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 >

第171章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第171章

小说: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有刚刚收复,但对战争的影响并不大,军内力量保存完好,地方豪强体系并未冲到冲击的郡县,也就是太原郡以及陶郡。

    这三个郡,是联军内,地方豪强地主势力最为强大之处。

    他们在这三郡内的权威,甚至超过了楚国的官方,以及楚国的命令。

    原本就是尾大不掉,深深的被三国的君主所忌惮,但考虑到现在的形势,天下战争不断,风起云涌,为了不引起更大的动乱,也只能够勉强忍下。

    毕竟,他们还需要这些郡县供足够的粮草物资,以及充足的兵源。若是战争一起,自己国内的力量内耗不说,还容易为他国所趁。

    所以,这个问题就被各国的君王搁置,打算让天下的局势稳定之后,再慢慢收拾这些跳梁小丑。

    除了这三郡之外,还有诸多郡县加入了叛乱,楚国就有庐江郡,衡山郡,吴郡这三个郡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叛乱,至于其他一些郡县,也有个别地区声援,可以说近半个楚国乱起来。

    魏国就好很多,除了陶郡之外,也就一个东郡有了叛乱。赵国则还有上党郡。两国除此之外还有个别郡县,有一些地区叛乱,但无关大雅。

    其他的地方,也就是三国新近收复的郡县,则是出奇的没有任何动乱,有也不过局限于一县一地,不成气候。

    究其原因,是这些新复地区的地方豪强,在收复这些地区的时候,因为双方大军的连年交战,早就死伤殆尽,或者连命逃亡。

    因此,这些地区的地主豪强统治阶级,可以说为之一空,所有的资源都让各国的君王直接享受,统治也最为稳固。

    而国内其他地方,距离国都较远,又或者是修复的时候,没有经历太大战乱,地方豪强阶级保存较为完善的地区,则就不同。

    那里的命令,出自两方,一个叫做魏国官方,一个叫做地主豪强。而且命令的优先级别是以地主豪强为最高级别,彻底的压下了魏国的官方。

    所以,这些国家可以说都有着一些隐患。

    如今这些地主豪强的代表,也就是文人武士被联军毫不留情的碾压,镇杀,极大的引起了这些豪强的愤怒。

    要知道,那被杀的1万多文人武士当中,很多都是他们这些豪强的亲人,甚至被看好的继承人。

    如今家族内精心培养的继承人被这样毫无价值的杀掉,一番苦心化为东流,又如何不让他们感到怨恨愤怒?

    更为可怕的是,这种动作让他们以为联军要清算他们,清算他们之前阴奉阳违,暗地里不断搞小动作。

    想要彻底收回国军在地方上的大权,重新树立国家的威严。

    要做到这一切,首要的就是铲除他们这些地方上的顽疾,地主豪强阶级。

    所以,他们暴动了。

    动乱连绵十余个郡,遍布联军三国。

    除了韩国,因为国内都被打烂了,再也没什么地主豪强,想造反都没人。

    而燕国因为旁边就是御国这个庞然大物,之前更是悲痛虐了一顿,就算有心人想动,也得思考一下自己身边这个恐怖存在的动向,也就压下了心思。

    而且燕国内的地主阶级并不多,真正多的是那些贵族封臣。这些封臣都有着世袭的土地,那是国君都剥夺不了的。

    在本质上,贵族封臣和地主豪强,就是天然的两个阶级,虽然性质上有些类似,但根本完全是不同的。

    贵族可以组建自己的军队,在自己的封地上建立自己的法律,对自己的人民可以生杀予夺,完全就像一个缩小版的国家,属于国中之国。

    而豪强组建军队是造反,触犯法律要受惩罚,杀人是犯法,处处都受着国家的制约成为了国家的一份子。

    所以,贵族完全不用担心自己以后的荣华富贵,他们高贵的出身就决定了他们再怎么无能,也能够享受所有豪强所追求的奢华生活。

    而豪强,他们之所以游走各国,活跃的出现在各国的朝堂之上,奋斗的目标,不就是一个贵族的身份吗?

    所以两者是不同的。

    在贵族势力强大的地方,根本就不可能有什么豪强。而且贵族对于国家的忠心,比豪强强盛多了。

    因为他们已经彻底和这个国家绑在一起。

    国家存在,那么他们的贵族身份就存在,封地也存在。

    可如果国家破灭,他们的土地会被没收,财产会被抢夺,生命会掌握在他人手上,以往高贵的身份,也将会跌落尘埃。

    所以,他们是不容许一个国家灭亡的。

    就像长平之战后,赵国快灭亡的时候,照国内的贵族就动员他们的私兵,集合了十余万人,誓死守卫邯郸城,借此保住了赵国的社稷。

    同样,他们也保住了自己的贵族身份,以及各自的封地。

    所以,这两个天然不同的阶级,在地方豪强掀起动乱的时候,这些贵族出手了。

    要知道,如今的联军百战百胜。在西方的秦国,东方的齐国,这当是最为强大的两个国家中,都攻城略地,夺下了无数的人口土地。

    而这些人口土地,可并不只是进了口袋中,还有相当一部分,被各国的国王分封给了这些贵族。

    如今这些豪强造反,给前线的军队添乱,这不就是在跟他们抢钱吗?

    他们家族之内,可是有无数的子弟等着被国王给分到一块领土,就此过上贵族的奢华生活。

    眼看着到口的肉,不要多久就能够到嘴中。

    如今这些贱民,在地方上掌握了一定的权力和财富,还不满足,竟然敢造反,硬生生地将他们这些贵族老爷的肉给抢了。

    这怎能不让这些贵族感到愤怒,而愤怒的后果,就是出兵镇压。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30章 叛军的雄起

    (全本小说网,。)

    帝元六年,11月。

    近月以来,赵魏楚三国国内的叛乱,越发的声势隆重,渐渐大有越发席卷之势,危及三国统治。

    因为这些地方豪强,在本地有极为大的影响,势力遍布方方面面,触角伸到了每一个家庭。

    所以,许多百姓被他们鼓动起来,参加了叛军,更甚至原本当地的守军,都直接改旗易帜,摇身一变,就变成了反抗暴政的起义军。

    如此一来,不过旬月,江东郡,陶郡,太原郡,这三郡之地皆被攻陷,再无半点三国势力触角。

    并且有了这三郡之地,叛军的势力越发壮大,渐渐席卷,触及到了三国其他地域。

    其中楚国的吴郡,庐江郡,以及衡山郡皆有近半地域被叛军攻,要不是后方有着朝庭大军的资源,早已坚持不住。

    不过就算这样,也是勉力支撑,毕竟楚国所有的军队,大部都被楚王带到了齐国战场,地方留守势力极为薄弱,而会稽等地又处后方,守军更加稀少,所以楚国见有不支之感。

    赵魏两国也相差不大,数个郡县被战乱波及,叛军的声势越发壮大。反倒是朝廷的平叛大军,竟都是一些贵族的私军组成,心有顾忌之下,平叛颇为不利。竟然连打了数次败仗,助长了叛军的气焰。

    尤其是魏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劳,但却是一个长条状,弯弯曲曲,纵深并不大。在东郡和陶郡被叛乱波及之后,兵锋直指魏国王都大梁,国内动荡。

    与此同时,原本正在进攻齐国的联军,在接到国内有叛乱看见抵挡不住的时候,有了新的动作。

    其中尤其是魏国,如今魏国在外的大军,与魏国本土的联系被陶郡和东郡隔断,已经渐渐失联,极为危险。

    所以魏国大王颇为惊恐,情急之下,向着钟御提交了一份辞呈,就不顾他的阻拦,急慌慌地率领着联军内的15万魏军撤兵,向着陶郡进发,准备平乱去了。

    魏国大军一走,联军原本对于齐国的攻势顿时一缓转为守势,维持如今侵占的地方。

    而楚国,在接到自己国内叛乱,席卷五六个郡,叛军的人数更是达到了近30万的时候,也是颇为慌乱。

    尽管国内的贵族势力庞大,迅速地招集了一支同样人数的朝廷大军镇压。但叛军毕竟是本地人,有着地利人和的优势,竟然能够和朝廷大军打的难分胜负,让战事进一步的陷入了泥潭,难以平息。

    所以,叛军在丢失了一些城池之后,就将自己的所有兵马,龟缩在南部四郡。

    尤其是衡山郡的叛军,在裹挟了当地大部的青壮之后,抢掠一番当地的财富,就全部撤到了庐江郡,与庐江、会稽、吴郡三地的叛军会合。

    这四地的叛军会合之后,很快就势力大涨,迅速地击败了在庐江郡和吴郡坚持的楚国残余守军,彻底的控制了这三个郡。

    之后,依托长江天险,将地方连成一片的四郡,迅速地合为一体,经过一番的利益交托,推举出了一个叫做欧阳晨的豪强大族的首领,尊他为越王。

    据这些叛军传播的消息,这个叫做欧阳晨的人,有着越王勾践的血统,乃是越国故地主人的后裔,对于统治着南部三郡,有着天然的法统,可以唤醒当地子民对越国的回忆。

    再加上其本人的宗族,势力亦不弱小,足足有着5万人的精锐大军。

    这种数量,在只有30万的叛军中,已经颇为不弱了。

    要知道,在叛军当中,组成的势力颇为繁杂,大多豪强手下不过几百或者数千人,过万的都寥寥无几,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这欧阳晨有着5万人,已经冠绝所有叛军的。

    之所以如此,终归还是他越王后裔的身份起了作用,吸引到了会稽当地相当一部分越国故民的加入,这才有了如今的声势。

    如今他也得偿所愿,恢复了他越国的社稷法统,他也当上了越国的复兴之主,再次重建了越国。

    与此同时,在新建的越国南方,被楚国刚刚击败不久,原闽越国的土地上,那些闽越故名听闻自己的祖辈的时候的越国,在先王后裔的努力下,再次重建。

    有着相同血缘的他们,杀掉了当地的楚国守军,再次举起反抗的旗帜,举郡归附新建的越国,使得越国的声势大增。

    到此,长江中下游以南所有的土地,尽皆被越国所有。

    而与此相应的,楚国则受到了重创,丢了1/4的土地,以及百余万人口,实力大损。

    而且有着长江天险的依托,楚国想要杜江再次平定叛乱,殊为不易。

    以楚国如今的国力,经历了数年的战争,以及国内大规模的叛乱,再也没有任何的国力来击败这个新建立的越国,收回自己的国土了。

    可以预见,这个越国的崛起是不可阻挡的,楚国也只能够硬生生的忍下这口气,慢慢的恢复国力,舔食伤口了。

    所以听闻自己国内遭此大变,楚王也是颇为震恐惊惧,越国的位置就在楚国的后方,能够打击楚国的每一片土地,如果不将它给消灭,那么楚国将再也没有任何的精力外出扩张。

    不然的话,谁知道这个拥兵数十万的越国,什么时候会出兵捅楚国的菊花,给他致命一击呢!

    而赵国,叛乱倒是不怎么大。

    还掀起了叛乱,但跟随他们一起的百姓确实不多。

    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他们久经胡人以及东方秦国的侵略。性格之中,早就有着一股刚强,同时对于军队中的纪律性也是极为的刻骨。

    这也导致他们对于国王的忠心,也是颇为的深刻。

    就如同秦人,对于秦王的效忠一样,那已经不是为了所谓的功名利禄,而是深刻在血脉当中的效忠了。

    这种来自于血脉当中的传承,根本不是这些豪强能够鼓动,甚至抹消的。

    所以赵国的叛军反而最小,不过十余万,虽然有一点点的威胁,初期给赵国造成了不少的破坏。

    但很快,赵国朝廷就派出了20万大军,前去平定叛乱。在与叛军的交战中,很多被叛军裹狭的人都纷纷临阵倒戈,对叛军进行致命一击。

    赵国没费多大的力气,就将这些叛军击溃,只余少部躲入深山,继续抵抗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331章 纷乱岁月

    (全本小说网,。)

    帝元六年,12月。

    一年很快就要走到末尾,新的一年即将来临,这片天下,纷争不断,也很快的迎来了新的变革。

    南方楚国与越国的战事,很快就明朗清晰了起来。

    虽然楚王带回了15万的大军,这些都是经历过与秦国和齐国大战的精锐,骁勇善战,远远不是那些地方叛军所能应付的。

    所以,王师所过之处,所有盼望纷纷熄灭,转而化为一片安宁。

    楚国的统治,也慢慢稳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