么没有?战争是最好的解决方式,战争带来的死亡可以大量减少人口,而胜负变幻可以颠覆那些传统的豪门望族,让包括土地在内的一切财富可以重新分配;外战可以开拓疆土,获得更多可供开垦的土地,满足人们的需要,使得新的制度得以延续,当一切归于原点时,一切又会发生,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