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游戏电子书 >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 >

第152章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第152章

小说: 史上最强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这些人的雄辩,不知坑害了多少人,多少国家,楚国之前的怀王,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堂堂一国之君,身为与秦国并列的楚王,竟然落得一个在秦国活生生给老死的局面,晚景凄凉,让人何其惋惜。

    所以对于这套说辞,田光心里认可,他确实有一番道理,但对于它的实行性,却是抱着呵呵的态度。

    所以田光心里纠结了一番,不知想过多少,脸上的神色也是变化不定,但最终都慢慢化为了同一心声。

    “靖王殿下,请恕田光不能答应,我农家身为一个江湖势力,百家学派,绝无什么投靠一国一家之心。并且农家势力范围在楚国,相距御国何止万里,中间隔了不知多少国家,实在是难以效命!”田光咬了咬牙,将自己心里的想法说了出来。

    他这也是把心一横,不管不顾了。

    田光就是在赌,赌眼前这个靖王不敢随便杀了他,赌自己背后的农家,能够引起眼前之人的忌惮,让他有所顾虑。

    田光更是在赌,赌自己背后的昌平君,以及昌平君所代表的楚国和秦国,能够让眼前之人有所害怕。

    毕竟,如今的楚国,可是联盟一大非常重要的势力组成。他代表着联盟1 / 3的实力,更是整个南线战场的维持者。如果钟御真的不管不顾,硬要对田光下手,那极有可能激怒常平君,引发南线战局的变动。

    正是有着这些依仗,所以田光才敢拒绝。

    不过出乎他所预料,乃至班大师和逍遥子两人的预料,眼前的靖王,也就是钟御,并没有因为田光的拒绝而感到生气,脸上的神色哪怕连一丝一毫的变化都没有,反而一样的平静,一样的古井无波。

    “这样啊,既然阁下不想要加入御国,本王自然也不会勉强,阁下可以随意去留,必不会有人阻拦!”仿佛聊家常一样,刚刚的问题不过是随意平常的话,被人婉拒也算不了什么,换个话题就可以。

    这么一种不在乎的态度,反倒是让田光有些忽得忽失,是不上不下的感觉。

    这种仿佛凝聚了重拳,却打在了空气上,一切无用功,一切都是自己多想,这种无奈,以及丧气,真是让人心里感到疲惫以及愤怒。

    难道自己和自己背后的农家,就这么让眼前之人看不起吗?连一点点的表情,一点点的语气波动,都舍不得给,我农家的分量就这么轻吗?

    再没有了生命之忧的时候,田光心里第一时间想的,反而是这个。

    不得不说,人在某些时候,真的是很贱。

    “殿下,殿下真的不怪罪田光?怪罪我拂了殿下的面子,怪罪我不识好歹?”田光的语气有些疑惑与期待。

    他这一次的询问,既是想再一次确认自己和农家是不是真的安全?可以全身而退。又是想试一试,自己的农家,是不是真的在眼前之人的心里,无足轻重?

    “本王说出去的话,就如同泼出去的水,自然不可能收回。阁下无需多虑,我对你们并无恶意,这一次的招揽,亦不过是抱着尝试的心理而为。”嘴角露出一丝浅笑,钟御眼里带着几分的玩味,看着眼前的田光,仿佛看见了一只在自己面前表演的小丑。

    “啊,哦!殿下宽宏大量,田光佩服不已,今日之恩德,铭记于心,莫不敢忘!”田光有些患得患失,自己果然还是被人轻视的。

    不过他却没有忘了正事,抬起双手,抱拳向着眼前的钟御拜谢。

    我来做个调查,看看到底有几个人看这本书。看到这个结语的上帝们,留下你们的足迹吧!一楼我要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2章 大势变化一

    (全本小说网,。)

    时间眨眼就过了三个月,这三个月,发生了几件极为轰动天下的事。

    其中,就有关于中部战场的最后一战。

    在秦军休养了一段时间之后,联军的伤员也恢复完毕,双方剩余的近30万大军,又重新在平原之上摆开阵势,开始的最后一场决战。

    虽然秦军人多,但士气毕竟较为低迷,在心理上对于对面的联军,竟然生出了罕见的恐惧情绪,极大地动摇了联军的战斗力。

    而联军虽然人少,但士气旺盛。尤其是在御国颁布的封赏令的激励下,人人都向往着战场,希望立下功劳,让自己也能成为那高不可攀的国君以及贵族。

    所以联军的战斗力,可以说飙升不止。

    两厢相比一下,双方的实力反而极为接近,不分上下。

    甚至在某一方面,由于联军人少,心齐,战斗力反而更为凝聚,在战场上有着这一方面的独特优势。

    所以双方在平原上的交战,在一开始没多久就迅速进入了白热化的对峙消耗。

    这一次的双方,联军是抱着建功立业,开疆裂土的想法去作战。而秦国却是抱着保家卫国的使命,勇敢的战斗在国境之外的第一线。并且秦国的背后,还被秦王下了死命令,后退者斩,并且还要牵连家人。

    有着这么一道死亡线的警示,倒是让秦军再次恢复了战斗的勇气,起码他们不敢随便逃亡了。

    所以这一次的战斗烈度,远超之前任何一场,双方都是抱着不死不休的信念在作战,他们无惧生死,无惧伤痛,无惧疲惫,所追求的就是一个字,胜。

    这场大仗打了许久,中途没有一次停顿,一次休息,双方的兵力都是不断的添加,不断的扩大,慢慢的覆盖了整个战场,整个平原数十里。

    战争的时间进行了三天三夜,直到双方都筋疲力尽,抽不出任何一丝人马士兵也累的动不了任何一下,这才不得不退兵修整。

    如此惨烈的战争,所带来的伤亡也是极为可观的。

    18万的秦军,据统计,撤出战场之后,竟然只剩下区区3万人。剩下的这些残军也不敢停留,反而连夜撤离了秦韩两国边境,退完了身后的三川郡郡城洛阳,在那里休整。

    而联军呢?更为惨烈。

    10万的联军,到最后只剩下1万人。这么一点人,连维持战场的局势,甚至填满军营都做不到,更别提防守两国边疆了。

    这些人也是无奈撤离了战场,回到了韩国的国都新郑城,这个韩国唯一比较稳定,没有遭受战火破坏的地区,慢慢休养去了。

    可以说,经过这么一战,双方都是筋疲力尽,再也难以发动任何一场大规模的战役了,甚至连千人百人的小局部战争,都无力挑起。

    战场的局面失控,双方两败俱伤,对于天下的影响,更是深远至极。

    首先说秦国,它东出的战略被破坏,嬴政咬牙凑出的45万大军,已经损失殆尽,只留下了区区3万受尽惶恐,彻底废了的残军在三川郡苟延残喘。可以说是彻底的辜负了他从中部战场打开局面的战略,秦国,也将步入难以脱身的深渊。

    最北面和南面战场传来的消息。北方的战场,随着李牧率领的援军赶来。蒙武的13万秦军陷入了北方,会合了河内郡2万守军的李牧12万大军,以及山谷内赵魏两国大王率领的10万残军的围攻当中。

    尽管秦军布下了道道防线,积极防守,并且山谷内的10万残军物资缺乏,士气低迷,但随着战事持续了三四个月,秦军的防线终于出现了破绽,已经濒临崩溃。

    其中,山谷内的残军,因为食物短缺,兵器残损,更缺少衣物御寒,非战斗折损了不少士卒。再加上因为是被围困,地利上就不占优势,想要突围只能攻击秦军准备已久的防御工事,折损耗大。

    时至如今,到了中部战场结束的时候,山谷内的两国联军竟然只剩下3万人,而且个个都是面黄肌瘦,有气无力的样子,战斗力可以说低落到了极点。

    而山谷外的援军,虽然说救援之心极为急切,面对自己的大王被敌人包围的这种情况,两国每一个将领都是拼死作战,效了死力的争夺。

    如此情况下,援军的损失自然大了许多。

    到了中部战场结束,这12万的援军,也就剩下5万人了。

    不过相比于两方联军方面损失如此惨重,身为防守一方,承受着两方压力的蒙武大军,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因为外面的路被那12万援军切断,蒙武大军的补给也是开始断绝,虽然山谷之内有所储备,但也是越用越少。

    到了最后干脆彻底断绝,也过上了和被他们围困的两国联军一样的苦哈哈日子。

    而且随着两国的猛攻,他们的折损也是与日增大,一日胜过一日。

    同样到了中部战场结束的时候,这13万秦军,也就剩下3万人了,根本就维持不了这么大的战场局势。

    并且在许多战线都出现了破损,漏洞。让被分开的魏王和赵王,与李牧的联军重新取得了联系,双方甚至在百人规模的军队下,都开始了汇合。

    要不是两国的王怕死,不敢随着百余人的护卫下,撤离围困的山谷,恐怕所谓的围困之局,早就被破解了。

    不过如今的局面,也是大大的振奋了山谷内被围困联军的士气,让他们又一次激起了防守之心,以及突围的意志。

    “日子,是越难越难过下去了啊。”秦军的统帅蒙武,不由发出了这句感叹。

    他麾下的大军,尽管多是一些老弱,都是由一些十四五岁少年,或者五六十岁的老人组成,但毕竟也是有着20万的数量。

    可是到如今,却只剩下3万人,1 / 10出头的样子,并且士气低迷,物资短缺,眼看着就撑不了多久了。

    再想想如今秦国所面临的困局危局,这又如何不让他感叹?

    他已经在思量着撤退事宜了,现在如何才能最大的将这三万秦军给带走,撤出战场,为如今兵力捉襟见肘的秦国,多保留一份元气。

    我来做个调查,看看到底有几个人看这本书。看到这个结语的上帝们,留下你们的足迹吧!一楼我要了。

    (全本小说网,。,;手机阅读,m。

 第293章 大势变化二

    (全本小说网,。)

    夹在山谷困守联军和山谷外援军的秦军,此刻都在暗中收拾行囊,抛弃了大部分不需要的物资,将他们聚集起来,堆成几大堆,准备临走的时候一把火烧了。

    没错,现在的秦军确实正在撤退,趁着黑夜,早就得到命令的各军将领,示意自己麾下的士兵快速的行动起来,轻装简行,趁着夜色逃离。

    这不是今天突然起意,而是几天前就暗中准备好了的,只是知道的只有少部分,那些将领的一些心腹罢了。

    真正的消息都被隐藏起来,就怕泄露出去,被山外的李牧给知道,到时候设下埋伏,或者一路掩杀而来,那损失可就大了去了。

    所有的秦军都面色平静,对于这一切,他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的抗拒或者惊喜,这几个月来经历的事,早就让他们面对任何突发状况,都能够波澜不惊了。

    只是,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他们心里真的就是这样吗?

    不知有多少人,心里正在暗暗悲痛,他们在这里失去了亲人,朋友,兄弟。又有布施多少人在庆幸,自己从这个绞肉机的战场上活了下来。又或者有人在这里愤怒不已,他们不想撤离,他们还想继续和联军作战到底。

    不过这一切,终将结束了。

    不管他们如何想,自己上官的命令不容违逆,他们必须要执行下去。撤离,将是他们所能得到的唯一结局。

    这一次的撤退很平静,并没有发生什么猜想中的劫杀,反而连一个联军士兵都没有看到,仿佛他们忽然从这山谷周围消失了一般。

    真的消失了吗?不,没有。

    他们之所以可以这么轻易地撤离,主要是不只他们不想打,就连联军也不想打。

    战争进行到这个地步,可以说已经接近尾声了,上中下三个战场,各自的战斗都已经平息,只留下一些余波还在动荡。

    而参战的六国中,各自都损失重大,耗尽了国力。除了楚国地大物博,还能勉强不在乎这些损耗支撑的下去外。其他的几个国,都是已经勉强支撑,濒临崩溃的境地了。

    赵魏两国也不例外,如今国内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已经被征调从军,农田的开垦都是交给一些幼童和壮妇。

    国内的生产和运转,已经渐渐停滞,甚至倒退,眼看着就要支撑不下去,发生大规模的饥荒,饿死一大片人了。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牧自然不想打,他,深深的明白,虽然自己如果趁势掩杀,有很大的可能击溃这剩余的3万秦军。

    但反过来,他也起码要损失1万以上的士兵,别看这1万人不怎么多,相比起之前损失的十几20万人来说根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