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言情电子书 > 丹阳县主 >

第75章

丹阳县主-第75章

小说: 丹阳县主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故接了橘子就不再说话,只吃橘子罢了。

    正好这时候,外头有太监通传:“安太妃到。”

    元瑾听到安太妃的名号,抬起了头。这安太妃是先皇生前宠妃,无子嗣,因为性情温和,与世无争,当年倒也得姑母的喜欢,有什么事时常与她说,也算是她认得的熟人了。

    只见一个穿着深蓝滚边缎袄的半老妇人跨步进来,发髻梳得光滑整齐,只簪了两只金簪子。周身素净,面容祥和。

    她身后还跟着一个十二三岁的少女,身量很长,几乎快要与安太妃一般高了。穿着件浅青色绸袄,耳边缀着玉耳铛,面貌只是清秀,但因凤眸,薄唇,所以却透出一丝英气来。与这满屋子娇艳截然不同。

    元瑾看到这少女熟悉的容颜时,顿时心中一跳,这姑娘怎么这般地像灵珊!

    元瑾以为是自己看错了,又仔细看她的脸。越看,她越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激动。

    没有看错,这是她前世的侄女萧灵珊!

    灵珊竟然还活着!

    萧家覆灭,灵珊竟然还活着!

    她一时激动,握着茶杯的手竟微微地发抖。她只以为萧家满门皆灭,为何灵珊还会跟着安太妃?

    安太妃带着灵珊给太后行了礼,声音柔和:“娘娘安好。”灵珊跟在她身后,她却是脾气很大的人,面色冷淡,只是微屈了一下身,却没有行大礼。

    徐贵妃看了就皱眉:“萧灵珊,你好生放肆,你不过平民,为何不向太后行大礼!”

    当年,便是灵珊砸坏了徐瑶的头,徐贵妃因此与她结怨。

    灵珊却淡淡道:“我不想跪便不跪。贵妃若是不满,杀了我就是了。”

    “你!”徐贵妃气哽,却似乎拿灵珊没有办法一般,而是看了皇后一眼。

    皇后却淡淡道:“行了,你退到旁边吧。”

    似乎并不想与灵珊计较的样子。

    元瑾更觉得好奇。

    灵珊从小就是个倔强性子,倘若投生成了男儿,势必又是一位萧家将军,想让她屈服是不可能的。她更觉得疑惑的是,为何皇后等人反而一副容忍她的样子。是不是还有什么,她不知道的原因在里面!

    安太妃要带着灵珊入座,左右一看,唯独看到元瑾面生,笑着对太后说:“这位新人倒未见过,可是陛下所得新宠?”

    太后笑了笑:“却是靖王之正妻,如今是成亲后头一天入宫。”

    安太妃听了,连道失礼。

    而灵珊,则把目光放到了元瑾身上。听说她是靖王之妻后,看她的眼神也冰冷了两分。毕竟对于灵珊来说,就是对与整个萧家来说,靖王朱槙是不共戴天的仇人,靖王妃自然也是仇人之一了。

    元瑾垂眸把着酒杯,她不能有丝毫表现,只能忍着灵珊冰冷的打量。

    她必须忍着。凡事都要从长计议。元瑾抬起头,笑了笑道:“太妃娘娘不常出来走动,不认得是有的,不必道失礼。”

    安太妃也回笑,随后挑了个别的地方落座。

    元瑾看着她们二人,萧灵珊在安太妃身边耳语几句。似乎是不想再在这里呆了,说完之后,就退了下去。

    元瑾正看着灵珊远去的方向。

    其实她多想叫住灵珊,告诉她自己是谁。但是不行,因此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她消失在转角。

    而她旁边惠嫔这时候却小声道:“王妃娘娘,王妃娘娘!”

    元瑾听到她喊,便回过了头。见惠嫔凑得近了些,声音压得极低:“娘娘是不是不明白,为何这姑娘这般冲撞徐贵妃,皇后娘娘也没把她怎么着。”

    元瑾听了一笑:“我正是好奇呢,不想竟让惠嫔娘娘看出来了,那你是知道什么了?”

    惠嫔小声道:“我也是听说的,这宫中流言纷传,说这位姑娘是萧家人,当年本要被杀,是太子殿下力保了才能留下来。大家便猜测,说是太子殿下有意于她,只待长大便娶过门做侧妃,所以才保她留下。”

    元瑾听了眉头一皱,这都……什么跟什么。

    朱询怎会对灵珊有意,灵珊在他眼中不过是个小孩罢了。

    不过,原来是他保下了灵珊。

    但她更有不明白之处了,朱询这样狠毒,保下灵珊做什么?如果真的是为了她的安全,保下来又何必留在宫中,萧家遗脉,灵珊又桀骜不驯,每天看着难道淑太后她们就不觉得扎眼么?

    她谢了惠嫔回过头,却仍然心有疑惑。

    外头便有人进来传话,说御膳房那边有事,要皇后娘娘定夺。皇后屈身请淑太后稍后,便先出去了。

    尔后徐贵妃就站到了太后身前,给她斟了茶,笑道:“说来,太后娘娘可知道最近发生的一件事?”

    “哦?”淑太后关心的,无非就是媳妇们的肚子,或者宫中哪个嫔妃的用度超了一类的事,一时不知道徐贵妃说的是哪件,就问,“贵妃说的是何事?”

    “太后可知道,当年萧家除了萧灵珊外,还有一个人活了下来。”徐贵妃一笑。

    徐贵妃说到这里,元瑾立刻抬头看向她。

    淑太后生性不爱理会这些朝事,自然不知道徐贵妃说的是谁。她也一时好奇,问道:“何人活下来了?”

    “便是当年西北候一辈中最小的一个,名萧风。”徐贵妃继续说,“太后娘娘不理前朝之事,难怪不知道呢!当年朝中有人力保萧风不死,靖王殿下与皇上商议着,将他秘密留了下来,投放到了西北边境让他戴罪立功。如今土默特犯界,他因抵御有力立下功劳,皇上封了他一个参将。”

    淑太后听了更是皱眉:“还有这事!皇帝怎的如此糊涂,再封一个罪臣呢。”

    元瑾听到这话,心中却是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原来不仅灵珊活着,五叔也还活着,她的五叔萧风还活着!

    她没有在权力中心,故不知道这些秘密处置。

    家中叔伯皆宠爱她,但五叔更不一样些,他是家中最小的叔叔,两人虽是叔侄,却比平辈还要亲近。他自小便如亲哥哥一般待她,也最为宠她。每次回京都会给她带他搜罗到的,最新奇的玩意儿。原来在山西的时候,五叔就是她最好的玩伴。若是她闯了祸,便让五叔给她顶锅,别人惹着了她,也要五叔上门给她找场子。

    他竟然还活着!

    其实她应该想到的,萧家一门五兄弟中有三个虎将。若是全部除去,势必会导致朝廷可用之将不足。毕竟靖王只能镇守一个地方,而边界叛乱的部族不少。

    所以当时,他们留下了五叔,让他镇守边疆。因他自年少起就跟着父亲四处征战,练就了一身行军作战的本领。

    若留在朝中,萧风势必兴风作浪,但留在边疆,萧家子弟血脉中残留的英勇,是不允许他们置边疆百姓生死于不顾的。

    五叔还活着!

    知道这一点,元瑾心中更是激动了不少。

    灵珊活着,虽然也是宽慰。但毕竟她还小,无法负担萧家的重担。但知道五叔还活着,那种感觉是不一样的,她方才知道,原来自己不是在黑暗中孤独前行。

    还有人撑着萧家的一个角落,虽然是,非常微小的一点。

    元瑾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因为,她又听到了徐贵妃继续往下说。

    “正是呢。”徐贵妃露出笑容,“嫔妾瞧着也觉得不好,叫他抵御外敌就罢了,何必要封官。他日他若是羽翼壮大了,岂不是朝廷之患么!”

    徐贵妃说到这里,莫名觉得自己后背一冷,但等她转过头的时候,只看到薛元瑾低头喝茶。

    淑太后也道:“这事哀家自会劝皇上。”

    淑太后虽然对萧太后抱着愧疚和同情,但是,这种同情只愿意让她给她们烧纸钱念经,却不愿让萧家的人起复。以后若他日渐壮大,手握兵权了,酿成大祸改如何是好。

    元瑾轻握着茶杯,垂头看着水面,眼神却极其冰冷。

    徐贵妃之所以煽动太后,去插手五叔起复一事,当然不是她真的为皇帝和朝堂考虑。而是她不能让萧家起来,否则萧家要是再度强盛,第一个算的就是徐家的账。

    她不能让徐贵妃得逞,必须要保住五叔!

    元瑾脑海中一时闪过了很多念头,她该怎么保住五叔。

    皇后娘娘再度进来,说御膳房已经安排好了午膳,只待半个时辰后,移步养性斋即可。

    诸位嫔妃太妃也坐不住,便三五结伴,去御花园中赏新春开的杏花。等半个时辰后去养性斋。

    惠嫔也邀请元瑾前去:“……如此春光,王妃娘娘莫不同我一道去赏花吧?”

    元瑾因惦记着灵珊,便愿意出去看看,笑道:“我也正有此意,惠嫔娘娘请吧。”

    两人先后出了亭子,朝着水桥的方向走去。

    元瑾知道灵珊最喜欢那里,她每每生气使闷,便会在那里看湖水。

    远远的,元瑾果然看到灵珊坐在亭子里,正看着湖水发呆。

    她对惠嫔道:“我突然觉得有些不适,娘娘不如先走着,我一会儿便赶过来。”

    惠嫔迟疑片刻,所谓有些不适,不过是内急的委婉说法。她笑道:“那我先走着前面千秋亭去等娘娘。”

    带着人先走了。

    元瑾正要过去,却看到一路人浩浩荡荡地,从水桥的那边走来。她便闪身隐进了杏花树后中。

    为首的是一身绯红衣袍,着银冠的朱询,俊朗眉目,正背着手朝这边走来。身后除了跟着侍卫宫人之外,还跟着个面貌姣好,身着月白云纹缎袄,肤色如玉的女子。那女子怀中抱着雪团。

    朱询看到灵珊在亭子看水,轻轻皱了皱眉。

    “萧灵珊,你在那里做什么?”

    雪团一看到灵珊,却很是高兴,汪汪地叫了两声,挣脱了那女子的怀抱跑到了灵珊面前。

    灵珊弯腰将它抱了起来,温柔地摸了摸它的头,然后抬起头,看了那女子一眼,笑道:“太子殿下身边,倒何时添了这样一位红颜。我瞧着倒觉得有些眼熟,竟不知道在哪里见过了。”

    朱询听到这里竟脸色微沉,挥了挥手:“你们先退下吧。”

    那女子却有些迟疑:“可是殿下……”

    “本宫说退下!”朱询加重了语气,那女子便不敢不从,带着众侍卫宫人退下了。

    “萧灵珊,”朱询语气冷冰,“你这是何意?”

    “何意?”灵珊淡淡道,“殿下带着这么个拙劣模仿的女人,自己就不觉得难受么?倒是怪了,竟没有旁人看得出,这女子眉目之间有些像她呢。”灵珊说着语气一缓,“殿下带着她招摇,就不怕……叫旁人知道了殿下的秘密?”

    朱询皱眉:“我有何秘密,你可不要胡说。”

    “我胡说?”灵珊却笑了笑,“太子哥哥当我年纪小,从不回避我。却不想我曾亲眼见过,那天深夜她睡熟之后,你曾半跪在地上,牵过她的手,一一亲吻过她的指头。但是那时候,她并不喜欢你,她只是将你当做一个晚辈对待。更何况,喜欢她的人如过江之鲫,她怎么会察觉得到——你对她的迷恋呢?”

    “闭嘴!”朱询突然怒喝。

    “现下人已经死在你手里,自然是怎么都回不来了呢。你找再多的替身,又有什么用呢!不怕别人发现,你心中真正迷恋的其实是……”灵珊说到这里,却突然被朱询掐住了喉咙。

    雪团似乎也感觉到了什么不对,跳下了灵珊的怀抱,无助地看着两人。

    “萧灵珊,我留你一命是看在她的份上。你不要自己找死!”朱询低声道,掐着萧灵珊脖颈的手愈发用力,萧灵珊的脸已有些发红,似乎是快呼吸不过来了,但她却毫不挣扎,而是眼睁睁地看着朱询,断续地道,“你留我一命……不过是想让我牵制五叔公,怕他在边疆不由你们控制。当我不知道么!你杀了我,五叔公便无所顾忌,什么都不怕了……”

    元瑾看到这里,几欲控制不住自己,冲出去阻止朱询。

    她怎么会看不出,灵珊这样刺激朱询,不过是想找死!

    他们之所以将灵珊留在宫中,养在太妃身边,其实是想牵制五叔。五叔无论做什么,都必须考虑萧灵珊的安全,所以决不敢在边疆造次。灵珊因为知道她是五叔的牵制,所以才不想活!

    但是这个傻孩子,却不知道她若死了,五叔也留不下来!

    元瑾紧紧地捏着枝桠,不过是知道。这是在宫中,朱询不会真的杀人。

    片刻之后,朱询果然松开了手。而灵珊则一时无力,瘫软在了地上。

    “你不要试图挑衅我。”朱询似乎又恢复的平静,拿了手帕一根根地擦手指,淡淡道,“她要是知道你这么早便下去了,在那边肯定会责怪我的。所以我也不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