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穿越电子书 > 权驭大明 >

第45章

权驭大明-第45章

小说: 权驭大明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赵欣在府试案首的盘口中赔率是一赔三,从赔率上看她也是此次案首的热门人选,再怎么说她也是江口县县试的第二名,拥有很强的实力。

    说实话,赵欣对在县试里败给李宏宇一事耿耿于怀,并不甘心,因此想要在府试击败李宏宇,故而抓进时间温习。

    这就给了李宏宇离开的机会,进入府城后没几天他就悄悄跟着赵玉隆溜了出去,柔儿留下来给他打掩护。

    襄阳城城南,一个平民区。

    一身普通百姓打扮的李宏宇和赵玉隆进了一间不起眼的杂货铺,杂货铺的老板见赵玉隆来了连忙笑脸相迎,把李宏宇和赵玉隆领到了后院的客厅门前后转身离开。

    “赵公子。”客厅里,一名同样衣着简朴、留着两撇小胡子的中年男人正焦躁不安地来回踱着步子,见到赵玉隆后眼前一亮,连忙起身迎了上去。

    “孙老板,事情考虑得如何了?”赵玉隆闻言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问道,这个小胡子中年人就是濒临破产的布商孙鸿业。

    二月初的时候赵玉隆与孙鸿业进行了接触,经过一番交往后,三月上旬把用李宏宇新式染料染出来的布匹拿给了孙鸿业看,请他点评其优缺点。

    这使得孙鸿业大吃了一惊,对那块色彩艳丽又不易褪色的布匹爱不释手,他是布料生意的行家,自然清楚这块布匹上有着非常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其所用的染色方法将对布料市场的格局形成一个巨大的冲击。

    从孙鸿业都那快布匹的态度上赵玉隆知道其已经被这块布匹上的染色工艺所折服,于是趁机提出跟孙鸿业合伙做布料生意,两人各占两成五的利润,剩下的五成利润给提供染色技术的人。

    赵玉隆以事关重大唯有没有让孙鸿业当即作出决定,而是给他一段时间考虑,跟他约了时间届时听他的决定。

    实际上,这是李宏宇的欲擒故纵之计,虽然孙鸿业现在在外面依旧是一副富裕商贾的派头,但实际上已经走投无路,即将到期的高利贷会把他吞噬掉连骨头渣子都不剩。

    李宏宇就是要给即将溺水的孙鸿业一根救命稻草,让他想抓又抓不到,进而打磨一下孙鸿业的心性,也算是给他一个下马威,让他明白自己虽然年少但并不是那种了无城府的人,以免其有轻视之心,以后就不好驾驭了。

    “在下已经想好了,愿意与赵公子一同做布料生意。”孙鸿业现在哪里有选择,故作镇定地答应了下来,他借的高利贷三月底就到期,如果不能度过这一关的话他将一无所有。

    “如此甚好。”赵玉隆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然后一侧身向孙鸿业介绍跟在他后面的李宏宇,“这位是木老板,咱们布料生意的大老板,以后咱们就以其马首是瞻了。”

    “穆老板?”孙鸿业听错了李宏宇的称呼,不由得上下打量了一眼面前这名十五六岁的少年,脸上浮现出诧异的神色,万万没想到赵玉隆口中的那个占两成五利润的大老板会是一个面相依然显得有些稚嫩的少年。

    “孙老板,在下是树木的‘木’。”李宏宇听出了孙鸿业会意错了自己的称呼,于是微笑着纠正道,“你以后可以喊我木兄弟,我就称你孙兄了。”

    孙鸿业不由得微微一怔,他在生意圈里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可谓识人无数,眼前这个少年所展现出来的成熟和稳重令他颇为吃惊,与其年龄十分不符。

    “孙兄,作为生意上的合作伙伴,兄弟自然要送你一份礼物,希望你喜欢。”李宏宇注意到了孙鸿业被自己的言行吓了一跳,随后趁热打铁笑着向赵玉隆说道,“把礼物拿出来吧。”

    “孙兄,这是一份新的借贷书,只要你签了,你借的那笔钱可以明年再还,不过你要多付一年的利息。”赵玉隆从怀里取出一份文书笑着递给了孙鸿业。

    “你……你们怎么知道这事?”

    孙鸿业闻言大吃了一惊,连忙接过文书查看了一遍,然后神色愕然地望向了李宏宇和赵玉隆。

    他先前还以为两人不知道他深陷窘境的事情,没想到对方不仅一清二楚而且还给他弄来了一份新的借贷合约。

    孙鸿业刚才仔细看了手里的文书,跟他去年签的样式一模一样,内容只有些许不同,所借的钱数改成了去年的本金和应付的利息,利率一样但还款时间往后延迟了一年。

    “孙兄,我们如何知道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可以松一口气,有了一个翻身的机会。”李宏宇并没有回答孙鸿业,而是语峰一转问道,“兄弟有一件事情想请教孙兄,去年的那场大火孙兄认为是个意外吗?”

    “大火?”孙鸿业闻言顿时愕然地望着李宏宇,万万没有想到李宏宇竟然会提到那场令他倾家荡产的大火,要知道外人可只知道那是偶发事件,随后神色激动地盯着李宏宇问道,“木兄弟知道那场大火是何人所放?”

    大火发生后,孙鸿业开始时也觉得是意外,不过后来意识到可能是人为但没有证据,故而只能把这个疑问埋在心底,如今李宏宇重提此事一下子就引发了他的注意。

    “兄弟只是觉得那场大火比较蹊跷罢了,至于真相如何只能由孙兄查出来。”李宏宇摇了摇头,郑重其事地说道,“如果真的有人掺和进了那场大火里,兄弟觉得实在是太过可恶,完全没有丝毫的商业道德可言。”

    “不瞒木兄弟,我去年也觉得那场大火太过突然,可是却没有丝毫的头绪。”孙鸿业的脸上顿时流露出苦涩的神色,一脸黯然地望着李宏宇说道,“如果不是那场大火我也不至于被逼到如此的境地。”

    “孙兄,兄弟相信任何案子都不可能十全十美,肯定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纰漏,如果咱们的布料生意能在江南站稳脚跟,那么孙兄查起此事来将事半功倍。”

    李宏宇闻言不由得笑了笑,“孙兄,事在人为,兄弟相信孙兄一定能查明真相!”

    “那就承木兄弟吉言了。”孙鸿业有些尴尬地笑道,笑容来充满了苦涩,那场大火差一点就使得他家破人亡因此他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追查真相,一定要找出其中的真实原因。

第六十一章 借鸡生蛋

    (各位读者大人,不是我不爆发啊,实在是成绩不够缺乏动力啊。求大家的票票打赏,给我点动力)

    李宏宇在杂货铺里跟孙鸿业聊了很长时间,听取了孙鸿业对当前商界形势的介绍后与其一起制定下一步的行事计划。

    显而易见,李宏宇并不是那种刚愎自用的人,虽然他对自己的经商能力信心十足,但孙鸿业却更了解当前大明商界的行情。

    因此,他知道自己必须要与孙鸿业合作,只有双方的资源进行了互补这样才能在获得生意场上的成功。

    至于赵玉隆,他既没有李宏宇的商业能力同时对大明商界的行情一无所知,故而唯有老老实实地在一旁聆听,心中对李宏宇充满了钦佩,竟能与有着三十年经商经验的孙鸿业谈笑自若,看来李宏宇在白河镇的时候没少暗地里在商道上下工夫。

    孙鸿业也是暗自震惊不已,越与李宏宇接触他越感到心惊,虽然李宏宇不了解现在市面上的行情可他提出来的商业规划却有理有据堪称上乘,而且完全根据他所提供的商业信息进行的应对,令他倍感震动,无形中对李宏宇有了一份敬畏的心理。

    “木兄弟,不知这次你能投入多少银子到生意里,不是我自夸,你投入多少我都能吃下去,等把那些布匹卖出去后咱们就能大赚一笔。”

    与李宏宇商议完了如何拓展布料生意的计划后,孙鸿业笑着望着李宏宇问道,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

    按照李宏宇制定的分工计划,布料生意的生产和经营事宜暂时归孙鸿业负责,没有丝毫经验的赵玉隆在一旁进行辅助,等他了解了市场的行情并熟悉商场的规矩后李宏宇再给他安排别的任务。

    “有本钱的生意谁都会做,不过非常可惜小弟的手头并不宽裕,这次的资金就要靠孙兄来筹集了。”李宏宇闻言微微一笑,不动声色地说道,他要看看孙鸿业的能力究竟如何。

    “木兄弟,你的意思是赊账?”孙鸿业闻言顿时明白了过来,脸上流露出意外的神色,如果没钱的话就无法购买布料用以染色,只能进行赊账。

    “孙兄,咱们可有一道杀手锏,孙兄如果运用得当的话必将大杀四方,无往不利。”李宏宇微笑着提醒孙鸿业。

    “木兄弟,你是说那些染料?”孙鸿业终于回过神来,他刚才竟然忘记了如此重要的事情。

    有那些新式染料在手的话他就可以用来向以往布料生意上的伙伴赊账,等卖出了那些色彩艳丽又不易褪色的布匹后就能把钱支付给那些生意伙伴。

    这是李宏宇与孙鸿业合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孙鸿业在布料生意上有着一张巨大的人际关系网络,更方便布料的生产和销售。

    尤为重要的是,明、清的商界如其说是契约生意倒不如说是人情生意,做生意的时候人们通常更看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情与信任,而浸淫布料生意多年的孙鸿业无疑有着自己的资源来帮那批新式染料染出的布匹打开市场。

    “孙兄,时不我待,望孙兄能即刻行事,在今年的布料生意上大赚一笔。”李宏宇笑着点了点头,以孙鸿业在布料生意上的人际关系很显然可以凭着那些新式染料赊账。

    “货物好赊,可我的染坊规模有限,恐怕一时间无法染出足够数量的布匹上市。”

    孙鸿业如今身背大笔外债自然希望早点投身到生意中去,不过他有一个顾虑,皱着眉头向李宏宇说道。

    在孙鸿业看来,今年能交易的布匹越多他们赚得钱越多,他也才能还清所欠的高利贷,但这样一来就遭遇到了产量的瓶颈,算上购买布料的时间的话,现在留给他们用来染布的时间可不多了。

    按照通常生意的流程,从去年开始那些布商就开始准备今年的货物,而如今已经三月份了。

    “这有何难,咱们可以提供染料让别人代染,这样一来的话就能染出足够数量的布匹。”李宏宇闻言笑了笑,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完全可以用“代工厂”来弥补产能上的不足。

    “木兄弟,你是说要让别的染坊来帮咱们染布?”孙鸿业闻言顿时怔住了,脸上满是匪夷所思的神色。

    要知道染料的配方可是核心机密,各染坊都视为珍宝,别说让别的染坊代染了,就是本染坊里的染料机密也只掌控在家族男性的手里,也就是自古流传的传男不传女。

    “孙兄,你是否听过‘借鸡生蛋’?”

    李宏宇知道孙鸿业的担心,不以为意地笑着解释道,“咱们现在有饲料但所养的鸡数量太少,为了能获得更多的蛋可以借别人家的鸡来饲养,而鸡蛋所带来的利润远超租借那些鸡的费用,既然这样咱们何乐而不为?”

    “孙兄放心,小弟既然这样做那么肯定有小弟的道理,那些染料乃小弟用秘方所制,小弟相信无人能仿制。”

    说着,李宏宇又提出了一个建议,“如果孙兄的朋友有意的话,可以与咱们一起来干这个生意,咱们提供染料供他们生产,但布料要由咱们统一销售,所获得利润可以均分。”

    “木兄弟好魄力,如此一来咱们既能保证了货源,也能控制市场上的价格,可谓一举两得。”

    孙鸿业闻言眼前顿时就是一亮,李宏宇的这个提议实在是太过精妙,一旦成行的话他们将形成对这种由新式染料染出来的布匹的垄断,进而获得丰厚的回报。

    “木兄弟,你的这种秘方不易被他们给仿制吧?”随后,孙鸿业不由得有些担忧地望向了李宏宇,毕竟李宏宇的这个做法太过惊人,万一被人破解后那么后果不堪设想。

    “孙兄尽可安心,兄弟的这个秘法无人可破,否则兄弟也不会让别的染坊介入。”李宏宇闻言再度笑了笑,显得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孙鸿业现在根本不知道他的染料使用了化学方法进行合成,当今大明无人能破解其中的奥秘。

    “如此甚好!”孙鸿业顿时松了一口气,双目闪过一丝激动的神色,如果事情真的如李宏宇所说的那样,那么他们就等于用这些燃料间接控制了那些合伙的布商,使得他们在生意中占据主导。

    与此同时,孙鸿业也意识到眼前的这个少年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心智,并不是一个等闲之辈,敬畏之感不由得油然而生。

    李宏宇与孙鸿业谈完事情后已经是中午,赵玉隆让杂货铺的伙计去附近的饭馆买了些酒菜回来,三人推杯换盏,觥筹交错间关系拉近了许多。

    由于孙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