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茶小说网 > 武侠电子书 > 九州造化 >

第9章

九州造化-第9章

小说: 九州造化 字数: 每页35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乞儿讶然点头,心里却想道:“挤满这个广场得要多少人啊?”

    广场后是宽约十五丈的白玉长阶,等高一尺,每一阶都一尘不染,光亮如镜,两侧白玉护栏,皆镂空纹兽,形态万千。阶梯仍以六阶为一组,一路向山上延伸而去。阶梯两旁的观庙殿堂逐渐多了起来,道童也多了起来,只是不见一个身着月白道袍的道者。

    沿着长阶向上,一路过了无量观、玉虚宫,到了三清殿,渐行渐高,脚下已升起了云雾,如真似幻。

    而此刻的乞儿对面前雄伟的三清殿早已失去了惊叹的力气,只觉得两腿酸麻,舌燥口干,疲惫已极,只是凭着一股倔强之气,坚持向上,不肯抱怨分毫。而抛出疲倦之外,他越向上走,心中的疑惑却是越深,心道:“这地方虽然富丽堂皇,极尽奢华,但是和山下的道衙没什么区别,太过庸俗,怎会是仙家住的地方呢?”

    乞儿思量间,众人已绕到了三清殿背后,从一片薄雾中掠过。

    刚入雾中,乞儿只觉得心肺一阵冰凉,原本的疲累瞬时去了大半,头脑也清晰了许多。没行几步就出了薄雾,疲感也随之消除,乞儿还未来得急为这仙家手段惊讶时,眼前的景色已把他完全震慑住了。

    脚下已然没了路,取而代之的连绵不断的白云。若非前方隐隐有山体的轮廓,乞儿真以为自己已到了传说中的九天之上。

    乞儿发愣时,众人已踏着白云远去。静姝站在乞儿身前一步之外,好似早已预料了乞儿的反应,静候了片刻,才起步而行。

    乞儿看着前面踩着白云前行的众人,不仅为自己担忧起来,心道:“只有仙家才能腾云驾雾,我一个凡俗小子,肉体凡胎,一脚上去,岂不要摔死了。”心中虽然担忧不已,但是脚下却不敢不动,生怕再晚上几步,静姝仙姑想救自己也赶不上了。

    战战兢兢地一脚踏出,才发现落脚处十分平整,而且异常踏实。这时,乞儿才深刻体会到脚踏实地是多么舒心的一件事情。

    白云滚动,翻涌如潮,临近身时却异常乖巧,如清风徐过,如流水缓行,虽隔着裤袜亦能感受到无尽温柔。乞儿禁不住想用手去抓,手还未到,白云已如含羞少女般匆匆避开,随着其他云潮滚滚而去。

    行了一会,远远看到一条彩虹横架于天际。乞儿初时并未在意,待走的近时,才发现那条彩虹竟然是实质的七彩虹桥。虹桥氤氲在七彩霞光之中,自云间突起,斜斜伸入天际,不知连在何处。

    乞儿仰头看着这座虹桥,痴痴地道:“原来天上的彩虹真是仙人的桥啊!”这时,他早已忘记了身在何处,也分不清眼前之境到底是梦境还是现实。

    虹桥不过七尺来宽,无凭无栏。随着桥面不断升高,乞儿看着两侧虚空,不觉有些眼晕,慌忙拉上静姝的衣角。静姝好似未觉,由他拉着。

    乞儿胆战心惊,也不知行了多久,突觉眼前无比清晰,竟是已脱离了七彩光晕,走出了虹桥。

    虹桥之后是一座临崖而建的广场,这座广场与山腰处的道场相比,确实小了许多,但是依旧颇具规模。广场只是由普通山石铺设,朴实无华,却给人以古拙厚重之感。广场中依次规矩地摆放着九座青铜大鼎,鼎上青烟缭绕,其味清香淡雅,不知不觉间已令人清心静气。

    这时,天脉山主峰朝阳峰的全貌才真正展示在乞儿面前。

    瑞气千条喷紫雾,祥云万朵映虹霓。有仙禽展翅长鸣,有瑞兽欢快奔腾,有青松万年不老,有清泉千载永注。楼宇殿堂依山而建,点缀于青山绿水间,竟毫无斧凿之痕迹,好似山中自生,与周遭完美契合。仙家自有乾坤,洞天福地,钟灵毓秀,果非凡俗所比。

    即将行过广场,乞儿没来由地感到身体一震,好似身体被什么东西挤压了一下,待要奋力挣脱时,那股力道又瞬间消失的无影无踪,由于力无受处,反倒令自己一阵胸闷恶心。

    静姝似有感应,伸手按在乞儿后背处,帮其平复气血,却一言不发,继续前行,只是眼神中多了一丝忧色。

    这时,对面迎来两名同样身着月白道袍的道者,拱手一礼,道:“恭迎诸位师兄回山。”而后对铭觉道:“长靖真人令诸位师兄将麒麟兽送至后山静心洞妥善安置。”又对静姝道:“长丹真人令静姝师姐即刻赶往无为殿觐见。”

    铭觉与静姝道一声别,率众弟子径往后山而去。静姝停顿片刻,对一名道者说道:“麻烦铭生师弟先带这位小兄弟到客房歇息,待我禀明掌教之后,再行安置。”见铭生应允,又安顿乞儿几句,急向无为殿而去,乞儿则随铭生到客房歇息等候。

 第16章 无名峰

    朝阳峰左侧,一座大殿,是崇真教执法堂所,取名无为。//全本小说网,HTTPS://。)//寓无为,无不治之意。

    此时,静姝立于堂下,身形恭敬,可神情中显露出不服的倔强。她不觉提高了嗓音,说道:“师父,我道家所学上应天道,顺乎自然,他既然能够数劫不死,救徒儿于当下,来到崇真,这就说明他顺应了天道循环,为何不能留在崇真修道呢?”

    长丹真人危坐于大殿之上,看着自己这个疼爱的徒儿,颇有些无奈,道:“为师明白你的一片善心,但是崇真乃修真尚道之门,非是积善济世之所,他虽救了你性命,却是你救他性命在先,这正是天道有常,无往不复。你要报答于他,给他些银两,打发下山就是,何必非要留在崇真之内。我崇真向来选徒严格,非是任何阿猫阿狗都可以进入,我观他虽然体魄健壮,却非是修真炼道的绝佳之才,留在崇真,倒有些误了他的前程。”

    静姝虽知留下乞儿的理由着实虚妄,却仍坚持道:“师父,预言已然应验,乱象将成,若让他携重金离开崇真,投身市井,只怕即便不会死于流氓赌徒之手,也会重新沦为乞丐,最终死于乱世。徒儿之言,师父当知非虚,师父将徒儿的救命恩人至于如此境地,岂是我道家的‘上善若水’之道?若师父执意如此,徒儿的玲珑道心怕是再也修不成了。”

    长丹真人剑眉微蹙,威严之气骤然而升。殿两侧立着的弟子登时垂目低视,遍体森寒,战战兢兢,连大气也不敢出,唯有静姝昂然回视,不弱分毫。

    长丹真人语声渐厉,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雍州千万百姓,谁不存活于乱世?他既然资质不足,便不应留在崇真,这是天道因循,非你我所能更改。”长丹真人一双怒目盯着静姝,却显出一丝轻笑,又道:“至于你的玲珑道心,为师再清楚不过,休要用此等小伎俩来威胁为师。”然后大袖一挥,起身道:“好了,此事到此为止,待明日我面见掌教,论处了你等任务失败之罪,便打发那乞儿下山。”话罢,已从殿后侧门走了出去,对静姝的呼唤充耳不闻。

    眼看长丹真人就要消失在门后,静姝忽然道:“既然师父心意已决,那么徒儿明日便去闯无名峰,不入天机洞,绝不回头。”

    长丹真人立时身体一僵,缓缓转过身来,眼眸中充斥着无尽的怒火,但是当他见到静姝那毫无畏惧的决绝眼神时,怒火几经周转,最终却化为一声叹息。

    ◇◇◇◇◇◇◇◇◇

    无名峰,紧邻朝阳峰,半片山体掩与朝阳峰之后,终年云雾缭绕,氤氲不散,唯有那参天古木刺破云烟,汲取日华之时才能让人想起山后还有这么一座无名之峰来。

    无名峰虽名“无名”,但是它的传说对于每一个道家弟子来说却都不陌生。传说在道家立教之初,无名峰也同其他四峰一样,重楼飞阁,鳞次栉比,乃是一处供道家弟子修炼的场所。

    一日黄昏,在所有弟子做晚课之际,一声惊雷乍起,轰鸣之声在山中震荡回旋,经久不散,接着一团金光划破长空,如流星般笔直地朝天脉山射来。金色光团快速已极,上一刻还在遥远天际,下一刻已将天脉山照耀的亮如白昼。天脉山沐浴在金光之内,如同披上一件黄金圣衣,显得庄严而神圣。

    一时间,方圆千里,所有目光都聚集在天脉山,无不心生敬畏,五体投地。而此刻,每一位道家弟子的脸上却都显露出担忧之色,因为作为能够敏锐感知天地变化的修道者来说,金色光团所携带的神圣威压已令他们喘不过气来,如果任由金色光团这般极速冲下,必将造成巨大的破坏,整个天脉山就此荡平也极有可能。

    尽管道家弟子人人都想到了这可怕结果,但是金色光团并未给他们反应的时间,即便以道家掌教之能也只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将金色光团着落点的数十名弟子凭空挪移到百丈之外。与众人预想的可怕场景不同,金色光团倏地没入无名峰内,竟未发出一丝异响,也未造成一点震动。

    随着金色光团的消散,异象也随之消失,但是那令人心悸的威压却仍然存在。惨白的月光重新显露,虽不够明亮,也足以视物辨景,然而多数道家弟子此时陷入了黑暗囹圄之中。他们仍然保持着做晚课的姿态,扭头望向金色光团所落之处,但是目光涣散,神情呆滞,已然失去了对周遭的感知,一颗道心被虚无淹没,无论怎样挣扎也挣扎不出。

    时任掌教的妙空真人,率诸真人赶至金色光团所落之处。但见原本宏伟的授道大殿已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巨大的洞穴。

    洞穴倾斜向下,不知深浅。诸真人刚到洞穴上空时,刚好看到一道微弱的金光消失在洞穴深处。洞口处的威压明显增强,以诸真人道法之深厚,也需运转真气抵御。妙空真人命诸真人联手布置封灵之阵,隔绝威压,自己却施法将身体笼罩在一片白光之内,朝洞穴深处探去。

    约莫一炷香时间过后,妙空真人从洞穴中飞出。但见他神情凝重之极,严肃道:“着令所有辟谷期以上弟子到无名峰下集合,以太上乾坤阵法彻底封印此山灵气。此间之事不可向外人道也,若有他教之人问起,就说是我教一位前辈羽化升仙的祥瑞之兆。”

    此处几位真人皆是道家的砥柱中流,晓得此事关系重大,当下也不问原委,纷纷领命而去。

    之后,无名峰被三百六十名道者以太上乾坤阵法封印,完全隔绝了与外界的灵气流通。随之,那道神圣威压也彻底消除。除了道家核心层之外,所有弟子不明就里,只是从真人们的只言片语中猜测到,一名无名前辈即将羽化升仙,此乃天降祥瑞之兆。

    这个猜测在诸位真人默许之下,三日之内传遍雍州之地,一月之内便覆盖了整个九州。一时间,道家声誉急涨,渐渐超越其余八州教派,风头一时无二。

    而这期间,山下慕名而来的求道者多如过江之鲫,几乎阻塞了天脉山的所有上山之路。

    其余八州教派也纷纷派人到天脉山求教,希望一睹前辈高人的风采,分享一下成仙的心得。但是都被妙空真人以“无名前辈正处于修炼的关键时期,需要闭关静修”为由,一一回绝。

    修道之人闭关,乃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尤其是在羽化飞升之前,更是要清心静修。这一理由虽然简单,却是无法质疑。于是诸派想要戳穿道家“谎言”的心思被“闭关”二字浇灭。诸派使者带着不甘之心悻悻然而去,心中暗道:“你道家真有人得道成仙了便罢,若是招摇撞骗,造不出一个仙人来,到时才叫你好看。”

    然而,三年之后,道家突然放出消息,声明教中一位无名前辈已得太上感应,将于次日正午羽化升仙,而这位无名前辈心怀世人,臻于至善,特定于次日辰时,在飞升之前进行最后一次讲经布道。

    这一消息传出,立时引起了轰动。当地善民纷纷前去膜拜,而其余教派因为时间紧迫的缘故,在得到消息时,已然来不及了。即使与道家比邻的冀州鬼家和豫州佛家竭力赶到时,也已是次日午后,那名无名前辈早已羽化升仙去了。

    他们只能从众多善民的口中获知,当时天空被五彩祥云笼罩,山野间所有花朵在一瞬间盛开,整个天脉山瑞气盈盈,异香扑鼻,彩凤在头顶盘旋,瑞兽在身边欢舞,最后,那名无名前辈被一团金光包裹,缓缓升空,直入九天之上。

    当时的场景被善民传讲的绘声绘色,虽然诸派都怀疑道家有作假行为,但是因未能亲眼目睹,不敢妄断其真伪,保不准那名无名前辈真的成了仙,妄言诽谤仙人,可是灭门的大罪。

    于是,在诸派的无奈之下,道家出了仙人的消息在九州大地掀起了空前浪潮。道家地位推崇至极致,稳居于诸派之首,人人向道蔚然成风,已渐有打破现有宗派信仰格局之势。

    九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